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蘭山滿飄紅酒香:13萬畝戈壁灘上濃郁而滄桑的發酵

2024-04-16 09:39肖鳳偉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3期
關鍵詞:戈壁灘賀蘭山葡萄園

肖鳳偉

年近古稀的陳德啟站在他用心打造多年的酒莊外,欣慰地看著一望無垠的葡萄田,那些新苗即將破土——他曾是一位成功的華僑商人,身家數十億元,卻在2007年從泰國跑到寧夏,用2億元買下13萬畝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從此,他開始了白天面朝荒灘背朝天,晚上“蝸居”簡易平板房,吃著滿是塵沙的方便面的艱苦生活,也開始了傳奇的寧夏種樹釀酒之旅。

扎根戈壁,打造綠墻

2007年,在泰國做生意的陳德啟回老家福建晉江探親時,恰好遇到家鄉政府聯合寧夏政府舉辦的一場“閩寧協作”大會,目的是讓福建商人去寧夏投資,解決寧夏落后、貧窮的面貌。

陳德啟第一個報了名并隨工作人員一起去寧夏考察。他們的第一站是銀川市西夏區。其實,這是陳德啟第二次來這里了。西夏區的賀蘭山東麓,作為中華大地上經歷戰爭最頻繁的山脈之一,山腳下是亂石叢生、土壤干旱的戈壁灘,不僅寸草不生,還一年四季塵土飛揚。

當時,賀蘭山東麓區還沒有全部通電。當地的人們要想喝上一口干凈的水,就需要去很遠的地方,拉著人力車載回來?!盀槭裁礇]有人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讓大家過上好日子呢?”陳德啟問道。

“環境這么差,誰愿意來?來了又能做什么?這也是我們為難的地方,所以才邀請大家過來,看有沒有辦法幫到當地居民,改善他們貧窮落后的面貌?!边@是陳德啟得到的答案。

“我決定來投資,愿意盡我最大的能力改變這里!”陳德啟從發問到用2億元買下了賀蘭山東麓13萬畝塵土飛揚的戈壁灘,僅用了15分鐘。

當陳德啟把自己買下戈壁灘這件事告訴家人后,親朋好友都以為他瘋了。他們想辦法阻止他:“你如果在別的城市買下這么多地,我們都支持,因為憑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房地產??墒?,那是寸草不生的戈壁灘,你買下來又能做什么呢?”

“種植葡萄,然后生產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边@是陳德啟心里的真實想法,但是,他沒有說出來。不過,能白手起家賺到數億元身家,他有資格自信:想做的事一定會做成。

1956年,陳德啟出生在晉江一個普通的家庭,由于家庭貧困,小時候的他經常饑一頓飽一頓。為了改變貧困的生活,20世紀80年代初,陳德啟便跟隨一個老鄉去泰國尋求發展。他憑借獨特的眼光和商業智慧,靠從豬的苦膽中提取一種中藥材而賺得了第一桶金。

隨后多年,陳德啟輾轉多地,涉足過貿易、旅游、房地產等行業,逐步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早已成了財富自由的成功商人。

走的路多了,見的人和事也多了。每當陳德啟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看到有關中國某些地方貧困生活的報道,他就會思考一個問題:人這一輩子除了賺很多錢讓家人過上好生活,還可以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呢?

2004年,陳德啟在法國談一筆生意。合同簽得很順利,當大家舉杯慶祝時,一個名叫凱西的法國商人舉起酒杯,挑釁地說:“陳先生,請品嘗一下我們法國的紅酒吧,在你們中國,估計永遠生產不出來味道這么濃厚醇正的葡萄酒?!?/p>

凱西的高傲讓陳德啟心里十分不舒服,但是他還是舉起酒杯,微笑著說:“放心,用不了多久,我一定會請大家在中國喝上比這個還要甘甜的葡萄酒?!?/p>

那之后,陳德啟一直在國內物色一個適宜種植葡萄的地方。他始終堅信,法國人可以做出的東西,中國人也一樣可以。中國地大物博,如果能夠種植出一種與法國一樣品質良好的釀酒葡萄,就一定可以生產出品質良好的葡萄酒。

