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學結合模式下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分析

2024-04-15 09:48馬成龍
建材與裝飾 2024年11期
關鍵詞:工學市政工程職業院校

馬成龍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浙江杭州 311231)

0 引言

自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城市建設邁入新的階段,市政工程數量增多,故市政工程技術專業成為各職業院校的關鍵專業,而在此類專業中,實踐教學極為重要,不僅可以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同時,還能使學生掌握實踐技能。但現階段,該專業實踐教學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過實踐教學改革,達成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研究此項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國外人才培養模式

為加大實用性人才教學培養占比,在國外,“雙元制”被廣泛運用至教學部署之中,提倡重視學生實踐落實以及操作技能培養。國外絕大多數教學活動都依托實訓課堂這一主體實現,教學落實期間會自覺將實訓課堂看作一個系統完備的實習車間,并為其配備與社會發展步調一致的先進設備、設施,教師在具體教學期間可憑借多元化渠道,及時跟進學生學習領域內知識的空缺,并針對性地集中校內所有資源實現專業課程開發[1]。

2 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

受傳統教育觀念制約,我國多數技術院校教學多以理論灌輸為主,對實踐教學的輕視,也使得學生僅在大三學年階段,才能到校外展開實踐學習。校園學習期間,學生僅能在教室這一固定領域,接受教師知識的熏陶,此種教學格局對于技術院校學生而言,極易因實操經驗的匱乏,而使得諸多理論知識深刻內涵無法得到充分理解,嚴重阻礙個人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會為社會實用型人才短缺局面的進一步擴大提供發展可能。

究其根源之所以我國絕大多數技工院校會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這一不良局面,使得我國專精型人才培養模式時常面對嚴重缺口問題,主要是因為如下4 點。

(1)辦學規格固有化,所使用的教學體系以及課程部署滯后。對實踐教學的輕視,也使得整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系統性十分匱乏。

(2)理論與實踐脫節,整體課程理論設計過于傳統,并未注重與現實工程有機結合,實踐教學占比太少,也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充分訓練,在后續實踐期間無法順利將所學知識轉化為作業動力進行問題解決。

(3)缺乏實踐教學體系頂層設計。整體的教學體系安排較不合理,實驗實習開展過于標準化,教師在進行課堂與實踐實習溝通期間,無法做到針對性部署,實踐內容與所學理論課程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流差。

(4)實訓教材缺少相關學校會過多地關注理論性知識的教導,對于實踐指導的重要作用存在一定忽視。教師在教學期間常將教學側重點放在理論概念內容傳輸上,實踐教學靈活性布置常存在一定欠缺。

總而言之,基于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可持續發展視角來看,實踐教學體系實施依舊存在極大的改革發展空間,想要最大效力實現專精型實用人才培養,積極對市政工程技術這一專業實踐教學實現改革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2]。

3 工學結合模式下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市政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注重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同時,加強與企業方面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方式,推動實踐教學改革。下文筆者將通過結合實例的方式,提出改革的建議。

3.1 將崗位需求作為依據,打造實踐教學體系

(1)職業能力。相較于其他專業,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屬于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學生只有具備非常強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方能更好就業。比如,工程識圖制圖、地質勘察、工程設計、材料試驗、工程計量、施工技術等。為此,職業院校應將崗位需求作為依據,對現有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調整,使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顯著提升,能夠利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市政工程各類現象。

(2)職業素養?,F代企業對職業素養極為重視,此項指標,已經成為職員評判的標準。職業素養包含的內容非常多,除職業技能外,職業道德、作風、態度均屬于職業素養的組成部分。為此,職業院校在改革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將工程實例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認識到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并在定制教學方案時,使職業素養與實踐教學內容相融合,促使學生形成愛崗敬業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職業素養的組成如圖1 所示。

圖1 職業素養的組成

3.2 以工學結合模式為基礎,促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為促進市政工程技術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職業院校應立足于實際,以工學結合模式為基礎,推動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具體措施如下。

(1)在課程設計時,應該注重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確保理論和實踐相統一。

(2)實踐課程設置應該與工作相結合,保證所學知識可以被應用于實際工作,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優勢。比如,職業院??梢耘c當地市政企業達成合作,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和學習。在實習階段,教師應該將現場情況作為依據,利用理論知識講解各類注意事項,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掌握實踐技能。在實習完成后,職業院??梢宰寣W生對實習階段所記錄的筆記進行整理,同時,根據自身的經歷,寫實習心得,在提交后,由教師負責評價,對于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的學生,職業院校應給予相應的鼓勵,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掌握實用的技能,并樂于融入社會。此外,職業院校還應加強與外界的交流,獲取最新的信息,掌握人才需求動態,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教學體系,以此培養高質量人才,滿足市政建設的需要[3]。

