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人文內涵

2024-04-13 18:36路云亭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倡議一帶人文

路云亭

(上海體育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上海 200438)

從中國學術語境的角度考量,“一帶一路”的理念富含諸多創新點,且熔鑄了儒家文化中的共融性內涵?,F代體育原本就有增進互信的功能,而利用體育達成外交目的幾成世界通例。與現代體育賽事一樣,“一帶一路”倡議中也包含多邊性人際交往功能?!耙粠б宦贰背h在中國已經演進為一種社會與文化工程,其核心意義在經貿,而其展示主體則為文化,其中包括體育運動、旅游及其他文娛活動?!耙粠б宦贰背h試圖構建一種開放的經貿合作平臺,同時也在建設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合作場域。從現實情況看,“一帶一路”著重體現的是一種和合主義、平等主義和自由貿易精神,其重心是人心相通。道理很簡單,任何一種經貿往來活動都是人性自然性的顯現,其所折射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情感,而這種情感又以人的自然需求為動能。類似舉措的福祉性、民生性、共享性特質都很鮮明,而身體主義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1 體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多維度功能

1.1 促進沿線國家合作交流

古代絲綢之路原本凸顯的便是一種海外貿易訴求,其所體現的是一種相關主體在流動中尋求合作的精神?,F代體育與跨境貿易的文化屬性大體一致。相關人士已然關注到體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功能。有學者認為,體育可以直觀地顯示出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水平,且能夠促進世界各國的經濟與文化交流?!耙粠б宦贰敝幸灿畜w育文化板塊,且可以為互通有無的貿易活動助力?!耙粠б宦贰笔且环N世界各國實現自由貿易的舉措,其價值體現在主動性層面。其中的體育交流活動應當走產業化、合作化、充分溝通的道路。體育賽事本身就有帶動經濟、促進團結、增進友誼的功能,大型體育盛會更是如此,它能夠將一種現代性的融合、互利、互惠的精神呈現在大眾面前。通常來說,“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出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訴求,其具體的工作內容包括交通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亦包含了能源、文化、體育、信息產業、自貿區方面的合作、交流與建設[1]。這里展示的是現代貿易主義的既有原則?!耙粠б宦贰钡奶卣骱苊黠@,它彰顯出一種遼闊的地緣結構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宏大景觀。其又融合了高度的現代性理念,儼然是一種成色很足的地緣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體育學理念的綜合體。

從歷史的角度看,體育與貿易一度在中國文化中處于次要地位。儒家文化體系中一向有重義輕利、重教化輕體驗、重群體意志輕個體感受的傾向。然而,一切都在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表明,儒家文化的氛圍中也可以產生商品經濟。Dong-Jhy Hwang和Grant Jarvie引述了Dirlik的觀點,進而認為:“這種新文化態勢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過去20年來努力調和資本體系與儒家價值觀的對立性,這是對長期以來認為儒家是資本體系障礙這一說法的逆轉?!盵2]“一帶一路”具備了超越儒家思想中類似內涵的優勢,也擁有超越重商主義的地方。同樣是在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間,中國體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贏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程渺然等人認為,習近平體育外交實踐應包含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體育援助,其中包括開展運動員、教練員的培訓工作,為所在國家建設體育場館,更新體育設施[3]。2023年7月中旬,筆者在上海體育大學的中國乒乓球學院采訪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乒乓球員時看到,每位球員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對乒乓球運動充滿了熱愛。這里不僅展示出了“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的體育元素,亦屬于體育促進國際合作的典型范例。

