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歌劇《江姐》中《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藝術特色

2024-04-16 06:47王聰
大觀 2024年1期
關鍵詞:江姐藝術價值藝術特色

王聰

摘 要:歌劇《江姐》因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價值一直引領著中國歌劇歷史的發展進程,是中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藝術瑰寶?!段覟楣伯a主義把青春貢獻》出自全劇的第六場,是劇中的高潮部分,通過強烈的民族性和抒情性、江姐的形象特點、具有革命代表性的歌詞和悠揚的曲調、獨特的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豐富的舞臺表現五個方面探析其藝術特色。這對以后的歌劇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歌劇《江姐》;共產主義;藝術價值;藝術特色

一、歌劇《江姐》的歷史背景

歌劇《江姐》是根據小說《紅巖》中有關江姐故事的章節改編而成的一部歌劇,在1964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搬上歌劇舞臺。因豐富的劇情和獨具特色的演繹風格,《江姐》一經演出就好評如潮,甚至在整個中華大地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督恪穼儆诟锩⑿壑髁x題材,其中生動的故事情節、飽含深情的演唱方式、典型的革命人物形象,不僅歌頌了黨的崇高偉大,而且在情感上和廣大群眾息息相關,展現出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是中國歌劇領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藝術作品,在中國歌劇的發展歷程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二、《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藝術特色

(一)強烈的民族性和抒情性

歌劇《江姐》在吸取西方歌劇藝術精髓的同時,融入了鮮明的中國戲劇特色和民族特色。它不僅吸收了川劇、四川清音、越劇、婺劇、京劇、杭灘等地方戲曲的豐富元素,還在劇情節奏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這部歌劇可謂繼歌劇《白毛女》后,中國民族特色歌劇的巔峰之作。故事背景設定在四川,因此以四川的民歌素材為主。歌曲《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是整部劇的亮點和高潮部分,充滿濃烈的民族情感和抒情色彩。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春蠶到死絲方盡……只愿香甜滿人間”中,運用了中國傳統戲曲的“拖腔”唱法,并采用了慢板的節奏,展現出江姐對黨和人民的高尚奉獻精神。第二部分從一開始的快板漸變為慢板,后面反復出現“為勞苦大眾……心甘情愿”兩句,表現出江姐為廣大人民美好生活愿意犧牲的高遠志向,凸顯了鮮明的民族特色。第三部分中的“愿將這滿腔熱血染山川”,以及第四部分中的“我為祖國而生,我為革命長”等,都展現了江姐獨特的個性魅力,生動刻畫了這位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女性革命先烈形象。這首歌曲的演唱前后正是整部劇的高潮部分。江姐被大叛徒甫志高出賣后,被敵人抓進監獄受盡折磨,但她并沒有屈服于敵人的威逼和利誘,相反,她表現出了無比堅韌的革命犧牲精神,深情地演唱著《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歌劇通過劇情發展、歌曲演繹以及角色之間的立場沖突,鮮明地展現了民族性和抒情性,輕易地將觀眾的身心帶入劇中的人物情緒,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江姐的形象特點

歌曲的主角江姐是一位中國共產黨員,身上承擔著當時黨交給她的重要任務。她肩負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責任,哪怕聽到丈夫犧牲的噩耗,也要堅決地完成自身的任務,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國家,她義不容辭。在那樣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她以自己柔弱的身軀詮釋了共產黨人對人民和國家的熱愛。身為女性,她成熟穩重、機敏細膩;作為共產黨員,她又剛毅樂觀、堅貞不屈。她是一位極具時代特色的女性革命先烈,體現了共產黨人對人民、對國家的滿腔熱血。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是江姐在敵人的牢獄中經歷各種酷刑后所唱,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個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中國共產黨員。例如,第一部分中“春蠶到死絲不斷……只愿香甜滿人間”表達了江姐對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第二部分中“一顆紅心忠于黨……粉身碎骨心也甘”展現了江姐不畏生死、敢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第三部分中“誰不盼神州……染山川”以敘述的方式,抒發了江姐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滿腔熱愛和對未來的美好盼望以及對廣大勞苦人民的衷心祝愿;最后一部分中“粉碎你舊世界……幸福的明天”展現了江姐對舊世界的滿腔憤恨以及必勝的決心,“我為祖國生……只覺甜”表現出江姐堅定不移的氣節以及對黨和國家忠貞的熱愛。

江姐是一位極具革命特點的人物形象,她不單單代表了一個人,而是代表了那些在戰爭中英勇抗爭的革命先烈,代表了黨為了國家安定所做出的艱苦努力,代表了中華民族在國家興亡面前眾志成城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