3.3 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編寫實訓教材

3.3.1 建設校內實訓基地

在工學結合模式下,職業院校通過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實踐技能。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到實訓基地,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驗證,便于其系統性學習和掌握知識,對本專業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以某職業院校所構建的校內實訓基地為例,該?;趯I需求,建設了技術專業實訓室、材料實驗室、造價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等,同時,應用先進技術,為學生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其在實訓室內體驗真實的企業生活,為其掌握職業技術創造有利的條件,并且,學生在滿足市政工程技術崗位要求后,其就業競爭力會顯著增強,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就業率。

3.3.2 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與校內實訓基地相比,校企合作共建的實訓基地,普遍位于校外,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如,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等。由于校外實訓基地構建難度大,流程煩瑣。故職業院校應該加強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由政府部門牽頭,與當地市政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具體措施如下。

(1)聯系主管部門,讓其牽線搭橋,使職業院校與企業相互協商,共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2)與企業產教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在建設階段,應對實訓基地的功能加以開發和完善。以某職業院校為例,該職業院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擁有多個專業群,包括基礎工程、專業規劃、城市規劃、建筑施工技術等,故在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的過程中,需要同時滿足多個專業的使用需求,賦予其多元化的功能,將其打造為集多項工程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以滿足各專業學生的需求。為便于實訓開展,控制教育成本,該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先后與國內眾多建筑企業共同建設頂崗實訓基地,通過實訓基地,為學生轉變為員工提供平臺支持,最終實現三方共贏[4]。

3.3.3 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實訓師資力量是影響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職業院校缺乏具備實訓能力的教師,因此會減少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此,建議職業院校在工學結合模式下,通過與企業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以某職業院校為例,該校在企業聘請技術人員擔任實訓教師,并讓校內專業教師到企業內掛職,通過定期學習和工作,使校內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發展。并且,來自企業的實訓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更為嚴格,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其掌握市政工程建設所需的技術。

3.3.4 編寫實訓教材

在工學結合模式下,職業院校應該邀請市政工程方面的專家和骨干教師,針對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特點和實踐教學需求,編寫新教材和訓練手冊??紤]到學生基礎存在差異,故在編寫教材和手冊的過程中,應涵蓋從初級到高級技能訓練的全部同時,并且,實訓教材內容還應與專業技能認證考核相掛鉤。而操作規范需要培養學生形成各類意識。如,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等,為其后續就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各類意識如圖2 所示。

圖2 各類意識

3.4 建設管理和評價制度

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需要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在完成教學體系改革和實訓基地建設后,應注重管理和評價制度的打造。具體措施如下。

3.4.1 教學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學管理制度保駕護航,與此同時,還要將制度作為基礎,打造集管理架構、人員和手段為一體的管理體系。秉持精細化和嚴格化的精神,明確崗位職責,建立衛生制度、設備操作規范、實訓要求、工作規定等。以某職業院校市政技術專業實訓頂崗為例,校企雙方針對管理需求,建立協調管理機制,及時發現,并找出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簽訂合作協議,并設置聯絡機構,便于雙方及時溝通,在此基礎上,定期總結實訓成果,將其作為依據,做好管理方式的調整。管理指標如表1 所示。

表1 管理指標

3.4.2 教學評價改革

在市政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評價改革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改革過程中,評價體系應該由4 項內容構成,分別為評價內容、方式、主體和工具。同時,秉持科學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此外,在指標設置上,需要將工學結合作為重點,并根據該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在多個方面設計評價指標,如教學目的、內容設計和組織管理等。在利用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僅看其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教學任務,還應對其工作態度、職業道德、創新能力加以評價,通過綜合能力的評價,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性[5]。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國內職業院校應借鑒國外優秀的實踐教學模式,改善實踐教學的不足。本文在研究后,認為職業院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應該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將崗位需求作為依據,打造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編寫實訓教材和建設管理和評價制度,通過上述措施的應用,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以滿足社會發展對市政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歡
工學市政工程職業院校
鹽工學人
鹽工學人
——沈 妉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談市政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鹽工學人
——李 琦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挖淤換填施工工藝在市政工程的應用
不平衡報價在市政工程招投標中的應用
市政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的探討
工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