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引領下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2024-04-15 01:59李學華蔣耿民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土木專業課程育人

李學華,徐 俊,蔣耿民,石 靜

(南陽師范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要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圍繞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教學體系和內容體系[1]。土木類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從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道路橋梁等建筑業方面的工作,而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討將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土木類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土木類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土木類專業主要培養符合建筑設計、施工及管理等崗位需要的、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推動我國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轉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課程思政的理念是協同育人,以思政為立足點,以專業教育為基礎,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實現價值引領,培養面向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1.1 人才培養方案中立德樹人要求不明確

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教學工作的標準。當前雖然土木類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但在教學大綱和培養計劃中除了對專業知識有明確要求之外,對學生的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等方面的描述較為籠統,并未體現明確的思政育人目標。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多偏重“樹人”層面,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忽視了“立德”層面,沒有建立起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協同育人機制,未能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

1.2 師資隊伍課程思政建設能力不足

土木類專業作為實踐性強的應用型專業,在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提出的基礎上,對師資隊伍也有進一步的要求: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思政素養。然而,部分本科院校的師資隊伍缺乏思政建設能力,主要體現在:首先,專業課教師思政教育觀念薄弱,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學科專業教育,強調專業知識教育,認為專業能力至上,從而忽視思政育人,認為學生通過思政理論課程的學習已完成了思政教育,課程思政不應是專業課教師的工作范圍[2]。其次,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夠,將課程思政等同于教書育人,忽略了課程思政強調為國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務的特性。最后,各任課教師之間各自為政,缺乏有機聯系,不同專業課程引用的思政案例重復,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無法有效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1.3 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融合生硬

課程思政要求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作為工科專業,傳統的培養模式注重對學生工科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強調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土木類的專業而言,存在一些課程思政元素不明顯的問題。同時,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能力也有所不足。為了完成課程思政任務,有時會生硬地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價值理念等引入專業課中,導致這些內容在專業課中顯得牽強突兀。這不僅影響了專業課的系統完整性,也無法達到預期的課程思政目標,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

1.4 學生思政考核評價體系缺乏

當前,土木類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雖然不再是“一考定勝負”,采取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但是過程性考核大多只包括課堂考勤情況,考核內容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終結性考核側重于檢測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缺乏對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缺少對思政育人情況的考核??傊?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更注重專業知識的考核,對思政育人效果方面的考核體現較少,這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還會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進入困境。

2 融合課程思政的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針對土木類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我們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從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思政框架構建及課程評價體系健全等方面進行研究,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作用,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2.1 明確土木類專業思政育人目標,構建課程思政體系

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土木類專業的課程特色,在原有的專業知識目標基礎上,設定專業思政育人目標。土木類專業思政育人目標應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專業特點和行業發展,注重增強學生的工程倫理意識,培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及勇于創新的敬業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增強社會責任感。作為工科專業,還需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土木類專業思政育人目標的指導下,針對專業課程的內在價值,把思政育人目標分解整合,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在教學大綱中體現課程的專業知識目標和思政育人目標,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設計,把價值引領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實施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不斷完善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思政育人目標,從而提升育人質量。

2.2 提升專業教師思政素養,打造適合課程思政的教學團隊

專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是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教師的德行品質、治學態度、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其思政建設能力決定了課程思政建設和育人的成效[3]。因此,提升專業教師思政素養,打造適合課程思政的教學團隊是思政育人實施的重要組織保障。

首先,土木類專業教師應強化理想信念、價值理念等方面的學習,提高思政素養,改善教學手段、方法等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其次,結合土木類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優勢,共創協同育人的格局,打造政治素質過硬、勇于擔當的教學團隊,為課程思政育人提供保障。教學團隊的構建應從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及學緣結構方面入手,確保教學水平高,思政育人效果好。因此,教學團隊由主管教學的院長、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負責思政元素挖掘及課程平臺建設的一線專職教師和少量思政教師組成,在不同類型教師間形成聯動機制。最后,教學團隊定期開展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團隊成員深耕課程教材,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的設計,主動實施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為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議;構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合作機制,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增強凝聚力,促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快速提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思政育人質量。

2.3 構建土木類專業課程思政框架,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齊頭并進

2.3.1 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構建專業課程思政框架

土木類專業課程包含的思政元素豐富,在挖掘時,同一個事件蘊含著多方面的思政元素,應從土木類專業所包含的技術、經濟、管理、法律及先進技術角度進行思考,挖掘出貼合土木類專業的思政元素。

