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城市中的公共藝術作品探析

2024-04-16 09:35徐尉剛吳鳴
大觀 2024年1期
關鍵詞:城市形象

徐尉剛 吳鳴

摘 要: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公共藝術作品在當代城市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些作品不僅可以為城市增添美感,還可以成為文化交流、社會交往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渠道。此外,公共藝術作品還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體現城市的特色和人文內涵,進一步豐富城市的文化底蘊?;诖?,對當代城市中的公共藝術作品進行探析,以供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詞:當代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城市形象

城市中的公共藝術作品可以提供美學體驗和視覺享受。例如,雕塑、噴泉、壁畫等藝術作品能夠以獨特的方式與城市環境融為一體,并引起行人的注意。這些作品不僅具有裝飾性,還具有藝術性,為城市營造了獨特的氛圍。每當人們經過這些公共藝術作品時,都能夠獲得視覺上的愉悅和美感,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一、當代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的特點

(一)與城市環境融合

當代公共藝術作品強調與城市環境的融合,通過與周圍景觀、建筑和空間的相互聯系,促進城市氛圍的營造。第一,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環境的景觀融合,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或建筑相互呼應和襯托。通過與景觀元素的結合,公共藝術作品可以與周圍環境形成和諧的整體,提升城市景觀的美感和凝聚力。例如,在城市公園中,可以將雕塑作品與花壇、湖泊等自然元素融合,創造出富有生氣和動感的景觀效果;在城市街道中,可將藝術裝置與城市建筑、街道設計等相融合,塑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第二,公共藝術作品融合了城市的文化內涵,展現了城市的歷史、傳統和民俗特色。藝術作品所蘊含的符號和寓意,可以傳達城市的獨特文化價值。這些作品體現著當地的民俗與傳統,使居民和游客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城市的文化根源。例如,在歷史悠久的城市中,可以采用傳統雕塑、壁畫或拼貼等形式,描繪歷史事件和文化符號,增強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在國際化的城市中,可以利用具有現代、抽象或前衛風格的公共藝術作品,以體現城市的國際化和多元化。第三,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環境的融合促進了公眾的參與。這些作品常常被設計成能夠與公眾互動的形式,使公眾通過觸摸或其他互動形式對藝術產生興趣和熱情。例如,一些當代公共藝術作品被設計成巨型雕塑或立體裝置的形式,允許公眾進入其內部或根據作品的結構進行互動,從而激發公眾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進其與藝術作品的情感交流。

(二)多樣性和創新性

當代公共藝術作品突破傳統形式和材料的局限,采用多樣的藝術形式,以及創新的表現手法、材料和概念,使公眾對藝術有了全新的審美體驗。首先,當代公共藝術作品通過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除了傳統的雕塑、繪畫和壁畫,當代公共藝術作品還采用了數字藝術、裝置藝術、影像藝術、互動藝術等新興形式,拓展了藝術的邊界和表現方式。其中裝置藝術是一種通過三維裝置創造整體環境或特定場景的藝術形式。比如,在廣場上放置的大型裝置作品,通過其獨特的材料和結構,改變了環境的格局與氛圍;影像藝術以視頻、投影等為媒介,給公眾帶來獨特的感官享受;數字藝術利用計算機和數字技術,創作出抽象、虛擬、獨特的作品。其次,當代公共藝術創作者在材料選擇上越來越勇于創新,能夠打破傳統的材料使用限制,運用各種新材料和技術。如使用玻璃、金屬、塑料、水泥等材料創作具有現代感的雕塑作品,或者運用環保材料和可回收材料創作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裝置作品等,不僅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沖擊力,還提升了藝術的深度與內涵。在公共空間中,通過與周圍環境的對比和襯托,這些創新材料的應用可以為城市增添一種獨特的現代氛圍。

