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家戶制”到“家戶主義”的概念建構*

2024-04-15 03:12■徐
開放時代 2024年1期
關鍵詞:家戶主義概念

■徐 勇

面向中國實踐的知識生產,重要產出便是從生活實踐中提煉具有原創性的概念,并以此為基礎建構自主的知識體系。概念建構是一個隨著實踐推進和認識深化而不斷提升的過程?;凇耙患乙粦簟钡纳顚嵺`,本人于2013 年提出“家戶制”,之后,所在團隊建構“家戶主義”概念,經歷10 年時間。①這一概念拓展了對實踐的認識,其建構過程也具有知識生產不斷演化的一般特征。

概念是知識的基本單元,也是人們認識的基本工具。人的認識有兩個來源:一是直接經驗,即人們基于直接感受和體驗產生的知識。這種知識是有限的。二是間接經驗,即人們通過學習和借助他人產生的知識。這種知識是無限的。人們的學習首先是借助概念。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的高度概括,是知識的精粹。

知識是一個不斷豐富的過程。人們學習的知識主要是由過往的概念所構成。概念一方面有助于對事物的無限認識,另一方面又會將人們的認識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規范著人們的思維。每個概念背后都是由事實和理念構成的,包括概念生產者的思維。人們在接受某一概念的同時,又會接受其規范和思維,形塑其意識形態。知識生產有一個基本法則,便是“先占原則”。那些最先生產出來,并具有一定壟斷性地位的概念會造成“先入為主”,人們會用既有概念去認識和衡量事物,從而將人們的思維固化在一定范圍之內。任何概念都有定義。人們在接受某一概念的同時,便被概念規訓了。因此,人們的認識又是有限的。然而,生活之樹常青。實踐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對事物會有新的認識,也會建構新的概念。

實踐是實在的生活世界。概念是經過人們頭腦加工的知識世界。由實踐與概念的關系便產生兩種研究進路。一是運用既有的概念去認識事實,將事實置于一定的概念范疇之中。一是通過對實踐的認識和與既有概念的對比,生產出新的概念。這一概念具有內生性,是從事實中提煉的;同時又具有原創性,它是對新事實的概括或者對事物的再認識。

人們的認識是伴隨實踐而發生的。當有了人類的實踐活動,便有了認識,并獲得了知識。但是,作為有組織的專門進行知識生產和傳遞的建制性學科,是近代才出現的。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概念、范疇和內在邏輯關系,并構成相應的知識體系。由于西方國家率先現代化,它們在現代知識生產方面處于先行地位。其重要特點是對概念的建構。梁啟超表示:“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題,立一界說,下一定義,然后循定義以縱說橫說之?!雹谖覈俏拿鞴艊?,但是現代化的后來者。作為建制性的學科是20 世紀才從外國引進的。在引進外國學科的同時,自然會引進外國的學科知識和相應的概念。這一過程一方面會大大豐富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會規范人們的思維,使人們不得不根據既有概念和規范認識事物。只是隨著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推進,人們逐步獲得學術自覺,開始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進行自主的知識生產,其中一個重要工作便是提出具有原創性的概念。

中國的大規?,F代化自改革開放啟動。在啟動之初,鄧小平便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命題。他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F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薄爸袊降默F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雹壑袊闹匾攸c之一,便是“人口多特別是農民多”。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尋找合適的道路。但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探索中有曲折,走了彎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對中國農村農民特性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忽視了中國長期以來的歷史實踐。農村改革實行家庭承包制的實踐為人們重新認識中國提供了基礎。

在中國歷史傳統中,以“家戶”命名的詞語比比皆是,如“一家一戶”“千家萬戶”“分家立戶”。但這些蘊藏于生活實踐中的話語沒有能夠轉換為現代知識話語,我們對此也缺乏深入研究。重要原因是在集體主義話語中,“一家一戶”被稱為“一小二私”,受到否定。但隨著人民公社體制的建立,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的“包產到戶”探索就開啟了,一直到農村改革。經歷了20 多年的人民公社體制,為何“一家一戶”重新回到實踐活動中?作為農村改革主體的農民為何能夠自然而然地選擇“一家一戶”的方式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這一中國實踐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中國的歷史傳統底色和特色。與此同時,對于在現代化進程中,作為傳統要素的家戶是否有生命力尚存在很大爭議。正是在此基礎上,本人于2013 年發表了《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以俄國、印度的村社傳統為參照》一文。