2005年,陳德啟聽說寧夏賀蘭山的緯度與法國波爾多、勃艮在同一緯度,且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具備幾乎所有種植葡萄的優勢條件。于是,他來到銀川,收集了一些土質,專門帶到法國檢測。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陳德啟就動了在銀川種植葡萄的念頭。只是,多年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他知道一個道理:任何生意的成功,在最初的念頭與開始之間都需要去調查、準備,然后再等待機會。

跟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來東麓之前,陳德啟就有種預感:自己的機會來了。尤其在來的路上,陳德啟在東麓區周圍看到了水渠,他心里有底了:只要有水渠,就不會缺水。

陳德啟選擇這個地方投資,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發現東麓這塊土地既靠著著名的賀蘭山,又靠著國家AAAA級風景區——西夏王陵。如果以后種植葡萄成功了,到時候不僅可以生產出有名的葡萄酒,還可以治理好風沙,讓這里成為一個旅游勝地,為當地貧困的人們帶來收益。

艱苦創業,從頭再來

買下戈壁灘后,陳德啟帶著他招來的工人,來到了賀蘭山腳下。當時風沙極大,且不通水電,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大家在這里的吃住問題。最開始,陳德啟讓工人搭建了臨時帳篷??缮衔绱詈玫膸づ?,下午就被風吹走了。

白天氣溫還是30℃,晚上卻只有10℃,陳德啟不得不跟其他人擠在一起,抱團取暖。第二天醒來,滿身滿臉都是黃沙。由于環境太惡劣,10天不到,陳德啟招來的100多名工人只剩下一半。

陳德啟換上草帽草鞋,帶領工人一起平整土地、打井種樹、修路拉電,凡事身先士卒,親力親為。陳德啟從離家那一年開始,有過多次創業,每次創業初期都十分艱辛。但這次在戈壁灘上的創業,卻是他多年創業以來最艱難的一次。

很多人都不理解,年過五旬的陳德啟,為什么放著好好的老板不做,卻跑到偏遠的西北戈壁灘,投資那么多錢,每天風餐露宿吃苦。陳德啟沒有做任何解釋,因為他明白,唯有成功和結果才能證明一切。

解決了水電之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擺在陳德啟的面前——他并沒有種植葡萄的技術。要想種植出高質量的葡萄,技術是核心力量。

于是,陳德啟在一批年輕力壯且有文化的工人中,挑選了10人,帶著他們去了法國波爾多,專注學習6個月的葡萄種植技術。

2008年10月,陳德啟親自監工,帶領工人開始栽種葡萄苗。賀蘭山東麓漫天黃沙,還有很多沙坑,載樹苗的車子很容易陷進去。汽車進不去的地方,就要人扛著葡萄苗,帶上水和鐵鍬步行進去。

工人們忙碌一整天,每個人也只能種下400棵葡萄苗。陳德啟像呵護孩子一樣呵護著那些樹苗,內心充滿了自豪與期待。然而,葡萄苗成活率并不高,有時一場大風,或者因為缺水,病毒侵害,一夜之間就會盡毀。

為了安全起見,陳德啟花高價從法國波爾多空運來有機葡萄苗。他也和葡萄園里的雇工一樣戴著草帽,手里拿著工具在葡萄園中勞作。經過幾個月的浴血奮戰,3萬畝先期目標完成,一望無際的荒漠中,終于有了一絲生氣,

然而,讓陳德啟沒想到的是,第二年的夏天,有的已經結出果實的葡萄苗在大面積枯死。即便陳德啟讓工人們用井水不停地抽水灌溉也無濟于事。

陳德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愁得頭發都白了。他連續3天蹲守在葡萄園中,不停地打電話咨詢。原來,寧夏戈壁灘一年降水量是200毫升,蒸發量卻是2000毫升,即便有人工灌溉,在炎熱的夏日下,也很少有植物能成活。

