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意語境下山西省臨縣西灣村地域性文創設計研究

2024-04-17 08:05陳瑞雪姜雪雅成冰潔
藝術科技 2024年7期
關鍵詞:西灣臨縣文創

陳瑞雪 姜雪雅 成冰潔

摘要:目的:本研究聚焦地域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表達,基于傳統文化村落保護與傳承,將山西省臨縣西灣村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傳統工藝融入文創產品設計,創新地域性文創設計,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方法:以地域文化與文創產品融合設計為核心,結合實用性、裝飾性設計原則,在產品設計中,詳細闡述地域文化的當代價值與傳承路徑,分析不同文化元素融入文創設計的特征與實際意義,探索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的思路和方法,豐富地域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體現方式,實現地域性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結果:通過山西省臨縣西灣村主題IP設計與IP形象衍生應用設計,豐富地域文化傳承方式,通過系列文創產品,如文創手機殼、產品包裝、文創T恤等,將地域文化與受眾需求相結合,促進西灣村文化傳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結論: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發展的地域性文創產品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以文創設計為媒介,創新演繹鄉村特有的地域文化,形成獨特的文創產品,對建立鄉村文化品牌、提高鄉村文化的價值和知名度、加快鄉村經濟文化發展、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提升產品吸引力,滿足大眾審美及消費需求,促進地域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地域文化影響力。

關鍵詞:文化創意;臨縣西灣村;地域文化;地域性文創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7-00-03

0 引言

文化創意語境下,地域文化傳承與文創產品創新設計對促進鄉村振興具有積極作用。每個村落都有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觀、空間肌理、鄉村建筑等鄉村物質文化,以及節慶民俗、民間藝術、傳統工藝等鄉村非物質文化,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基礎。在倡導保護與發展傳統文化村落的趨勢下[1],將地域文化與創意思維相結合,創新文創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獨特的地域文化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地處呂梁山脈地區,緊鄰“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2003年西灣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2],湫水河由北向南貫通整個村落,最終匯入黃河。5條縱巷錯落有致,將村落中的各個角落緊密串聯在一起,形成院院相連、巷巷相通的特點[3]。5條縱巷又分別象征著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4],同時代表著陳氏家族的5個分支。西灣村窯洞式的明柱廈檐高圪臺和各不相同的建筑分布于山坡和村落,見證著一代又一代村民的生活。別具特色的建筑風格與優越的地理條件為西灣村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灣村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以傳統工藝為例,木雕、石雕、磚雕都獨具匠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傘頭秧歌、道情戲、三弦書、放河燈等傳統節慶民俗,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另外,當地的各種“非遺”傳統技藝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眾多“非遺”愛好者前來。

2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文創設計的意義

文創產品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5]。設計團隊在調研西灣村古建筑群、傳統工藝、節慶民俗、“非遺”文化的基礎上,以創意設計為核心,通過主題性文創開發、品牌化體系建構,設計出具有形式美、材質美、技術美、藝術美、生態美的文創產品,使受眾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了解西灣村,增進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鄉村環境之間的交流,為整合西灣村文化資源、激活西灣村文化活力、豐富西灣村文化體驗提供了支持。

作為一種精神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滿足特定主體愿望和需求的屬性,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6]。文創設計以文化為核心,通過創新演繹設計主題,形成集創意性、實用性、審美性于一體的產品,如以工藝品為主的創意商品和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點的文創產品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創設計強調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形成高附加值產品,而優秀的文創IP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還承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器以載道,物以言志?!保?]要通過對西灣村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設計,將西灣村物質文化開發、非物質文化與衍生品開發、地域文化體驗、文化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實現“一村一品”文化建設。在拓展西灣村文創設計的同時,不斷完善和優化公共設施,豐富產品生產類型,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特色商業模式,能激勵年輕人留在農村創業和發展,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8],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3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文創設計的思路

文創設計是一種新型的設計形式與藝術表達形式,遵循文化性、故事性、實用性、創新性、安全性等原則。其以創新為目標,關注人的需求,推陳出新,將鄉村振興與地域性文創設計的轉譯和提取相結合[9]。

