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和時代要求

2024-04-14 09:50丁曉強劉麗娜
理論探討 2024年1期
關鍵詞:考驗共產黨人牢記

◎丁曉強,劉麗娜

1.華東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241;2.東華大學,上海201620

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自我革命實踐主體,既包括黨的整體組織,體現為黨的自我建設和治理,也包括每一個共產黨人,體現為黨員的個體修養和鍛煉。因此,自我革命實踐活動體現為兩個重要的方面,這就是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同向同行:思想建黨著重于每個共產黨人的內在自覺,制度治黨著重于黨的組織制度的完備和完善,從而形成良好的外在制約功能。毛澤東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盵1]1438-1439習近平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盵2]1-2這里的“同志們”和“全黨同志”,重點都指向每個共產黨人。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都是針對一定歷史時期的挑戰,黨對每個黨員提出的思想警示和基本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的歷史使命、優良作風和責任擔當。

一、共產黨人要經得起全面執政的考驗

執政意味著權力,權力對于一個政黨、對于這個政黨的領袖和骨干來說,是一個基本的考驗。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是在執政條件下能否區別于以往一切貴族官僚階層以及政黨,不是成為高踞于社會之上的主人,而是能夠成為社會的公仆,這是面臨巨大的考驗的。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闡述的“巴黎公社原則”,是需要在實踐中得到證明的。

中國共產黨靠自我革命淬煉而成,堅持自我革命是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之一。1921年3月,李大釗撰文指出,我們的黨不是政客組織的政黨,也不是中產階級的民主黨,“乃是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3]。1921年5月出版的《共產黨》月刊第5號刊文討論了無產階級領袖在掌握權力后會不會變節的問題,文章闡述了不會變節的理由,認為無產階級領袖是“為主義而犧牲”的、“沒有關于個人特權”的、“一定是相互監督”的、“以無產階級的利害為利害”的[4]。1921年7月,陳獨秀又撰文指出:“我以為共產黨底基礎建筑在無產階級上面,在理論上,自然要好過建筑在有產階級上面用金力造成底政黨;但是天下事‘無證不信,不信民弗從’,舊政黨的腐敗誠然是信而有證,新的共產黨究竟如何,靠自己做出證據來才能夠使人相信啊!”[5]這些思考體現了黨的創建者們所具有的憂患意識。

中國的國情和革命的環境,需要中國共產黨更要具有自我革命的意識。一方面,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廣大的農民群眾,需要克服非無產階級意識;另一方面,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中國共產黨是在掌握軍隊和局部執政條件下的革命,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就成為一個基本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按照列寧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創立起來的,逐漸形成了嚴密的紀律,這為黨的自我革命奠定了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努力克服非無產階級意識,1929年的古田會議,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了批評,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毛澤東等進一步反對本本主義等主觀主義思想路線,特別是通過延安整風,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確定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形成了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為主要形式的自我革命方法。

毛澤東等在軍隊和政權建設中十分重視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為新創建的革命軍隊制定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主要是軍隊的群眾紀律;在中華蘇維埃時期,毛澤東提出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要以認真為群眾做事的“延安作風”,打敗高高在上、敷衍了事的“西安作風”,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證了黨領導下的軍隊和政權遵守紀律、廉潔自律、全心為民的形象。

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黨組織的壯大,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黨將面臨新的嚴峻考驗。他在1949年的新年賀詞《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開篇闡明:“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后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盵1]1372中國革命即將走向全國勝利,中國共產黨人即將從局部執政走向全國執政,毛澤東深刻地意識到中國共產黨將要面臨更嚴峻的考驗,明確地提出了“趕考”的命題。1949年3月5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警示全黨在進京趕考之際要保持始終如一的清醒和堅定。

“兩個務必”基于毛澤東對中國歷史和中國共產黨28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上連載發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分析了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其中描述了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之后,“近在肘腋的關外大敵,他們似乎全不在意。山海關僅僅派了幾千兵去鎮守,而幾十萬的士兵卻屯積在京城里面享樂”[6]。毛澤東看后深為感嘆,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露出了勝利的曙光,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大力發動群眾,進行了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自身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壯大。毛澤東敏銳地感受到在勝利形勢下的新的考驗。他將《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學習內容,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指出:“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盵7]

