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金魚的愛國擁軍情懷

2024-04-16 09:42徐其廣何利偉徐倩
公民與法治 2024年4期
關鍵詞:涉縣光華軍人

徐其廣 何利偉 徐倩

在河北省涉縣光華中學北面鳳凰山的山腰里,有一座四根紅色明柱支撐的紀念亭,上面是黃瓦綠釉蓋頂,亭子里豎立著愛國擁軍模范劉金魚的半身漢白玉雕像,來這里瞻仰拜謁的游客絡繹不絕。

赤誠的擁軍之心

1928年,在河北省涉縣南峧村一個貧困的家庭里,降生了一個女嬰,母親喜歡女兒在水里游,就起了個“金魚”的乳名。因父親姓劉,她就叫劉金魚。

劉金魚12歲就給八路軍站崗放哨,當兒童團員,送雞毛信。那時候,村里干部找她,問她敢不敢給八路軍送一封重要信件時,她一聽就連聲說:“敢!敢!”到了夜里,村干部把一封插著3根雞毛的信,縫在小金魚棉襖后背的夾層里,并告訴她一定送到指定地點。她接過這封雞毛信,勇敢地穿過日本鬼子的封鎖線,翻山越嶺把雞毛信送到八路軍的手中,按時完成了任務。八路軍叔叔接過信非常高興,摸著小金魚的頭,親切地稱贊她是“革命的好孩子”。

她15歲就開始給八路軍做軍鞋,17歲當村婦救會委員,組織婦女生產支前,護理傷病員。在做軍鞋支前中,她曾帶領幾個村的婦女們,一次要做一百雙軍鞋送給八路軍。在寒氣逼人的窗臺下,她和婦女們搓麻線、納鞋底,上鞋幫、滾鞋邊,不分晝夜。一個個眼圈都熬紅了,她和婦女們嘴里哼著做軍鞋的歌謠:“夜更深、掌上燈,太行山上喜盈盈;千針萬線做軍鞋,八路軍穿鞋俺去送?!苯涍^四個多月的奮戰,終于把一百雙軍鞋做好了。1944年11月21日,太行軍區在黎城南姜泉舉行了第一屆殺敵英雄、勞動英雄的群英會,她和幾位婦女把一百雙軍鞋送到會場。

抗日戰爭勝利后,劉金魚和西戍村的抗日模范趙振榮相愛了,結婚成為西戍村的媳婦。她家的東屋里,經常存放著民兵用的槍支彈藥。在西戍村邊,她設上茶水站,給部隊官兵遞雞蛋、送荷包,鼓勵官兵們打勝仗。

抗美援朝,她主動動員幾個村的男青年,去參加抗美援朝戰斗,狠狠打擊敵人。她和村里幾位婦女一起,組成文藝宣傳隊,演唱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事跡,幾次捐款捐物,把自家的幾條新鋪蓋也送了過去。

1965年,她的長子趙交元18歲,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開始了。她急忙領著兒子去報名,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毅然打消兒子的顧慮,把長子趙交元送到部隊。1969年春天,趙交元還在部隊服役,我國某邊境上形勢緊張,她心急如焚,帶頭替兒子去報名,又把正上中學的16歲的二兒子趙貴元送到部隊。

趙貴元服役第四年,他的父親突然病逝,劉金魚為了不讓兒子在部隊分心,把悲痛埋在心底,瞞著趙貴元埋葬了丈夫。1981年冬天,征兵工作一開始,她就領著三兒子趙海元去鎮里報名,不知跑了多少趟,費了多少口舌,但由于名額有限,她的三兒子沒有走成。到了第二年,征兵工作還沒開始,她就坐不住了,一趟又一趟地領著兒子找村干部、找鎮武裝部、找縣武裝部,往返五六十趟。她的赤誠之心,終于感動了縣武裝部的領導,同意批準趙海元入伍,并稱贊她:“真是好樣的!”就這樣,她把3個兒子先后送到部隊保衛祖國,總算了卻了她最大的心愿。除此之外,她還送了侄兒趙保國,外孫牛志斌,外孫女牛玉斌,孫子趙瑋等15位親屬參軍,三兒媳連素梅也是軍人出身。

