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思政課應對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策略

2024-04-15 01:17韓沁雯范勇鵬
武夷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霸權話語民主

韓沁雯,范勇鵬

(1.黎明職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2.復旦大學 中國研究院,上海 200433)

2021 年10 月1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內涵,明確指出“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1]一直以來,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借助其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霸權,歪曲、壟斷了“民主”的定義權,長期浸染侵蝕我國學生的民主價值觀。高職院校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需要解析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實質,突破西方話語的困境,同時在批判中講好中國故事,構建自身民主話語體系,讓大學生準確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切實發揮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一、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影響下思政課教學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導向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贏得了發展機遇,在課程建設、實踐路徑、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了一定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問題之一就是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效果不理想,部分大學生在民主觀念方面存在著一些偏差,已有多個調查問卷均證實了這一點。[2-4]從學生線上的活動來看,當中國社會發生熱點問題事件時,網絡評論中經常會出現一波“鍵政俠”的“冷嘲熱諷”,其中不乏大學生群體的參與。大學生關注時政熱點是好事,但處于“拔節孕穗期”的大學生往往在公知言論的煽動下,不經調查和思考就跟帖吐槽。在這些青年“鍵政俠”的評論中,“民主、自由、法治、平等、權利”等字眼往往成為高頻詞,可是他們卻連這些概念的最基本內涵都說不清楚。由此可見,學生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把西方價值觀當作了參照標準。從學生線下參與的政治活動來看,以選舉當地所在片區的人大代表為例,學生的投票參與度低,對中國民主制度理解狹窄且有偏差,存在對西方式選舉的迷信等現象。在與學生深入交談中發現,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學生對于我國人大制度的運行機制和我國全過程民主的實質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他們普遍認為西方“一人一票”式的選舉才是真正的民主,才值得他們去參與。由此暴露出當前大學生民主價值觀出現偏差。

當前大學生民主價值觀念出現偏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冷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自詡為世界標桿,將西方價值和制度標榜為“歷史的終結”,鼓吹“西方民主”并灌輸到全球。中國的人文社科話語受到西方民主價值觀的長期浸染侵蝕導致思政教材、教師和教學活動無法有效回應西方話語的挑戰,無法講清楚中國的故事和理論,真正樹立起中國價值話語。此外,高職院校生源的多元化也增加了價值觀教育的難度,如來自中職院校的學生,在中職階段缺少歷史和地理課程的熏陶,缺乏歷史認知和文化認同的基礎;而來自普通中學的學生,若屬于理科類,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生源多元化導致了學情分層,而高職院校思政課統一的大班化教學也未能有效回應差異學情的挑戰。

二、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作用邏輯及影響

中國社會受西方民主價值觀影響既深且廣,當代大學生僅憑自身樸素認知,很難跳出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牢籠。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要破除西方民主價值觀對當代大學生的不良影響,首先就要從“民主”這個基礎性的概念著手,掌握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作用邏輯,進行系統解構。

(一)西方民主概念的起源和異化

近幾年,從百度等搜索引擎的關鍵詞搜索結果來看,“民主”比“平等”“法治”之類的關鍵詞出現頻率高得多,可見在談論政治話題或參與政治活動中,“民主”更受人們重視。2021 年12 月,美國邀請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所謂的 “民主峰會”,妄圖以自己的“美式民主”向外“輸出”,最后留下一地雞毛,并招致多國嘲諷。但這也激發我們去思考“美式民主”到底是不是真的民主?這就要追溯到民主的起源。

“民主”一詞源于希臘文,距今已有2500 年歷史,其含義是“統治歸于人民”,更準確地說,由全體人民(而不是他們選出的代表)平等地、無差別地參與國家決策和進行國家管理。[5]以著名的古雅典民主為例,具有統治資格的人民是特指具有“公民資格”且年滿20歲的雅典男子。據統計,伯里克利時期,雅典公民的數量大概在3-3.5 萬人之間,相當于其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梢?,古雅典民主是以小城邦為基準,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一種少數人的民主模式。不可否認的是,古雅典的民主是一種直接民主,公民定期聚集在一起討論有關城邦的事務,最后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來進行決定,沒有“中間層”代表人民。到了現代,由于國家體量規模的擴大及公民之間資產的分化,要實行直接民主的模式已經不再可能。因此,開始有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以“代議民主”來取代“參與民主”,把“代表”與“民主”掛上鉤。約瑟夫·熊彼特在1942 年的出版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一書中,直接把民主定義為“一些個人通過競爭人民選票來獲得決策權的制度安排”。[6]在熊彼特的語境中,“民主”完成了從“統治歸于人民”向“人民選擇統治者”的轉換。曾經被西方精英吐槽的“民主壞東西”,經過熊彼特的定義改造,搖身一變成了“民主好東西”。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西方主流將有沒有競爭性選舉看作是評判一個政體是否民主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標準,成功地將形式民主曲解等同于實質民主——民主的概念被偷換了。

