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設計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2024-04-17 07:16何源敏
關鍵詞:一體化初中英語

何源敏

摘? ? 要:當前,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的設計存在與教學目標不一致、缺乏實操性、忽視主體差異性等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在指向教學目標、聚焦寫作任務、區分評價場景等方面對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的設計加以改進,以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提升寫作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寫作評價表;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指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的不同功能,樹立‘教—學—評的整體育人觀念”[1]。為落實《義教課標》倡導的評價觀,教師常常通過研制和運用評價表發揮評價的促教、促學功能。尤其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經?;谠u價表開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示范點評、集體展示等多元評價活動。教學中使用的評價表有核查表(checklist)、等級量表(rating scales)、評分規則(scoring rubric)[2]。其中,核查表和等級量表因構成簡單、操作方便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廣泛使用。核查表由核查內容組成,而核查內容即評價指標,學生用“Yes”“No”或者“√”“×”的形式檢驗習作是否達到相應指標。等級量表由評價指標、評價等級組成,學生使用數字、字母、星級等對照習作與指標進行打分。筆者在日常調研中發現,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須引起教師的重視。

二、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設計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

“教—學—評”一體化中的“評”是指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但是一些教師設計的評價表與教學目標缺乏一致性。如有教師在教學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7 Abilities中的Task板塊時設計了寫作核查表,該寫作核查表中的評價指標如下:

① the correct format (格式) of a letter

② the complete structure of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③ rich content

④ the persuasive language of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⑤ no mistakes

⑥ good writing

同時,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①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in the aspects of writing purpose, recommendation reason and hope;

② express reasons with a topic sentence and use examples or facts to support it;

③ apply proper tense and adverbs in examples or facts.

顯然,該教師定的六條評價指標沒有一條對應教學目標②,也沒有明確的評價指標呼應教學目標③。教學目標呈現了這節課要去哪里,但評價表無法檢測是否到了那里。

(二)缺乏實操性

許多教師設計的評價表看似內容、語言和結構三個維度俱全,實際上要素無所指,面面俱到,指向不明,缺乏實操性。如有教師在上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8 Pet中的Task板塊和九年級上冊Unit 5 Art world中的Task板塊時,研制的評價指標都是“結構清晰,內容豐富,時態準確等”。這樣的評價指標千篇一律,完全沒有體現出學段、寫作文體等的差異。教師未能細化教與學的任務,并為學習任務設置可觀測的指標。學生在使用時可能會疑惑:結構清晰的標準是什么?內容表達到何程度算是豐富?

(三)忽視主體差異性

部分教師雖在寫作評價方式上實現了多元,但是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時共用一張寫作評價表,沒有因評價主體的變化而進行針對性設計。以自評和互評為例,自評用于學生自查習作內容、語言、結構等,互評鼓勵學生以讀者角度關注同伴習作的寫作效果。一表兩用模糊了不同的評價場景和學生的不同評價身份,也會導致自評互評重復低效。

三、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設計的改進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以為,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的設計可以在指向教學目標、聚焦寫作任務、區分評價場景等方面加以改進。

(一)指向教學目標

評價表是目標在內容維度和表現維度的具體化[3],其設計必須指向教學目標,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在寫作教學中,對于學生學什么寫作策略或技巧、應學到什么程度、學會了沒有等,評價表中的評價指標應細化描述予以呼應體現,這樣才能實現教、學、評三者目標的一致。

【案例1】

譯林版教材九年級上冊Unit 2 Colors中的Task板塊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① organize ideas about colors and moods by using 4-Square Writing Method;

② give details and reasons to support opinions;

③ tell if a certain color is proper for an advertisement and explain why;

④ write a re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s and moods.

Task板塊的寫作任務為寫一份關于廣告圖片中模特著裝顏色與其情緒的關系的報告。教師基于教學目標設置了寫作評價表(如表1所示)。

該評價表從三個指標檢驗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指標1指向教學目標①,檢驗學生“能否在寫前基于四方格構思提綱、組織結構”。指標2既指向教學目標②中“有觀點的呈現”的要求,又指向教學目標③中“能夠表達個人對廣告中顏色運用的見解”的要求。指標3與教學目標②完全一致,檢驗學生能否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來證明論點。評價指標1、2、3共同為落實教學目標④奠定基礎。

教師在設計寫作評價表時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評價指向教學目標”。需要指出的是,評價指標對應教學目標,但不等同于教學目標。其與教學目標的匹配,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一對多”或者“多對一”。

(二)聚焦寫作任務

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運用,寫作教學涉及多個方面的教學任務,需要循序漸進。因此,教師很有必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有側重地選擇評價內容,使學生在一定的時期內重點關注一個方面或相關的幾個方面的問題[4]。

教師在設計寫作評價表時應密切結合所學文本思考以下問題:本單元的話題和重點是什么?本單元的寫作任務是什么?教材所給范文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生模仿遷移?學生要完成寫作任務需要具備哪些寫作技能?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

