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基于三元交互決定論在中學校園傳承中華傳統武術的策略

2024-04-14 03:01葉文強
關鍵詞:決定論中學校園傳統武術

摘 要:中華傳統武術具有獨特的健身價值,習武之人通過重復練習,逐漸體會到練武的樂趣。習武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修身養性。武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習武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武術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堅持,這個過程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力和耐力,增強其自信心和責任感。同時,習武還可以培養人的堅韌品質,提高人的抗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武術可以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增強人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人的綜合素養。教師基于三元交互決定論,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法、邏輯分析法等多種方法,發現中華傳統武術的教學不僅能夠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而且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都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三元交互決定論分析中華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中的傳承意義、現狀和對策,為教師在中學教育中融入傳統武術提供思路,也為新時期的傳統文化傳承提供指導。

關鍵詞:三元交互決定論 中華傳統武術 中學校園 傳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51

中華傳統武術是中華武術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但是從目前中華傳統武術的傳承發展情況來看,傳統武術傳承后繼無人、傳承斷層、傳承創新不足等問題突出,傳統武術的傳承存在斷層現象,可能導致一些技藝和技法無法得到傳承。傳統武術的創新性不足,缺乏與現代文化融合的元素,缺乏與時俱進的活力。這可能會導致傳統武術在傳承和發展中逐漸落后于時代,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一些傳統武術已經被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由于缺乏相應的保護和傳承機制,難以實現傳承。這可能會導致一些技藝和技法無法得到傳承。從目前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來看,很多學生身體素質差,肥胖、近視等問題突出,教師如果能夠將傳統武術和中學教育結合起來,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文化傳承都有積極作用。

一、三元交互決定論

三元交互決定論是班杜拉基于行為主義、人本主義以及認知心理學基礎上提出的一種理論框架。這種理論實際上闡明了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認為決定論是事物影響的產物。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然而,他并不十分贊同行為主義者的環境決定論,也不否認人本主義者的個人決定論。就本能、特質以及驅動等內在事件而言,他認為環境最終取決于個體如何對其起作用。

教師將這一理論應用到傳統武術和教育的融合中,主要表現為傳統武術和學生、教育以及和文化傳承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傳統武術和中學教育結合,能夠豐富中學體育課程。同時,傳統武術和文化傳承之間也存在共通之處,影響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種相互作用和影響是雙向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學生的學習帶來積極影響。

二、中華傳統武術的教育價值

1.有利于鍛煉中學生身體素質

為了挖掘中華傳統武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授課教師通過8所實驗校進行傳統武術授課,開展羅漢拳、鶴拳、詠春拳、六合拳、八段錦、短棍等項目的練習。教師在教學訓練中,從接受程度、心理狀況等方面進行觀察,及時反饋授課情況,教學團隊積極研究探討教學方法。武術隊大部分同學反映,在參與武術運動后,可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后,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武術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他們已成為武術校園傳承推廣和實施的依據和體育教師創新教學的成功實踐。

通過訪談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武術推廣實驗學校參與學生進行摸底,88.7%的受訪中學生普遍反映,參加武術課程后,喜歡上武術項目,部分學生體重下降,靈活性提高,身材變得更協調。86.8%的高中生表示,原來在手機、電腦上浪費太多時間,導致近視度數不斷加深。76.5%的高中生在選修學校開設的武術模塊課程后,身體強壯了,感冒的次數減少了,上課時精神飽滿,他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減輕了,當他們感到不開心或情緒低落時,也會選擇武術訓練。

2.有利于體育課程豐富發展

中學的體育課程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主要以球類運動、田徑項目為主,很多項目受場地、器材限制,活動開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可選擇的內容不多。教師將中華傳統武術融入教學,將一些武術項目作為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相關課程,能夠進一步豐富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增加一些民族性的武術運動項目,教師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加入一些民族性的武術運動項目,能夠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傳統武術比賽、練習傳統武術、參加傳統武術活動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教師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加入一些民族性的武術運動項目,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加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理解。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來。

傳統武術教學內容可以提高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效果,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

3.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傳統武術文化的認知

以武術進校園為有效手段,融入三元交互決定論,推動中華武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教師謀劃工作發展、尋求工作突破的良好契機。各級部門要協調配合,統一思想,勇于擔當,切實承擔起學校教育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歷史使命。如學生要學習太極拳“立身中正、身心雙修”的理念。學生在學習中傳承技術技能,促進身心健康,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這些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學生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凝聚力。

通過開設武術課程、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武術活動、舉辦武術文化節等方式,教師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感受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具有濃郁傳統武術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教師可以利用學?,F有的場地、設施和師資力量,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武術活動,如比賽、講座、展覽、表演等,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感受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傳統武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讓他們在學習傳統武術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通過傳承和弘揚傳統武術文化,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繼承和創新傳統武術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師要構建傳統武術校園傳承框架,積極推進傳統武術進入校園、進入課堂,同時,形成具有濃郁傳統武術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基于三元交互決定論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的傳承路徑

1.營造良好武術學習環境

環境對人和行為的影響是絕對的,相關事物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影響機制,因此,教師有必要在中學校園中開展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活動中,積極營造良好的武術文化學習氛圍。在傳承傳統武術的實踐中,各地文體局要結合地方特色拳種傳承人、武術名師不斷加大對中華傳統武術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社會和學校形成合力,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傳統武術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武術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提高,營造出武術進校園的濃厚學習氛圍,全面提升武術育人水平。