1.2 展示國家良好形象

體育在促進人類合作方面的功能早已為人所熟知。John Bale認為:“除了戰爭之外,體育運動是一種通過歸屬性原理將人們捆綁在一起的少數事物之一。在一個融合就等于成就的時代,體育也許已經成為集體認同的主要媒介?!盵4]14John Bale更敏銳地看到了體育獨特的交際功能?!绑w育的特征(實際上經常被定義)在空間上的限制性在社會上也很重要。將‘正?!缃换顒訅嚎s到人為創建的運動時空限制中,可以實現‘流暢的人際交往體驗,這種體驗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不會迅速地實現,亦不會在類似的序列中發生’?!盵4]12體育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關系一向為國人所關注。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外交場合談及體育話題,在“一帶一路”倡議及相關國際合作文件中也強調要加強體育領域的合作,體育外交已成為傳播中國文化、表達中國理念、擴大中國影響力的重要方式[5]。出于文化傳承的慣性,中國體育界對“一帶一路”倡議一向抱有很高的期待感,中國體育人也將其看作是一種值得信賴的理念,以及一種提升闡釋者主體身份的象征性符碼。中國的足球外交活動不乏“一帶一路”倡議的精神和內容,借以展示中國開放、友好、包容的國家形象[6]。由此可見,“一帶一路”不僅是一種文化地理學概念,還是一種關于時間、空間、語境的復合性理念體系,還是一種蘊含豐富體育元素的國際交往范式。作為一種現代文化產品,體育一直保持著廣泛傳輸、促進交流、鼓勵參與之類的功能。

1.3 建立文化自信

“一帶一路”倡議蘊含著跨民族認同的特殊意義。Stuart Murray在研究體育的外交功能時曾說:“僅靠理論并不足以確保光明、可持續的未來。體育外交必須有具體的實際操作性,這便意味著應該在體育和外交領域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之間建立更多的物理聯系。將學術界的‘象牙塔’與國際關系的‘一帶一路’或‘采掘面’連接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21世紀,體育外交等跨學科的新理念不僅促進了聯系、網絡和伙伴關系,而且為全球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盵7]由此可以觀照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本體精神。

從文明的高度看,“一帶一路”帶有鮮明的文明融合態勢。其實,“一帶一路”有其宏觀化內涵,也有其微觀化訴求,后者直接將“一帶一路”的經濟訴求納入一種復合的文化元素。中國的傳統貿易活動一度以集會形態呈現,而傳統的各種集市場域中,一直流行有“文藝搭臺、經貿唱戲”的說法。這里所言之文藝,指的是一種宏觀的演藝體系,其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身體演示形態以及近現代體育項目。換句話說,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集會活動融匯了貿易、文藝、體育等多重元素,是一種有效的民族文化展示形態?!敖浻山z綢之路這一貿易通道,中西文明交匯融通?!盵8]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現代轉型體,“一帶一路”蘊含著高度的人文理念,這也意味著相對于古代絲綢之路相對單一的貿易追求,它體現出了更加廣泛多元的價值傾向性。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沿線國家的整體利益,而要實現既定目的則需要更為多樣化的文化交流活動作為支點。中國學者已然看到了其中的多維度的交際功能,認為2000多年的“絲綢之路”融合了貿易、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內涵[9]。從目前的情況看,“一帶一路”框架內的人文合作領域也很廣泛,其中包括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環保、考古等傳統領域,同時也有智庫、媒體以及青年間的交流[9]?!耙粠б宦贰背h中的體育活動也會自動納入一種多邊性的國家交往秩序當中。具體而言,中國已經和很多參與國家簽署了雙邊乃至多邊的文化合作協定,舉辦過涵蓋體育活動的“國家年”、文化周、藝術節之類的活動[9]?!耙粠б宦贰钡睦砟畎撕芏嘤焉?、共贏、合作之類的元素,這些構建出一種關于現代文明的細節體系。Anna Kuteleva與Dmitrii Vasiliev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認為,中國正在國際體系中為自己打造一個新的空間,并在國際交往中變得更加自信[10]。體育是一種身體性、意志性與精神性的深度游戲,在彰顯參與者的自信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2 “一帶一路”語境中的文明理念