1945年年初,毛澤東在延安會見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并在延安的窯洞內進行長談。黃炎培提出了關于“歷史周期率”的深層憂慮,他提出了歷代王朝興衰更替歷史的周期率現象,詢問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后如何破解這一歷史難題。毛澤東回復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盵8]這表明毛澤東通過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刻總結,對黨全面執政后如何應對新的挑戰已經有了深入思考,這就是我們后來表述的關于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

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闡述的“兩個務必”,就是迎接全面執政的“進京趕考”的警示,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第一個答案”的重要要求。當然,共產黨人不可能像明末起義軍領袖那樣一坐江山就為所欲為,但是,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也尖銳地指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盵1]1438如果這樣,這會產生極大的危險。如果不能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黨內就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精神松懈,極易出現以功臣自居、看不起群眾、高高在上的心理狀態;如果不能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而貪圖安逸、貪圖享受,不僅會喪失奮斗的精神,而且極易為追逐利益的資產階級思想所腐蝕,走向貪污腐化、蛻化變質的深淵。正如劉少奇所指出的:“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擔心,我們未得天下時艱苦奮斗,得天下后可能和國民黨一樣腐化?!盵9]

“兩個務必”的提出,面對的是黨執政的考驗。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的歷史,從局部執政到全面執政再到長期執政,這個考驗始終存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越來越嚴峻。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開展的多次整黨整風,始終要求共產黨人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保持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面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對黨執政的考驗,鄧小平特別強調了執政黨的建設,陳云把執政黨的作風問題提升到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江澤民認為,“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要作為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特別指出“黨員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不是小事”[10]329;胡錦濤重申“兩個務必”,再提“趕考”命題,要求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新的形勢下要牢記共產黨人的使命、宗旨和責任。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再從“趕考”敘事中強調“兩個務必”。2013年7月,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又一次來到西柏坡,明確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11]。他認為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是對中國治亂興衰歷史的深刻借鑒,是對黨的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是對勝利后黨面臨的挑戰的深刻憂思[12]25。他指出,要跳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率,就要保持“兩個務必”,強調要在新形勢下深刻領會和弘揚好“兩個務必”[12]26。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進一步提出了“三個務必”,把“兩個務必”的精神包含在第二個務必之中,即“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2]1,要求在新征程中“走好新的趕考之路”[2]70。

二、共產黨人要經得起市場經濟的考驗

市場經濟中的市場主體,是以利益最大化為行為指向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人們的精神狀態、行為方式、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處于長期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人,掌握著進行利益關系調整的改革主導權,不斷置身于政商日常事務交往之中,巨大的利益及其能夠交換的可能對于共產黨人來說是根本的考驗。

黨的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改革開放以來所積累的黨內問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16年,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盵13]7-8在這個講話中,習近平系統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面對未來、面對挑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基本要求[13]8-25。2017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主題詞,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14]1。2019年5月,黨中央在全黨部署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以“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總要求,從2019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命題的提出雖然是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但是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新形勢的重要總結。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同時,市場經濟下對于處于長期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提出新的更嚴峻考驗,主要表現為市場化的商品交易原則對黨內的政治生態的沖擊,特別是資本對權力的圍獵使領導干部面臨更尖銳的挑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80年,陳云在《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座談會中嚴肅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15],陳云的這一重要論斷得到了鄧小平的高度贊同。1982年,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剎住經濟犯罪活動之風,他指出,“我們要有兩手,一手就是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就是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16],要求“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明確地指出了懲治腐敗與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等重要,不可偏廢。1989年之后,鄧小平敏銳地覺察到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將嚴重地影響黨群關系,要求抓幾件人民群眾關心的事,并且在與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黨的領導集體的談話時語重心長地強調:“我們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盵17]

