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女兒上學,35歲的我決定考一個本科”

2024-04-17 13:51
世紀人物 2024年4期
關鍵詞:園長妻子女兒

35歲,像一道人生的分割線,是許多人假想中的“人生過半”,也是近些年一些企業給出的“年齡門檻”。在這樣的語境下,仿佛人過35,一切都要往下坡路走??墒?,真的有那么一條線嗎?

在《35歲后,我無路可退?》一書中,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茖W歷、從外地來上海打拼的“我”,為了能讓女兒不被送回老家讀書,做留守兒童,決定在35歲那年,重新考一個本科。這番本意為了女兒的舉動,也激勵了他自己,沒有隨著年齡走上下坡路。也許,人生壓根就不是坡道,上下的起伏不在年齡,而在選擇。

下文摘選自《35歲后,我無路可退?》,經出版社授權推送。小標題為編者所擬,篇幅所限內容有所刪減。

“這所小學不收外地學生的”

35歲那年,我去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報考本科文憑。畢業十多年后,我重新成為了一名學生。

做這個決定,源于女兒7歲時的小學入學考。朋友很早就提醒過我們,外地小孩要在上海念小學,基本上去的都是農民工子弟學校,想要進公辦小學很難,基本上100個里面只有10個能進去。

1998年我來上海打工的時候,工地旁邊就有一所子弟學校,是用廠房改建的,沒有塑膠跑道,只有兩個籃球場。無論師資,還是校舍和設備都比不上公辦小學。

對于我們父母而言,孩子是唯一的,還是想盡力把女兒送到公辦小學,給她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為了準備入學考,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妻子就買來教材,給她輔導一年級的課程。妻子是高中學歷,輔導其他科目還好,但英語真的是很吃力。

在我們老家,老師教不來英語這門課,我們基本上沒學過英語,基礎可以說是零。當時也窮,沒辦法和其他家庭一樣,把孩子送去上輔導班。

妻子只能自己硬著頭皮學,對照教輔書摸索著學習,買來磁帶反復聽反復念,念熟了之后再去教孩子。妻子說能為孩子做的就是監督她讀熟課文、默寫單詞,也知道自己發音不準、用的是笨辦法,但真的盡力了。

好在女兒很懂事也很爭氣,一年級之前就掌握了千位以內的加減法,教材的內容也已經滾瓜爛熟。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很突出,幼兒園里每次講故事比賽都是第一名。

所以她入學考那天表現得特別棒,面試老師讓她讀了一篇課文叫《小貓釣魚》,女兒看了看課文和老師說:“這篇文章媽媽教過,我不光會讀還會背呢!”然后她就當著老師的面,一字不落地把課文背了下來。

我當時看著,真的打心眼里為女兒驕傲。后來,老師還讓女兒讀了一篇二年級的課文。一開始還挺擔心的,畢竟沒教過女兒,誰想到女兒看著課文里的拼音,就很流暢地讀了下來 ,還聲情并茂的。

老師又問她:“秋天來了大自然有什么變化?”女兒奶聲奶氣地說:“樹葉落了?!薄澳谴禾炷??”“小草綠了?!狈凑褪窃趺纯级伎疾坏顾?。旁邊家長還問我:“你家女兒怎么教的?表現得真好,一點都不怯場?!?/p>

面試結束后,女兒跑過來抱住我說:“爸爸,我表現得是不是特別棒?”我摸摸她的頭,特別肯定地回答,“是呀,妞妞表現得特別棒,一定會通過的?!?/p>

名單出來的時間是下午六點,我站在宣傳欄前,緊張地搓手,從第一個名字看起尋找女兒的身影。反反復復看了幾遍,卻沒有女兒的名字。

我想不明白啊,女兒的表現根本挑不出錯,怎么會沒選上呢?我在學校門口的花壇坐了好久,想到女兒期待的眼神,心里就一陣陣疼,止不住地嘆氣。

門口保安大哥看到了,過來給我遞了根煙說:“兄弟,聽你口音是外地人吧,這所小學不收外地學生的。這里老師說過,外地學生基本上四五年級就回去了,所以就算小孩再聰明、再優秀,只要是外地小孩他們都不收,面試也就是走個過場?!?/p>