根據專家的建議,要想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出萬畝葡萄園,首先就要先將大面積土地分成小塊,然后再在四周種上楊樹,給葡萄園筑起一道綠色城墻。一來可以阻擋風沙,二來可以預防水分的快速蒸發。

陳德啟算過一筆賬,這么大的場地,至少需要種植500萬株白楊樹,買一株樹苗就需要20多元,花費之多可想而知。何況還要等它們長大、長高,一株白楊樹僅僅一年的維護費就要2000元,這還不包括人工費。

但陳德啟看得長遠,他深知,葡萄園地處風口,風沙極大,要想種出葡萄,必須先造林。更何況,若能把光禿禿的戈壁灘變成綠洲,受益的不僅僅是這座葡萄園。

當陳德啟公布種白楊樹的計劃時,不出所料又遭到了身邊人的強烈反對。陳德啟的弟弟勸他盡快收手,現在放棄,虧的可能只有2億元,可如果繼續堅持下去,可能會傾家蕩產。

那天,陳德啟將所有家人都召集到一起,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在會議上,他真誠而堅定地說:“我們的生活也是從一窮二白而來,我們現在是有好日子過,不愁吃穿,還有錢可賺??蛇@是我們一生追求的目標嗎?百年之后我們都是一抔黃土,又能給世人留下些什么?你們看看賀蘭山那些人,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的錢都沒有,在能幫他們脫貧致富的情況下,咱們能忍心看他們這樣一代代窮下去嗎?”

陳德啟的妻子韓萍想了想,帶頭說:“我理解你,也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只要你做的事情,我無條件支持!”妻子的話給了陳德啟信心,他最在意的就是枕邊人的態度。

打造荒灘,遍地紫色

從2億元買下13萬畝的戈壁灘,到植樹成功,陳德啟已經投資了將近10億元。而這才是剛剛開始,后續才是真正需要錢的時候,因為每棵白楊樹、葡萄苗每年還需要維護費2000元。陳德啟的資金開始逐漸緊張起來,為了繼續投資,他不得不陸陸續續把自己經營的企業忍痛賣掉。韓萍不放心丈夫的身體,為了照顧她,也搬到了賀蘭山。

為了進一步解決缺水問題,陳德啟又花高價聘請了法國波爾多種植葡萄的專家,將水井灌溉法改成了滴水灌溉技術。他的投入與用心,終于讓葡萄園改變了。

2012年,距離陳德啟買下戈壁灘已經過去了5年。園區里的白楊樹用著從以色列引進的滴灌設備,喝著引流而來的黃河水。田塊之間的水泥路上,兩側的白楊枝繁葉茂,高大挺拔,沿著道路一字排開,望不到頭。它們是保護萬畝葡萄生長的“安全罩”,更成為賀蘭山下遮風擋沙的一道綠色屏障。

陳德啟創新的“深溝矮種”葡萄種植技術,讓葡萄產量提高了15%。2013年,這片戈壁灘終于結出累累碩果,萬畝有機釀酒葡萄全部掛果。由于當地的自然環境獨特,種植出來的有機葡萄糖分足,飽滿,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

當初,陳德啟是因為想要創立一個在世界上叫得響的中國紅酒品牌,才來到賀蘭山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也才是他真正開始實現夢想的時候。

其實,早在2011年,陳德啟就開始在葡萄園的深處建造國際大酒莊了。葡萄酒的釀制并不像植樹造林一樣簡單,它需要更多技術。首先,陳德啟專門聘請了葡萄酒釀造師,并且在法國先進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和升級。

釀造車間的發酵罐是陳德啟聘請來的團隊自己設計的,底部類似圓錐形,相比國外常用的圓筒形發酵罐,他們設計的款式清除葡萄皮渣更方便,還能在發酵之前去除葡萄籽,減輕酒的苦味。

