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遷徙

2024-04-15 20:11孫雅蘭
北方人 2024年3期
關鍵詞:熟人交友約會

孫雅蘭

近幾年,我越來越少打開朋友圈,對我來說,它早已不再是能隨心所欲說話的地方。一旦有什么想隨手記錄的生活片段,首先想到的是微博。我也不知道這還能不能叫社交,畢竟我在微博上只有十幾個好友,還都是10多年前的關系。在這樣一個開放式的社區,好友的微博往往會被淹沒在眾多“大V”的內容中,與人互動全靠邂逅。這種松弛隨性的氛圍令我感覺自在,叫它“樹洞”或許更合適。打開其他友人的微博主頁,大多是一種自言自語的狀態,如同一群躲進洞里獨自捋毛的動物。在這里,別人的目光無足輕重。

偶爾我打開抖音,發現系統開始頻繁地向我推薦通訊錄里的人,或者推薦已加好友認識的人,一條熟人關系鏈便越串越長。這讓我意外地發現,許多淡出朋友圈的人,在抖音里的身影卻日益活躍。問一位朋友為什么喜歡玩抖音,她回答我:“避開微信的強社交關系?!蹦峭娑兑羰菆D啥?“圖沒人關注我?!?/p>

不知道抖音平臺有沒有意識到,當它千方百計想進軍熟人社交領域時,熟人之間卻已經開始厭倦社交。

新型的社交關系,已經開始從過度自我關注,發展到無須被人關注。無人知曉,為人提供了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如果你留意觀察,會發現微博、豆瓣、小紅書等多個網絡平臺都曾頻繁出現一個熟悉的用戶,它的名字叫momo,頭像是一只粉色的卡通恐龍,總是閃現在不同評論區。剛開始,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以為momo是同一個人,驚訝于它的“無處不在”。但如果你在搜索框輸入momo,就會跳出來無數個momo,并且IP地址都不一樣。沒錯,momo并不是同一個人,而是無數個網友的虛擬化身,是平臺系統默認的昵稱。許多人在登錄一些網絡社區平臺時,都選擇了這個高度同質化的身份,目的則是加入一場隱身的游戲。

人們總是說,打敗微信的不會是另一個微信,因為微信的熟人社交無可撼動。但如果人們不再留戀熟人社交了呢?那么任何平臺都可能搶走地盤。事實上,大規模的社交遷徙已經在悄然進行,這是一場去中心化的分散遷徙。相比苦心孤詣的強社交,年輕人更愿意維持淺嘗輒止的輕社交,各類陌生人社交和興趣社交應運而生。艾媒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注冊使用陌生人社交軟件的用戶規模不斷增長,2020年時便已經接近6.5億人。根據Mob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陌生人社交用戶年齡分布來看,陌生人社交App的主要用戶為18—34歲人群。在不斷加速的都市生活中,社交活動變得日漸“工具化”和“高效化”,都市人尋求的是一種保持平靜體驗的間隔關系。

為了逃避紛繁信息造成的緊張與壓力,將注意力縮回到最小范圍,不失為一種自我保護。在“劇本殺”最流行的幾年里,有愛好者總結出它的社交優勢:劇本殺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共同任務,這讓人如釋重負。如果和陌生人組局,不用擔心破冰聊天會尷尬;如果和朋友組局,不用為尋找共同話題而煩惱。而將自己定位于“元宇宙社交”的Soul,則勘破了年輕人想要便利交友的心理,利用不同興趣標簽的劃分、虛擬形象的構建以及算法匹配的機制,省去線下交友的一系列麻煩,這是一場衡量成本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如果輕社交失敗,不至于承擔在熟人世界中可能面臨的代價。

在高度聚集又高度分化的都市中,關系距離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困擾。幾年前,我還有打羽毛球的愛好,但總是苦于找不到球友。朋友們不是忙著加班,就是忙著帶孩子,在偌大的北京要找一個大家都方便的場地也不容易??傊?,要想跟朋友約場球,難度堪比彩票中獎。最后我想了一個辦法,去豆瓣同城小組找球友。先是鎖定位置區域,然后根據位置搜索相關群組,選擇一兩個群加入,最后在群里約人和場地。場地一般都是固定的,群里都是陌生人,大家打完球就散了,連對方的名字都不必過問,我們就這樣交往了兩三年。后來我發展出打網球的愛好,就沿用了這個方法。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分析過這樣一個問題:當人們從農村遷入城市,精神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最終他得出結論:理智至上、計算性格、傲慢冷漠、矜持保留和自我表現等特征,構成了城市人群的主要心理活動?!岸际腥巳狈仍诘陌踩泻痛_定感,感到的只是永遠的緊張和模糊的欲望?!饼R美爾如此寫道?,F代社會充滿了陌生關系,但齊美爾并不將其視為一類特殊的人,而是一種特殊的互動形式。在齊美爾看來,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心理距離的傾向,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屏障,“若無這層心理上的距離,大都市交往的彼此擁擠和雜亂無序簡直不堪忍受”。

靠輕社交維持一種輕松無負擔的人際關系,尚能勉強運轉。但如果試圖通過它抵達深入連接的親密關系,則多少有些理想主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約會軟件上交友,目的則是尋求一段浪漫關系,在這里連一場假面舞會都顯得多余。然而這種快餐式的交友模式,帶來的更有可能是光怪陸離的體驗。

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因為社交圈太小,始終沒有發展出一段穩固的戀情。在兩年時間里,他通過約會軟件先后面見了100多名女性,最終與一位姑娘墜入愛河,并在交往一年多后步入婚姻。當我在婚禮現場聽他對新娘說出那句“你是我辛苦尋覓了100多次才遇到的人”時,不由生出一股置身賽博時代的幻夢感。在這位朋友的建議下,我也試著注冊了約會軟件,但在一次“面基”嘗試后便果斷放棄,坦然承認自己經受不住那樣的千錘百煉,犯不著用我短暫的一生去丈量五光十色的人性。而根據我的不完全統計,身邊用過約會軟件的人,大多以被騙的體驗告終,最終在“自我懷疑”和“懷疑他人”中選擇了后者。

眾多心理學家都曾得出一致結論:關系中親密程度的重要指標是真實的自我表露。想想看,藏在匿名面具下的網絡交友,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這一指標呢?而親密關系最需要的情感投入以及信任維護,在要求高效和充滿計算的網絡世界中無疑已經是奢侈品。

(摘自2023年第46期《三聯生活周刊》)

猜你喜歡
熟人交友約會
孔子論交友
Life Story
閑談“交友”
校園“老”熟人,我們的成長大“師”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交友如擇居
交友之道
和熟人相處之道
別忘記跟熟人打招呼
約會吧!甜蜜2月的搭配好推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