晚上回到家女兒已經睡了,我把情況如實告訴了妻子。妻子聽了,沒忍住眼淚。其實,妻子一直是個很堅強的人。

我倆是福建人,1998年到上海打工。99年的時候,我在工地上被一卷鋼材砸傷了腳,導致粉碎性骨折和嚴重的皮外傷,落下了終生的病根。即便到了現在,炎熱的時候,傷口還會發炎流膿。

當時,工地的老板不肯支付醫藥費,妻子就大著肚子一個人去找老板討說法。后來因為治病停工了很久,經濟拮據,我只能帶著妻子和女兒住在筒子樓里的群租房。夏天的時候,小屋悶熱得不行,只能搬張躺椅出來睡在路邊。但妻子從來都沒抱怨過,一直都很樂觀地鼓勵我。

可女兒入學的事,讓她有些繃不住。妻子說,女兒從小就在上海長大,我們也勤勤懇懇地打工、交社保,為這座城市做出了貢獻,我女兒這么好,為什么就不能給她一個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

那個晚上,我翻來覆去沒睡著覺,腦海里一直在想著女兒以后的出路。第二天,我提上水果去拜訪了女兒幼兒園的園長,想看看她有什么辦法。園長問我:“你是想讓妞妞只在上海讀小學,還是在這里參加中高考?如果以后要回老家念書的話,還不如現在就回,免得孩子不適應?!?/p>

“我當然不想妞妞變成留守兒童,只要孩子能在上海念書,我肯定盡全力為她創造條件,讓我做什么都是愿意的?!?/p>

園長提醒我:外地小孩想要在上海讀高中和大學,父母要持有引進人才類《上海居住證》,父母一方需是本科以上學歷,滿足這個條件的孩子可享受同上海本市常住學生同樣的待遇。

我拿出紙筆,努力傾聽、記錄、理解這些辭令的含義。我是大專畢業,妻子則是高中畢業,離學歷要求還差一截。如果女兒以后想在上海順利參加中、高考,我們夫妻一方最晚要在她八年級之前拿到本科學歷。其實最好能在五年級之前拿到,這樣小升初不會面臨那么多阻礙。

園長說:“我可以幫你們去和那所學校的校長求情,但你們得和校長說,已經在準備辦理居住證了,妞妞小學畢業前能夠辦好?!蔽覒柿讼聛?,后來跟園長一起去找了校長,交了借讀費,總算是給女兒爭取到了那所公辦小學的名額,幼升小這關終于邁過去了。

事成之后,我本來想請園長吃頓飯或者送點禮物,但園長都婉拒了。她和我說:“等妞妞順利考上大學了再請我吃飯吧,這條路沒有那么容易,希望你們好好堅持下去?!?/p>

和園長的談話讓我意識到之前在上海打拼的辛苦不算什么,像我們這樣學歷背景一般的父母,想要讓孩子能在這接受更好的教育,必須要跨越這座城市的種種關卡,而取得本科學歷是留下來的先決條件。我決定參加成人自考,為了女兒,我必須拼盡全力。

“我想讓女兒的人生輕松一點”

2006年9月,我和女兒一起開學了。當時的我,做生意剛剛起步。2005年之前,我靠著在工地上打工、外面跑車送貨維持著一家生計,妻子負責照顧女兒,等孩子大點了就去干洗店兼職貼補家用。

我倆一個月的收入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到2000元。女兒上學、成人自考報輔導班、辦居住證交社?!椒矫婷娑家缅X。

從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總不能讓妻子和女兒跟我過這種日子。我盤算著,一直靠力氣吃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就和老家親戚借了些錢,2005年自己做起了鋼材生意。