致富后情系擁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劉金魚認真領會黨的富民政策,積極投身于經濟改革的大潮,帶領烈軍屬先后承包和開辦了化肥袋加工廠、面粉加工廠、建筑隊、采礦隊、服裝廠等企業,靠辛勤勞動和合法經營,不但幫助烈軍屬擺脫了貧窮,她自己也贏得了“致富女狀元”和“優秀農民企業家”的美稱。她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擁軍,她常說:“好磚壘在長城上,有錢用在擁軍上?!?/p>

1983年4月29日,她來到河北省石家莊市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特意看望了全國著名擁軍模范——“子弟兵母親”戎冠秀。她動情地說:“戎媽媽,我要向您學習,以您為榜樣,一心一意擁好軍,爭取當一名新時期子弟兵的好媽媽?!敝?,她以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諾言。

1984年9月1日,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雖說已57歲,卻以一顆永不衰老的心,時刻都牽掛著部隊戰士。她深知戰士們服役期間正是青春年華,找對象是戰士們很關心的一件事。于是,她便找來七八個熱心腸的姐妹,組成了一個超期服役戰士婚姻服務組,專門為大齡戰士搭鵲橋、當紅娘。據統計,婚姻服務組先后為戰士介紹對象上百對,光她自己就使30多名戰士喜結良緣。

西戍鎮有一個退伍軍人汽車聯運隊,1985年建隊拉運輸時,只有兩輛舊的拖拉機,運輸量小,很難開展運輸業務。她知道這一難處,就把自己手頭僅有的2萬元借給了他們,又幫他們東借西貸,湊足了13萬元,買了4輛嶄新的“東風”牌卡車。還把國家撥給承包礦點的平價汽車讓給了他們,并幫他們搞汽油、跑貨源,打開運輸業務的門路。后來,這個聯運隊里大多數復退軍人都成了富裕戶。

為了鼓勵涉縣籍的戰士安心服役,勇于獻身國防現代化建設事業,她從1986年開始每年捐資1萬元,設立了“劉金魚優秀軍人獎勵基金”。她制定的獎勵條例規定,凡涉縣籍和駐涉縣的軍人榮立三等功者獎勵100元,榮立二等功者獎勵200元,榮立一等功者獎勵500元,被授予榮譽稱號者獎勵1000元。這種由農民企業家個人捐資設立的用于促進國防建設的獎勵基金,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罕見的。

1987年5月19日,劉金魚當選西戍村黨支部書記。從此,她就帶領西戍村干部群眾走上了“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以地養地上,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種植養殖加工文體經營并舉”農業產業化一條龍發展的路子,將西戍村建設成為脫貧致富的小康村,一舉躍入邯鄲市十強村,成為河北省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

為了確?,F役軍人家屬、退伍軍人和傷殘人員的生活水平,劉金魚每年支付七萬元優撫金,為軍人制定了“三優先”原則,榮退軍人優先安置工作,軍人子女優先免費上學,軍人家屬優先安排到村辦企業工作。從2004年7月開始,對西戍村60歲以上的老人建立了有專人呵護照料的“擁軍老年公寓”。

緊接著,她對西戍鎮6個自然村的軍烈屬、優撫對象都進行了詳盡的調查摸底,按其家庭困難輕重緩急排了隊,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定期幫助他們。有一位抗戰時期負傷的傷殘軍人,由于家庭困難,日子過得相當艱難。她得知后,把他的3個孩子都安排到采礦隊工作,使這個傷殘軍人之家很快擺脫了困境。

她看到有的軍嫂下崗了,心里非常著急,就組織裁縫培訓班,專門招收下崗軍嫂進行培訓,讓她們學習裁縫技術。據統計,她先后培養出300多名裁剪好手,使60多戶軍烈屬和優撫對象找到了新的致富門路。

當軍人和軍烈屬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她總是挺身而出、不畏邪惡,多方奔走,維護軍人和軍烈屬的合法權益,受到稱贊和好評。當她聽到贊揚聲時,往往高興地說:“俺這個擁軍模范不能白當,誰欺侮軍人和軍烈屬,都不會得逞!”