要調研西灣村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結合西灣村傳統文化內涵,提取西灣村獨特的文化元素,將西灣村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中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中,通過多樣性、創新性設計豐富產品方式,充實文化品牌內涵,滿足不同受眾的多元和綜合體驗需求。同時,以傳統民俗、傳統工藝為載體,對其進行創新轉譯,從建筑形式、村落分布的特點中汲取靈感,將傳統元素重新組合并采用新的表現形式,實現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融合發展。在設計中,以“陳三錫”主題IP為核心,并通過西灣村IP形象衍生應用,打造西灣村的專屬品牌符號,使西灣村文化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4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主題IP設計

文化創意IP產品設計除了要具備獨特性、創造性、美觀性外,還要有感染力,以吸引游客購買[10]。其中,“萌化”的IP形象能夠縮短與大眾之間的距離[11]。西灣村是一個以陳氏家族血緣聚居為主的村落,反映了農耕時代的文化特點,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體現了獨特的智慧文明,Q版萌趣的IP設計極具趣味性和藝術感染力,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西灣村的文化。設計團隊以“陳三錫”為核心,打造了“西西”“安安”“康康”系列IP形象。

“西西”IP形象設計特別采用清代服飾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牡丹花紋,花紋層層相疊,葉片清晰可見。在色彩設計方面,以大地色為主色調,體現質樸、沉穩的特點,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輕松感和愉悅感,有一種低調迷人的氣場。在著裝方面,采用清代立領馬褂,紐扣和官帽的中心設計為銅錢形,寓意花開富貴、八方來財。在面部設計方面,采用八字胡須和嘴角微微上揚的設計,給人以親切感,體現西灣村的人文情懷。

“安安”IP形象設計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12],設計團隊特別注重表情的細節設計,兩個瞳孔被巧妙地設計成心形,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流口水的模樣更為IP形象增添了幾分俏皮,能夠更好地吸引人們的目光。在設計醋罐時,運用粗線與細線的對比、陰影與高光的對比以及凹凸不平的瓶口設計,展現山西陳醋的歷史底蘊。此外,創新的字體設計與整個瓶身的設計相呼應,以黑色為主色調,連筆設計的“醋”字,巧妙運用聯覺效應,將視覺感受轉化為味覺感受,充分展現了山西陳醋色、香、醇、濃、酸的五大特征[13]。

“康康”IP形象設計結合了人物形象與中國畫,圖中主人翁一手叉腰,一手拿著一支毛筆,極具文人氣質。其中,古代書桌的設計參考了西灣村繡樓中保存的書桌。紅色的書桌和正在繪畫書寫的主人公形象頗具傳統文化韻味,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篇章,彰顯了西灣村的文化氣質。

5 山西省臨縣西灣村IP形象衍生應用

全面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深入考察和了解鄉村地域旅游資源、本土文化非常重要[14]。結合山西省臨縣西灣村IP形象與受眾多元的需求,設計團隊將可持續理念、藝術與文化、創意生活等理念融入設計中,不斷開拓文化價值,展現獨特地域文化特色與人文情懷,圍繞臨縣西灣村系列IP形象開發了文創手機殼、產品包裝、文創T恤等,對彰顯西灣村的獨特魅力具有積極意義。