2.開展多樣化武術進校園活動

三元交互決定論下,要發揮中華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的傳承作用,學校要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案。武術進校園項目旨在培養學生對武術的興趣,掌握傳統武術文化和技擊套路,不斷錘煉意志,培養品格,培養良好武德,最終養成終身習武的良好習慣,這是武術進校園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要加強宣傳引導,開辟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的新窗口,讓學生熱愛武術,從而向學生灌輸武術文化。教師可以圍繞“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武術精神”這一主題開展校園武術節活動,將傳統武術文化、武術技能、武德育人進行融合,在提高學生武術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素養,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為扎實持續推進武術進校園活動,各地可采取“一校一品”的方式,把傳統文化課程和武術相融合,形成了校園特色課程體系,如:根據地方傳統武術歷史創編“短棍、南拳、太極拳”等套路,制定“學、練、評、賽”等考核評價細則。組織武術傳承人進入校園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形成社校合力,讓武術教學在校園中多方位發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教師要進一步規劃武術發展的新思路。

3.注重傳統武術思想滲透教育

在三元交互決定論影響下,教師要發揮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三元交互決定論下的中華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的傳承將為學校德育工作開辟了一個新的維度。

在具體的傳統武術進中學校園的實踐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傳統武術的形式和內容,更要將傳統武術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神等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實現傳統武術思想的滲透教育,發揮其對于中學生思想意識領域的教育作用,從而不斷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促進中學生在武術學習中領悟武術精神,實現自身的全面提升和發展。

通過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的組織開展,有利于培養體育教師精、氣、神,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指導他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傳統武術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學資源,用專業的教學方法對思政元素進行改造和注入,使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課程。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形成價值觀、傳授知識、傳授技能的“三”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德育和知識育人的雙重作用,實現學生的互補。需要明確的是,體育課程思想政治建設具有明顯的實踐性、具體性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傳承是在具體知識和技能的習得中實現的。它具有立德樹人與文化傳承的教育功能,還對社會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傳統武術不僅是中國傳統體育運動的一種形式,而且是一種完整的文化思想。如:三元交互決定論與太極拳融合,通過太極歷史、太極套路、推手等,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自控能力。太極拳動作與音樂結合連貫自然、如行云流水,練習中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耐心及意志力。

4.注重師資培養

教師要促進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的有效價值發揮,實現傳統武術和中學體育教學的融合,必須要對于現有的中學體育課程進行優化設置,促進傳統武術內容和課程有效融合,發揮1+1>2的積極作用。而要實現這些,必須要有高素質、能力強的專業課程教師。他們要掌握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能夠挖掘武術課程中的思政教學元素和健康價值,能夠將傳統武術內容形式、傳統武術文化和中學相關課程對接起來,實現對于現有課程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實現精神與體魄的平衡發展,彰顯了傳統生命健康知識與校園心理健康知識的融合,對塑造身體、心理雙健康的新人,發揮著特殊的教育功能。提升中學校園對傳統武術的應用價值,發揮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以此來不斷提升中學教學育人質量,加速課程改革創新,促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一舉多得。為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學校體育工作,積極營造校園武術文化氛圍,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傳統武術進校園師資培訓,可以邀請武術教練、傳承人等來培養教學骨干,切實實現傳承文化的目的,提升武術師資培訓的效果。長樂區教育局對武術進校園很重視,組織武術專家對“太極拳樁上定步推手”“八段錦”等項目的指導,開展傳統武術進校園培訓活動很成功。主管部門通過集中培訓、校園推廣、展示競賽等活動,結合三元交互決定論理論,把握傳統武術、學生、教育以及文化傳承等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和影響關系,并基于課程總目標基礎上,對于現有的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促進傳統武術在中學校園的有效傳承,實現協同共育,促進多元教育目標實現。

總之,三元交互決定論下,事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人的行為是按照某種特定方式行事,環境最終取決于個體如何對其產生作用。武術傳承培養目標,立足“中國武術文化傳承使命”,展現傳統文化魅力。把武術精神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始終把武術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層面,把尚武精神和強國意識緊密結合起來。教師要設計“文化遺存+德育+健康”通識課程的培養模式,培養道德高尚、精通武術、了解文化特色的傳承人。對此,教師要發揮傳統武術文化的積極影響,將其和教育對接起來,深入中學校園,通過積極促進傳統武術和中學教育融合創新,確保這種相互影響機制的積極作用發揮到最好。這需要中學學校方面做好教學調整和改革創新工作,不斷提升師資水平,為高質量的課程和文化融合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仁苗、苗雨、李貴慶《文化自信視角下傳統武術文化融合中學教育的發展研究》,《2021年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會議論文集》2021年。

[2] 張輝強《武術進盤破門初級中學校園的現實困境問題研究》,《保護·研究·傳承——2021年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會議論文集》2021年。

[3] 馬凱婷、司紅玉《交互決定論視閾下民族傳統體育校園發展路徑研究》,《2021年全國武術教育與健康大會論文集》2021年。

[4] 楊光《武術教學對學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自信的介入和影響研究》,《體育科技》2018年第1期。

[5] 單忠平《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甘肅教育》2018年第7期。

[6] 劉義、劉少英《傳統武術在校園的傳承與思考——以婁底新化縣梅山武術為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長壽養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年。

(葉文強,1974年生,男,漢族,福建南平人,副校長,一級教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猜你喜歡
決定論中學校園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怎么了?
中學校園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濱州市濱城區第八中學校園記者站成立
虛擬現實技術在中學校園中的應用
基于養生視域論傳統武術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對麥克盧漢“技術決定論”思想的再審視
氣象影響文藝:從結構決定論到文化生產論
萬籟聲的傳統武術觀
當前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與思考
傳統武術與儺的傳承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