靠著前幾年在工地上摸爬滾打的經歷,再加上朋友的引薦,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生意剛起步還算順利,每天都很忙。那段時間,整個人就像陀螺一樣,白天要去工地送貨跑業務,晚上還要復習自考,要兼顧做生意與讀書,時間是最大的難題。

學校每天晚上七點鐘開始上課,店鋪在寶山區,離二工大的普陀校區有十幾公里,下午五點鐘我把女兒接回店鋪,再坐公交往學校趕。等車、停站都可能耽擱時間,要花上一個多小時。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花了做生意賺來的第一桶金,添置了家里第一臺摩托車。

從小我就在念書這件事上沒什么天賦,高三念了3年才勉強考上個大專。一是沒什么心思讀書,小時候要走好遠的山路才能到鎮里上學,放學后還要幫著家里割豬草,干些農活。二也是自己沒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畢業的十幾年里,除了偶爾過年回福建老家,買本雜志打發路上時間,我幾乎沒看過書。

但這次重返校園的感覺有些不一樣,第一天上課,一進校門,遠遠看到磚紅色教學樓上幾個金色的大字:“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我的班級在教學樓的最高層,從窗戶往外望,可以看到操場上人頭攢動,有的在夜跑,有的在踢球,生機勃勃的,感覺自己也年輕了好幾歲。想到女兒也可以和他們一樣擁有美好的大學時光,我就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

我很珍惜重新讀書的機會,很少缺課,上課時總坐在前排,各科筆記都理得清清楚楚。寒來暑往,讀二工大期間,每年冬天夜晚最為難熬。時間緊張,晚飯我基本上在學校旁邊的便利店解決。上課來不及了,就打包拿進教室,上完第一節課再吃冷掉的飯;放學騎摩托車回家,我戴上手套,再套件棉襖,戴著保暖口罩……全副武裝,寒風從衣服的縫隙中透進來,吹得腳踝生疼。

每次考試前,我都會控制不住地緊張??荚嚽暗囊粋€星期,我躺在床上無法入睡,腦子里像裝了個機械鐘,一刻不停地在轉,折磨得我幾近崩潰。

母親心疼我,曾問我,周圍人的孩子都在讀小學四、五年級時回到了老家,讓妞妞回去讀書不也一樣嗎?何必這么苦著自己。

我沒法跟他解釋,老家高考競爭壓力大,在上海高考才更容易。我想讓女兒的人生輕松一點,更重要的是,我想讓她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雖然做生意、上學壓力大,但女兒真的讓我很欣慰。讀小學時,成績從來沒掉出過班級前三,每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還是學校里的小主持人,每次去開家長會都能聽到老師表揚她。

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天我上完輔導班回家,沒等我拿出鑰匙,女兒就打開了門,手腳并用爬到我的身上,小手環住我的脖子,奶聲奶氣地說:“爸爸辛苦了?!蹦菚r的我雖然很累,但是渾身充滿干勁。為了家庭,為了女兒,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日子雖然過得緊張,但我們還是見縫插針地給女兒制造各種學習條件。老師說女兒口頭表達能力好,建議我們去給她報個興趣班。當時,寶山的少年宮開設各種興趣班,一學期幾百元,尚在經濟可承受范圍之內。

我們根據女兒的興趣,給她報了書法、古箏和藝術語言的興趣班。少年宮附近有個圖書館,幾乎每個周末,我們父女倆都會一起去圖書館。

女兒喜歡看《魯西西和鮑爾歷險記》,再大一點喜歡看文學類的書籍,我倆都很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書里說,生活本身便是平凡的,不斷地重復著,行進著。然而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困難面前的不低頭、不氣餒,就是不斷地去戰勝困難,戰勝自己。

