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策略研究

2024-04-14 05:30王嬌云
關鍵詞:繪本兒童傳統

王嬌云

摘 要:兒童繪本是3—6歲幼兒最為喜愛的一類書籍,在學前教育兒童繪本的設計和開發階段將優秀傳統文化巧妙引入,可讓幼兒在中華文化元素的引領下提升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道德觀?,F階段,部分兒童繪本在滲透傳統文化時,會表現出形式單一、難以精準反映傳統文化等問題,這不僅會阻礙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幼兒的能力提升也有一定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對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價值、現存問題和具體實踐策略展開深入分析。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 兒童繪本開發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2.060

受社會發展和教育理念轉變影響,大眾對學前教育質量愈發重視。這一背景下,兒童繪本也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前景。近幾年,國家一再強調要重視傳統傳承與弘揚,做好文化強國建設。為積極響應這一號召,完成文化強國建設任務,有關單位針對學齡前幼兒開發繪本故事時也要重視科學引入傳統文化,該舉措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學齡前幼兒能夠通過閱讀繪本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增強愛國主義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一、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繪本形式與內容

中國歷史悠久,若能通過挖掘傳統文化元素開發兒童繪本,將能為繪本設計和創新提供更多靈感與素材。民間風俗、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均可成為兒童繪本開發常用題材;另外,陶瓷、剪紙也能為故事內容和主人公形象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偠灾?,通過從多重角度入手在兒童繪本中融入傳統文化,教師可在提高繪本故事性和內容沖擊力的同時,為幼兒提供更多學習文化知識、了解中華文化內涵的機會,而這對提高幼兒個體文化素養和拓展知識視野均有極大促進意義。

(二)啟迪智慧,培養道德品質

中華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涉及諸多傳統道德觀念和為人處世準則,教師將這些元素滲透于兒童繪本中,可將古人智慧充分彰顯,也能進一步增加幼兒對文化的了解。另外,隨著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幼兒的學習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教師借助《孔融讓梨》《臥冰求鯉》《曹沖稱象》等傳統故事設計兒童繪本,可讓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孕育道德品質,增強民族認同感。

(三)增強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多元文化格局已然形成,在這一背景下,教師若不能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容易使幼兒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利用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兒童繪本能有效解決該問題。簡單來講,在繪本故事中有機融合各種傳統文化,可使該類書籍具備較強的精神食糧特征,而幼兒從小浸潤在傳統文化之中,感受文化魅力,接受文化熏陶,可讓其在理解和感悟中華文化的同時,對民族文化牢牢掌握。隨著民族認同感和國家意識增強,幼兒在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能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的重任。

(四)豐富情感,提升審美能力

基于中華傳統文化設計兒童繪本,可將愛國主義精神、友情、親情等一系列情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教師在學前教育階段引入這些繪本內容,能帶領幼兒群體進入不同的情感世界中,體會并積累各種情感經驗。此外,經典文化中也包含各種手工藝品、圖文等內容,教師若能將這些藝術性元素融于兒童繪本之中,將其美育作用充分發揮,會對培養幼兒審美能力極為有利。

(五)促進語言發展,強化邏輯思維

教育專家表示,對3—6歲學前幼兒來講,繪本是最適合其閱讀的書籍類型。繪本故事多以圖片配文字,內容較為簡單,情節邏輯十分清晰,所以,教師將其引入學前教育之中,不僅能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能利用趣味性繪本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能夠學習和掌握各種新鮮詞匯,接觸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語言,在繪本情境帶動下,幼兒也能主動思考如何使用所學語言與人交流和互動。從這一視角來看,兒童繪本是幫助幼兒提升語言敏感度、促進思維發散和增強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的現存問題

(一)欠缺反映傳統文化的兒童繪本

小羊肖恩、加菲貓、唐老鴨等均是西方繪本的主人公,幼兒也尤為喜愛在各種國外經典繪本中獲取知識、了解世界,可以說外國文化對國內繪本市場沖擊嚴重??v觀當前社會,我國在設計開發兒童繪本時沒有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其實對學前幼兒來講,無論是民間故事、傳統節日民俗,還是神話傳說都有較強的探索興趣,但是部分從事繪本開發的人員常會忽視這些內容,此外,一些現有的傳統文化兒童繪本中也存在內容缺乏趣味性、情節生硬等問題,這種繪本故事不僅難以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動力,也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二)學前教育兒童繪本質量參差不齊