黨的十四大以來,江澤民明確提出要把反腐敗斗爭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把從嚴治黨的方針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江澤民對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作出了重要的判斷,這就是“我們黨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著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一個在受到外部封鎖的狀態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全面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10]282。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兩個基本問題,也是對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的重要闡述。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指出,“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18]5,“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18]5-6,明確了要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主題。一方面著力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另一方面,進行先進性教育,要求廣大黨員要增強黨員意識和執政意識。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體現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價值觀,以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立場,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正視黨的建設存在的嚴峻問題,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的經驗,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命題。黨的十八大報告重申黨面臨執政、改革、市場經濟、國際環境的“四大考驗”,進一步指出“四大考驗”構成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四大危險”[19]49。習近平尖銳地指出,在這樣的形勢下,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20]5。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回顧了十年前黨所面臨的形勢,指出黨內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員領導干部政治信仰動搖、四風屢禁不止、特權現象嚴重、貪腐“觸目驚心”等問題,致使“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2]5。習近平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以來,社會多樣化導致思想多樣化,黨的組織出現軟弱渙散,黨內存在利益矛盾,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下降[20]7。特別是市場經濟的考驗,使我們黨面臨“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的‘圍獵’腐蝕”[21]542,如果領導干部“心為物役,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心里沒有任何敬畏,行為沒有任何底線”[20]162,進行權力的“尋租”,就會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黨和國家就會變質、變色、變味。習近平要求共產黨人繼續保持“趕考”的清醒,提出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把反腐敗斗爭作為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2]69,“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尋租的空間”[20]371,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向廣大共產黨人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我革命要求。他指出,“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22]。他引用古語說:“‘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坏┯辛恕闹匈\’,自我革命意志就會衰退,就會違背初心、忘記使命,就會突破紀律底線甚至違法犯罪?!盵23]16他指出,腐敗分子“之所以跌入違紀違法的陷阱,從根本上講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走散了、走丟了”[23]1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盵24]他反復告誡全黨,無論走了多遠,都不能忘了初心和使命,忘記了來時路。雖然初心使命的內涵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行闡述的,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都體現了這個精神。此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更是這個精神的展開和深入?!安煌跣?、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守的終身課題,是黨一路走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寶貴經驗,是新時代思想建黨的主題。在新征程上,更要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務必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三、共產黨人要經得起驚濤駭浪的考驗

共產黨人不僅面臨執政權力的考驗、市場利益的考驗,隨著歷史的發展,還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各種風險的挑戰,風險考驗對于共產黨人來說既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集中的考驗,最能體現共產黨的黨性。全部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忠誠為民,都要在愿不愿犧牲、敢不敢斗爭中體現。在和平建設時期,雖然很少有犧牲生命的風險,但是仍然需要責任擔當,具有“逢山開路、遇河搭橋,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氣概。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敏銳地感覺到在新的歷史階段“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這是“全面審視和判斷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大勢得出的重要判斷”[25]411。根據這一判斷,習近平在主持報告起草工作時明確主張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寫上“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重要論斷,并指出“這句話含義是很深的”[26]。2016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講話中,把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在一起[27]。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的重要講話中,又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結合進來[28],構成了“四個偉大”。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用“四個偉大”深入闡發了中國共產黨人實現歷史使命的基本實踐及其目標,將偉大斗爭列在首位,進一步明確了在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的突出的意義。因此,習近平提出了“要發揚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29],認為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21]80,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30],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更是明確地把“堅持發揚斗爭精神”[2]27作為新征程前進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項重大原則之一。

“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是習近平提出并強調要堅持發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精神的現實依據。這些新的歷史特點,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就要求我們胸懷“兩個大局”:第一個大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但是我國由大向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壓力會越來越大,“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23]17;第二個大局是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打破了長期以來以西方為中心的經濟政治文化格局,世界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黑天鵝”“灰犀?!笔录l發,圍堵遏制中國發展的勢力聚集,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而且“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31]226。面對這樣的重大挑戰重大風險,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習近平指出,“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14]16,“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32]。