今天所謂的“民主”,或稱之為“美式民主”“西式民主”,已經是異化后的民主。在這種“閹割民主”的政體下,拼資源、拼形象、拼口才、拼演技的選舉制有利于經濟和知識精英分子入圍,政治變成了少數人的游戲,變成了資本集團的利益分割。正如孟德斯鳩所說的“這樣的制度安排與其說是人在選舉,毋寧說是資產與財富在選舉”。[7]在這樣的框架下,地方性的利益集團將會綁架整體利益,容易導致分裂和黨爭、政治娛樂化、社會動蕩。

(二)西方將民主話語“武器化”

雖然西方“民主”概念是虛假的,經不起理論和事實的檢驗與反駁,但西方憑著手中的實力,向世界大肆推廣其意識形態。以民主為核心的西方話語橫行世界一百余年,特別是冷戰結束之后甚囂塵上。21 世紀初,美國更是借著反恐戰爭和“民主推廣”“人道責任”的理由,利用其軍事霸權、金融霸權、科技霸權,在全世界推銷它的“民主”模式,在埃及等國導演了“阿拉伯之春”,在烏克蘭等國家策動了“顏色革命”。西方國家仗著自己掌握了全球話語霸權的優勢,手握“民主”大棒,隨意設置議題,左右輿論導向,妖魔化別國。針對中國,西方先后炮制了“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霸權論”以及涉港涉疆人權問題等虛假指控,不斷歪曲、丑化、詆毀中國國家形象。這套操作背后的理論基礎和核心假設就是中國是一個“不民主”的國家。一旦把某國定義為“專制”國家,那么一切攻擊都具備了“正義性”和“合法性”。這種攻擊手段非常有效,后果十分可怕。這也是眾多公知大V、親西方學者名流、“定體問”“恨國黨” 在中國網絡上長期存在的深層原因。一部分中國人受西方價值話語的蠱惑,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沒有搞西方式競爭性選舉,就不是民主國家,因而一出問題就是體制問題,改進方向就是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每當中國出現重大問題,如近年來的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一系列重大輿情事件,這種觀念和不自信的心態都會暴露出來,產生巨大的社會內耗和不安定風險。

為了將民主概念“武器化”,西方使用新聞、學術、教育、文藝、NGO 等手段,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意識形態擴張。一旦缺乏清醒認識和警惕性,就很容易掉進西方設置的話語陷阱。以好萊塢電影為例,當學生陶醉于精良的制作、震撼的場面、勁爆的情節,往往不自覺地相信電影中西方國家正義、自由之師的形象,相信電影中西方政府民主公正的作風?;氐浆F實中,在西方話語霸權設定的“民主—專制”二元對立的框架下,學生對照“西方的民主模式”,就會覺得我國的政治生活就是不民主,就是專制,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對行使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冷漠,甚至演化為“鍵政俠”,在網絡上肆意攻擊中國制度。

(三)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式微

在美國流傳著這么一句話“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一些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边@句話用來形容西方話語霸權的式微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邦伾锩?褪色得越來越快,“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8]美國企圖在阿富汗、利比亞等國家打造“民主樣本”,結果嚴重水土不服。2021年9 月,美國從阿富汗狼狽撤軍,新冠疫情的“躺平政策”讓死亡人數不斷刷新記錄,這些都讓全世界見證了西方價值觀的虛偽性。2021 年12 月,美國舉辦的“民主峰會”的破產,或許就是一個轉折點,讓更多的國家和人民去揭開“美式民主”的遮羞布。據達利亞研究咨詢公司一項關于“民主赤字”的全球民調數據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曾經是民主樣本的美國,現在已經不是了;更有72%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現在美國民主已經不再是其他國家的榜樣了。

這也讓我國人民,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可以更好地看清楚西方話語霸權的虛偽和霸道。原外交部樂玉成副部長在談及民主問題時,曾經這么說:“民主制度不能是‘飛來峰’,民主建設不需要‘教師爺’”。[9]回顧中國近代以來探索民主的歷程,我們就曾因為照搬西方的外來模式,吃了不少苦頭。如果像西方一樣,只注重程序上的民主,而不去考慮民主的結果,那必是一場本末倒置的悲劇。2021 年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10],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發表關于民主政治建設的政府文告,如同一堂精彩的思政課讓所有人了解到中國式民主是管用的民主、真正的民主。

