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兩對半檢測結果差異

2024-04-15 07:20金燦燦周皓鵬張茜蕙
中國醫藥科學 2024年5期
關鍵詞:乙肝乙型肝炎定量

陳 靜 金燦燦 周皓鵬 張茜蕙 梅 輝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 泰州 225400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可經血液、母嬰、性傳播,是全球廣泛存在的公共衛生問題[1]。未加抑制的HBV 在肝臟中大量復制,可導致炎癥、細胞外基質釋放等情況發生,使得肝臟組織正常結構被破壞,逐漸轉壞為乙肝肝硬化,最終發展為肝癌[2]。臨床調查顯示未經抗病毒治療的乙肝患者肝硬化年發生率為2%~10%,非肝硬化乙肝患者發展為原發性肝癌的年發生率為0.2%~1.0%[3-5]。乙肝診斷以實驗室檢查為主要依據,常見包括乙肝兩對半及HBVDNA 定量檢測,前者是血清學傳統標志檢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體(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肝e 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e抗體(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乙肝核心抗體(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可通過觀察HBV 顆粒外殼蛋白成分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情況觀察患者感染情況,此法檢測方便快捷、患者接受程度高,但是結果異常并不意味著外周血存在HBV完整顆粒,因此準確率存疑;后者可通過基因擴增技術直觀了解HBV 感染者病毒復制水平,不僅能用于診斷,還能用于判斷抗病毒治療效果,便于調整治療方案,是乙肝診斷的金標準,但是此法為有創操作且檢測要求較高,限制其廣泛使用[6]。既往有研究發現乙肝兩對半指標與HBV-DNA 定量檢測結果相關,本研究分析375 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旨在探討乙肝兩對半指標水平與HBV 感染和復制的關聯。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本院)2021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收治的375 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為研究資料。其中男211 例,女164 例;年齡32 ~69 歲,平均(47.57±6.12)歲;疾病類型:慢性肝炎213 例,肝硬化121 例,肝癌41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 年版)》中的診斷標準[7];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其他肝??;②近期注射乙肝疫苗?;颊邔Ρ狙芯恐橥?,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23-0814 號)。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乙肝兩對半及HBV-DNA 定量檢測。①兩對半檢測方法:取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半徑16 cm,轉速3500 rpm,離心時間10 min 獲得血清樣本,-70℃保存待測。取待測樣本,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 檢測患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水平。檢測試劑盒來自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檢測儀器包括Sorvall LYNX 6000 超速離心機、羅氏Cobas e602 型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②HBV-DNA 定量檢測方法:取待測樣本,使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檢測,根據試劑盒使用說明,取300 μl DNA 提取溶液1、200 μl待測樣本,震蕩混勻10 s,瞬時離心;加入100 μl DNA 提取溶液2-mix,震蕩混勻10 s 后,室溫靜置10 min;瞬時離心后將離心管置于分離器上,3 min后緩慢將溶液吸出;加入600 μl DNA 提取溶液3 和200 μl DNA 提取溶液,震蕩混勻5 s,瞬時離心后將離心管再次置于分離器上;靜置1 min 后將管底殘余液體完全吸出丟棄;每管加入30 μl洗脫液,最后HBV-DNA 洗脫于30 μl 洗脫液中。內、外引物為HBV 的S 基因保守序列,外引物P1:5’-CATCTTCTTGTTGGTTCTTCTG-3’(300-321),P2:5’-AGGGTTTAAATGTATACCC-3’(715-695);內引物P3:5’-TCTATGTTTCCCTCTTGTTGC-3’(421-441),P4:5’-TACCACATCATCCATATAACTG-3’(626-605)。擴增參數:50 ℃ 2 min;95 ℃ 2 min;95℃ 15 s,58℃ 30 s,45 個循環;37℃ 10 s。檢測試劑盒來自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

1.2.2 判定標準 ①乙肝兩對半檢測判定標準:正常標準HBsAg<1 COI,HBsAb<10 IU/L,HBeAg<1 COI,HBeAb>1 COI,HBcAb>1 COI[8]。②HBV-DNA 定量檢測結果判定標準:HBV-DNA 定量檢測結果≥20 IU/ml 為陽性,定量檢測值取對數值。

1.3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 24.0 統計學軟件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使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乙肝兩對半及HBV-DNA定量檢測結果

匯總患者乙肝兩對半類型共6 種,見表1。不同乙肝兩對半類型患者HBV-DNA 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044,P< 0.001)。

2.2 HBV-DNA定量與兩對半檢測結果相關性分析

HBV-DNA 陽性組患者HBsAg、HBeAg 水平高于HBV-DNA 陰性組,HBsAb、HBeAb、HBcAb 水平低于HBV-DNA 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HBsAg、HBeAg 水平與HBV-DNA 呈正相關(P< 0.05),HBsAb、HBeAb、HBcAb 水平與HBV-DNA 呈負相關(P< 0.05),見表3。

表2 不同HBV-DNA結果患者兩對半檢測結果比較(±s)

表2 不同HBV-DNA結果患者兩對半檢測結果比較(±s)

注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體;HBeAg:乙肝e 抗原;HBeAb:乙肝e 抗體;HBcAb:乙肝核心抗體;HBV:乙型肝炎病毒

?