西戍鎮醫療條件落后,她決心建一所像樣的擁軍醫院。她很快集資3萬元,又找人寫了報告,親自送到相關部門,不僅湊齊了錢,還有單位專門培訓醫生。1990年4月,擁軍醫院破土動工。過了一年多時間,擁軍醫院終于矗立在了鎮上。為了提高醫療水平,她又跟北京軍區總醫院聯系,將擁軍醫院的醫務人員分批分期送去培訓。從此,西戍的軍烈屬和群眾的看病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為擁軍創辦光華中學

有一天,劉金魚接到涉縣籍一名戰士的來信,信中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信中說:“咱老區來的兵,各方面都表現好,可就是文化程度低,很難考上軍校,我們深感文化水平低的苦悶……”這封信,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視,決心辦一所好學校,解決山村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兵員素質。

1983年6月17日,大雨把村里小學的房屋沖塌了,孩子們無處上學。她主動站出來,下決心解決各所小學的困難。5個月后,一棟嶄新漂亮的二層教學樓在符山腳下矗立起來,這是當時西戍村唯一的一棟樓房,也是全縣第一座小學教學樓,條件的改善,促進了學??焖侔l展。

為了提升學生素質,她創辦了光華中學,自己當名譽校長,女兒趙交娥當校長。1987年,她捐資9萬元,建起了一幢560平方米的教學樓。第二年又捐資10萬余元,建起了一座150平方米的職業教學樓。光華中學的教育質量在全縣名列前茅,許多縣城的學生都到光華中學上學讀書。

劉金魚開始籌建光華中學第二校園,到1999年12月30日剪彩竣工,歷時3年多總投資3600多萬元,占地面積168畝,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包含教學實驗樓、高中部、圖書館、教師宿舍園丁樓、男女學生宿舍樓、食堂等,全部設施達到國家一類標準。而后,學校逐步發展,相繼在校園西側修建了小北樓、雙面樓、第二餐廳、女生公寓樓、男生公寓樓,高中教學樓。在校園東側修建了男生公寓樓,教師單元樓(光華園丁小區)。

2003年6月,投資38萬元,建成占地660平米的光華幼兒園,是涉縣第一所配備多功能活動室、休息室、晨檢室、轉椅、蹦床迷宮、卡通室等符合少兒心理,有利于少兒身體健康發展的兒童樂園,是西戍村培養未來人才的搖籃,幼兒園與光華小學、光華中學初高中融為一體,促進了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為了突出擁軍特色,光華中學辦起了“青少年軍?!?。學校每年暑假開學,初高中新生入學時,進行為期一周的“軍政訓練”,實行軍政化管理。為鞏固軍訓成果,學校聘請了魏縣人武部原政委趙海元擔任學校國防教育副校長,為學生講授國防知識。學校經常邀請駐涉部隊官兵到校,開展軍事講座。同時,利用校園廣播、校報、板報開展國防雙擁教育,激發學生愛軍擁軍熱情。

光華中學的教學成績一直處于全縣的先進行列,為社會培育出了2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已有近1500人參軍,許多人還當了軍官,成為優秀的部隊人才。學校獲得了“全國自律與誠信先進單位”“河北省先進少年軍?!薄吧婵h愛國擁軍先進單位”“涉縣軍民共建示范學?!钡裙鈽s稱號。

