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4-04-14 02:43成娟
關鍵詞:跨文化英語教學傳統

成娟

摘 要: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愈發重要。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保護和傳承本國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獨特的文化遺產,它承載著歷史、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本民族的文化,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學生還可以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增強跨文化交流能力。然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并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教師需要面臨許多挑戰,如如何選擇合適的傳統文化內容、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及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等。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為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期望能夠為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方式提供有益的啟示和指導,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進一步促進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 傳統文化 融入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28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國歷史上積淀的豐富文化遺產,包括思想理論、藝術形式、道德倫理、社會習俗等方面的內容。這些文化元素在中國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和審美觀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之一是注重人文關懷和道德倫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強調仁愛、孝道、禮儀等價值觀念,強調個體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平衡。另一個特點是注重自然與宇宙的觀察和思考。道家思想強調“道”與“德”,追求自然的真理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此外,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地理學、醫學等學科也有豐富的內容。藝術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如中國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等。這些藝術形式注重表現內在的情感和意境,強調審美的獨特性和內涵的深度。最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包含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如《詩經》《論語》《道德經》等,以及諸多的歷史記載和哲學著作,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偟膩碚f,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提升個人修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具體而言,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文化意識

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學生可以了解和體驗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價值觀、習俗和傳統。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尊重其他文化的能力。

2.開闊視野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寶貴遺產,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藝術、文學和哲學知識。這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3.提升語言能力

傳統文化中常常有獨特的語言和詞匯,教師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詞匯和表達方式。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學習傳統文化中的故事和文學作品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將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體驗,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語言能力、創造力和身份認同感,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需要遵循的原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適應性原則

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教學內容時,要確保其與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學習目標相適應,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

2.滲透性原則

傳統文化應該以自然滲透的方式融入教學活動中,而不是單純添加一些文化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歌曲、游戲等方式引入傳統文化元素。

3.多樣性原則

傳統文化是多樣的,應該盡量涵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元素,以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和認知。

4.互動性原則

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互動、合作的方式來體驗和理解傳統文化。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傳統文化活動、制作手工藝品等。

5.實用性原則

傳統文化的融入應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內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和體驗傳統文化。

通過遵循這些原則,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融入傳統文化,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難點分析

1.語言難度

傳統文化中通常有著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詞匯,這些詞匯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較為復雜。教師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和教材,將傳統文化中的語言元素適當簡化和解釋,以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使用。

2.文化差異

傳統文化往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閡。教師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和實例,將傳統文化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增加學生的興趣。

3.教材選擇

傳統文化的教材可能相對較少,教師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尋找適合的資源。同時,教材的選擇也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確保教學內容的可行性和適應性。

4.時間限制

小學課程的時間有限,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融入傳統文化,同時還要完成其他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將傳統文化與其他教學目標相結合,確保教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

1.增強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話題和故事,如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手工藝、傳統音樂等,通過這些內容,學生可以了解傳統文化的背景和特點??梢詫鹘y文化與其他國家的文化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共通之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理解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制作傳統手工藝品、品嘗傳統食物、參觀傳統建筑等,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過多種形式和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夠深入了解和欣賞傳統文化的魅力。

2.設計學習項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設計學習項目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先,教師可以選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例如中國節日、傳統手工藝、古代故事等,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同時,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傳統文化中的角色,如古代皇帝、詩人、戲曲角色等,通過親身參與來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特點。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傳統手工藝品,如剪紙、中國結、傳統樂器等,通過親自動手制作,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細節和技藝。教師要鼓勵學生編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故事書,可以是古代神話故事、傳統節日的故事等,通過寫作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例如,以《Is this your pencil?》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搜集《金斧子、銀斧子、鐵斧子》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并以小組形式進行演繹。從教材內容來看,小男孩找鉛筆的過程與《金斧子、銀斧子、鐵斧子》的故事有相似之處。根據項目要求,各小組首先需要明確分工,例如“誰來尋找故事?”“誰來撰寫劇本?”“誰來扮演演員?”通過一系列的組內溝通,學生們逐漸明確自己的職責。為了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及時開設了線上溝通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習小組可以分享彼此的理解和疑問。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要求學生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下小組的最終成果,并發送到指定郵箱。在作業點評階段,教師將評選出三個優勝小組,并在下一節課開始前播放他們的作品。我國的傳統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當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演繹時,不僅能直觀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憑借自己的知識積累和邏輯思維能力生動地講述中國故事。

3.創設有效情境、感受文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英語,同時也能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游戲、角色扮演等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傳統文化的背景中,鼓勵學生與其他地區或國家的學生進行文化交流,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傳統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異同之處,這樣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傳統文化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創設跨學科的學習情境,比如,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背景和起源??傊?,融入傳統文化的英語教學需要有效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體驗中國春節的傳統文化活動,如制作春聯、放鞭炮等。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寫春聯,體驗中國書法的魅力,并在紙上書寫自己的祝福語。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國春節的習俗,讓他們了解這些活動的意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組織朗讀活動,讓學生大聲朗讀中國春節相關的詩歌或短文,模仿正確的發音和語調,通過反復練習,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并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同時,教師可以播放中國傳統春節音樂,如《慶祝新年》《賀新年》等,讓學生感受其中獨特的韻律和音調,通過聆聽音樂,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美妙之處,同時增強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中國春節的慶?;顒?,教師可以準備一段舞獅表演的視頻,并給學生展示中國春節慶?;顒又械膫鹘y表演方式,學生可以通過觀摩舞獅表演,了解舞獅的起源和文化背景,同時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熱鬧與歡樂。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中國春節期間的傳統文化,還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春節,并且在互動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4.通過組織主題探討活動融入傳統文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組織主題探討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并將其與英語學習相結合,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教師可以選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確保主題與學生的年齡和英語水平相適應。教師可以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和故事書等資源,以便在活動中使用,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傳統文化。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互動活動,例如小組討論、游戲和藝術創作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此外,教師還需在活動中融入英語學習的元素,例如學習與主題相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和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顒咏Y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讓他們思考自己在活動中學到了什么,對傳統文化有什么新的認識和體驗。通過組織主題探討活動融入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全面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同時,這樣的活動也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以中秋節為主題的主題探討活動可以這樣進行。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或簡單介紹的方式向學生介紹中秋節的起源和重要意義,接著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了解中秋節的慶祝方式和傳統習俗。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與中秋節相關的英語詞匯,例如mooncake(月餅)、lantern(燈籠)、family reunion(家庭團圓)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讀這些詞匯,并進行口頭練習。在學習了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制作中秋節手工,例如燈籠、月餅盒子、中秋節賀卡等。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他們對中秋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可以用英語描述中秋節的慶?;顒?、家庭團聚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中秋節的喜愛之處。通過這樣的主題探討活動,學生不僅可以了解中秋節的文化背景和傳統習俗,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英語詞匯量和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制作手工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也能夠培養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還能增進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策略進行研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們具備更全面的國際視野。此外,通過融入傳統文化,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心。教師在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文化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

參考文獻:

[1] 吳家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學園》2022年第29期。

[2] 馬永紅《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年第9期。

[3] 許云《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入策略》,《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年第8期。

猜你喜歡
跨文化英語教學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