“家戶制”是一個具有原創性的概念,用于概括中國傳統農村的底色和根基。這一概念提出后,人們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研究,直至“家戶主義”概念的建構?!凹覒糁髁x”將“家戶制”的概念提升到一種認識論的高度,其包容性、指向性和概括性更強。

“主義”是現代社會知識生產的重要特點。前現代是自然形成的?,F代社會除了歷史形成的外,還是人為建成的。人們為了建成一個理想的社會,就會有理性思考,提出價值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法,由此有了“主義”?!啊髁x’是一種意識形態。如果說物質生產者生產的是物質形態的世界,那么,精神生產者生產的則是意識形態的世界?!髁x’既是知識生產者對客觀世界的描述,同時又是一種超越客觀世界的理想主張?!雹葜R生產者通過“主義”指引和規范人們的思考,提供思考問題的方法?!爸髁x”比一般的概念更具有強大思想的力量。在“家戶制”概念的基礎上,陳明提出“家戶主義”的概念,用以解釋中國農民的行為邏輯。⑥

由“家戶制”擴展到“家戶主義”,可以更為深入地拓展對中國實踐的認識。它包括兩層涵義。

一是作為價值的家戶主義。它是一種以家戶為本位的主張、規范與觀念。家戶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生活、社會和政治的基本單元。在相當長時間,人們以現代知識為導向,將傳統與落后等同,社會要進步就必須與傳統決裂。正是從這一價值規范出發,人們將家戶本位的觀念視為落后的傳統。但是,中國在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底色上快速推進現代化的實踐活動,修正著人們的認識。這就是傳統與現代不僅有斷裂性,更有連續性。⑦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雹嗉覒糁髁x作為一種歷史形成的理念,在歷史上有其合理性。中國得以創造世界最為燦爛的農業文明,與家戶為本位的理念相關。這一理念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在現實實踐中仍然有其地位。農村改革中人們自然而然地以“一家一戶”為生產經營單位,便是歷史連續性使然。隨著現代化實踐的發展,家戶主義作為一種行為邏輯會逐步淡化,介于兩端的個人性和公共性會生長和擴展。但是,家戶主義的內在價值仍然值得挖掘。這在于“家戶”本身便具有個人性和公共性成分。家戶對于家戶成員而言,屬于“公”的范疇;對于社會而言,又具有“私”的屬性。只是這兩種成分為家戶整體所包含。家戶是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聯結點,家戶主義內含著個體與整體、家與國之間的關系,強調整體性、共同性和責任性。這一理念可以在當下實現創造性轉換,成為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資源。

二是作為方法的家戶主義。它是一種以家戶為單位的研究視角?,F代社會科學普遍運用規范和實證的方法。前者注重價值、目標和規范,后者注重經驗、行為和現象。人們要認識對象,需要尋找能夠理解對象的方法。由于現代社會科學發端于西方,人們過往研究中國,更多的是外部性視角。隨著實踐推進,人們愈來愈認識到,僅僅有外部視角遠遠不夠。以中國為研究對象,必然提出“以中國為方法”。但是,中國很大,需要從不同的視角“以中國為方法”。其中一個視角便是家戶主義。通過作為方法的家戶主義,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中國存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光宗耀祖”“株連九族”等現象。要理解這些現象,就必須以家戶主義為方法。這一方法以“家戶”為分析單位?!凹覒簟钡幕咎卣鞅闶茄夑P系基礎上的連帶責任。每個人從出生便承擔著對血緣關系共同體的責任。離開了家戶,人難以獨立存在,就如四肢不能離開軀體一般。如果僅僅從現代社會科學的個體主義角度認識中國,便難以真正理解中國。將家戶主義作為一種方法,有助于更好理解具有連續性的中國。中國何以在當下提出“天下一家”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顯然與歷史延續的研究視角和認識方法相關。

