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居住生活環境的設計要求

2024-04-15 09:48王丹鳳
建材與裝飾 2024年11期
關鍵詞:老年人環境生活

王丹鳳

(中外建工程設計與顧問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1 老年人居住生活環境現狀

結合我國的國情,大中小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多勞動人才的遷移與流遷,使得大多數老年人獨居現象普遍,多數單個家庭里養老功能已逐步減弱,根據近年來的普查資料數據表現出,截至2022 年底,中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約為26402 萬人,比重高達18.7%。超6 成老年人處于“獨立居住”狀態,農村老年空巢家庭占農村老年家庭總戶數的48.9%,比2000 年的44.9%提高了4 個百分點。而且,隨著生活水平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更新的思想觀念、生活節奏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兩代人家庭愿意分開居住,且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老年空巢家庭居住狀態,類空巢家庭會成為我國老年人家庭模式的一種重要狀態。

在老年人居住狀況方面看,老年人整體居住環境相對落后,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現居住的房屋建成年數已經超過20~30 年,有大多數老房建筑沒有建設電梯,或者樓梯扶手等無障礙設計配置率也比較低。目前越是大城市環境,家庭老年人口住房面積更是緊張,居住的便利環境雖相對改善,但是活動場地有限。大城市中有不少的老年公寓和養老機構基礎設施,物質條件和醫療條件水平雖好,但是還存在著地處偏郊、交通不利、親友家人看望不便等問題。而對于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口,他們大多習慣居住在陳年的院瓦房中,生活以及醫療衛生水平條件比較差,基礎服務設施比較少也會帶來文化娛樂精神生活相對枯燥的問題。面對如此情況,為老年人提供更合理的居住生活環境,滿足城市大環境下老齡化加速發展帶來的老年服務需求的變化,提高老年設施建筑質量,已經迫在眉睫,解決這一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

2 老年人建筑居住用房設計功能要點

2.1 生活用房

老年人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反應、活動行為及其他應變能力都會逐步變弱,這就導致他們適應周圍社會環境會越來越吃力。聽說障礙、行為障礙、思想障礙會越來越多,這就迫使他們更愿意獨居家中,花大部分的時間居家度過。而且隨著老齡化的發展,無論國內國外,幾乎所有家庭都會面臨如此問題,如何解決巢居老年人群有一個更合理的居住環境問題已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耙匀藶楸?,以老年人做一個獨特的研究對象”,從他們的身理,心理,以及行為角度等出發點出發,從根本解決他們居住環境的適用性和方便性,讓更多的設計細節適應他們。例如,居室的生活環境很大程度影響人類的居住健康,室內充沛的日光、充足的光線、良好的通風、適宜的溫度等更容易使老年人精神煥發,遠離疾病。居室設計房間面寬大,朝南,有陽臺,設置座椅扶手,有窗臺,配種些盆栽、花草。居室衛生間靠近老年人臥室,衛生間淋浴,衛生坐便等部位設置一個扶手,可以考慮合用,節約且適用。廚房U 型灶臺設計,中間留輪椅回轉尺寸[1],操作臺面高0.75~0.8m,臺面下空凈高不低于0.6m 便于輪椅進出,頻繁活動空間需設置座椅等家具輔助設施,幫助老年人使用。室內門的設計盡量采用推拉門,室內家具的擺放,色調營造溫馨,宜以暖色調為主,如乳白,乳黃等顏色。老年人住房設計時,樓板不僅要防滑耐用,而且還可以考慮設計樓墻面有效的隔音靜音構造做法,一個小的設計會對他們睡眠有所改善,如果土建設計時未考慮,地面鋪裝就要盡量采用防滑有彈性的木地板,及采用鋪設地毯等做法。

另一方面,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可以考慮設計增加電梯等無障礙設施。新形勢下,我國城市鄉鎮發展過程中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很多房屋破舊不堪,規劃不合理,居民生活的水電等基礎設施問題仍需要完善,在這個基礎上,改建、擴建時可以增加無障礙等設計節點,改造樓梯間可以增加電梯,使老年人生活環境更合理。例如,小區道路、市政通道、公交地鐵等增加或調整老年出行設施,倡導綠色通行。在城鄉鎮公共活動場地,可利用隨處可見的老年活動健身體育器材設施,定期開展社會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隨著老年人更迫切的居住環境要求,設計理念會不斷完善,認知會不斷提高。

2.2 文娛健身公用活動用房功能

老年人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對老年人生理需要求的滿足,更需要滿足他們心理精神生活的需求。當前,國家對老年人建筑的規范標準日趨完善,日趨完善的養老機制和國家扶持規范,也逐步成熟。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執行《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2],2018 年10 月1 日起實施,里面所指明確老年公用用房主要是文娛與健身用房,人均不小于2m2/人,且遠離老年人居室休息室,鄰近公共衛生間及儲藏間。一般老年建筑設計中會考慮在首層設置多功能活動室,棋牌室,影音室,健身房,相對安靜的功能房間會設計在二層,比如書畫室,閱覽室。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有基礎病的比較多,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群體,不管在居住或者社會活動時,有可能有身體不適等突發病等狀況,這就需要公共活動空間設置安全系統,文娛與健身用房應設置緊急呼叫裝置,且應保障老年人方便觸及。呼叫信號裝置應使用50V 及以下安全特壓電壓。另外,無線局域網絡應全覆蓋,電視,電話,信息網絡更是現代老年社會生活的基本配置。提倡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社區服務網絡是由社區提供,包括建立完善的家庭護理服務,提供醫療和生活服務網點,呼叫幫助網絡,提供聯系信息,定期上門服務,共享資源和社區養老等項目[3]。目前,放眼望去,我國社會服務型網絡幾乎為零,大多數以家庭,企業為單位的區域網絡比較盛行。結合我國國情,社會經濟條件的水平和發展,社區服務網絡的建設需要長期的觀望和發展。

