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掙青年”讓世界變得更多元

2024-04-15 20:11羅拉
北方人 2024年3期
關鍵詞:美容師糖糖寵物

羅拉

“路可以小步走,水可以小口喝,錢也可以小筆掙……就這樣積攢、奮斗、堅持,慢慢來,也有未來?!痹谶^去半年,這段文本隨著短片《小掙青年》的出圈,成為當前一個年輕群體“小掙青年”的寫照。

“小掙青年”指的是那些認真做自己喜歡的小事情,慢慢掙小錢,積攢小收益,踏實過好小日子的青年人。

“小掙青年”的流行,是年輕人變得更務實了,還是更膽小了?這樣小打小鬧的做法,能創造可靠的未來嗎?

從“先掙一個億的小目標”到“掙9塊9毛也很好”

公園里,玩“貓鼠游戲”的一群年輕人在拔腿狂奔。在他們的手機共享定位中,有人是躲藏的“老鼠”,有人是追捕老鼠的“貓”。為了盡可能晚點被“貓”抓到,“老鼠”們會想盡辦法各顯神通:爬到樹上,躲進廁所,甚至戴上潛水裝備躲進水里。

一輪游戲大約能持續兩小時,游戲組織者需要在前期組建社群、選場地、策劃細節、制定優化游戲規則、準備道具獎品及其他設備、購買隊服或手環、招募玩家、簽訂協議、購買單日意外險等等,整個策劃組織下來,工作量和舉辦一場專業活動相差無幾,對應的費用,是每位玩家收費9.9元。運營這樣的游戲,是25歲的成都青年胖虎的工作。在北京、廣州、長沙等城市,胖虎的同行們收費也都不高,大約每人9.9~16.9元。

9.9元的小生意,值得做嗎?

在過去的一些年里,多數年輕人會對此類既不賺大錢,聽起來又不夠“高大上”的職業搖頭。彼時,強調“年少有為”是互聯網流行故事的唯一腳本,人們熱衷追捧的不是年薪200萬的大廠優才,就是98年的CEO、00年的CFO;隨便一個咖啡館里,身邊聊天的年輕人都是某某青年商業協會主席或理事,談論的都是A輪融資500萬、B輪1000萬的生意,儼然一副“談笑間,上市指日可待”的局面。

但現在,年輕人的職業觀和金錢觀都在悄然改變,像胖虎這樣做喜歡的小事情、小生意,快樂掙小錢,過松弛小日子的人日益增多,他們被稱為“小掙青年”。相比從前動輒千萬起步的高談闊論者,“小掙青年”正在跳出“唯金錢成功論”的狹窄價值體系,以更加有趣、多元的態度探索人生價值。

碩士畢業后,在紐約一家petsmart(北美最大的寵物連鎖公司)給狗洗澡的25歲女孩糖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原本在一家科技公司實習,但在工作中她深刻體會到,如果繼續從事這一行業,自己的未來會面臨多么殘酷的競爭。于是,從小就喜歡小動物的她決定轉向寵物行業,做一名寵物美容師,先從洗狗工認認真真做起。

洗狗是寵物美容師進階前最基礎的工作,時薪也最低。糖糖需要先和狗狗互動,觀察它們的情況,再給它們剪指甲、清理耳朵、梳毛、擠肛門腺、洗澡、吹毛、戴蝴蝶結、剃腳毛、修剪腳面毛等,聽起來比較繁瑣,做起來也很耗體力,但糖糖卻做得很開心。她說:“因為對我來說,每天被狗狗包圍著,幸福感實在太高了。而且,洗完200只狗以后,經過考核,我就可以開始學習剪毛了,每天都在向美容師的目標靠近?!?/p>

有很多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小掙”故事:有人做“電商直播中控”,捧哏就是他們的賺錢方式,被稱為直播界的德云社傳人;有人給同齡人上門做飯,每次掙68元;有人接委托上門喂貓,每單掙50元;有人博士畢業不想搞科研,轉而成為原創手工達人,在社交平臺售賣自己設計并制作的耳環,每副幾十元到百元不等,訂單排到3個月以后;有人看見當代人的情感需求,成為玩偶醫生,幫客人修復承載著記憶的舊毛絨玩具;有人做手機入殮師,對客人的舊手機進行拆解、清洗,再根據手機零件和主人的故事進行設計,創造一件藝術作品……

在傳統行業中,“小掙青年”也陸續入場。很多城市的商業區里,小店鋪、小集市的主理人都是00后,他們發揮腦洞,把小生意玩出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小花樣:饅頭造型越來越潮;奶茶包裝設計成打工人臉譜;更有賣玩偶的小攤主穿上孤寡青蛙服花式“賣崽”,一通插科打諢,打造全網流行的小溫暖、小搞笑表情包……

前程無憂發布的《2023職場人理想工作與求職調查》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傾向于優先選擇“錢少、事少、不累”的工作;還有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傾向優先選擇“錢雖少,但符合興趣或發展前景更好”的工作。

“小掙青年”正在突破“唯精英論”的評價體系,也在改寫躺平擺爛的消極態度,用篤定的價值和樂活的心態一點一點創造著自己的未來。

“小掙”式“慢奮斗”,讓世界更多元

那么,“掙大錢”不香了嗎?這代年輕人為什么熱衷“小掙”?