近幾年,隨著繪本市場的日漸發展,各類型的兒童繪本故事紛紛涌現,但是因為市場環境混雜,所以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設計的兒童繪本也存在明顯的質量問題。該問題體現在經典文化引入淺顯、繪本色彩暗淡、兒童繪本圖文比例失衡、文字用語較為生硬;再者,也有部分兒童繪本藝術感缺失,繪畫線條粗糙,美感缺失;更有極個別兒童繪本文字用法深奧、故事情節復雜,所以閱讀時理解難度偏大。

(三)存在功利化現象

作為引領幼兒成長的啟蒙書籍,學前教育兒童繪本對幼兒發展有極大影響。但是,當前部分出版商在設計開發這類繪本時存在明顯的功利性問題。制作高質量兒童繪本對于故事內容設計和裝訂等各環節都有較高要求,并且也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投入較多精力。但是受經濟利益驅使,個別出版商會以次充好,這樣將嚴重影響繪本質量;此外,更有部分出版商在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會制作“偽繪本”,這種繪本故事價值觀錯誤、文字用語拙劣,完全不適合學齡前幼兒閱讀。

三、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策略

(一)緊抓學齡前兒童興趣特點

若想在學前教育階段將兒童繪本教育價值充分彰顯,有關人員在設計開發繪本、融合傳統文化過程中需要時刻堅持以幼兒發展特征和興趣愛好為前提,只有針對幼兒需求創新繪本形式,才能促使繪本質量提升,增強繪本吸引力。鑒于此,有關人員在保證繪本價值觀正確、內容豐富的基礎上,可在形式創新方面引入布藝、塑料等不同材質;另外,為使幼兒獲得強烈的感官沖擊,教師也可嘗試借助先進技術制作“觸摸”繪本,這是吸引幼兒閱讀興趣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利用多樣技術手段,在兒童繪本中設置按鍵式音頻按鈕,將傳統文化以圖、音、文結合的方式呈現,這種形式創新更有利于幼兒自主閱讀;或者也可通過創設情境,開發與兒童繪本相配套的玩具,全面提升繪本宣傳力度,做好宣傳推廣。

(二)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1.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屬于中華藝術的構成部分,面塑、剪紙、風箏、茶藝、泥塑等均屬于傳統工藝?;谏鲜鰝鹘y文化開發兒童繪本,要對不同工藝發展背景和特征進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將其有機融合到繪本背景、人物形象設計等多個方面。以“泥塑”為例,泥塑是指用黏土制作各種動物、人物形象的民間手工藝,通過觀察可發現,幼兒對于捏泥巴、做泥人都有濃重的學習欲望,但是以往的實踐環節多是幼兒根據個人想法隨意操作,并未深究“泥塑”的傳統文化特性,從這點來看,借助兒童繪本講解泥塑起源、發展和制作方法是幫助學齡前幼兒認識傳統文化和掌握制作技術的有利方式。

2.中華美食

中國共有“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有不同的特色菜品。教師通過在兒童繪本中滲透中華美食文化,制作美食類繪本故事可讓幼兒在認識各種中華美食同時,對美食發展和創新產生更深了解。如《哈密瓜》主要是對新疆哈密瓜的故事進行講述,與美食有關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還有很多,《月餅少俠》《天上掉下鍋八寶粥》《打糍粑的大將軍》等繪本均涉及一種傳統美食,并且每本故事也都有特殊的教育意義。

3.傳統藝術

在中國歷史中,各種民間藝術工藝層出不窮,如中國戲曲、皮影戲、書法、國畫和雕刻等。通過對3—6歲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進行觀察可發現,幼兒對于皮影戲有強烈的學習興趣,用紙質版或獸皮鏤刻的皮影戲繪本人物形象可使繪本內容更具趣味性,同時,教師再配以傳統樂器講述故事內容,能最大限度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以《草帽媽媽》繪本為例,該故事內容新奇有趣,閱讀吸引力較強,這是因整本故事用布藝碎片拼接形式展示草帽制作過程,幼兒迫切希望知道下一環節如何操作,甚至完成閱讀后,幼兒也渴望能實踐操作。

4.古典音樂

古箏、二胡、琵琶、鼓琴、阮、揚琴等均屬于古典樂器,這些樂器的演奏方式都極具特色,教師將其融入繪本開發之中,可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經典文化。除此之外,融合古典音樂開發兒童繪本,除可以將樂器作為故事背景和內容以外,也能將經典音樂作為有聲繪本背景音樂,使閱讀趣味性增強,同時也能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5.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和地區的特色生活習慣和特色文化。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現存的民俗文化更是數不勝數。如《十二生肖故事》中既包含了生肖起源,也涵蓋諸多民俗特色活動,此外,參考該繪本故事中的“生肖年譜對照表”,幼兒也能主動探索年齡和生肖間的關系。借助這類兒童繪本,教師既能啟發幼兒挖掘和利用身邊現有的教學資源,也可進一步提升創造意識與能力。不僅如此,中國現如今仍保留著眾多傳統節日,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和端午節等,不同節日的民俗文化也都有一定差異,教師針對這一特征設計帶有濃重節日色彩的兒童繪本,可讓幼兒在認識傳統節日的同時,形成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當前市場上現有的《團圓》《中秋節》等繪本都特別適合幼兒閱讀,有關人員可從不同民族節日習俗挖掘和繪本形式改進等方式入手進行優化。

