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傳承視域下小學“學農·學醫”勞動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策略研究

2024-04-14 03:01林清華王立軍
關鍵詞:學農學醫節氣

林清華?王立軍

摘 要:在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推進過程中,學校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探究了在勞動教育課程中傳承傳統文化的策略。本文深入分析了學農與學醫勞動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提出了優化勞動實踐基地規劃、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與社區合作、設計跨學科課程等策略,從而為學校通過“學農·學醫”勞動教育課程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關鍵詞:文化傳承 學農·學醫 勞動課程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63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傳統文化面臨一些發展瓶頸。特別是在當今社會,文化傳承需要更多的關注。勞動教育課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徑和新舞臺。勞動教育課程能夠讓學生了解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和中醫藥文化知識,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還能夠真正地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地。

一、推進學農與學醫勞動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學農與學醫勞動實踐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通過動手操作完成勞動任務。特別是在學農勞動過程中,學生通過翻地、播種、澆水、施肥、除草等操作,不僅學到了勞動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了農業生產需要的種植技術,更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同樣,在學醫勞動實踐中,學生通過參與中藥材的種植、管理、加工等過程,既了解到了中醫藥文化知識,也學到了中藥材的種植和日常管理經驗。這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為他們今后的職業選擇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有助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心

學農與學醫勞動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實際操作,可以進一步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學生在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不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能夠在實踐中逐漸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這種文化自信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有機融合。

(三)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學農與學醫勞動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為有效地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1年清明節期間,學校高標準科學規劃了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面積666平方米,共分20小塊,分別承包給20個班級。每個班級根據學校規劃和二十四節氣自主開展種植體驗勞動?;刂虚g規劃有主甬路,兩側每兩塊地間有窄通道,便于師生進行日常管理。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創建在文化傳承中起到了基礎的支撐作用。

(一)傳承農耕文明

1.注重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傳承

二十四節氣中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二十四節氣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民俗系統。二十四節氣是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學農勞動不僅可以深入了解農耕文化的精髓,還能體會到傳統農業在二十四節氣的指導下是如何順應自然、調節生產的,讓學生能夠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到祖先智慧的卓越成就。

在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學農課程的開設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種植韭菜、白菜、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農作物,親身體驗植物生長與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巧妙融合。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學生們會參與播種、澆水、施肥、收獲等過程,通過這些活動,教師可以讓他們深入地感受到不同節氣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例如,在春分這一節氣,學生可以適時施肥、澆水以促進植物生長;而在立夏這一節氣,教師則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應對日益升高的氣溫。這種農業管理的不同做法,可以讓學生在勞動中掌握勞動技能,并對二十四節氣文化產生理解。

2.注重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深化

學農勞動課程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學生通過參與農事勞動,體驗農事勞動的辛苦,不僅是一次對傳統農業文化的了解,更是對勞動價值觀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勞動不僅僅是獲取物質收益,更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過程。這種認知的深化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人生態度,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3.在節日中傳承農耕文明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農耕文明,2018年國家作出一項重大決策,即在每年的秋分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學校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后開展各類學農活動,不僅可以展示學校勞動教育成果,也有效弘揚了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的農耕文明。

(二)傳承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開展同學們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與普及力度,加強中醫藥傳播能力建設,能夠在同學們中形成“信中醫藥、愛中醫藥、用中醫藥”的文化氛圍。

1.在日常學醫勞動中傳承中醫藥文化

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投入使用,為傳承中醫藥文化提供了實踐舞臺。各班級在勞動基地開展各種中藥材種植活動,學生不僅僅參與了中藥材的種植,更是對中藥材的生長環境、藥理、藥性等知識進行了深入探究。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例如,在學習薄荷的種植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薄荷具有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清利頭目的功效,還在具體勞動實踐中使自己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從抽象變得具體。

2.在中藥材的深加工中傳承中醫藥文化

學校開展的學醫勞動不僅僅停留在中藥材的種植上,更注重對傳統中藥材的深加工與生活應用。在勞動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中藥材的制作工藝。例如,在學習丹參的加工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刨根、洗凈、切片、曬干等步驟。

三、文化傳承視域下“學農·學醫”勞動課程的推進策略

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需要依托可承載的實施載體,學農·學醫勞動課程的有序推進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學校多措并舉,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勞動中的傳承。

(一)在學農種植勞動中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

學校在“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西側“學農”體驗種植區進行了西紅柿、辣椒、茄子、土豆、韭菜等作物的種植,開展“跟著對二十四節氣去勞動”的行動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參與了作物的種植、生長、收獲等基本勞動,更是通過這些勞動細心感受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與作物生長的關系,感受中華農業文化的獨特之處。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體會農業生產勞動與二十四節氣的密切關系,親身體驗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精髓。特別是在立春、驚蟄、清明等節氣,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這些節氣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理解不同節氣對植物的生長和農事活動的影響。