2013年,賀蘭山酒莊的第一批葡萄酒釀制而成,而陳德啟投入的16億元終于變成了一桶桶葡萄酒,他給這款葡萄酒起名“賀蘭神”,預示著它就是賀蘭山的靈魂,也希望有一天“賀蘭神”能成為寧夏乃至中國的一張“紫色名片”。

“賀蘭神”葡萄酒上市的當天,就被哄搶一空。終于,陳德啟的付出也有了回報?!百R蘭神”葡萄酒因為品質優良,宣傳也做得很好,很快就享有盛名。

為了讓“賀蘭神”葡萄酒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16年,陳德啟去了法國招商,他提著一瓶瓶葡萄酒去曾經的客戶那里,上門推銷,詳細介紹自己的創業經歷,以及未來的規劃藍圖。

當陳德啟提著“賀蘭神”葡萄酒再次見到那位凱西時,對方大吃一驚。陳德啟開心地說:“凱西先生,時隔12年,還記得我當年和您的約定嗎?我說過,我一定會讓您品嘗到我們中國的獨特的紅酒。來,嘗嘗怎么樣?”

凱西接過酒杯,淺淺品了一口,立即豎起了大拇指:“有屬于你們中國獨特的味道,香甜,醇厚,清冽……不錯,你厲害?!边@次法國招商,陳德啟簽訂了2000萬元的訂單,僅與凱西一人就簽下了1000萬元的大單。

截至2017年,陳德啟的酒莊所釀的葡萄酒已斬獲第23、24、26屆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金獎,巴黎吉伯特大賽、“一帶一路”國際葡萄酒大賽金獎等多個國內外大賽大獎,并連續兩年代表中國葡萄酒進入法國羅浮宮巡展,令中國葡萄酒聲名遠揚。

如今,在荒無人煙的賀蘭山戈壁灘上,陳德啟筑起了心中的“紅酒王國”,也收獲了事業上的成功。在陳德啟的帶動下,10多個酒廠開始陸續進駐寧夏,帶動寧夏形成年綜合產值166億元的葡萄酒大產區,也解決了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僅陳德啟的葡萄園用工高峰時,每天工人數量就達3000多人。

不僅如此,當地的一些農戶受到啟發,也開始嘗試種植釀酒葡萄,鉆研釀酒技術,走上了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道路。曾經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只能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時可以填飽肚子,如果遇到天災,溫飽問題也難以解決。如今,白楊樹連成一片,葡萄遍地。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的賀蘭山也從“干沙灘”搖身變成引來金鳳凰的“金沙灘”,東麓的葡萄產區也已成為許多人眼中的“東方波爾多”。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民找到了就業崗位,水利設施也在政府的幫助下興建起來。

但在陳德啟眼里,這點成績遠達不到自己的預想。他接下來的規劃是要把13萬畝戈壁灘中尚未開發的部分,建設成一個集酒莊、葡萄園、度假村、學校、旅游等為一體的葡萄小鎮。

另外,陳德啟還要在賀蘭山再建起一座世界級紅酒博物館,將各國知名酒莊聚集到產業園內,讓更多人來到寧夏,品嘗中國釀造的葡萄酒。如果計劃成功,他預計能夠再為當地居民提供上萬個就業機會。

多年來腳踏實地創業的經歷讓陳德啟贏得了當地人的尊重,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葡萄狂人”“大地之子”,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年的辛酸。不過,他說:“只要能為當地的農民真真實實做一些事情,一切都值得?!???????????編?輯/葉正正

猜你喜歡
戈壁灘賀蘭山葡萄園
賀蘭山的鳥兒們
摘葡萄
賀蘭山巖畫:刻在石頭上的遠古呼喚
寧夏賀蘭山森林生態系統經營技術
爺爺的葡萄園
靈魂只能獨行之六
“兩彈元勛”鄧稼先 深藏功與名,汗灑戈壁灘
葡萄園里的珍寶
家鄉的葡萄園
戈壁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