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紅色資源 領航思政教育

2024-04-16 03:09劉歡歡
群眾 2024年7期
關鍵詞:江蘇革命紅色

劉歡歡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征程中形成的偉大的精神譜系及物質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具有巨大的引領價值。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苯K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組織并開展革命活動的地區之一,革命歷史悠久,紅色資源豐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江蘇用好紅色資源、弘揚紅色精神作出重要指示,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2023年12月3日,總書記來到鹽城參觀新四軍紀念館時,對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出重要要求。今年3月1日,《江蘇省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正式實施,對于保護、利用和傳承江蘇紅色資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使命。

深耕第一課堂,入腦入心

高校課堂是傳授知識培養人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思想和價值引領的重要平臺,將江蘇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入第一課堂,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江蘇艱苦奮斗的革命歷史和光輝征程,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培養愛黨愛國情感,涵養道德情操。首先,將紅色資源育人鑄魂納入人才培養與發展規劃。將紅色資源深度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設關于江蘇革命歷史的紅色課程,通過系統教學,讓學生深度感知黨的光輝歷程,充分理解紅色資源的時代內涵和精神風貌。同時,密切結合專業課程,逐步引入江蘇的紅色元素,將紅色基因有機地融入學科體系中。例如,在基礎物理、工程力學等課程講述中融入“兩彈一星”事跡與精神,讓學生在加深對專業知識理解的同時,感受到偉大的紅色精神。其次,依托江蘇紅色資源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和形式,堅持理論傳授和紅色教育并舉。思政教師要重視江蘇紅色資源的育人價值,將其轉化為教學資源,在理論講授過程中融入江蘇紅色資源的人物、案例,在提升課堂內容豐富性和趣味性的同時,發揮顯性育人作用。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邀請專家學者、革命前輩開展專題講座,講述江蘇革命歷史、解析革命事件的來龍去脈,幫助學生了解感受櫛風沐雨的革命歲月,為思政課堂注入活力,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

走進校園文化,做深做實

加強陣地建設,讓江蘇紅色資源走進校園文化活動,多渠道豐富第二課堂形式與內容,提升文化自信,增強愛國愛黨情感。首先,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加大江蘇紅色資源的宣傳力度,如依托校報、學校宣傳欄等設置江蘇紅色資源特色板塊,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建立江蘇紅色資源學習專欄,互為補充,營造紅色資源學習氛圍。其次,創設紅色社團,定期舉辦主題展覽、研討分享、文藝演出等活動,為學生提供深度參與江蘇紅色資源的平臺。如“小雨滴”志愿宣講團舉辦雨花英烈事跡與精神展覽走進大中小學系列,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雨花英烈的悲壯歷史和舍生取義的精神,增強對紅色歷史的了解和認同。最后,開展紅色資源研究項目,鼓勵學生參與江蘇紅色資源相關研究,在培養他們研究興趣和能力的同時,增強對紅色資源的理解與認同。學生依托研究項目,挖掘包括地方志、檔案館等豐富的史料資源,既有助于充實江蘇紅色資源的資料庫,激發紅色基因的活力,又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自己的機會,培養深度思考、砥礪品格和研究能力。

融入社會實踐,見行見效

把紅色文化傳承納入高校社會實踐規劃,提升學生的認可度和感知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賡續紅色血脈。首先,建立紅色資源融入社會實踐長效機制。一方面,學校要與周圍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建立合作機制,為學生提供實踐教育基地,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基地建設服務等工作。另一方面,健全保障機制,對開展紅色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經費支持和考核激勵,以保證紅色主題實踐的實效。其次,豐富和深化社會實踐形式。定期開展紅色主題實踐和志愿講解活動,如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紅色專項、挑戰杯紅色專項,組織學生訪學江蘇的紅色文化遺址、紀念館、革命歷史博物館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形成調研報告,既能磨練大學生意志,又能接受愛國主義情感的陶冶。同時,發揚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組織學生到周邊社區、鄉村開展紅色傳統教育,通過為當地居民講解紅色歷史,組織主題活動,提供紅色教育服務,推進紅色資源真正走進基層。最后,加強與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的聯動,將部分課程內容設置在紅色基地、場館,進行現場教學,加深對紅色資源的認識,喚起感性體驗和思想共鳴。

創新傳播手段,聚力聚能

增強江蘇紅色資源的傳播力、提高紅色基因的傳承力,必須豐富手段創新傳播方式。首先,利用多媒體手段開設線上紅色資源課程。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平臺,以圖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設計生動有趣的紅色資源課程,打破時間邊界,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如常州大學參照《國家記憶》欄目創設“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系列視頻,滿足學生線上學習需求。其次,運用VR、AR、全息投影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江蘇紅色資源數字展覽、虛擬展覽館、在線數字展覽等,展示歷史事件、革命遺址等,學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參觀學習,突破空間限制,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資源的魅力。此外,建立紅色檔案數據庫,整合紅色資源,優化傳播鏈條。如南京打造“中國南京紅色在線”平臺,繪制了南京紅色資源的電子地圖。最后,運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紅色資源宣傳和分享。通過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發布紅色資源相關的短視頻、圖文信息,引起學生的關注,形成傳播效應,提高紅色資源在學生中的知名度。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

責任編輯:包詠菲

猜你喜歡
江蘇革命紅色
紅色是什么
數讀江蘇
數獨江蘇
數讀江蘇
紅色在哪里?
江蘇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追憶紅色浪漫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