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素結合蛋白聯合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對早期膿毒癥的診斷及預后評估

2024-04-15 07:20
中國醫藥科學 2024年5期
關鍵詞:準確度敏感度膿毒癥

曾 彬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急診醫學科,江蘇 蘇州 215002

膿毒癥屬于急危重癥之一,其以病情發展速度快、癥狀嚴重為主要特點,臨床病死率相對較高,是各級醫院ICU 患者非心臟病變類病死的重要誘因[1]。醫療工作者均認為及早確診膿毒癥有利于病情的快速緩解,能夠盡量控制病死率。其中血液指標檢測技術在膿毒癥診斷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近年研究發現肝素結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可用于感染類疾病的診斷,HBP 能夠激活和加快組織炎性病變,且對微循環功能也會造成影響[2]。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含量和膿毒癥程度呈正相關[3]。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則是炎性病變的重要診斷標志物之一,其敏感度高,但單獨應用缺乏特異性,需和其他指標相結合才能用于疾病的診斷[4]。本研究對蘇州市立醫院(本院)收診治療早期膿毒癥患者72 例及等量非感染疾病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探討HBP、PCT、hs-CRP 三項指標用于臨床診斷及評估預后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 年7 月至2023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膿毒癥患者72 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于本院住院的非感染疾病患者72 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45例,女27例;年齡38~62歲,平均(49.89±5.21)歲。對照組男42 例,女30 例;年齡35 ~63 歲,平均(50.11±4.46)歲。納入標準:①有明確臨床診斷結果,觀察組確診膿毒癥,符合《膿毒癥免疫抑制診治專家共識》[5]標準;②年齡35 ~63 歲。排除標準:①近1 個月服用過抗生素類藥物;②合并肝腎功能疾??;③合并血液系統疾??;④合并傳染性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體檢者血樣采集前需與其溝通,在同意的前提下完成后續檢驗工作。觀察組血樣采集需選擇在膿毒癥患者進入ICU 的早期實施,經由靜脈留置針直接采集。兩組受檢者血液均為外周靜脈血樣,采集完成后需在規定時間內送往檢驗科室,分別對HBP、PCT、hs-CRP 給予檢驗。其中HBP 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PCT 使用免疫熒光法、hs-CRP 使用免疫比濁法,所有檢驗方式所涉及的試劑使用均需嚴格遵照說明書,操作過程需符合醫院內相關檢驗方式的具體要求。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HBP、PCT、hs-CRP 檢測結果。分別記錄觀察組膿毒癥患者及對照組健康體檢者HBP、PCT、hs-CRP 測定結果,并進行組間統計學比較。②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計算。分別計算HBP、PCT、hs-CRP 單一及聯合診斷膿毒癥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 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③預后評估。對患者進行為期3 個月的隨訪,根據患者預后情況劃分生存及死亡,總結生存組患者與死亡組患者三項指標的檢測結果,予以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HBP、PCT、hs-CRP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HBP、PCT、hs-CRP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BP、PCT、hs-CRP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HBP、PCT、hs-CRP檢測結果比較(±s)

注 HBP:肝素結合蛋白;PCT:降鈣素原;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

?

2.2 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計算

三項指標聯合診斷膿毒癥的敏感度、準確度均高于單一指標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計算

2.3 預后評估

72 例觀察組膿毒癥患者隨訪調查發現,52 例患者存活,20 例患者死亡,存活患者HBP、PCT、hs-CRP 低于死亡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預后評估(±s)

表3 預后評估(±s)

注 HBP:肝素結合蛋白;PCT:降鈣素原;hs-CRP:超敏C 反應蛋白

?

3 討論

膿毒癥是由于病原體感染所導致的全身性炎性綜合征,其危害在于原發性感染病灶和對多種臟器、組織、系統功能的影響,早期階段便可能誘發臟器的灌注量下降,如不及時干預很容易導致膿毒血癥、敗血癥等嚴重并發癥[5-6]。國內醫療機構ICU 內膿毒癥發病率可達到20% 左右,患者病死率在35% 左右,如由早期病變發展至重癥階段則病死率會提升至50% 以上,可見該病癥的危害性[7-8]。而為了控制病死率的增加,就需要盡早介入干預,這也對臨床診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早期膿毒癥診斷工作中,體溫、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rophil%,N%)、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等指標雖然也能夠用于炎性病變的評估,但因缺乏特異性的原因導致其不能用于判斷疾病種類,且整體準確度相對較低[9-10]。細菌學檢驗則屬于較為準確的參考指標,不僅可確認感染種類,還能夠準確指導臨床用藥方向,但由于菌株的培養和鑒別工作所消耗的周期較長,會導致病情延誤,不利于控制臨床病死亡率[11-12]。臨床研究發現了多種生物標志物和該病癥的發生和發展程度有著密切關聯,能夠用于快速診斷工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HBP、PCT、hs-CRP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早期膿毒癥患者血液中的HBP、PCT、hs-CRP 的含量會異常升高。同時分析各指標單獨診斷和聯合診斷的對比結果可見,聯合診斷的準確度達到了96.53%,而任何一種指標單獨診斷準確度均在90%以下,說明聯合三種指標的診斷結果準確度更高,也更有臨床應用價值。其中HBP 在正常情況下能夠參與生理反應,而在人體出現炎性病變后則可發揮抗炎效果,并能夠激活白細胞功能,因此炎癥越重該物質的濃度便會越高,以應對病癥反應[13-14]。PCT 則屬于病癥刺激下大量表達的物質,早期膿毒癥患者體內便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便會刺激PCT 的大量合成,其與病癥程度間存在正相關特性,但是否影響整體預后效果尚無數據支撐[15]。hs-CRP 則屬于炎性反應的主要標志物之一,相比于普通的CRP 擁有更高的敏感度,在疾病發生的早期階段也會大幅提升,且能夠用于預測膿毒癥患者的預后效果。

總之,臨床診斷早期膿毒癥可采用HBP、PCT、hs-CRP 三項指標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與準確度,且便于評估患者預后質量,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準確度敏感度膿毒癥
血清IL-6、APC、CRP在膿毒癥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全體外預應力節段梁動力特性對于接縫的敏感度研究
膿毒癥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進展
幕墻用掛件安裝準確度控制技術
電視臺記者新聞敏感度培養策略
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敏感度實證研究
動態汽車衡準確度等級的現實意義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Diodes高性能汽車霍爾效應閉鎖提供多種敏感度選擇
高爐重量布料準確度的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