(三)具有革命代表性的歌詞和悠揚的曲調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是全劇的高潮部分,所以它的歌詞和曲調尤為具有代表性。此曲屬于非再現單三部曲式,調式調性為F徵民族調式,由4/4拍和5/4拍兩種拍子組成。開頭四句“春蠶到死絲不斷……只愿香甜滿人間”娓娓道來,婉轉抒情,把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緩緩地展現了出來,尤其是“春蠶到死絲不斷”更是表達了共產黨人至死不渝的堅定信念和堅定的人格力量。緊隨其后的“一顆紅心忠于黨……粉身碎骨心也甘”幾句,節奏漸快,曲調昂揚,將人們的情緒稍微帶動得緊張起來,利用女性角色的反差,突出一個堅貞不屈、心懷勞動人民的革命先烈形象。之后的幾句“誰不盼神州輝映新日月……為后代換來那幸福的明天”,溫柔細膩地表達了一個女性革命先烈對“舊世界”的唾棄和憤恨,對中國共產黨必勝的堅定信念,對勞動人民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最后一部分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情緒高漲,慷慨激昂,表現了江姐敢于犧牲和奉獻的大無畏精神。其高尚的愛國情懷如同黃河決堤一般奔涌而出,引起了人們滾燙的共鳴和靈魂的震顫。

這首詠嘆調作品,通過有急有緩、松緊不一的節奏把控,將整體呈現劃分為四個部分。整首歌曲的歌詞氣勢磅礴卻又優美流暢,充滿革命性的同時又具有詩意的優雅,有著屬于那個時代的革命氣息,是眾多革命紅色歌曲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首歌,很容易引起觀眾對革命年代的緬懷和敬畏。其一開始婉轉抒情的曲調可以輕易地將人們帶入情境場景,進而帶動人們的情緒,隨后的慷慨激昂又會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激發人們炙熱的愛國情懷。

(四)獨特的歌曲演唱技巧

1.氣息的靈活運用

氣息的靈活運用對于一首歌曲的演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段覟楣伯a主義把青春貢獻》這首歌曲的節奏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緊湊時而舒緩,對氣息的把控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

第一部分開始的節奏緩慢悠長,要求歌唱者以敘述的方式演唱,音量逐漸增強,氣息要保持穩定和連綿不斷。隨后,歌曲的速度逐漸加快,情感變得激烈,需要深吸氣以保持氣息的連貫性。在第一句“為求勞苦大眾求解放,粉身碎骨心也甘”中,前半句的節奏緩慢,后半句的節奏加快,在演唱時需要注意氣息的調整和把控。

第二部分開始時,仍然以敘述的方式演唱,需要注意氣息的穩定。發音要做到字正腔圓,語言清晰,尤其到最后兩句的時候,語氣要堅定,體現出江姐勇于犧牲的豪情壯志。

第三部分尤其考驗歌唱者對于氣息的把控能力,這一部分戲劇性較強,使用了散板的節奏,例如“粉碎你舊世界”這句需要快速換氣的同時穩定住氣息的節奏,音量在“幸福的明天”這句要逐漸加強。

最后一部分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不僅要展現出江姐堅定的愛國信念,還要表現出她不懼生死的雄心壯志。歌唱者需要調整氣息,一開始均勻分配音量,隨后要注意氣息節奏的掌握,在逐漸增大音量的同時富有感情,將整首歌曲的氣勢帶動起來,完美地將江姐的形象特點刻畫出來。

2.獨特的唱腔

整首歌曲對于唱腔的運用也值得考究。歌曲主要使用真假聲混合唱法,并且在高、中、低三個聲區的基礎上,將真假聲的轉換處理得自然而流暢。這首使用抒情女高音演唱的詠嘆調要求演唱者的音色嘹亮,聲音細膩而流暢。在演唱方面,這首歌曲不僅充分結合了中國傳統戲劇的唱法和風格,以及戲曲的特色唱腔,還廣泛吸收了國外歌劇的經驗,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歌劇藝術。

例如,在第一部分中,“春蠶”“死”“斷”的演唱采用了戲曲中特有的“拖腔”唱法,可以輕松表現出人物情感的變化。此外,第四部分中的“你”“役”“名”等,更是將“拖腔”運用得出神入化,使整首歌曲的旋律婉轉悠揚、余音繞梁。歌曲對戲劇中“甩腔”唱法的運用也有體現,例如第四部分的“鏈”“天”兩字,更好地展現了歌曲的爆發力,充分傳達了江姐對舊時代的憤恨和對革命必勝的決心,使江姐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五)情感豐富的舞臺表現