2.1 尊重文明差異與倡導共同繁榮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國度,擁有古老的文明符號。從歷史的角度看,近代以來的中國歷經了百余年的磨難,需要在更大的平臺上贏得全球性的身份確認,其中包括大型集會儀式的身份轉移程序。Dong-Jhy Hwang和Grant Jarvie認為:“一方面,西方化已成為對中國現代歷史的一種解釋;但另一方面,這種關于中國文化認同的談判還沒有在歷史上聯系起來?!盵2]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看,新興國家希冀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而新興國家中也包括了像中國這樣的擁有獨特文明體系的大國?!懊鎸θ蛑刃?國家發揮的作用及采用的方法是什么?由于再分配不是各國的唯一目標,各國需要考慮折中或補充選擇如何提供更溫和、更復雜和更隱蔽的機會,借以獲得尊重、聲望和聲譽?!盵11]人類社會中的個體與群體的身份皆源于競爭過程,而體育則是一種驗證參與者身份的最佳媒介。

加拿大歷史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米倫認為:“對那些不擁有權力或感覺自己沒有足夠權力的人而言,歷史可以變成一種武器,來幫助他們反抗自己被邊緣化,或是反對諸如全球化等他們不認同的趨勢和觀念。那些關于過去不正義和犯罪的歷史,在如今都可以被用來糾正或平反那些錯誤。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不論擁有權力還是處于弱勢,歷史都會幫助我們確定自己所屬群體的界限,幫助我們證明自己是誰?!盵12]正因如此,百余年來的中國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現代性身份。Dong-Jhy Hwang和Grant Jarvie認為:“在這種文化的混雜性與中間性當中,中國性作為一個能指,需要在與‘傳統’和‘西方’(即與現代中國人)相關的民族和個人身份的解放實踐中定位和證實。其中包括歷史想象以及從他者經驗中產生的社會和文化想象?!盵2]其實,中國的古典性身份早已得到了反復驗證,其所需要驗證的僅僅是現代性身份?!坝绊懳覀兇_定自己身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別、種族、性取向、年齡、階級、國籍、宗教、家庭、宗族、地理區域、職業等,當然歷史也會影響我們身份認同的形成。每當一個新的自我認同方式出現時,就會有一個新的群體出現?!盵12]“一帶一路”倡議的基本意義蘊含在其歷史的自然張力場域當中,而體育的融通性價值在此語境中可以獲得全面的展現。

利用體育賽事在國際場域中展示本民族的文化便是一種具體的尋求認同感的策略。體育運動還蘊含著天然的身份平等意味,它會將人類社會中的差異性降到最低。如果說文化競爭依賴的是其認知類品質的話,那么體育競爭所蘊藏的則是一種文明符碼。其實,“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體育文化元素體現的是一種共同繁榮的理念,同時也有安全協作的內蘊,其所展示的是一種維持文化獨立性前提下的主權與政治獨立的主張?,F代體育得以構建的前提是尊重對手,類似的對手自然也包含具有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士,這里折射的是一種文明類型的差異性現象。

2.2 超越文明隔閡與建立共同價值

文明性是人類社會中一種最為穩定的元素,具有人類學意義的廣泛而深刻的價值。中國學者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為主導,目的在于超越文明之間的隔閡,以文明互鑒的方式超越文明的沖突,又以文明共存之道超越文明間的排異之狀,借以促進和諧世界的構建[9]。中國學者高度強調“一帶一路”的文明性特質,體現出一種對遠古的中華意志的追思。當然,文明性還是一種現代主義的精神符碼?!耙粠б宦贰背珜У那∈遣煌拿鏖g的相互尊重、和諧共處。其實,任何一種獨立的文明都有其既定的張力,中華文明亦然。從歷史的角度看,中華文明一度創造過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效應?!耙粠б宦贰鄙婕爸袊c各沿線國家的貿易問題,其中的關鍵是文明融合問題。Paulo Afonso等人在闡釋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時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戰略’為中國和歐盟的軟實力注入了創新性元素;盡管由此產生了一些共同點,但二者在觀念、期望和表現方面的差異仍然明顯?!盵13]無以否認,世界各國的文化充滿了多樣性,“一帶一路”倡議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進區域間合作的新的嘗試,體現的是一種對文明多樣性的高度尊崇態度。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特征[14]。不僅如此,不同的文明還與大自然中的其他生命體一道構建出世界的本源[15]。中國學者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文明性元素,多次談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文明性內涵?!巴ㄟ^加強與各國多軌道、多渠道的平等交流,使‘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世界文明對話與交流創新的平臺,逐步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盵9]類似的現象構建出中國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力?!拔拿鞫鄻有允鞘澜绨l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盵9]“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文化合作動向極易觸及有關文明構建的諸多問題?!耙粠б宦贰背h本身就立足于跨文化合作,體育元素亦蘊含于此。其實,體育本來就屬于一種帶有原始性與文明性特質的文化現象,現代體育的發展大體與所在地區的經濟水平成正比,正因如此,中國體育的迅速發展會生發出一種外溢動力。體育人口的增長在客觀上培養了體育消費群體,而中國競技體育在國際上取得的良好成績促進了對外交流,這讓在近期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的中國體育產業進一步獲得了走向國際的動能[1]。體育的外溢功能可以更好地促進地區或全球的全域合作程度。2005年10月,第3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了《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文化多樣性作為一種理念被賦予了法定的意義[9]。文化多樣性源于一種人類學的發現,其宗旨在于保護文化的自然發育過程。體育同樣如此,體育本身就充滿了多樣性,而類似的多樣性形態也極易為人感知。