當今,雖然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已經開始走衰,但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的”。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為了隱匿其捉襟見肘的困境,仍會不斷地對“民主”等西方話語體系核心概念進行再包裝,試圖用“新壺裝老酒”的方式延續并擴展其話語霸權。尤其是近些年來,西方推出了許多所謂的“排行榜”和“民調”,在評價標準中摻雜進政治性、意識形態性指標,肆意操縱對他國治理模式和價值觀念的評價。在網絡空間中,西方也大量培植“意見領袖”作為他們的意識形態戰的急先鋒,同時利用“網絡水軍”“社交媒體矩陣”“大數據畫像”等技術手段煽動裹脅年輕網民,繼續炒作新一輪的“中國威脅論”,針對一些偶發性社會熱點事件,在中國網絡空間中制造意見撕裂和消極思潮。因此,在此關鍵時刻,主動出擊解構西方民主話語霸權,開展破舊立新的民主價值觀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正逢其時。

三、思政課應對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策略

(一)“破”——認清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陷阱和危害

西方民主話語一直以來的邏輯就是“一人一票即民主,民主即西方,西方即文明”,并且把自身的話語體系設立為唯一的、正確的、有普遍適應性的真理。這就是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陷阱,誘使許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學生掉入其話語邏輯和框架中,進而被其牽著鼻子走。正如美國中情局的《對華十條誡令》第六條中提到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宣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無形,都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對他們(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所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我們占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盵11]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西方民主話語霸權一方面標榜西方模式是民主的燈塔和范本,一方面又詬病其他國家政權的專制和獨裁。如果任由這種話語霸權肆虐,不僅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會扭曲,甚至會威脅到國家的意識形態安全。

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中,首當其沖就是引導學生從西方的話語框定中解脫出來。第一,教師要帶領學生追本溯源,系統地講解民主的發展與異化。擺事實、舉例子,講清楚西方民主話語霸權把“西方民主模式”當作區分“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的標準,讓學生明白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是不合理的,否定了其他國家民主發展的多樣性,尤其是不承認中國民主模式的,甚至是否認、抹黑中國社會發展道路的。第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比西方的程序民主,并進一步去探求論證實質民主,讓西方民主話語體系處于一種失語的狀態——說話沒人聽、說話沒人信。第三,除了單向的專題式講授,教師還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世界觀察”的活動,聚焦西方民主的現狀,分享看法。還可以結合世界上發生的時政熱點,組織學生深入探討西方,特別是美國存在的貧富分化、大城市貧民窟、社會固化、種族主義、暴力犯罪、槍支泛濫、警察暴力、私營監獄、司法腐敗、權錢交易合法化、立法游說、資本控制政治、軍隊和軍工集團干政、律師治國、訟棍橫行、選舉亂象、經濟衰退、基礎設施衰敗、人均壽命下降、疫情控制不力、醫藥集團操縱科研和媒體、醫療資源分配不公、藥物成癮泛濫、大企業壟斷、壓制消費者權利、官商勾結大規模侵犯公民隱私等方面的弊端,幫助學生認識到形式上的所謂“競爭性選舉”解決不了任何社會問題,無法保障人民的權利和福祉。

(二)“立”——構建自身話語體系

民主價值觀的建構和培育需要一整套完整的話語體系,因此高職院校思政課在解構西方民主話語霸權的同時,還要構建自身話語體系,用中國的話語體系展示和塑造出一個真實客觀的中國形象。第一,加強大學生民主價值觀的理論教育。帶領學生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民主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觀。破除宣講式的單線灌輸,培養大學生對國家民主發展的歷史和實質的認同。從源頭上來說,中國歷來支持制度多樣論和制度本土論——即不存在適用于世界每個國家的制度模式,或者說民主模式?;诿總€國家的歷史不同、國情不同,我們主張不要照搬他國的民主模式,而是探尋自身的民主發展之路,要樹立對自身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第二,注重大學生民主價值觀的實踐教育。在大學生民主觀的教育中,只有理論教育,沒有實踐教育,缺乏民主體驗,他們就很難深刻地領悟民主的實質內涵。[12]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近距離接觸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克服“政治冷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民主管理,在具體的民主實踐中形成對中國民主制度的正確認識,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民主價值觀。第三,發揮新時代互聯網傳播的重要作用。網絡是大學生民主觀形成的重要渠道,針對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在現代社會傳播的“新馬甲”,可以利用新時代網絡社會的傳播特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思政課同樣可以在互聯網平臺,制作社會主義民主價值觀的素材,通過基于點贊等互動指標的推薦算法快速傳播,讓我們建構的自身話語體系“外溢”到網絡空間和大學生群體當中。

四、結語

隨著中國崛起,西方備受挑戰,其民主話語霸權正日益捉襟見肘。當話語壟斷出現了裂縫,當話語體系出現了真空地帶,正是中國話語體系崛起的機遇,也是思政教育獲得大發展的機遇。高職院校思政課擔負著塑造未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價值觀的重要任務,要切實發揮自身作用,應對西方民主話語霸權,建構中國話語,引導大學生建立起對于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的認知和認同,筑牢“四個自信”,建立起健康、積極、自信、理性的價值觀和人格,走好未來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歡
霸權話語民主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量子霸權”之謎
正義概念的所指霸權和能指反抗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