首先,結合我國悠久的發展歷史挖掘思政元素。我國古代留下了很多技藝精妙的土木工程杰作,如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征。在故宮的建筑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和諧和秩序的尊重,以及對天地人和理念的追求,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優秀品質。隋朝的趙州橋,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4]。趙州橋的建設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以及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責任感,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歷經兩千多年,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效益[5]。都江堰的建設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利用,以及對人民福祉的關注,這種理念對于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其次,從大國工程和紅色建筑中挖掘思政元素。近些年,我國土木行業快速發展、日新月異,涌現了很多舉世矚目的大國工程。其中,上海中心大廈被稱為“豆腐”上立起的中國高度,彰顯了中國在建筑工程領域的實力和創新能力,這座高樓不僅展現了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還激發了學生對科技報國的情懷,從工程經濟的角度來看,上海中心大廈的建設也展示了我國的綜合國力,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該項目采用了先進的管理模式,體現了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此外,“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引漳入林[6]的一項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不僅彰顯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的精神,也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可靠的水源。紅旗渠的成功建設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群眾的力量和凝聚力。這些大國工程和紅色建筑不僅是技術成就的象征,更是思政元素的豐富來源。通過它們展示我國的綜合實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這些案例不僅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政教育資源。

再次,關注時事新聞,挖掘思政元素。通過關注時事新聞,梳理挑選土木類專業中相關聯的點,如疫情期間方艙醫院的建設,施工人員不畏艱難,搶速度,不僅體現了中國建設速度,更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職業認同感;引入“校園貸”“網絡貸”等學生身邊的案例,通過專業課程學習,揭開騙局的面紗,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城市建設中的拆遷、老舊小區改造等案例,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使學生增強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結合土木類專業的科研動態,拓寬育人路徑,發揮科研育人功能,如我國盾構機出口、智慧建筑等,培養學生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

最后,通過工程實踐、課程實訓和創新創業活動挖掘思政元素?;谕聊绢悓I性質,在工程實踐、實訓活動中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在創新創業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新技術新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不斷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7]。

通過以上途徑,深入挖掘土木類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按照土木類專業課程特點進行課程體系劃分,可劃分為工程技術類、工程經濟類、工程管理類、工程法律類、計算機信息類,進而探索同一平臺課程體系中思政元素的共同點,并對思政元素初步分類,構建土木類專業課程思政框架(如圖1所示)。對屬性相同的課程進行統一的思政內容規劃,每個平臺選取典型的課程進行思政建設,總結實施路徑,同時推廣至其他專業,從而提升思政育人質量。

2.3.2 挖掘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建立土木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

在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礎上,結合土木類專業特點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團隊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針對不同的思政元素匹配一一對應的思政教學案例,如針對培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列舉高鐵箱梁張拉的領路人徐露平、煉鋼技能大師林學斌、高鐵筑路人聶江華等大國工匠案例,并在學習通平臺上推送《大國工匠》系列節目,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創建動態的土木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專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思政育人目標,有側重點地從案例庫中選取合適的教學案例進行講授,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3.3 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推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齊頭并進

在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時,要堅持課程思政服從于課程內容的原則,把思政內容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并成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形成有機整體。但是由于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個性獨立[8],在進行課程思政融入時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基于OBE理念,以學生學習效果為評價標準,通過在案例分析、實踐教學、分組討論、翻轉課堂等教學環節中融入課程思政,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育人目標。

土木類專業課程應堅持價值引領導向,靶定課程高度和方向,每門課程力爭融知識、能力、素質和情懷培養為一體,引導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2.4 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按照土木類專業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育人目標要求,在課程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效果的考核。首先,豐富過程性考核內容,注重過程性考核的客觀量化與主觀評價相結合??陀^性反映在學生遲到早退率、到課率、作業完成率及上課抬頭率等;主觀性則體現在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定,包括課程平臺互動(投票、搶答、討論等)、蘊含思政元素的作業評定(分為自評、互評和師評)等;綜合兩方面的評價結論,得出課程過程性考核得分。過程性考核通過思政教育的融入,督促學生珍惜時間,養成敬畏課堂的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針對終結性考核,從記憶、理解、分析評價及研究創新等層面融入思政元素進行綜合考核,挖掘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精神。最后,將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提高課程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客觀性,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3 結語

近些年,我國在土木行業成果卓越,并且正在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土木類人才。開展課程思政教育,進行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專業教育的增智與立德同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政治方向正確、理論知識扎實、具備研究創新能力的土木類專業人才。

猜你喜歡
土木專業課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廣東土木與建筑》理事單位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淺析土木大數據的邏輯、內容和應用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守望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