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條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2024-04-16 03:31
股市動態分析 2024年6期
關鍵詞:新質歸母位數

從近十年兩會前后A 股走勢來看,兩會前市場多因政策預期抬升而表現較好,會中多出現短期震蕩、跌多漲少,會后則多受穩增長總量政策和產業政策催化而上行。兩會上作出的產業政策定調不僅影響會后行業的短期表現,更是對全年主線行情的指引。

2024 年,兩會的重要任務排序出現明顯的變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的首要任務,“科教興國”緊隨其后,去年排名第一的“著力擴大內需”今年位列第三,可見對于創新發展的重視。由于兩會定調對主線行業的形成有較強的推動力,這或許意味著新質生產力有望成為今年的主線。

中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根據銀河證券近期統計,從市場表現來看,以新質生產力指數(8841755. WI)作為參考,2018 年至今觀察到該指數震蕩上行,尤其是2023 年以來,漲勢較為陡峭,2023 年全年上漲了44.94%,相對全A 獲得49.79% 的超額收益率。(見圖一)

新質生產力指數包含50 只成分股,涉及11 個一級行業,按權重依次是電子、通信、機械設備、汽車、計算機、傳媒、電力設備、家用電器、環保、公用事業、國防軍工行業。2023 年前三季度,新質生產力指數實現營收39975.66 億元,同比增長4.72%;歸母凈利潤2876.11 億元,同比增長9.89%,業績表現好于全A(2023 年前三季度全部A 股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速為2.15%,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為-2.87%)。目前市場預期,到2025 年,新質生產力指數有望實現超過6 萬億的營收,約5000 億的歸母凈利潤。

銀河證券指出,從業績情況來看,新質生產力指數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總體呈逐年遞增趨勢,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支持下,未來有望延續增長態勢。

同時,作為高速成長的領域,新質生產力指數具有股息率相對較低、估值水平相對較高的特征。

圖一:2018 年以來全A 指數與新質生產力走勢對比

圖二:2018 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指數估值走勢

2018-2022 年,新質生產力指數每年現金分紅金額呈遞增趨勢,股息率先降后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 年3 月8 日,2023 年新質生產力指數的現金分紅總額為1058.72 億元,股息率為2.7%,遠低于煤炭、銀行等高股息行業的股息率。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2024 年3 月8 日,新質生產力指數的PE(TTM)為19.99 倍,處于2018 年以來77.86% 分位數水平;其PB(LF) 為1.88 倍,處于2018 年以來50.80% 分位數水平。(見圖二)

從產業角度來看,新質生產力對應的兩大產業,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當前營收增速總體較高,而歸母凈利潤增速有正有負、分化較大。

其中,2023 年前三季度,高端裝備營收累計同比增長26.85%,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長34.20%,儲能行業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累計同比增長21.40%、36.46%,業績表現較為優異。此外,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機器人、量子技術等產業均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正增長,業績表現相對較好;新材料、醫藥生物、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等產業營收實現正增長,但歸母凈利潤仍在下降,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人工智能、基因檢測等產業營收、歸母凈利潤均負增長,尚處于技術研發期。(見表一)

2023 年,量子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信息技術指數實現上漲,漲幅分別為24.57%、17.13%、8.12%、3.02%,其余指數均下跌。2024 年年初至3 月8 日,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能源、量子技術等指數實現上漲,漲幅分別為5.58%、4.12%、2.44%、2.28%??梢?,2023 年,業績表現與指數漲跌中間的相關性較弱;2024年以來,業績表現與指數漲跌中間的相關性有所改善。

估值方面,當前人工智能、基因檢測、量子技術等指數的PE(TTM)分位數相對較高,均處于2018 年以來50%-60% 分位數中間,其余指數估值分位數均低于50%??傮w上,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的指數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并未高估,具有較高的中長期投資價值。(見表二)

重點關注四條線索

從產業投資視角來看新質生產力,建議關注新技術、新要素、新裝備、新基建這四條線索對應的長期發展機遇。

1. 新技術:科技創新引領

中泰證券指出,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強調科技時所指出的,與大國核心科技競爭力密切相關“顛覆性技術、前沿性技術”是中央層面“ 新質生產力”關注的重點所在。

一方面,央企科技龍頭或是承接前沿性技術的重要載體,政策后續預計也將圍繞上述主體集中給予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將其打造為未來產業“鏈長”,預計這是新質生產力貫穿全年真正受益的核心主線。

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有望與產業技術大趨勢形成共振,預計海外科技映射仍將在今年全年反復活躍。但需要注意的是,與以往海外映射相比,本輪映射更加側重主題而非產業,故投資時要更加重視籌碼結構與波段操作。

2. 新要素: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數據”將逐漸成為驅動經濟運行的新質生產要素。新時代背景下,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全球迅速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國家重點經濟工作之一,關注重點包括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新基建以及數據安全/網絡安全服務等。

3. 新裝備:智能制造推動產業轉型

推動我國產業深度轉型升級離不開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端化發展,智能制造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要加快突破工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創新拓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高端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重點領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深度融合。

4. 新基建:完善新型基礎設施保障

構建戰略性資源與新型能源體系、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保障。

一是數字信息新基建,如大數據中心、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能源安全新基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推進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

表一:2022Q4-2023Q3 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業績增速

?表二: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收益率和估值

注:計算歷史分位數時,所對應日期為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8日。文中圖表資料來源:Wind,銀河證券

猜你喜歡
新質歸母位數
尋找新質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奧馬電器、報喜鳥、寶立食品
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79.74億元
五次完全冪的少位數三進制展開
A股三季報:盈利底顯現成長股亮眼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漂亮中小板”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遙感衛星CCD相機量化位數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