2009年4月,我通過了最后一門考試,我奮筆疾書,把試卷寫得特別滿,長達三年的自考生涯終于告一段落。拿到本科學位證書的那一刻,我知道女兒的未來有著落了。

雖然順利拿到了本科學歷,但我和妻子還會常常為居住證提心吊膽。居住證每年審核一次,上海的政策幾年一變,居住證的條件也常變常新。我們得小心維持著生意,持續自費交社保。

2013年7月,上海不再施行人才引進政策,改為《上海市居住證》積分制度:積分需達到120分,根據年齡、工作、社保、文憑等打分。中考前,非滬籍父母如果未攢夠120個積分,孩子中考填報志愿時就無法報考高中,只能填報中專和技校。若滿120個積分,孩子可以享受和滬籍學生一樣的待遇。

女兒當時上八年級,回家告訴我們:老師說讓回家看看父母積分夠不夠,不夠得提前回老家準備中考了。我和妻子讓她放心,這幾年來我們密切關注政策。為了保險起見,社保還繳了兩倍基數,再加上本科學位證書,各項分數加在一起,能攢夠積分了。

但很多家長沒那么幸運,女兒班上的一些同學因為父母沒攢夠積分,中考無法報考高中,只能轉學回老家。

后來聽女兒說,幾個同學回老家沒多久就早早輟學,回上海打工了,女兒讀大學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結婚生孩子了。

當初那些父母來上海,也是想讓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誰能想到又陷入了“返家——教育跟不上——早早輟學——回上海打工——生娃——返家”的循環。

對于我們外地人來說,攢夠120積分并非易事。每個環節都不能有疏漏,一些人考了兩三年依舊拿不到學位,一些人交不起社保。像我們自己做小生意的,需要自費繳納社保,每年投入到這一項上的支出,就達到3萬元。

當初和我一起成人自考的兄弟老蘇,2010年炒股虧了很多錢,社保斷繳了,沒攢夠積分,只能帶著女兒思思回福建老家念書。

思思從小成績就特別好,經??寄昙壍谝?,和我女兒也是從小的玩伴。但后來轉回老家念書后,沒能考上我們縣的重點高中,大學也只考了個二本。

也有些朋友攢不夠積分,就走假離婚再和本地人假結婚的路子,雖然風險大,但為了孩子讀書,總得試試。

臨行前,我和老蘇聚了聚,他羨慕又心酸地說:“還是老周厲害啊。我呀……沒用,沒用啊?!?/p>

身邊朋友的離開,讓女兒在學習上更努力了。之前她只知道我在上學,現在才多少理解其中的不易,明白自己留在上海繼續讀書的機會有多寶貴。一年后,女兒順利地考取了一所市重點高中。

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受到園長的指點,早早地為女兒入學做起了準備,這一路走來也算順利。女兒也像我期待的那樣,很好地長大,出落成了一個開朗、樂觀、自信的姑娘。

“希望你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束縛”

高一的時候,女兒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學校的訪學項目,到加拿大開啟一個月的交換生生活。

在浦東國際機場,女兒在安檢口和我笑著揮手告別,我的眼眶有點濕潤。我想起了小時候上學走過的山路,蜿蜒、曲折、小石子磨得腳底板生疼。

但我知道,女兒的路和我不一樣。15歲的她將要去到一個遙遠的國度,雖然我那時還沒有坐過飛機,但我清楚那片世界,廣闊、自由、有著更多可能性。

女兒的人生剛剛開始,我為之奮斗一生的天花板,只是她的起點。

2017年,女兒高三,當時廣州有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生意伙伴邀請我一起去那邊創業。但是岳母病重,妻子需要回到老家照顧母親,女兒這邊也不能沒人照顧。我想了想,還是拒絕了朋友的邀請。女兒正處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我不能拖她后腿。

