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口加速向東京都市圈集中

2024-04-14 09:07劉瑞松
中學政史地 2024年8期
關鍵詞:東京都都市城市化

劉瑞松

◇江蘇省泗陽縣實驗高級中學

【時政材料】

《人民日報》2月22日電 日本政府公布的2023年人口遷移報告顯示,東京都人口凈遷入6.8萬余人,較上年大幅增加80%。日本人口向東京都市圈集中趨勢加劇。包括神奈川縣、千葉縣和埼玉縣在內的東京都市圈面積約占日本國土面積的3.6%。截至2023年,該區域人口為3693萬,約占日本總人口的29.6%。

日本地方人口不斷流失,引發當地醫療、交通、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下降,進一步導致當地人口向東京等大都市遷移的惡性循環。一旦多個地方陷入人口衰退,將對整個國家都產生影響。

【日本地理概況】

1.自然地理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全境崎嶇多山,河谷交錯,地形破碎,平原面積狹小,海岸曲折。山地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6%。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全國最高峰。關東平原、濃尾平原等零星分布在大河下游和沿海地區。日本多火山,地震十分頻繁,溫泉分布甚廣。河流短小,水量充沛。信濃川最長,利根川流域面積最大。湖泊較多,分布于高山上,琵琶湖是全國最大湖泊。

公元3世紀末,大和國興起于以奈良為中心的畿內地區;4世紀末至5世紀初基本統一了日本。645年實行大化革新,建立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封建中央集權體制。12世紀末形成軍事封建國家。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重建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并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吞并朝鮮,1937年全面入侵中國,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發動國之一。1945年8月15日戰敗,無條件投降。戰后初期被美軍占領并進行民主改革。1972年9月29日與中國建交。

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但資源貧乏。礦產除鐵、銅、煤、硫黃有一定儲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水力、地熱和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約67%,工業高度發達,造船業居世界前列。農業實行機械化商品生產,以種植水稻、小麥、馬鈴薯等為主,蠶絲和茶葉是重要物產。糧食不能自給。近海魚類豐富,是世界著名大漁場之一。

【試題訓練】

東京都市圈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20世紀60年代,日本人口加速向大都市圈集中,東京都成為人口集聚的核心。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日本進入大規模新城建設時期,推動了郊區城市化的進程,東京都呈現明顯“空心化”現象。為應對“空心化”問題,日本政府提出“都市再生戰略”,東京都又再次成為人口流入的重要目的地,“都心回歸”現象明顯。下圖示意1960—2018年東京都市圈人口凈遷入規模變化。

(1)指出東京都市圈Ⅰ、Ⅱ兩階段人口規模的變化特征。

(2)分析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東京都郊區城市化產生的原因。

(3)20世紀90年代以后東京都“都心回歸”現象明顯,請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解析:第(1)題,由上面統計圖可知,Ⅰ階段,人口大規模流入;Ⅱ階段,人口流入規模減小,但仍以流入為主。

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郊區城市化是指市中心的人口向周圍郊區聚集。這可以用推拉理論進行解釋。市中心產生了促使人口向外遷移的推力,郊區產生了促使人口遷入的拉力。人口和產業過度集中會帶來土地價格暴漲、交通擁擠等問題。郊區地價較低,工業向外轉移,為郊區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推動郊區城市化進程。

第(3)題,東京都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輻射能力強;政府制定政策,推動人口流入。

猜你喜歡
東京都都市城市化
潛行水下 暢游都市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失衡的城市化:現狀與出路
“城市化”諸概念辨析
軌道交通推動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