二、當代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的影響

(一)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公共藝術作品作為城市的藝術品,吸引人們駐足觀賞,提升了城市空間的品質。首先,公共藝術作品創作精良、形式多樣。無論是雕塑、繪畫,還是裝置藝術作品、數字藝術作品等,都展現出藝術家的杰出技藝和創意構思。藝術家精妙的技巧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能夠使作品在美學層面上獲得高度的贊賞。其次,公共藝術作品的色彩運用和結構豐富多樣,能夠給公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在公共藝術作品中,色彩或鮮艷或柔和,幾何元素相互融合,為城市景觀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氛圍。公共藝術作品不僅給公眾帶來了獨特的美學享受,還提升了城市空間整體的美感。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環境相互融合,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賦予了城市獨特而豐富的藝術氛圍,在使人們欣賞到藝術作品的美麗和獨特性的同時,使城市成為一個藝術與生活相融合的空間。

(二)引發公眾思考

公共藝術作品體現了藝術家對社會、文化等議題的探索和表達,能夠引發公眾對相關議題的深入思考。藝術家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創新的藝術理念,通過作品傳達對社會問題的關切,激發公眾對于當代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使其關注問題的根本原因和解決方案。而且,公共藝術作品常常具有象征性、隱喻性或啟發性的元素,可以引發公眾對于作品的深入解讀和思考。公共藝術作品中獨特的符號和抽象的形象,可以傳達出藝術家強烈的思想和情感,使公眾在解讀作品的同時,重新思考和審視個人與社會、自然界之間的關系。例如,將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的建筑、景觀、歷史背景等相結合,可以將公眾的個體性與城市的整體性聯系起來。通過欣賞公共藝術作品,人們得以思考自身在城市空間中的角色與意義,加深對個體與社會和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依存關系的理解。最后,公共藝術作品還能引發公眾的哲思和情感共鳴。作品能夠通過主題與情感觸動人們的內心,引發他們思考生命的意義、人性的復雜以及社會存在的問題。這不僅增強了公眾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還促進了公眾對于自己及周圍世界的體驗和思考。

三、當代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的作用

(一)城市標志

公共藝術作品常常成為城市的標志,體現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底蘊,增強了公眾的認同感。首先,公共藝術作品通過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內容,展現了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底蘊。例如,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了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并成為城市的象征。其次,公共藝術作品作為城市的標志,也增強了城市居民的認同感。城市標志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居民共同的記憶和情感的紐帶。其不僅僅連接著城市的過去和現在,還承載著城市居民的共同記憶和情感??梢哉f,公共藝術作品是城市居民自豪感的來源。此外,公共藝術作品作為城市的標志,還有助于城市的宣傳和推廣。作為城市的視覺象征,公共藝術作品能夠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關注,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對城市經濟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環境美化

公共藝術作品在美化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公共藝術作品是城市環境的重要元素。其存在打破了城市空間的單調,為城市街道、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增添了藝術的元素。這些藝術作品以獨特的形式,提升了城市的視覺魅力,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一座座雕塑、一幅幅壁畫,如同城市的瑰寶,賦予了城市新的生命和活力。其次,公共藝術作品設計也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環節。良好的公共藝術規劃可以使藝術作品與城市環境相得益彰,為城市的整體美感加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社區交流

公共藝術作品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體現了一個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居民通過欣賞和理解這些藝術作品,可以了解和接觸到更多的文化信息,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首先,公共藝術作品可以促進社區交流。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如雕塑、壁畫等,都設在公共空間,如公園、廣場等。這些藝術作品的公共性使其成為居民交流的內容。人們在這些藝術作品周圍聚集、交談,分享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其次,公共藝術作品還有助于提升公民素養,增強社區凝聚力。公共藝術作品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傳播藝術知識,提升公眾的藝術素養,增強公眾對社區的歸屬感[1]。再次,公共藝術作品還是社區活動的載體。許多社區會圍繞公共藝術作品舉辦各種活動,如藝術展覽、講座、工作坊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居民的藝術素養,還可以為他們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居民可以增進對藝術作品的理解,還可以增強凝聚力。最后,公共藝術作品也是社區內外交流的媒介。一個社區的公共藝術作品可以反映出該社區的特色和魅力,吸引其他社區甚至外地的人們前來參觀和交流。這不僅可以為社區帶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還可以提升社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2]。

