?

野生動物鉤端螺旋體病的癥狀和治療

2024-04-12 02:49孫文琳孫利麗張鳳宇陳勝軍
今日畜牧獸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鉤體鉤端螺旋體

曹 越,孫文琳,孫利麗,張鳳宇,陳勝軍,蔡 成

(大連森林動物園有限公司 116013)

鉤端螺旋體病又稱鉤體病,指的是由各類不同形態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發的一種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具有人畜共患的特征,大多分布于東南亞與東亞地區,可能會引發腎臟、生殖系統等病變,同時還會危及動物生命。動物保護人員與獸醫人員應當進一步強化對野生動物鉤體病特性的分析,從而使防控與治療工作的開展更具針對性。

1 鉤端螺旋體病病原

鉤端螺旋體病的病原為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屬于革蘭氏陰性厭氧菌的一種,從形態層面來看,鉤端螺旋體往往具備纖細不均的特性,長度大約在6~20 μm,寬度在0.1~0.2 μm,表面分布著細密規則的螺旋,菌體一端或兩端呈勾狀,通過暗視野顯微鏡或電鏡進行觀察能夠發現,鉤體能夠進行屈曲前后移動,并能夠圍繞螺旋軸進行旋轉。從結構層面來看,鉤端螺旋體主要由鞘膜、胞壁、漿膜、中軸等四個主要部分構成,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適宜在28~30℃的環境下進行生長,對干燥與強光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

2 流行病學分析

鉤端螺旋體病常見于哺乳動物體系當中,其中涵蓋牛、豬、犬、馬等家畜以及狐、鹿、貉等野生動物。通過對鉤端螺旋體病的世界分布進行分析后能夠得出結論,溫帶或熱帶地區動物發病率更高,這可能與鉤端螺旋體適宜的高溫、高濕生長環境相關[1]?,F階段在自然界當中發現的鉤端螺旋體血清型超過兩百余種,但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流行病學傳播因素的影響,在一定地區傳播的鉤端螺旋體病往往僅來源于一種亞型。

從傳播渠道來看,野生環境下的鉤端螺旋體病病原的主要攜帶者為嚙齒類生物,其中尤以溝鼠、黃胸鼠為甚。另外,受嚙齒類生物生存環境、繁殖速度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鉤端螺旋體病病原在野生環境當中的分布與傳播較為廣泛。

從病原環境污染狀態來看,由于鉤端螺旋體喜濕、喜熱,因此在水塘、水田、草地等濕度較大地區及周邊容易發生傳染。此外,野生環境下鉤端螺旋體病的傳播還呈現出較為明確的季節性特征,夏季多雨濕熱的氣候特點同樣也推動了病原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

3 不同野生動物的臨床發病癥狀

受到不同種類野生動物生長環境、體態特征、習性等要素的影響,導致野生動物對于鉤端螺旋體病的適應能力以及抵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臨床發病表現上來看,也形成了一定的區別,本文以北極狐、鹿、貉以及水貂等四種野生動物的臨床癥狀為例進行介紹。

3.1 北極狐

北極狐,又稱藍狐、白狐,是犬科狐屬動物的一種,體長約為50~60 cm,體重約為2.5~4 kg,主要分布于北極高山地區。作為北極狐生活繁殖過程當中面臨的一種重要傳染病威脅,一旦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北極狐個體的死亡率將達到90%以上,按照發病進展階段進行分析,可將北極狐種群當中常見感染的鉤端螺旋體病分為急性型、普通型以及慢性型等幾種。

急性型鉤體病的潛伏期在2~12 d,感染北極狐可能出現消化系統異常、心率異常加速、呼吸急速、體溫升高等表現,與此同時,病狐還可能并發黃疸、痙攣等現象,并有較大可能會引發病狐的死亡。

普通型鉤體病發作時,臨床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精神萎靡、乏力、黏膜潰瘍、體溫異常上升、心率異常加速等。另外,相較于急性型鉤體病而言,普通型鉤體病還會對病狐的泌尿系統、呼吸系統以及神經中樞系統產生影響,一些病狐會因呼吸衰竭在短時間內死亡。

