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人民至上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24-04-16 04:06耿靜波
中華魂 2024年4期
關鍵詞:中國式二十大現代化

耿靜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秉h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根本價值追求,指出站穩人民立場的重要意義,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在新時代新征程,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堅持人民至上,切實擔負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使命,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歷史主體地位

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持人民歷史主體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比嗣裥允邱R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堅持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基于歷史唯物主義深刻闡釋了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一思想。堅守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法寶。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既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傳承。我們要深刻系統地領會江山和人民的關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掌握歷史主動。

按照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學說,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最高價值目標即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扎實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為新時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整體上來看,共同富裕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包括物質生活的富裕以及精神生活的富有。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涵。這就要求我們基于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緊密圍繞“現實的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高度,深刻領會文化不僅服務于人,更促成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重要理念,把實現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共建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則。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深刻認識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遵循文化發展規律,把握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特點與趨勢,多措并舉發展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豐富和改善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立足中國實際,深刻認識文化自信自強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聯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對于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文化自信重要性的認識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把“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的范疇體系,從戰略和全局出發,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作出全面部署。中國式現代化理論來源于人民群眾,彰顯人民性特質。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種特色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蘊含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滋養和理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的現代表征,亦為人類社會新文明形態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文化自信自強與中國式現代化是密切關聯的,前者是后者的文化表征,后者則是前者重要的現實基礎。這也就更加凸顯了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全面理解了中華文化,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式現代化,而人民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價值遵循,中國式現代化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立足中國實際,不斷汲取時代精華,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魂脈”和“根脈”,鞏固和筑牢文化發展的現實根基、歷史根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引領力和凝聚力,進而塑造中華民族新的文化生命體。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大力弘揚革命文化,闡明紅色文化產生的歷史根基,傳承紅色基因,激揚信仰力量。用好制度優勢,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智慧與磅礴力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生態文明建設等結合起來,使文化建設扎根人民火熱的生活實踐,切實與人民同向,與時代同行,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三、與時俱進,以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切實解答時代之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比嗣窳鍪橇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這也就決定了黨的創新理論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用來解決中國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秩序發生巨大變化的現狀,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科學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發揮社會主義文化優越性,勇于擔負歷史使命,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不斷以理論創新引領時代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以深刻的學理闡釋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重點研究闡釋其中的原創性理論成果,把握其內在聯系,注重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扎根中國大地,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聚焦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中事關長遠、事關全局、事關根本的重大戰略課題,加強對當代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把握與研究,創造性地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新命題,創作更多真正代表這個時代的精品力作,進一步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等時代課題,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應“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明具有多樣性。要以文載道、以文化人,綜合運用多種媒介,創新傳播路徑,科學把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深刻內涵及實踐路徑,運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多維度、全方位闡釋中華文明蘊含的深層次價值意蘊,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增強中華文化感召力,提高中國話語說服力。不斷加強與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通過課題規劃、主題出版項目設立等方式,深入闡釋黨的二十大報告為世界發展提供的中國智慧,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彰顯中華文化的使命擔當,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話語權,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源源不斷為人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更好地充盈其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牢固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科學認識我國文化發展規律,推動文化創新,準確把握新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系統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不斷鞏固發展思想文化領域向上向好態勢,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猜你喜歡
中國式二十大現代化
二十大頌
喜迎黨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