【案例2】

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4 Finding your way中的Task板塊的范文是Suzy邀請朋友參加生日會的邀請信,附地圖及路線指示。相應的寫作任務為“模仿Suzy的信件和路線指示給你的朋友寫一封邀請信”。教師基于教材內容和寫作要求設計了如表2所示的寫作評價表。

寫作任務是“模仿Suzy的信件和路線指示給你的朋友寫一封邀請信”。學生在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信件寫作(向筆友介紹自己的校園生活),因此教師并沒有將信件格式是否準確列入這一課時的評價指標。這符合學情。同時,該評價表中的“書寫干凈整潔”這一評價指標,也凸顯了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要求,即對起始年級的學生要強調書寫習慣。最重要的是,該評價表沒有籠統地使用內容、語言、結構等指標,而是聚焦其中的要素,緊扣“邀請”這個關鍵詞,針對邀請的內容是否表達完整設計評價指標,包括邀請緣由,邀請參加的活動及時間、地點,邀請人的期待。該評價表的設計與課時內容緊密相關,做到了精確化、個性化,避免了泛泛而談、面面俱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針對學生的語言運用學習設計寫作評價表,也可以結合單元語法和學生當前階段的主要問題細化評價指標。例如,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1、Unit 2的語法內容為一般現在時,那么這兩個單元的寫作評價表可以聚焦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運用進行設計。再如,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6的語法內容為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該單元的寫作評價表設計可以增加名詞單復數的形式與主謂一致等內容。教師在批閱學生習作的過程中應注意收集整理學生該階段的共性錯誤,據此設計具體細化的評價指標,這比“語法正確”或“沒有錯誤”這樣簡單的評價更能夠幫助學生抓住不同的問題各個擊破。

(三)區分評價場景

根據不同的評價類型和評價主體,教師要設計不同的評價表。就評價主體而言,我們要認識到學生既是寫作者又是評價者。這種雙重身份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時樹立讀者意識,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保持持久的寫作熱情,在實踐中體會,在評價中提高[5]。

【案例3】

譯林版教材九年級上冊Unit 1 Know yourself中的Task板塊的寫作任務為“寫一封推薦信,向你的老師推薦班上某同學擔任某個職務”。教師結合寫作任務設計了自評與互評兩種不同場景的評價表(分別如表3、表4所示)。

學生基于自評表反思是否內化運用了本課所學的寫作技巧,包括運用蜘蛛網圖羅列寫作提綱,運用TSE寫作結構闡述個人觀點,以及使用連詞加強語句間的銜接等?;ピu表引導學生從讀者視角出發思考他人習作:所呈現的推薦理由是否充分,是否讓你信服被推薦人可以承擔好該職務;TSE寫作結構中的主題句、支撐句、事例之間是否邏輯正確,有理有據;讀完這封推薦信,你是否愿意支持該被推薦人。

同伴評價指標也可以在自我評價指標的基礎上增加對語法和拼寫錯誤的評價,以及對亮點的賞析、不足之處的修改意見等內容[6],讓學生在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反饋中收獲更多。

【案例4】

譯林版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ling中的Task板塊的寫作任務為“寫一篇文章回憶你一次難忘的度假”。教師依托寫作場景設計了自評與互評表(如表5、表6所示)。

互評表在自評表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圈畫舉證的方式評價同伴習作,同時引導學生品讀他人作品,發現并學習同伴習作中的優點?;ピu既幫助學生發現他人的不足,也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取長補短。

四、結語

通過設計具體適切的寫作評價表,教師能夠提升寫作教學的評價準確性。需要指出的是,教師使用評價表時還需要加強時機意識和對標意識,統籌組織教、學、評活動。第一,寫作評價表的使用應當貫穿寫前、寫中和寫后三個階段。教師要在寫前呈現寫作評價表,梳理教學重點,為學生寫作提供方向,以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參照寫作評價表進行自我監控和調整,規范寫作行為。學生寫作后,教師要基于寫作評價表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診斷評價。第二,教師在對學生習作進行示范批改時,要嚴格依據寫作評價表逐條給出評價結果,避免脫離寫作評價表過度關注范文在詞匯、語法、句法等語言形式方面的問題。第三,教師課后應收集學生使用過的寫作評價表,有效開展評價結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為后續寫作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提供依據,落實以評促教。

總之,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育人理念,充分依托《義教課標》,依據教材,結合學情細化、優化寫作評價表設計,將教、學、評融為一體,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1.

[2]周文葉.中小學表現性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11.

[3]王建平,黃艷.形成性評價量表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英語學習,2023(5):27-31.

[4]劉健,施志紅.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27.

[5]葛巧霞.讀后續寫的多元、多維、多樣評價[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5):43-48.

[6]吳玲.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6):32-35.

猜你喜歡
一體化初中英語
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與財務管理職能轉型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初中英語教學“四部曲”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