我們采訪了在高校大門外開花式饅頭店的張媛媛。開店前,媛媛就職于一家建筑設計院,一個月至少有20天要熬大夜加班,她陸續經歷過項目黃掉、獎金打水漂、同事接二連三被“優化”,辛苦兩年沒掙來高薪,椎間盤倒是比收入還突出。意識到個體選擇在宏觀世界面前的有限,媛媛決定退出激烈的競爭,她說:“反正拼了命也不一定能掙到大錢,還不如做點開心簡單的事,掙點清晰立見的小錢?!?/p>

面對紛雜、不確定的大世界,很多像張媛媛一樣的年輕人選擇了向內收縮,去過一種更確定的“經濟適用”的生活,雖然錢少,但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些好高騖遠,追求一夕成名、一夜暴富,從而走捷徑“翻車”,給社會留下一地爛攤子的年輕人,被“小掙青年”引以為戒,“小掙青年”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回自己的節奏,給自己留一段足夠穩健的成長周期,然后朝著目標,腳踏實地,穩步向前。

或許,對“小掙青年”來說,“小掙”不會是終身事業,只是一段初入社會的緩沖周期。但在這段逆社會時鐘的特殊日子里,他們相信,人生重在體驗和探索,認認真真做好手頭的每一件小事,在踏實磨煉自己的過程中,不斷校準人生方向,就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和志向所在。

糖糖每洗好一只狗狗,就向自己的夢中情職“寵物美容師”更靠近一點點;設計制作耳環的手工達人錦年,在一筆筆小掙中,逐漸理清了自己的未來規劃——建立年輕手工藝人的學習成長聯盟,為保護原創發力。

“小掙青年”在身體力行地踐行著更平等的職業觀和更多元的生活方式,讓更多人看到:職業不分貴賤,成功也不一定意味著擁有大量金錢和名利,能夠在平凡的日常中創造小美好,享受樂趣和意義,同樣是值得過的人生。

“小掙青年”期待更包容、更成熟的社會環境

短暫的熱搜褪去后,“小掙青年”的生活還在繼續,看起來松弛有趣多姿多彩的工作,也會面臨諸多挑戰。

糖糖分享了一個常見樣本:“至少在現階段,我們選擇的還是一種相對來說逆社會時鐘的生活方式,很多時候不被理解——讀了那么多書,卻選擇做掙小錢的低時薪工作,不是浪費教育成果嗎?”

自由的B面,很多時候也意味著收入不穩定。做創意手工擺小攤不只有詩和遠方,也可能有搶地盤糾紛與被驅逐的辛酸。一些“小掙青年”,經過多種體驗仍找不到自己的熱愛和目標,時間久了難免陷入迷茫,而且試錯成本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得住。

客觀來看,這并不是一條適用于所有年輕人的路。但“小掙青年”的探索,讓我們看到當代年輕人更加多元的價值觀,以及貫穿在“小掙”行為背后的勤勞、踏實、堅持、樂觀,無論社會如何變遷,這樣的珍貴品質都是托起人生的基石。

無論是選擇做一名“小掙青年”,還是選擇做一個追逐繁華名利的“大夢想家”,最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找到自己的路,不要被“裸辭”“不上班”等網絡熱門標簽迷惑,盲目跟風。

一位研究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說,“小掙青年”現象不僅是個體選擇,也是社會公共議題。

一個成熟的社會中,不應當只有精英敘事,還要有普通人認真努力后過上自己意愿生活的故事。如何構建一個更加包容開放的文化環境,如何從公共政策和制度方面幫助“小掙青年”,讓他們走得更好更遠,是整個社會仍需繼續思考的命題。

(摘自2024年第1期《女友》)

猜你喜歡
美容師糖糖寵物
城市美容師
美容師
我們是城鄉的美容師
——獻給第二十六個環衛工人節
小狗“糖糖”
吃蟲子的花
抬起腳來
養寵物
隆胸手術
有時沒有下一次
0~12月糖糖的潤膚小秘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