6.故事傳說

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均屬于傳統文化元素,這些內容也是在設計開發學前教育教材時應用最頻繁的一種文化元素。當前市場上的故事傳說類作品較多,若想更好地吸引幼兒閱讀,發揮該類繪本啟蒙和文化傳承作用,教師需要以現有繪本故事為基礎,用最新形式和手段對傳統經典故事傳說進行創新和改進。例如,教師針對精衛填海、盤古開天地、夸父追日等故事制作兒童繪本時,可摒棄以往的單一圖文結合形式,嘗試將有聲繪本或是剪紙、雕刻等不同文化藝術進行引入,由此體現繪本的創新性,這樣便能使幼兒在繪本故事的引導下掌握更多知識、了解更多文化。

7.詩詞歌謠

詩詞歌謠屬于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詩經》、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等皆可作為兒童繪本素材。為此,教師在設計繪本教學初期可結合幼兒認知規律和興趣愛好挑選一些內容簡單、意境感十足的經典詩歌作為素材。以《憫農》為例,教師將該詩歌語句以圖配文或是結合音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既有助于幼兒認識到勞動成果得來不易,同時也能培養其勤儉節約的精神。

(三)利用優秀傳統文化開發數字繪本

數字繪本已然成為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的一個主要方向,教師利用數字技術可幫助繪本設計和創作者擺脫以往的創作條件限制,同時也能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準確表達。為此,在滲透傳統文化開發數字繪本時,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借鑒國畫風格

國畫是中華文化中一種極為經典的藝術形式,所以,在設計環節,繪本創作者可將傳統繪畫技法與現代審美情趣有機融合,這種“古為今用”的創作方法既能在現代繪本中彰顯傳統文化魅力,也能確保繪本內容符合現代幼兒審美意趣。

首先,國畫留白。教師在國畫創作中通過適當留白可使整幅作品更具審美價值。若是在制作兒童繪本時能夠將這種傳統文化創作手法引入,可在保證繪本畫面有序的同時,突出主題內容,啟發幼兒思考和想象。通過將幼兒吸引到畫面之中,教師也可使幼兒沉浸在趣味故事中。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傳統美術處理方法表現繪本插畫背景和大場景,如水面、光影、天空等。

其次,國畫線條。分析國畫的繪畫手法可發現,這項傳統藝術對于線條的處理特別微妙,如山水畫中有“十六皴”,人物畫中有“十八描”。教師如果能將國畫線條運行特點融入兒童繪本設計中,也可使繪本呈現出或潤秀、或凝重、或輕快等不同感覺?!兑粓@青菜成了精》這一繪本故事圖畫線條靈動、色彩清亮,在北方歌謠帶動下,幼兒很快便會喜愛這片靜謐、真實的水墨菜園。

認識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特征后,幼兒可嘗試用數字技術對國畫線條、筆觸進行模擬,以此展現兒童繪本的精神。如《水滸》中所設計的數字插畫,線條隨意且灑脫,畫風奔放,再配以現代構圖方式,繪本人物的性格特征便在紙上充分表現出來。

2.傳統工藝紋樣

傳統工藝紋樣這一文化元素主要衍生于其他傳統工藝之中,如云雷紋、回紋、環帶紋、蟠螭紋、祥云紋等都是十分常見的傳統紋樣。在《兔兒爺》這一繪本故事中,主人公的兔首人身形象帶有濃重的工筆畫特征,并且身上鎧甲紋樣清晰,顏色鮮明。

綜上所述,教師立足兒童視角,在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中有機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既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也能將文化育人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教師可從了解學齡前兒童興趣特點、挖掘文化元素和制作數字繪本等幾方面入手進行優化與創新,從而在確保繪本類型和內容日漸豐富的同時,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

參考文獻:

[1] 趙唯嘉《明清陶瓷造型文化在科普類兒童繪本中的應用研究》,《陶瓷》2023年第7期。

[2] 王峰、李若楠《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兒童繪本中的設計路徑》,《名家名作》2022年第20期。

[3] 陳曉超《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前教育兒童繪本開發》,《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歡
繪本兒童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繪本
繪本
繪本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