人類進入現代社會,這是一個相互聯系又是相互競爭的世界。新的國家崛起勢必構成對既有秩序的挑戰?,F代知識生產也是如此。任何一個概念提出后都會進入知識市場,并要通過市場檢驗才能立得住和傳得開。人們從實踐中獲得新認識,提出了家戶主義概念,但需要學理化和學科化。

概念的學理化是對概念的論證過程。人們在實踐中會有許多新認識,也會有許多新提法,但并不能自動成為新概念。這就在于概念的生成是一個論證過程。新的概念能夠立得住,在于原有的概念不夠用或者有缺陷。任何一個概念都具有相對性。如果原有的概念能夠解釋和概括所認識的事物,提出新概念便沒有意義。概念的相對性還在于不同概念共同構成的知識體系。只有將新的概念置于特定的知識體系中考察,才具有學理性價值。長期以來,人們將前現代社會的基本單元歸納為部落制、村社制和莊園制。這幾種制度顯然難以概括中國的基礎性制度。僅僅局限于以上制度還會對實踐產生誤導。如人民公社具有傳統的村社制的特征,而中國農業文明的發達恰恰在于比較早地從村社制中走了出來,建立了“家戶制”。只有將“家戶制”及其家戶主義的概念置于由部落制、村社制和莊園制等要素構成的知識體系中考察,才能獲得創造性價值。

概念的學科化是將概念納入學科體系中考察的過程?,F代社會的知識生產和傳播是以學科為單位進行的。有了學科才有了專門的知識生產者和傳播載體。只有將概念納入學科體系中認識,才具有學科意義,在學科發展中立得住和傳得開。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及其相應的核心概念。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和核心概念是國家。國家包括公共權力和政治共同體的雙重含義。家戶主義作為一種方法,其特殊的學科價值在于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的國家屬性?!凹姨煜隆奔扔袊覚嗔w屬于一家一姓的涵義,也具有將天下聯為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涵義。從現代價值看,人們力圖將家與公共權力剝離開來,追求“天下為公”。但從政治共同體的角度,家戶主義又有其特殊價值。家戶主義的核心是將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家”與作為國家基本單元的“戶”聯結為一體,國家權力通過“戶”一直延伸到人們不可分離的“家”之中,形成穩固的基礎性秩序,同時又可以強化國家能力。這正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密碼所在。家戶主義包含的個體與整體、“家”與“國”的關系,在現代政治共同體的構建中仍然具有重要價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家戶主義在現代政治學的知識體系中獲得其學科性意義。只有以家戶主義為方法,才能深刻理解中國的國家演進特性,認識構建現代政治共同體的中國路徑。

注釋:

①徐勇:《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以俄國、印度的村社傳統為參照》,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8 期;陳明:《家戶主義:中國農村治理的邏輯與底色》,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年第6期。

②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載《梁啟超全集》第2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頁。

③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1979 年3 月30 日),載《鄧小平文選》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3—164頁。

④同上,第164頁。

⑤徐勇:《東方自由主義傳統的發掘——兼評西方話語體系中的“東方專制主義”》,載《學術月刊》2012 年第4 期。

⑥陳明:《家戶主義:中國農村治理的邏輯與底色》。

⑦徐勇:《歷史延續性視角下的中國道路》,載《中國社會科學》2016 年第7 期;徐勇:《歷史延續性視角下中國農村調查回眸與走向——再論站在新的歷史高點上的中國農村研究》,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 年第3期。

⑧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求是》2023年第17期。

猜你喜歡
家戶主義概念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家戶關系視角下傳統農村社會治理的機理與價值
家戶與宗族:國家基礎性治理單元的辨識及其邏輯
——基于“深度中國調查”材料的分析
城鄉家戶、家庭規模及其結構比較分析
家戶本位、公共可行能力與有效鄉村治理
新寫意主義
幾樣概念店
近光燈主義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