(四)文化教育

公共藝術作品在當代城市中以獨特的形式和功能,融入城市的文化教育,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搭建了其與藝術溝通交流的橋梁。首先,公共藝術作品是城市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其存在使藝術不再局限于博物館、畫廊、劇院等地,而是走進了公眾的日常生活。這些公共藝術作品以獨特的視覺形象和內涵,傳達了豐富多樣的藝術信息和文化價值觀,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藝術體驗和文化生活。其次,公共藝術作品在促進公眾欣賞藝術、理解藝術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許多公共藝術作品都是由知名藝術家創作,往往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公眾可以通過欣賞和理解這些藝術作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增強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從而在藝術的世界中得到啟迪和教育。

此外,公共藝術作品也是城市文化教育的重要窗口。每一個公共藝術作品都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講述了城市的故事,體現了城市的精神面貌。通過欣賞公共藝術作品,公眾不僅可以了解到城市的歷史文化,還可以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活力[3]。

(五)歷史保護

在當代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除了具有審美和教育的價值,還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歷史保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如雕塑、壁畫等,都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家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再現了歷史,使歷史得以長久保存。例如,一些歷史雕塑和紀念碑,直觀地展現了歷史的某一瞬間和相關人物,使公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歷史的魅力。

公共藝術作品是歷史的傳承者,其將歷史和價值觀以藝術的形式傳達給公眾,使公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了解和學習歷史。這不僅提升了公眾對于歷史的認知,還提升了公眾的歷史意識,有利于歷史的傳承。同時,公共藝術作品也是歷史的保護者。許多公共藝術作品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歷史和文化的具象化,是城市歷史和文化的象征。對這些公共藝術作品的保護,就是對歷史的保護。通過對公共藝術作品的保護和修復,可以保留歷史的痕跡,延續歷史的脈絡。此外,公共藝術作品還是歷史的發展者。藝術家在創作時會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需要,對歷史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使歷史在藝術作品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從而使歷史得以傳承和發展[4]。

(六)精神滿足

在當代城市中,公共藝術作品不僅豐富了城市的視覺景觀,還在精神層面給予人們深刻的啟迪,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藝術作品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象,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公共藝術作品的主題多種多樣,有的描繪歷史人物和事件,有的反映生活瑣事,有的探索自然和人性。這些作品以豐富的內容和形式,滿足了人們對于美的追求,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其在滿足人們視覺審美需求的同時,也傳達了深層的文化信息。每一件公共藝術作品都是一個城市、一個社區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的反映,其講述了城市的故事,展現了城市的魅力。人們通過欣賞和理解公共藝術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自己生活的城市,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5]。

總之,當代城市中的公共藝術作品對于城市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不僅為城市增添了美感和文化底蘊,還為文化交流和人們的社會交往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公共藝術作品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還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應該進一步注重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和推廣,使其在當代城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靜赟,喻鵬.淺談當代城市建設中的公共藝術作品設計[J].大眾文藝,2014(24):79.

[2]金琪.延安傳統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藝術中的當代性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2.

[3]李瑩,余利平.當代城市公共藝術的互動性探析[J].藝術大觀,2021(32):127-129.

[4]王思彤.城市開放空間公共藝術設計研究:以大連星海廣場設計為例[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5]韓月賢.視覺文化時代的公共藝術傳播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20.

作者簡介:

徐尉剛,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三級美術師,研究方向為公共藝術。

吳鳴(通信作者),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常州畫院院長,研究方向為公共藝術。

猜你喜歡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動漫宣傳片的開發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如何運用音樂語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倫貝爾藍》為例
鏡中武漢:城市形象的傳播與認同
芻議沈陽城市形象與效益
大理旅游城市形象傳播分析
2015年《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欄目的城市形象呈現
城市形象研究路徑綜述
關于改進城市形象宣傳片制作方式的建議
運用紀錄片傳播城市形象問題的思考
微信平臺上中國城市形象修辭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