一生為著擁軍來

劉金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一曲曲愛國擁軍的頌歌。1997年,在香港即將回歸祖國的那段日子里,她高興得常常夜不能寐,主動申請要去慰問駐港部隊的官兵。申請被批準后,她激動不已,親自趕往邯鄲市,讓工廠趕制了一萬多件純棉背心,上面印著“香港明天更美好”的字樣,送到了駐港部隊。

在國慶五十周年時,受閱部隊進駐閱兵村不久,她花了16萬元,印制了一卡車的純棉背心送往閱兵村。由于上級規定閱兵村不能隨便進行慰問,她又專程來到北京向有關部門申請,有關部門首長被她摯愛子弟兵的精神感動了,特別批準了她的請求。她作為愛國擁軍模范第一個來到了閱兵村,受閱部隊為感謝她對子弟兵的關懷,特地邀請她觀看兩個方陣的訓練。

2002年,為支持部隊開展科技練兵活動,她花了10多萬元購買計算機和科技書籍,送給邯鄲駐軍、第二炮兵某部等單位,還幫助聘請大學的老師為戰士們講課。2005年4月,她拿出10萬元,支援河北省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現場觀摩會的召開。

她設立的“優秀軍人獎勵基金”,使軍人家屬鼓勵親人安心服役,現役軍人爭取立功受獎,為家人增光蔚然成風。1989年,在她的捐資和倡導下,經縣委縣政府同意,正式成立了“涉縣優秀軍人獎勵基金會”,獎金發放標準翻一番。據統計,到2002年已有近600余名立功軍人受到獎勵。

1990年寒冬的一天晚上,她作為“雙擁先進模范”出席在北京中國劇院舉行的,由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的1991年春節“心連心”文藝晚會。端莊美麗的女主持人,用她那柔潤甜美的嗓音,向大家介紹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全國擁軍模范劉金魚給今天的晚會帶來了禮物!”劉金魚飽經風霜的臉上,溢出和藹可親的笑容,用長滿老繭的雙手拎著一籃紅潤盈亮的大紅棗,爽朗從容說道:“我從家鄉——河北涉縣革命老區帶來一籃大紅棗兒,送給親人解放軍嘗一嘗!”話音一落,熱烈的掌聲響了起來!

1992年1月23日,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她“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這是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次授予個人的光榮稱號。

1992年6月14日,65歲的劉金魚被選舉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2日上午,黨的十四大隆重開幕,坐在人民大會堂的她,懷著一顆虔誠激動的心,聚精會神地聆聽報告。

1993年,她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1995年,聯合國在北京召開第四次世界婦女代表大會,她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大會。1998年,她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2001年5月,她被全國婦聯、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臺等單位授予“全國十大杰出母親”光榮稱號。2003年,她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步入晚年的她,投資近千萬元,開發西戍大寨垴鳳凰山生態旅游區、中國太行山紅色新聞紀念館及亭、臺、橋、牌坊等,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她每逢佳節和“八一”前夕,仍然堅持托人給在部隊的戰士寫一封飽滿深情的慰問信,讓子弟兵遠在邊疆和海防也能感受到親人的溫暖。

2013年12月25日,她因患心臟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了,走完了86歲的人生道路。噩耗傳出,西戍村的干部群眾和光華中學的師生們,都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許多人失聲痛哭。當地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當車輛拉著她的遺體往山上的墓地走時,人們排成長龍悲痛地跟隨著。

劉金魚去世后,趙交娥把母親的遺物全部整理一遍,分類放進了劉金魚先進事跡展覽館。

2015年7月26日,經涉縣民政局批復,成立了“涉縣劉金魚愛國擁軍促進會”,制定了促進會章程、制度,建立了組織機構,明確了促進會愛國擁軍宗旨,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愛國擁軍事業更好地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涉縣光華軍人
中華詩詞學會河北涉縣座談會
作曲家鄧光華簡介
點亮生命的光華
軍人就該這個樣
涉縣“差評被拘”是法治中國的反面典型
四有軍人歌
軍人的自信
涉縣新北關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邯鄲涉縣方言的“子”尾研究
軍人“四有”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