結合我國國情,現實社會中,更多的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日益豐富。老年社團活動,各種體育競技比賽,歌曲文藝表演活動都層出不窮,格外精彩。公園里隨處可見的廣場舞蹈隊,大小合唱團,戲曲競技,書法展示等等,還有小區里,村落里各行組織的舞蹈隊,民間表演,他們中的大部分為老年退休中的低齡人群,他們都在展示著他們熱情的精神生活面貌,對文化生活藝術的熱愛,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娛健身公用設施基礎建設同樣以多樣化的形式展現,不僅是一個符合日常需求基本的生活功能空間,也可以是在一個公共開放自由的活動場所,城市森林,公園,廣場隨處可以看到和設置。鄉村,民間,歷史文化名勝場所,活動場所不拘一格,內容豐富多彩,文娛健身公用活動場地的功能多樣化和多功能化,也是大勢所趨,符合我國基本民情的面貌特征所決定的,新時代的發展,文化性質多樣化和差異化,帶給我們更多的挑戰和思考。如何靈活應用所學的相關基本理論知識規范,響應國家的政策方針,建立完善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老年社會環境基礎建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民為本,以老年群體為本”,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一段路要走。

2.3 完善社區管理和自愿服務的功能

老年人退休后,大部分低齡(60~69 歲)老年人群還是會重新走上就業之路,而且隨著醫療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平均壽命的不斷增長,退休的老年人群選擇就業的人數比重會不斷增加。他們這批人有著非常豐富的人生閱歷,充實的工作經驗,嫻熟的勞動技巧,甚至是管理精英人群,這就意味著國家社會需要提供更多的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在新時代,需要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我國需要建設適合老齡要求的勞動就業體系,因為很多老年健康人群就業愿望依然強烈,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目前就業環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社會社區管理,改善就業崗位環境,增加在就業工作崗位,讓更多的老年人進城生活,享受城市里的公共交通、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這也就意味著城市的社區養老保障設施的基本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要定位準確,還需要提供多元化服務,增加自愿服務的功能,解決服務差、管理落后的問題,長期規劃,遠近結合,循序漸進,從而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發揮他們身上的余熱余光,創造積極的生活社會環境。

目前,我國養老的體制服務功能已日趨完善,國家對老年人的保障權益法律法規也越來越多,建設過程中,大中小城市建設養老院、老人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社會服務機構,鄉鎮村莊基本都設有公共的社會養老活動中心。今后,一代又一代的老年群體會逐步感受到這種基礎設施服務保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將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4]。

2.4 出行服務和緊急救援服務功能

老年人出行的方便性與舒適度已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當前城市交通中心地段交通線路繁忙,尤其是工作日上下班交通擁堵達到最高峰,而有些經濟落后地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出行困難。為保障老年人的綠色通行,建立無障礙通行措施十分必要。在城市主干道交通繁忙,車速較快時的路段,不利于老年人出行安全,這種情況下,就不僅要求規劃設計師設計時合理組織交通,盡量避免主要出入口開向城市主干道,在安全出口處設置等候區,緩行區域。還需要單位團體乃至個人做出自愿行讓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另外,有條件的地方,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應考慮滿足輪椅老年人的停車需求,無障礙停車位盡量靠近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并與無障礙人行道相連,設置標識標志等指導性標志,禮讓提醒。同時,應保證老年人使用的場地表面平整,排水暢通,防止積水,主要的出入口臺階、坡道、踏步等有防滑措施,地面鋪設材料應選用堅固耐久,平整防滑的材料。設計要合理化與人性化,滿足輪椅使用者活動的場地坡度設計要小于2.5%,有高差處臺階的踏步寬度不小于300mm,高度不大于150mm,這樣才能保證踏步使用起來舒適,安全。踏步前緣無突出的裝飾,踏面下方也不應透空,反之,容易造成牽絆,打滑失控等。老年人臺階踏步防滑設計如圖1 所示。

圖1 老年人臺階踏步防滑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發生意外時,大多數需要外部救援,建筑物通道設計的順暢、便捷是十分重要的。建筑通道應滿足緊急送醫需求,擔架抬行尺寸,輪椅推行要求,門鎖開啟方式,應急觀察裝置都需要重視。在居住道路設計上應滿足救護車??吭诮ㄖ闹饕鋈肟谔?,且應與建筑的緊急送醫通道相連,救護車車行道路的寬度,轉彎半徑是否滿足要求,這些都是建筑設計者必須考慮并且落實的基本要求?,F實生活中,小區里十分重視綠化景觀、配套環境的設計改善,卻往往忽略緊急應急通道的設計要求,如果遇到緊急事故,救護車往往會被阻隔到道路以外,耽誤影響治療時間,造成不必要的生產財產的損失,所以,重視外部救援通道的設計,保障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和實用性,也是對每個人的生命和安全的一種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小區的出入口,走道等公共部位,做一些有形以及無形的設計細節,在公共交通空間場所,設置引人注目的緊急救援場地標識,禁止停放標志或者警戒標識,顏色區分,提醒重視,提高安全意識,也有助于緩解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能壓力。按照國家規范規定的設計要求和應急方案為出發點,結合其他元素設計,營造一個和諧安全的社會公共環境[5]。

3 結語

我國正值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老年人對現代居住環境的適應性需求已日益增加。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建筑,解決他們生活面臨的各種問題,創造更合理的居住環境,需要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和更多的社會人員關注和重視。面對新的形勢、新的需求、新的挑戰,應結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現狀,因地制宜,創建適合我國老年人群的現代居住生存環境模式。

猜你喜歡
老年人環境生活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