高三的最后一段時間,為了給孩子爭取更多的睡眠時間,我在車后座準備了被子和枕頭,女兒上車就一路睡到學校。

我握著方向盤,奔馳在晨光熹微中。這一刻,作為一位人到中年的父親,心里既有忐忑又充滿希望,十二年接送女兒上下學,風雨無阻,這條路就快要到盡頭。好像在迷霧里走了很久,濃霧散開,終于要看清前方的路。

高考之前,根據??嫉呐琶?,我預估女兒考上一所上海本地的211沒有問題。高考那天,車子的儀表盤上出現了“188888”這串數字。我在朋友圈寫下:希望這串吉利的數字,能給女兒帶來好運。

可這一次,好運沒有降臨。女兒高考發揮失常,只考了514分,比平時穩定發揮的成績低了30分,離上海大學的分數線差了4分。要留在上海本地的話,只能上所雙非一本。

說不失落是假的,畢竟全家人努力了這么多年,就等著這一刻。但我更擔心女兒的情緒,從小到大女兒都很要強,學習上也很努力。沒考好,比父母更難過的應該是孩子自己。我們做父母的,只要孩子盡力了,不管什么結果都能接受,只是怕孩子自己邁不過去這個坎兒。

分數線出來的第二天,女兒和我們說想要復讀。我馬上去咨詢了相關情況,但卻了解到公辦學校一般不接收外地的復讀生,而且外地的往屆生報名上海高考的手續也會更加麻煩。我和妻子、女兒的班主任商量了一下,還是建議女兒不要復讀。一是不確定能不能順利在上海參加明年的高考,二是擔心女兒的身體情況,高三那年女兒一直處在高壓的狀態下,經常生病,再來一年不確定她能否承受,也不能保證能夠發揮得更好。

女兒一向是乖巧懂事的,聽了我們的建議就開始準備報志愿的事了。

大學四年,我隱隱地能察覺到,女兒始終為當年高考的事情遺憾著。別的孩子在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女兒依然很努力。雖然在本地上大學,但女兒卻很少回家,總是在忙著學業、比賽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大四那年,女兒以四年績點第一的成績順利保研到一所知名高校。

填完研招考系統的那個晚上,我和女兒喝了點小酒,聊了很多。女兒說:“爸爸對不起,當年高考沒考好,讓你和媽媽失望了……爸爸對不起,你為了我上學,放棄了去廣州發展的機會,但我卻辜負了你的付出……爸爸對不起……”

女兒的話心疼得我想掉眼淚。我才知道,高考失利這個坎兒她一直沒過去。大一學期結束的時候,女兒的體重從110斤掉到90斤。她和我說是在減肥,我也以為是小姑娘長大了愛美。那會兒才知道,女兒剛入學的時候因為這件事焦慮得睡不著覺,心情一直很郁結,才暴瘦了20斤。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和妻子很少用家長的辛苦去鞭策女兒,就是不想她因為這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但沒想到,女兒什么都知道??伤趺淳筒恢?,作為父母,我們只是本能地想給她最好的,談不上什么辜負和不辜負。

研究生開學的前一天,女兒和我說,研究生期間也會好好努力,爭取畢業時能通過應屆生通道直接落戶上海。

我給女兒發了一段語音,大致意思是說:能考上研究生已經很棒了,一直以來你都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凡事量力而行就好,不必太在意結果。爸爸媽媽希望你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束縛,但在這之前最重要的是你的健康和快樂。

2021年9月,女兒研究生開學,我也坐上了去廣州的飛機,當年的生意伙伴又給我發來了邀請。留在上海,只是我們通向幸福的一種方式,離開也是。我和女兒的人生,都不該困在一個局里。(來源:節選自《35歲后,我無路可退?》)

責任編輯/張元奕

猜你喜歡
園長妻子女兒
你很好,唯獨你自己不知道
我要當動物園園長
等你好久啦
嘟嘟熊家的百貨商店(二十八)——兔園長買學習卡
為何妻子總是憂心忡忡?
大三的女兒
海的女兒
道理重要,還是妻子重要?
富養女兒先富養自己
女兒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