當前,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機殼的使用率也隨著手機的普及不斷提高。手機殼既能滿足人們的基本使用需求,又具有相應的文化價值。在西灣村文創手機殼設計中,突出實用性、創新性、新穎性,將西灣村IP形象與“山西西灣好風光,處處都是好景象”和“又見西灣”的文字設計相結合,能在突出手機殼地域屬性的同時,突出西灣村獨特的自然風光,傳遞建設美麗西灣的愿望。在材質選擇方面,要結合用戶的體驗需求,使用TPU液態軟殼材質,以提升手機的防摔性,綜合考慮基本功能、環保要求、色彩搭配等,達到實用性與裝飾性的統一,在滿足客戶使用需求的同時,提升西灣村傳統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包裝設計在品牌建構與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具有地域文化屬性的包裝設計,不僅能夠有效保護產品,而且能給消費者傳遞特定的品牌信息。在西灣村產品包裝設計中,創新結合西灣村IP形象,在提高農特產品知名度的基礎上擴大西灣村文化影響力。在產品包裝的結構和造型設計上,結合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將提手設計為弧形,能在提升使用舒適度的同時,突出產品的整體性和美觀性。在材質設計方面,結合食品安全、綠色環保等設計理念[15],優化消費者使用產品包裝袋的體驗,能促進西灣村文化傳播。

服裝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既能滿足使用需求,也能夠體現消費者不同的風格與審美特點。當前,實用、時尚且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服裝設計逐漸受到人們喜愛。在西灣村主題文創T恤設計中,可創新結合西灣村IP形象,并采用優質面料與舒適的圓領設計。不同IP形象的運用呼應不同的主題,無論是村民還是游客,身著西灣村IP形象主題T恤,不僅有利于增強他們對西灣村的歸屬感,更能充分表達他們對西灣村的熱愛。

6 結語

文創設計對推動山西省臨縣西灣村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具有積極作用,在了解西灣村傳統手工藝、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提取相關元素,結合村民、游客等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創新西灣村主題IP設計與文創產品設計,并形成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文化品牌,打造西灣村文化創意產品多元創意的新局面,采用“經濟+文化”的創新模式,運用全新的宣傳手段,吸引更多人關注,能為西灣村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新路徑。另外,地域性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也為建設鄉村文化、樹立文化自信、推動鄉村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參考文獻:

[1] 毛若冰,劉保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路徑研究[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24(1):46-48.

[2] 王金平.山西臨縣西灣村[J].文物,2016(10):92-97.

[3] 孟苗.西灣村[J].今日山西,2004(6):43-44.

[4] 燕倩倩.磧口古鎮中的西灣村[J].黑河學刊,2017(1):89-90.

[5] 陳嘉貝.基于情感化理念的徐州剪紙文創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2023(12):41-45.

[6] 高俊山.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基于湖南湘西州的調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43(9):71-85,184.

[7] 郝珊珊.器以載道:宋代官窯瓷器“道”的體現[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2):54-57.

[8] 王娟.鄉村振興戰略下群眾文化的發展和繁榮[J].新西部,2024(1):141-143.

[9] 劉健,呂曉.鄉村振興背景下文創設計:以阿壩地區羌族為例[J].設計,2022,35(21):11-13.

[10] 王春茹,卓琳,林舜美.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旅游文創設計開發:以《梧林外傳》設計為例[J].南方農機,2022,53(15):104-106,114.

[11] 鄭詩慧.地域文化元素在永靖IP形象設計中的應用[J].絲網印刷,2023(15):54-57.

[12] 李茂叢,黃鉞.基于傳統生肖文化的虎IP形象設計實踐探究[J].設計,2023,36(22):62-65.

[13] 陳慧苑,蘇珩,王萱.基于五感設計的山西醋文化空間體驗設計:以漢河溝李家莊鄉為例[J].上海包裝,2023(12):67-70.

[14] 張潔,馬瑋麗.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文創設計與開發[J].現代園藝,2023,46(12):102-103,106.

[15] 趙亮.基于美術視角的日化產品包裝設計探索[J].日用化學工業(中英文),2024,54(2):243-244.

作者簡介:陳瑞雪(2003—),女,山西呂梁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姜雪雅(2003—),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成冰潔(2003—),女,山西晉城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西灣臨縣文創
陶溪川文創街區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贛東北樟樹墩-西灣蛇綠混雜巖中輝長巖和玄武巖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山西臨縣舉辦電商峰會助力鄉村振興
西灣的陽光
澳門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擎起健康扶貧旗 共筑百姓幸福夢 山西科技志愿服務健康科普活動在呂梁臨縣成功舉辦
西灣村采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