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掘金新質生產力

2024-04-16 03:31
股市動態分析 2024年6期
關鍵詞:新質高端化傳統產業

長期以來,科技創新始終是我國發展的主旋律。從80 年代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 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再到十九大中首提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持續受到頂層重視。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 新質生產力”列為首要任務,成為今年兩會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梢钥隙ǖ氖?,今年“ 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科技產業政策與投入將會顯著發力。新質生產力或將與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形成共振,有望成為新的市場主線,其中蘊含的投資機會更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第一動力

“新質生產力”一詞于2023 年9 月首次提出,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央政治局會等高級別會議中頻繁強調。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 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通過“ 創新”,即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質優”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最終形成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先進生產力”。

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一是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形成高科技的生產力;二是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要載體,形成高效能的生產力;三是以新供給與新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為落腳點,形成高質量的生產力。

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將為經濟注入新活力,為市場帶來新動力,利好上市公司的長期發展。同時,新質生產力不僅推進科技創新有利于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將起到推動作用。

其中,代表創新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根據“十四五規劃”,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未來產業主要包括九個領域: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產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

除了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還強調升級改造傳統產業,也就是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特別典型的就是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這意味著數字經濟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點之一。

三大抓手和五大方向

華鑫證券近期研報觀點認為,關于新質生產力的投資機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明確的指引,其中包括“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大抓手,并重點聚焦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數字經濟產業、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傳統產業五大方向。

1)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材料、低空經濟、新能源、創新藥、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經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氫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造、衛星網絡等;

2)未來產業:人型機器人、量子科技、生命科學、元宇宙、新型顯示、未來網絡等;

3)數字經濟產業:人工智能、算力、智能家具家電、數據安全等;

4)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集成電路、光伏、半導體、工業母機等;

5)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傳統產業:食品、石油化工、紡織服飾、新型儲能等;國聯證券分析指出,從中央角度出發,政策對于戰略新興產業重視程度較高,2010 年至今政策提及次數最多的行業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同時,綠色環保提及次數較多,且在十四五規劃后提及頻率再度上升,也可重點關注。未來產業方面,整體政策關注度不及戰略新興產業,但在十四五規劃后有顯著提升,其中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提及次數較多。

另一方面,從地方政府角度看,地方兩會均普遍提及新質生產力,從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對于戰略新興產業同樣極為重視,對于新能源、綠色環保、新材料的提及次數較多,其中新材料是地方兩會在發展目標中更重視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則相對弱化。對于未來產業,地方政府的關注度整體相對有限,重視程度不及戰略新興產業,可能由于當下對于未來產業的理論認知、發展路徑和業態并不明晰。率先發展人工智能是各地區未來發展方向的共識,其余涉及行業則分化明顯,如寧夏、青海、山西整體提及產業不多,但均提及了新型儲能領域,突出因地制宜的思想,可關注差異化亮點。傳統產業來看,地方兩會提及產業與多地傳統支柱產業重合度較大,其中鋼鐵、有色、化工、石化、紡織業提及次數較多,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高端化、工藝升級是主要提及的轉型升級方式。

國聯證券認為,結合中央層面會議與地方兩會情況,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交集更值得關注;對于傳統產業,則關注其地方兩會提及產業與地方支柱產業的交集。具體來說,新興產業需重點關注新能源、信息技術、綠色環保、新材料,未來產業重點關注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生物制造、量子信息,傳統產業重點關注鋼鐵、有色、化工、石化。

圖: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外延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 年)》,億歐智庫,國聯證券研究所

猜你喜歡
新質高端化傳統產業
尋找新質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聚甲醛高端化亟待解決 中國企業將如何破局
澳克泰工具:轉型“難加工材料切削專家”,堅定走高端化路線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后工業化時代上海制造業發展定位和對策研究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丘區傳統產業仍大有可為
專家開方:傳統產業創新互動做強做大
簡析制約我國眼鏡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