表3 HBV-DNA定量與兩對半檢測結果相關性分析

2.3 不同疾病類型乙肝兩對半類型HBV-DNA陽性率比較和不同疾病類型HBV-DNA定量檢測結果比較

不同疾病類型患者乙肝兩對半類型HBV-DNA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不同疾病類型患者HBV-DNA 定量檢測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4 不同疾病類型乙肝兩對半類型HBV-DNA陽性率比較[n(%)]

表5 不同疾病類型HBV-DNA定量檢測結果比較[lg(IU/ml),±s]

表5 不同疾病類型HBV-DNA定量檢測結果比較[lg(IU/ml),±s]

注 HBV:乙型肝炎病毒

?

3 討論

HBV 感染后在人體內大量復制可損害肝臟組織,增加肝癌風險,目前臨床暫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主要以抗病毒藥物控制,早期篩查診斷是控制乙肝的關鍵環節[9]?;诨蚓S度的HBV-DNA 定量檢測是判斷HBV 在人體內表達的金標準,但此法操作要求較高,基層醫院難以推廣[10]。傳統血清學乙肝標志物簡稱為“乙肝兩對半”,檢查門檻較低,利用試劑盒檢查獲取結果較為便捷,但是各類標志物組合類型復雜多樣,在臨床判斷中存在一定難度,可能導致誤診、漏診,無法作為最終診斷標準[11]。因此臨床診斷中應注意保證診斷有效性與防止過度醫療間的平衡,基于此,本研究探究HBV-DNA 定量、兩對半檢測結果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乙肝兩對半類型患者HBV-DNA 陽性率差異顯著,以類型1 患者陽性率最高,類型6 最低,說明不同乙肝兩對半類型與患者病毒復制進展水平存在關聯。類型1 臨床常稱作大三陽,其中HBsAg 是HBV 感染人體復制后脫下來的蛋白質外殼,陽性提醒患者被感染或曾被感染,無法準確判斷患者感染階段,此外有研究顯示其水平與免疫耐受相關,在患者免疫耐受時期可達到峰值[12]。HBeAg 是存在于HBV 核心中的可溶性蛋白,由HBV-DNA 開放讀碼框前C 區編碼,被認為與病毒復制增加相關,陽性可說明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當HBeAg 轉陰、HBeAb 陽性時提醒病情進入恢復期[13]。HBcAb 是HBV 核心區基因產物,是機體特異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攻擊的主要靶抗原,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肝組織炎癥水平[14]。本研究發現HBV-DNA 陰性組、陽性組患者乙肝兩對半指標均有差異,其中HBsAg、HBeAg 水平與HBVDNA 呈正相關,HBsAb、HBeAb、HBcAb 水平與HBV-DNA 呈負相關(P< 0.05)。感染HBV 可明顯增加患者肝硬化、肝癌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疾病類型患者乙肝兩對半類型HBV-DNA 陽性率比較和不同疾病類型HBV-DNA 定量檢測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肝炎患者病毒量明顯高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其兩對半類型以大三陽為主,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以小三陽為主??紤]是因為肝癌和肝硬化患者通常感染時間較久,已經歷過病毒快速增殖時期,因此現存HBV-DNA 表達量低于肝炎患者。當患者從大三陽轉化為小三陽時,可見其病毒復制水平下降,同時提醒患者免疫功能受損,使肝臟組織更易發生纖維化進而加重肝功能受損害[15]。

綜上所述,乙肝患者兩對半參數水平與HBVDNA 定量水平有相關性,不同兩對半類型患者HBV-DNA 陽性率有差異,有助于臨床針對性篩查,減少漏診、誤診,不同疾病類型患者兩對半類型和HBV-DNA 定量差異顯著,可見聯合上述檢測有助于判斷患者肝受損程度,為臨床精確診療提供指導。

猜你喜歡
乙肝乙型肝炎定量
乙肝媽媽:我該如何孕育一個健康寶寶?
顯微定量法鑒別林下山參和園參
當歸和歐當歸的定性與定量鑒別
慢性乙型肝炎的預防與治療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護理分析
慢性HBV感染不同狀態下HBsAg定量的臨床意義
我哥這10年的悲歡離合乙肝路
乙肝抗體從哪兒來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6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