《江姐》是一部典型的革命英雄主義題材的紅色歌劇,所以它所注重的不僅僅是整部歌劇當中的幾首歌曲,還十分注重歌曲演唱過程中的舞臺表現力?!督恪返膭撟髦源螳@成功,與它扣人心弦的緊張劇情和歌劇演員們生動的表演是不可分割的?!段覟楣伯a主義把青春貢獻》作為全劇的第六場,也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在整部劇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演員對自己的角色有深刻的認知和出色的演繹能力。

1.特點鮮明的反派角色

例如劇中的大反派甫志高,他一開始還算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可隨著自身受到的誘惑越來越多,逐漸迷失了自己的信仰,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在劇中第五場他帶著國民黨特務找到江姐負責的聯絡站,表面上他趾高氣揚,可是心里應該還是緊張萬分。到了第六場戲,在他奮力勸江姐向國民黨投降的時候,應該表現出“好言相勸”“苦口婆心”,這就尤為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

2.堅定的革命者形象

劇中主要人物江姐在面對國民黨特務的殘酷折磨時,展現出視死如歸、豪情壯志的大無畏精神。例如,在演唱第一部分“春蠶到死絲不斷”時,歌唱者需要目光飄忽,將自己想象成“春蠶”,更深刻地展現江姐高尚的奉獻精神。再例如,在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中,重復的那句“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粉身碎骨心也甘”,演唱者需要做出有力的手勢,展現江姐內心的堅定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此外,在第三部分“誰不盼神州輝映新日月”中,演唱者在演唱時需帶著憧憬的眼神,表現出江姐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衷心祝愿。最后,在演唱最后一部分“粉碎你舊世界奴役的鎖鏈”時,歌唱者需要表情堅定、面帶怒色,表達對舊世界的憤恨以及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心。

演員在演唱《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時的各種情感表達,還可以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呈現,這也是順應劇情整體走向以及表達人物之間沖突關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

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一)藝術價值

《江姐》這部從1962年開始創作,歷經兩年精細打磨而成的里程碑式的革命題材紅色歌劇作品,在中國歌劇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不僅廣泛吸收了西方歌劇的藝術特點,而且在大量中國戲曲唱腔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的民族特色,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段覟楣伯a主義把青春貢獻》作為這部歌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地將一個女性革命先烈的形象刻畫在人們心中。無論是她敢于犧牲、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還是她對祖國的衷心熱愛,都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這首歌曲不僅是江姐的內心世界,也是那個時代每一個革命者的內心所想,更是每一個心懷天下的革命者的真實映射。

(二)歷史意義

這首歌曲不僅生動地展現了政治形勢嚴峻的革命年代,還細致地刻畫了革命先輩們的個性特征和英雄形象,使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艱苦卓絕和先輩們的不懈奮斗。這種獨具時代特色的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不斷延伸,成為人們挺過一次又一次困難的必勝武器。

這不單是一部歌劇當中的一首歌曲,還是人們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媒介。它的創作無疑是成功的,但最為重要的是它的歷史意義,是通過它傳承下來的革命精神。它對于當代人的教育意義是不可衡量的,在中國歌劇的歷史上翻開了璀璨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卿可青.《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音樂特征分析[J].北方音樂,2019(8):91-93.

[2]李雯靚.淺析歌劇《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創作風格特點[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3):218-221.

[3]李高揚.淺談歌劇《江姐》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音樂分析與形象塑造[J].戲劇之家,2021(12):19-20.

[4]周敏.談歌劇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演唱處理[J].北方文學,2015(4):120.

[5]王琳.淺談歌劇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中音樂元素對“江姐”的塑造途徑[J].音樂時空,2014(10):120.

[6]李麗娜.歌劇《江姐》人物的音樂形象塑造[J].當代音樂,2020(7):144-145.

作者單位:

聊城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

猜你喜歡
江姐藝術價值藝術特色
江姐的信使 :一生無悔的選擇
淺析現代包裝插畫設計的商業應用
《瑯琊榜》淺評
融合與創新:偽滿洲國建筑研究
古城墻中所包含的藝術文化解析
田名瑜寫景詩的藝術特色
淺析敦煌壁畫對中國特色動畫片的啟示
淺談當代藝術在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研究
湯顯祖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探討
歌劇《江姐》的故事(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