慢性型鉤體病的病程大約在1~3 個月左右,感染狐可能產生黃疸、貧血、消化不良、黏膜發炎等情況,一些感染狐的體溫不穩定,并可能在鉤體病發展的同時產生器官衰竭引發死亡現象[2]。部分病例可能會在慢性型鉤體病發展過程當中康復,但精神狀態以及生長狀態均會受到較為明確的負面影響。

3.2 鹿

常見的威脅野生鹿群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主要包括黃疸型以及波摩那型兩種主要類別,通過對野生鹿群當中鉤端螺旋體病的發展表現進行調查分析,鹿群中鉤端螺旋體病按照進展階段進行分析可主要分為急性型與普通型兩種主要類型。

在急性型病例當中,可能會出現病鹿體溫急速異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受挫、心率異常加快等問題,與此同時,針對急性型病鹿的排泄物進行分析和測試能夠發現,大部分病鹿的尿液均呈現深黃色或紅色,同時還可能會并發黃疸癥狀。

在普通型病例當中,鹿個體所呈現出的臨床狀態與急性型病例往往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病程發展階段以及發展速度等方面則更加緩慢,與此同時,普通型病例當中的個體在精神狀態、食欲等方面的負面表現則更為顯著。

3.3 貉

貉是犬科貉屬的一種哺乳動物,體長約為45~65 cm,體重約為3~6 kg,大多生活于闊葉林當中臨近水源的地帶,具有較為明確的群體性、夜行性特點。受到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野生貉同樣也是鉤端螺旋體病的重要感染體。受到生活環境污染或水源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感染或發病情況的產生[3]。從臨床角度來看,野生貉感染的鉤端螺旋體病大多呈現急性癥狀,其中,一些病例會突然出現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精神萎靡、黏膜潰瘍以及黃疸等癥狀,部分病例會并發身體痙攣、窒息、體溫異常變化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因窒息或衰竭而亡。

3.4 水貂

水貂是一種食肉目,鼬科的哺乳動物,體態呈細長型特征,體長大多為38~40 cm,體重大多為1.6 kg以上,屬半水棲哺乳動物。感染鉤端螺旋體病的水貂可能會出現體溫異常上升、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呼吸不暢、心率加快、排泄異常等問題,同時還可能并發黃疸。但由于野生水貂機體狀態以及生活習性的影響,個體對鉤端螺旋體病具備一定的抵抗力,疾病致死率較低。

4 診斷檢測方式

為了更加準確地針對野生生物種群當中感染與傳播的鉤端螺旋體病進行檢測與診斷,充分提升鉤端螺旋體病診治方案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相關獸醫單位以及技術人員可采取以下措施和手段展開工作。

4.1 血清學檢測的概述與特征

基于血清學檢測針對野生動物個體的病情狀態以及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通過對疑似病例進行采樣檢測與分析,能夠較為直觀地展現出疑似病例體內的抗體狀態,進而實現對野生動物鉤端螺旋體病的有效診斷。

獸醫技術人員可將采集到的病例血清樣本與本地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樣本進行混合,并觀測樣本混合過程當中鉤端螺旋體形態的變化情況,當出現鉤體凝集現象時,能夠認定病例樣本當中包含了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的病原抗體,從而實現對野生動物個體感染狀態的有效診斷[4]。但在進行血清學檢測工作的過程當中,最終的診斷與檢測結果也會受到相關要素的影響,具體包含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首先,感染動物體內的抗體可能會在檢測過程當中產生一定的交叉反應,對血清學檢測最終體現出的檢測結果產生相應的沖擊和影響?;谏衔哪軌虻弥?,在野生環境當中,動物可能感染的鉤端螺旋體血清型達到兩百余種,而不同血清型的臨床表現以及抗體反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在針對感染受體尿液、血液等樣本進行血清學檢測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體現為結果異常,對鉤體病感染血清型的判斷與認定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其次,疫苗以及感染受體免疫系統造成的影響。作為一種終身免疫性疾病,鉤端螺旋體病在野生環境下與動物個體的免疫系統狀態息息相關,一些動物體內抗體濃度較高,持續時間較長,對于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的抵抗能力較好,在血清學檢測過程當中可能會反饋較為理想的結果,但由于鉤體依然存留于動物體內,因此同樣也會對動物周邊的生存環境產生影響甚至污染。另外,受到免疫機制因素的影響,導致一些動物在形成免疫屏障的同時,維持時間以及對致病性鉤體的抵抗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同樣也會影響血清型檢測的最終結果。