例如,在立春這一節氣,學生學會了適時播種,從而明白這個節氣是用來迎接新一年的農耕季節;而在清明這一傳統的節氣中,學生通過植物的生長狀態也可以體驗到大地回春的美好,進而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對生命的獨特感悟。在這樣的親身體驗中,學生通過對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實際參與,在勞動中不僅感受到了季節的更替,更是在心靈深處體會到了一種對自然、對時間的敬畏。這樣的勞動教育不僅僅傳遞了農業知識,更激發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我們不難發現,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在勞動中領悟到勞動的價值,切實感受到農業文明的魅力。同時,在這個勞動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去引導學生思考:“你感覺現在的氣候有什么特點?”“此時,是什么讓你感到高興或難過?”“這個作物有什么特別之處”“它為什么讓你記憶深刻?”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逐漸形成對節氣和農業文明的認識。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使他們對中華優秀的二十四節氣和傳統農耕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在學醫勞動中傳承中醫藥文化

在學校一畝陽光“學農·學醫”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東側“學醫”體驗種植區,教師引領同學們種植薄荷、西瓜香、丹參、金銀花、枸杞、五味子、黃芩、白術、桔梗等藥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了解中藥材的基本分類、生長環境、藥理藥性等知識。在勞動中掌握中藥材的種植及管理技能,在課堂上探究了中草藥的加工工藝及生活應用。富有情景的學醫勞動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中藥材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等特點,加深了同學們對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的了解,有力踐行了傳承優秀中醫藥文化的光榮使命。

(三)在校園文化中浸潤傳統文化

在學校校園文化景觀中,教師可以融入了很多學農、學醫的文化元素,從而使學農和學醫形成全方位、立體式滲透。例如,教師在種植區的各個角落設置文化展示區,通過展示與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相關的圖文、實物和模型或者提供學生關于這些文化的背景信息,營造一種文化氛圍,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文化傳承的氛圍中。

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學校創建學農、學醫文化陳列室,收集與節氣相關的藝術品、農耕工具、中醫藥標本等實物,讓學生在文化浸潤中全面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還可以在學校走廊創建二十四節氣文化展示區,展示每個節氣的農事活動、農作物生長狀態照片、收獲的作物成果等。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在學校大廳創建中醫藥文化展示區,展示各種中草藥的生長環境、藥理藥性、用途和實物標本。這樣的校園文化規劃讓學生在無形之中了解到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文化的知識,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四)巧借教育新技術傳播傳統文化

為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引入新型多媒體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學校通過一體機、校園液晶顯示屏播放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文化視頻,不僅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二十四節氣的主旨內容,展示二十四節氣的特點和相關農事活動或者中醫藥文化的起源、發展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2021—2022年,學校在亞沙城小學微信公號連續推送24期節氣,主要內容包含節氣時間、節氣導讀、節氣三候、節氣習俗、節氣詩歌、節氣諺語、節氣農事、節氣養生、節氣識藥和學以致用十部分內容。每期內容都會推送到班級群供學生和家長學習。借助二十四節氣,學生不僅系統、全面地了解了每個節氣的相關內容,還對中華古詩詞、民間故事、農業文化、中醫藥文化進行了學習。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在每個節氣的最后一個環節都推薦了手工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在勞動中理解節氣、理解中醫藥文化。

(五)在社會服務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

文化傳承需要走進社會,在真實環境中感受傳統文化。走進社會,需要社區的參與和支持,通過與社區合作,不僅可以引入更多的專業人才,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系統的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學??梢越⑴c當地農業合作社、中醫藥館等機構的聯系,邀請專業人士到學校講座,讓學生能夠從專業角度更好地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特點和農事活動、中藥材的藥理藥性和應用等方面的知識。教師也帶領同學們走進農莊、藥店、中醫院,讓他們親手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六)在跨學科課程中傳承傳統文化

為了更全面地傳承文化,教師設計跨學科課程是一種創新的方式。教師將學農和學醫融入語文、科學、美術等多個學科中,然后通過各學科的教學滲透,讓學生在學科交叉中更好地理解文化傳承的多層次內涵。比如,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關于農事活動的寫作和閱讀練習,讓學生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農事體驗文學創作或描寫立冬的節氣情景。比如,教師可以在科學課程中深入講解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文化的科學原理。在美術課上,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創作以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為主題的繪畫作品,讓學生通過藝術形式表達對這些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見,跨學科課程的設置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全面地了解和傳承二十四節氣和中醫藥文化,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

在學農與學醫勞動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參與勞動的技能,更培養了他們對鄉土人民的熱愛,對勞動價值的尊重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學農與學醫勞動課程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上,更體現在“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落實落地的細枝末節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持續為促進學?!皩W農·學醫”特色勞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發揮勞動課程“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功能和價值,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海英《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

[2] 朱小蔓《構建教育傳承創新鏈培養時代新人》,《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

[3] 張中原《文化傳承視域下小學“學農·學醫”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策略探究》,《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

(本文系2022年度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醫藥文化傳承背景下“學農·學醫”勞動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和煙臺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青年專項課題《基于文化傳承的“學農·學醫”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YJGHQN145062)

猜你喜歡
學農學醫節氣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感恩與報答
許愿
華佗學醫
狄仁杰幼學醫 針術成謎
鄉村振興呼喚“學農愛農”
華佗學醫
學農教育的意義遠大于活動本身
24節氣
24節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