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的腳印

2024-04-17 08:44朱海明
莫愁·小作家 2024年4期
關鍵詞:唐詩三百西林腳印

朱海明

20世紀80年代,有一首叫《腳印》的歌,里面有一句歌詞:“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該怎樣走?潔白如雪的大地上,該怎樣留下,留下腳印一串串?”我聽著歌,托著下巴想了又想,我這個當年的新一輩,該留下什么樣的腳印呢?

我記得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勸學篇》中“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句子,老師也常講“滴水穿石,秘密在于持之以恒”的道理,更記住了雷鋒“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工作態度和學習上的“釘子精神”。我常想,一個人如果做一樣沒一樣,做這樣想那樣,還能成什么事呢?

那時,我在江蘇省黃埭中學讀高復班。每逢周六回家,娘都會為我準備一飯盒帶去學校的咸菜和每周蒸飯用的六分錢。每天一分的蒸飯錢,我在口袋里都捏出了汗,望著街上一分錢一杯的酸梅湯,只能低著頭快步走過。但和著《腳印》的歌聲,在金鉤映月的美麗校園中讀著書時,我的內心是那樣的富足。

當然,還有另一種力量像鞭子一樣抽打著我。那就是十歲那年,我為了湊夠八毛七分錢買一本長篇小說《連心鎖》,到鄰村河邊每個垃圾堆里撿破布條、廢瓶子的情形。當時,破布頭三分錢一斤,廢鐵六分錢一斤,廢黃銅一元五毛一斤,廢紫銅兩元一斤。每條河邊都倒著很多垃圾,沿著河岸撿垃圾,一不小心踩到疏松的煤灰堆,就會跌到河里。但為了買書,我把撿垃圾當成攀登人生的階梯。終于,積少成多,我擁有了《連心鎖》《難忘的戰斗》等四本圖書。

在我的心里,永遠占據一個位置的書是《中學生作文講評》。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課外書,是我讀五年級時的語文老師推薦我們買的。書里匯集了上海中學生的優秀作文及講評,價格為一毛三分錢,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平時連買醬油都摳得很的娘,很爽氣地把一毛三分錢放到我手心里。

從此,我擁有了第一本作文輔導書。這本書伴隨著奶奶織布的身影,伴隨著雞鳴和油燈,更伴隨著雨的淅瀝、雪的曼妙,一直定格在我的記憶里。

我父母一直巴望著子女能成才,每當講起孩子讀書的事,娘總會堅定、鄭重地強調:“我一定要讓大兒子讀到高中畢業的!”她的自信和豪邁深深地鼓舞了我,我學習更加認真了。

1978年,我高中畢業后回鄉務農,后來進了村辦農機廠。有一天,聽人說了一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一心想買一本《唐詩三百首》。每逢星期天,城里總有人到村上來釣魚,與他們混熟后,我便委托其中一位高高瘦瘦的師傅幫我在城里書店看一下書的價格。一個星期后,師傅又來釣魚了,他告訴我需要一元二毛錢。這筆錢對我來說是個大難題,我問他能不能用家里的雞蛋、菜油還有大米折價給他,讓他給我買。我的小算盤算得蠻精,每樣拿一點,父母很難發現。就這樣,再下一個星期天,渴望已久的《唐詩三百首》終于來到了我的懷里。

1981年10月,我報名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征兵。十八歲時,我參軍來到福建寧德三都海軍部隊,從新兵連分到老連隊后,有一位寫小說的老兵叫劉西林,看到我喜歡寫寫弄弄,特地選了幾本書送給我,其中就有一本《中學生作文講評》。這讓我眼睛一亮,這曾是我人生閱讀史上的第一本輔導書??!至今,劉西林送我的這本書還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柜里。

在老連隊,劉西林寫小說出了名,但從來沒有發表過,他為自己取了“魯順”的筆名,每當戰友們在信件中發現有“魯順”的退稿信時,便會對劉西林哄笑一番。我知道文學創作的道路不好走,但劉西林是那樣癡迷。領導也很支持他,專門騰出了一間倉庫供他晚上寫作。

入伍半年多的我,把部隊的先進事跡寫成報道投稿后獲得發表,文章印成了鉛字,頓時轟動了連隊,領導也很高興。戰友們把我與劉西林相比,贊譽我,貶低劉西林。其實大家有所不知,我和劉西林走的完全是兩條路。文學需要的功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沾沾自喜的我遇上劉西林,連先前新兵尊敬老兵的起碼神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也全然忘記了他當初贈書給我的熱情,對他一副不屑一顧、滿不在乎的樣子。有一次晚上,我站一點鐘左右的崗。不遠的山坡下,倉庫的燈光微亮著,我帶著嘲弄的心思背著上了刺刀的半自動步槍輕手輕腳地透過窗玻璃窺著,只見劉西林正皺著眉奮筆疾書呢。我用小樹條幾次三番在窗戶上戲弄一下后趕快躲掉,氣得劉西林幾次氣呼呼開門出來,卻找不見人影,而我卻在小樹林中捂住快要笑開的嘴巴。

久別軍營憑夢到,瞥見此書愧意生?,F在想來,真為自己當初做人的不成熟、不地道內疚??!

1983年,部隊新聞學習班的老前輩劉寶善老師在首期支隊新聞學習班倡導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學、多讀、多寫、多走、多問、多思”的訓誡讓我明了,做人要知尋常、懂規矩、有敬畏。我既沒有書香門第的熏陶和傳承,也沒有經歷過名師的輔導和指點,僅靠一份熱愛,成為部隊新聞報道骨干,五次榮立三等功,被選送到北京《人民海軍》報實習,還被作為福建基地當年唯一的骨干選送東海艦隊破格提干班。

后來,我轉業到蘇州廣播電視總臺,雖然崗位多次變動,但讀書始終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規定自己每天花三個半小時閱讀,最大限度彌補和增容讀書時間。11部著作由此寫成,存留在心間的是那永遠光明澄澈的讀書心。

“靜軒尋書追古賢,莽野覓路溯物源”,讀書還讓我愛上收藏、走上了收藏之路,蘇州電視臺、《蘇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過專題報道。所有這一切,都是書香墨潤蘊含的結果。

朱海明:作家、收藏家,江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服役于海軍東海艦隊,五次榮立三等功。轉業后供職于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先后出版《我也是?!贰短K州,你走遠了嗎》《為奮斗而歌》《在江南》《書影蘇州》《典籍蘇州海明藏本》《風情民國老期刊》等作品。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

猜你喜歡
唐詩三百西林腳印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導讀注譯版本新近出版
《唐詩三百首》該被拋棄嗎
題西林壁
蘇東坡題西林壁的故事
王西林 作品欣賞
文武雙全
On Mo Yan
可口、避開、腳印
奇怪的腳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