堅持發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精神必須解決黨內存在與腐敗現象蔓延相伴而生的作風上“不作為”的庸官、懶官現象,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這一現象嚴重地影響了黨的全面領導的貫徹執行,并且長期沒有克服。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2]14。早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就對干部不作為現象進行過整治[25]431。在擔任總書記后,習近平特別強調干部要敢于擔當,要勇于作為。2013年,習近平提出了好干部的五項標準,“敢于擔當”成為好干部的突出特征[25]412。此后,在對于干部素質的不同闡述中,如“三嚴三實”“忠誠干凈擔當”“四有”“四鐵”等,“敢于擔當”不斷地被加以強調。2016年,習近平進一步提出了發揚斗爭精神的要求[29],他指出:“衡量黨員、干部有沒有斗爭精神、是不是敢于擔當,就要看面對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劍、面對矛盾敢不敢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不敢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不敢堅決斗爭?!盵23]17-18要求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斗爭,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特別強調年輕干部要到重大斗爭中去真刀真槍干,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習近平認為,敢于斗爭的鮮明品格體現著精神、責任和格局。他說:“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最需要的是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擔當和斗爭是一種責任,敢于負責才叫真擔當、真斗爭……擔當和斗爭是一種格局,堅持局部服從全局、自覺為大局擔當更為可貴?!盵32]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全黨必須清醒認識在前進道路上進行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牢牢把握“堅持發揚斗爭精神”[2]27這一重大原則。發揚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善于斗爭,一是要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二是要有見微知著的科學預見和判斷能力,三是要有戰略上的辯證把握,四是要注重善于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等策略方法[31]226-227。只有在新征程上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團結帶領群眾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才能贏得尊嚴、贏得主動,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共產黨人要在自我革命中錘煉政治品格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全面從嚴治黨是自我革命的實踐形式,反腐敗斗爭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對于每一個共產黨人而言,就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堤壩、加強黨性修養、錘煉好政治品格、經得住各種考驗,使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同行?!叭齻€務必”就是在應對不同的歷史考驗中逐漸形成的,而且體現了新時代新征程的時代要求,是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

權力、利益、風險,對于共產黨人、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進行自我革命的最關鍵性的三個因素。在長期執政、市場經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更顯得尖銳、嚴峻和突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才能應對好全面執政帶來的考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應對好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形成的考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應對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的考驗。進入新時代新征程,黨既要把握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時,“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2]64,又要應對好這些更加深化并積聚在一起的考驗。這就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向全體共產黨人提出“三個務必”的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時代背景。

“三個務必”是錘煉新時代共產黨人“忠誠、干凈、擔當”鮮明政治品格的實踐路徑?!叭齻€務必”作為一個整體,沒有按照歷史邏輯把“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排在第一位,而是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排在第一位,既反映了時代要求,又體現了實踐的基本邏輯。

初心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集中體現,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忠誠”的政治品格。忠誠是共產黨人的靈魂,是黨員領導干部首要、根本的政治品格。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明確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三個務必”之首,就是要科學認識中國共產黨從何處來、到何處去、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在思想上確保了中國共產黨永不變質、永不變色、永不變味。

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黨的政治本色與作風建設的集中體現,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干凈”的政治品格。謙虛謹慎才能保持公仆本色,艱苦奮斗才能克服精神松懈、貪圖享受、追求利益的現象。如果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滋長,作風不正就是腐敗之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體現了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優良作風,在行為修養上確保了中國共產黨永葆干凈、純潔、向上的精神原動力,是永葆黨先進性、純潔性的基石。

斗爭精神是黨的憂患意識、行動自覺的集中體現,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擔當”的政治品格。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盵2]27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斗爭實踐中必須牢牢把握五項重大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首位,落腳點在于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斗爭本領,大力弘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藝術、善于斗爭。

做到“三個務必”必須做到“三個牢記”。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閉幕會上用“三個牢記”告誡全黨:一定要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一定要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定要牢記“國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33]?!叭齻€牢記”可以說是要做的“三個務必”的心法要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只有知道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中有民,把守住人民的心作為執政之要,才能具有公仆心態,才能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銘記“國之大者”、提高“政治三力”,才能增強責任擔當,在新征程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共產黨人必須遵循“三個務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質,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猜你喜歡
考驗共產黨人牢記
《共產黨人》發刊詞(節選)
共產黨人的感情
修煉好共產黨人的“心學”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安全知識要牢記
牢記使命擔當 忠誠履職盡責
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
關于共產黨人“心學”的幾個問題(上)
眼力大考驗
你的閱讀量經得起考驗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