2.3 消弭文明沖突和實現平等競爭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體育產業成為核心議題。2018年4月,第13屆斯邁夫全球體育產業大會暨國際體育消費展在浙江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充分展示了消費升級背景下體育產業的強勁發展動力和多元發展態勢[1]。從生物進化以及人類社會進化的角度看,人類社會中的文化多樣性既是人類社會自身特征的自然顯示,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符號。其實,面對當下的強勢西方文化,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載體,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作用很明顯。從本質上說,“一帶一路”倡議的價值在于搭建了一種國際合作共贏的平臺,讓中國在深度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為世界的文明發展路徑提供積極動力。以文明性取代文化性,意味著其實操的比值有所提升。由此可知,“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操性取向十分明確,它本身就足以展示出一種獨特文明敘事性訴求。

鑒于文明多樣性的需求,“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體育元素理應發揮其既有作用,借以中和化地融通中西文化。體育是為人類所有民族共享的精神財富,具有天然的化解真實沖突的能量,而“一帶一路”倡議也有類似的功能,從而抑制文明沖突的可能性。其實,體育自身的平等性已具備消弭文化強權的能量,而通過優勢項目的競爭還會凸顯自身文化的重要性,進而謀求一種平等的競爭權利。換句話說,體育是一種天然的合作性文化品類,而和平與合作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體育還是一種傳輸信任感的理想媒介?!耙粠б宦贰背h就有這樣的動能,其基礎在于經貿合作,其成就在于全面合作,其目的在于共同繁榮??陀^而言,“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理念,并具有明確的地緣文化內蘊,其中的體育則具備了更有時效性的內涵。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任何一種策略都帶有明確的功能指向性。Grant Jarvie曾說:“對于體育政策是否是或應該是某種基本理念的反映,政治觀點大相徑庭,但大多數人都同意,體育政策應該是一致的、合理的,并為那些有權反對體育政策的人所接受?!盵16]這便說明,體育策略具有隸屬于自身的融通性身份?!耙粠б宦贰背h屬于一種互惠性合作機制,其中的融通性成分反倒成為其立足于現實與歷史的良性基石?!耙粠б宦贰背h屬于一種基于地緣文化實體的安全合作體系,同時也是一種經貿合作的推手,更是人文交流與合作的新動力。其中的體育人文交流與合作具有更為鮮明的基礎性、廣泛性和持久性。

3 “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現實主義元素

3.1 以互惠互鑒為核心的人文交流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活習俗都不盡相同,這就更需要平等對話、相互理解、取長補短、融通發展。2019年5月15-22日,北京曾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其核心議題是“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兩廊一圈”以及歐亞經濟聯盟的概念再度得以重視,多元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亞洲文明的獨特意義也得以再次強調[17],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得以強化[18]。這里已然顯現出一種獨立的東方思維在現時代的表現形態,其所體現的是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中國對世界的重新認知。

