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一本書如何“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

2024-04-17 08:44錢學森
莫愁·小作家 2024年4期
關鍵詞:錢學森論文概念

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說,獲得書本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的過程。我很認同他這個說法,現在我就來談談我是怎樣體會這個學習過程的。

何謂“從薄到厚”?在開始學習一本書前,我們可能以為啃幾個月就不難學會了??梢坏┥钊雽W習,就會發現問題很復雜,遠不像原先估計的那么簡單。越學下去,就覺得需要學的東西越多,真所謂“學然后知不足”。當然,這是好事情,表示這本書里的問題,已經在腦子里展開了,便于你一個一個地去解決。這樣,一本書就好像“從薄到厚”了。

那么又怎樣再“從厚到薄”呢?這就是要求能分清楚:什么是這本書里最基本的理論?什么是派生出來的理論?什么是這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各個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誰是主要的,誰又是次要的?每一個概念的來源是什么?它與事實的關系如何?什么時候這個概念能代表事實,因而是正確的;什么時候它又不能代表事實,從而明確一個概念的局限性。

能搞清楚這些問題,就不必要把書本里的大量內容和事實都記住,而只要提綱挈領地裝到腦子里。為了要使書“從厚到薄”地掌握起來,首先當然是要對這門學科的基本內容掌握得非常熟練;其次就是要善于提綱挈領。需要知道在這門科學中,什么是可能做到的?什么又是不可能做到的?什么前提、什么方法就必定推出什么結果?等等。

曾經有一位老師使我很欽佩。有時我請他審閱論文,論文的內容他事先并未研究過,但老師把一篇論文拿來,先把第一頁看一看,然后順手很快一頁一頁隨便翻過去,最后再把結論看一下,便能夠立刻發表意見。我當時感到有點神秘,后來,自己也慢慢能這樣做了以后,才知道這無非是因為徹底熟練地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結果。

看第一頁,主要是了解這篇論文提出了什么問題,作者對這個問題看法如何,以及作者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等等。由于老師對這門學科徹底地掌握了,因此雖然他沒有研究過這個具體問題,但是他一看到論文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他就能大致估計這個方法對不對頭,這種方法大致應導致什么樣的結果。最后,再看看論文的結論,和他的估計相差遠不遠。如果相差很遠,甚至結果相反,那么論文本身就很可能有問題。

說來容易做來難,有人說能不能寫一本如何提綱挈領的書?這不可能。我可以向青年們指出努力的方向,但一切要靠自己去摸索,在長期學習中多向自己提問題,多分析多比較。只有先學習了許許多多的內容,又從中提煉出最基本的概念,并牢固地掌握它們以后,才能跳出大量具體、瑣碎計算的圈子,站在更高的地方,來檢查自己的科學工作有沒有錯誤。

(摘自《錢學森講談錄:哲學、科學、藝術(增訂本)》,錢學森 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8月。原文標題為“第十四講:用大腦思考,用雙腳走路”,本文有刪減)

猜你喜歡
錢學森論文概念
錢學森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錢學森:四菜一湯就挺好
幾樣概念店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錢學森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