再次,由于在野生環境當中,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影響到的動物或宿主類別較為多樣,對于鉤體的適應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疑似感染主體體內的抗體滴度在1:1600 左右基本可以認定感染了致病性鉤體。但由于大部分野生動物體內抗體水平往往都會隨著時間發展而不斷下降,因此基于血清測試法針對致病性鉤體進行診斷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

最后,在現階段致病性鉤體的血清學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PCR 技術得到了較為廣泛地運用,但受到該類型技術精準度情況、適用范圍以及適用環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導致對少量致病性鉤體的評定準確性存在一定欠缺,影響了血清學測試的效果。

4.2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的基本流程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是血清學檢測工作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獸醫人員可基于以下步驟展開試驗工作。第一,應當做好采樣工作,將待檢血清0.1 mL 與正常動物紅細胞0.4 mL 進行混合,并在水浴狀態下進行離心,取上清液得到樣本血清。第二,為使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工作的開展獲取到更加充分的物質保障與實驗基礎,將上清液采用生理鹽水進行再次稀釋。第三,試驗孔與對照孔當中加入2.5%動物紅細胞稀釋液各0.1 mL,并進行搖勻。第四,在37℃條件下靜置2 h。第五,對照孔以及試驗孔當中的結果進行比較與研判,具體比較指標如表1 所示。

表1 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分析指標

通過對試驗孔、對照孔以及試驗分析指標進行相互比對能夠較為直觀地分析出疑似病例樣本的抗體狀態,并針對感染情況進行研判,從而為后續治療與預防方案的構建提供支持和參考。

4.3 實驗室培養法

受到環境因素、感染受體免疫系統因素等相關要素的影響,導致基于血清學檢測進行的鉤端螺旋體病診斷工作可能存在一定的準確性風險,因此獸醫團隊可采取實驗室培養的方法進行診斷,從而更加精準地明確樣本血清當中的抗體情況[5]。

技術人員可采用柯索夫氏培養基作為培養環境,并按照血清樣本類別和特性合理選擇培養接種方式,當血清或病料樣本存在污染時,可針對性添加5-氟尿嘧啶或SD250 等,減少污染現象對培養過程造成的影響。最后,分別采用蛋白凝集試驗、反向炭凝試驗等手段和方法對培養基內部樣本進行測試。

5 治療與預防

為進一步減少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給野生動物帶來的危害,確保野生環境的安全穩定和持續,獸醫技術人員還需要結合上述動物臨床表現情況以及診斷策略構建較為完善的治療與預防方案。

5.1 治療措施

從治療措施層面來看,獸醫人員可采用25 mg/kg.bw 氨芐西林進行靜脈注射,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馬波沙星等,從而有效減少感染受體體內可能存在的致病性微生物。此外,為了保障野生動物治療過程的安全性,進一步強化野生動物的新陳代謝,獸醫人員還可在治療方案當中針對性加入利尿藥劑,有效提升野生環境下鉤端螺旋體病的治療效果。

5.2 防控措施

從防控角度來看,野生動物管理部門應當采取更加全面的防控與管理措施,針對野生動物檢疫隔離制度進行及時改革,并針對高危動物種群進行疫苗的接種,此外,在與野生動物進行接觸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做好人員的隔離與防控,避免出現人獸交叉感染。

綜上所述,在野生環境當中,鉤端螺旋體病可能會給哺乳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帶來極大的風險與挑戰。獸醫技術人員應當做好對鉤體病臨床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減少鉤體病給動物帶來的威脅,保障野生環境的健康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鉤體鉤端螺旋體
淺析鉤端螺旋體菌種的長期保存
福建省北部地區鼠類鉤端螺旋體感染狀況及分離株分子特征研究
肉牛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與免疫預防
豬鉤端螺旋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控
鉤端螺旋體EMJH培養基實驗室應用
重載貨車車鉤鉤體的強度校核及抗疲勞設計
膠體金在鉤體病監測中相關因素的研究
家畜鉤端螺旋體病的診斷及預防
梅毒螺旋體TpN17抗原的表達及純化
犬的鉤端螺旋體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