從本質上說,“一帶一路”倡議屬于國際貿易意義上的互惠之道,需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耙粠б宦贰遍_拓了區域合作的新領域,跨國互惠機制也得以建立。從行政學的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同樣帶有明確的社會動機,其中不乏深化政治互信的功用,并最終促成一種人文交流的嶄新格局。

3.2 以合作共贏為理念的體育文化

眾所周知,“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為了積極應對國際局勢的變化,其中的體育交流在整體上屬于人文交流層面,而人文交流一向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主體構件?!耙粠б宦贰背h中的體育元素原本就具有很強的人文性。人文領域的合作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目的在于培養各國民眾之間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進而有效解決地緣政治糾紛,促使經貿合作順暢進行[9]。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體育是最不具備觀念分歧的文化元素。從身體主義的角度看,體育交往本身就有強烈的真實感、體驗感與對話感?,F實中,借助體育推動經貿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體育并非身份證明的唯一方式,但是體育的身份符號學的內涵十分豐富。其實,體育的交互性在所有社會、文化與外交活動中都有很好的體現。體育在書寫國家形象方面的功能十分強大,體育自身的外交屬性也很明確,且在現代社會中一直扮演著外交使者的角色?!敖z綢之路”原本即以東西方貿易為核心,是經濟繁榮的代名詞,而體育同樣具有類似的功能。世界上體育發達的國家大多為發達國家。體育自身的繁榮性符號隱喻及其所擴散的有關交流、貿易、共贏之類的理念十分強烈。

整體來看,“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工作也在一種不完全均衡的語境中推進,體育元素的重要性逐漸顯現,“一帶一路”倡議所追求的公平公正觀念也與現代體育的宗旨一脈相承,而將體育置于“一帶一路”倡議中會發現,競爭性主題變成了合作性主題,贈予性主題遞進為互惠性主題,參與性主題演進為工作性主題。從當下中國的現實需求角度看,經濟與體育并重,可以更好地體現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學理均衡感。不難發現,從古代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其中的文化鏈接脈絡始終是商貿、文化、身份構建、利益共享之類的宏大敘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此境遇中也獲得了重構的可能。

3.3 “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體育實踐

“一帶一路”的實操性意義很明確,其中的體育人文交流亦是如此?!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貧困問題普遍,居民生活環境較差,衛生健康保障不足。體育與健康關系十分緊密,二者是構建“健康絲綢之路”的重要元素?!耙粠б宦贰苯ㄔO過程中,體育人文交流可以有更寬闊的領域和更豐富的形式,健康新觀念與新型產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1]。在整體性的外交活動中,體育日益成為一種難以完全脫離的元素,且在外交活動中的占比越來越大。且以中俄關系為例。中俄兩國交往的主體機構是2000年成立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2007年更名為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合作領域也擴展到教育、衛生、旅游、媒體、體育等9個領域[9]。此外,“金磚國家”每年都舉辦運動會,即便是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仍舊舉辦了線上運動會,包括武術、國際象棋和霹靂舞等項目[9]。自2016年開始,上海合作組織舉辦了多屆高水準的馬拉松賽事。鑒于體育強大的交流能量,體育人文合作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4 結束語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重大的國際合作倡議,體育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占比很高。新冠疫情暴發后,全球產業鏈重心有所變易,“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也受到影響,而體育在其中的地位并未發生改變。要實現體育在此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更為強勁的人文和社會能量作為基石,其中包括理念創新與體系創新等宏大論題。由于地理、人口、種族、信仰之類的元素存在,“一帶一路”倡議兼備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特殊含義。其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核心是相互理解,人文屬性鮮明,其中的體育人文理應取得與經濟、安全、政治合作相似的地位?!耙粠б宦贰背h所包含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與現代體育的基本精神高度一致,其具體的價值指向同樣蘊含有與之匹配的人文價值?!耙粠б宦贰背h作為一項重大的區域甚至全球合作實踐工程,必然具有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而其落實的基石則源于一種信念、認知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全新的探究程序。

猜你喜歡
倡議一帶人文
人文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