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觀生態學視角下城市環境設計發展方向研究

2024-04-17 12:12張圓張楠清
藝術科技 2024年7期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景觀設計

張圓 張楠清

摘要:目的:文章研究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中的城市景觀設計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系,意在呼吁未來城市環境設計朝自然景觀生態方向發展,塑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環境。方法:一是觀察法,觀察周邊城市環境并進行總結。二是文獻調查法,閱讀相關文獻,分析文獻內容,并將其與觀察到的情況進行比對,最后加以總結。結果:自然生態與人類的生活關系密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都是在自然生態的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F代城市景觀設計也基于自然生態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在高樓建起的同時,自然綠地也隨之減少,人類的發展對自然生態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嚴重影響了生態平衡,自身生活也受到波及。結論: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城市環境已脫離傳統的自然生態,需要藝術設計來輔助建設。城市中的景觀不同于原生態自然景觀,需要與周邊環境相呼應,共同構成和諧的城市環境?;仡櫗h境設計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設計大多朝著自然生態方向靠攏,城市中不能只有高樓大廈,還必須有花草樹木。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環境空間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通過藝術設計對城市環境進行美化,以滿足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城市環境設計;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7-0-03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根本[1]。當前,城市中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原有綠地或建筑被取代。對比今昔生活環境,不難發現其中的差距。以前打開窗戶聽見的總是蟬鳴,雖然偶爾覺得聒噪,但更多時候使人感到愜意放松,如今到處充斥著汽車鳴笛聲、施工噪聲。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從追求高速發展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1 原始生態與現代景觀生態學

1.1 原始生態與現代景觀生態學之間的關系

原始生態是現代景觀生態設計所追求的目標?,F代景觀生態設計致力于恢復場地原始生境,修復城市景觀“瘡疤”,從而改善城市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現代景觀生態學是一個涉及景觀結構和功能的學科,它研究人類景觀環境中自發生成和人類調控的生物、化學、物理及社會因素,以及不同因素之間的聯系和交互作用,由此分析出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景觀空間格局與景觀功能,致力于打造出更加適合城市面貌的生態環境。人們居住在城市中,沒有太多機會與原始生態環境親密接觸,但可以通過文字描述,想象出一幅生態藍圖。那種沒有經過任何雕琢的、純樸的生態環境如今由于社會的發展已不復存在,城市也只能依靠景觀生態設計來打造仿原始生態環境。

1.2 現代景觀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景觀生態學是為了適應城市發展而產生的藝術設計學科。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原始生態環境與現代化的建筑不相匹配,為了打造和諧美麗的城市形象,現代城市景觀設計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還原自然生態、保護環境成為現代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方向。

2 環境設計的發展

環境設計學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由于人類自身對生活環境的需求發生改變而誕生的設計學科。遠古時期,與人類生活環境相關的一切物質形式改變都可以被稱為環境設計。環境設計原本是一個純藝術概念,其實質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對生活環境進行設計改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環境設計是對人類的生存空間進行設計,其目的是為人類創造出舒適宜人的空間環境。人類對環境的需求決定著環境設計的方向,經濟、科技發展情況及社會氛圍也與環境設計有密切聯系。

2.1 環境設計起源

環境設計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對生存的需求而產生的,其與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社會氛圍有密切聯系。設計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設計的服務對象是人,為了人們生活便利而做出的改變稱之為設計?;厮輾v史,原始人從一開始不穿衣服到學會用骨針縫制獸皮遮蓋身體,從一開始住在洞穴內到后來學會用樹枝、粟秸、草筋、藤條來搭建房子,這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生存需求作出的改變。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相當傲人的成績,推動了國家戰略經濟規劃的實施,城市建設熱點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我國本土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力量慢慢成長起來,從簡單的室內空間藝術環境設計發展到建筑外部藝術空間環境設計,逐步延伸至公共空間環境設計。

2.2 環境設計發展歷程

環境設計發展的四個重要轉折點分別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20世紀20年代初期至30年代中期、二戰結束后、20世紀60年代。

發展初期,環境設計開始向景觀空間轉化。18世紀末,由于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國家環境污染嚴重,為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政府大量建設公園。

發展中期,設計師們開始開拓景觀設計思路,嘗試創造新時期的景觀風格。在唐納德和格羅皮烏斯的引導下,哈佛景觀設計專業正式宣告了現代主義景觀建筑設計風格的誕生。二戰勝利結束半年后,歐洲在一片廢墟瓦礫聲中開始重建,這給設計師們提供了許多靈感及巨大的發揮空間。

發展后期,社會結構多元化,中國景觀文明建設開始。歐洲發展到一定層次之后,我們開始深刻反思并審視中國的城市環境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部分設計師開始反思自身的設計風格,過于注重空間與平面形式的設計,而忽略了環境與空間的協調。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與進程也被重新納入環境設計的主題范圍,設計根據人類社會的發展改變。

3 城市環境設計發展對生態的影響

環境設計涉及建筑、空間、環境、人等因素,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對外在生活空間的要求,經過設計的景觀也讓城市顯得更加美麗。與此同時,自然的警告成為設計中不可忽視的因素,現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經過改造的景觀,人們改變了生態環境原有的面貌,并且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越來越多高樓拔地而起,城市顯得死氣沉沉,所以人們借鑒自然生態風貌,對城市中的自然環境進行設計,使其成為可以融入城市建設的景觀??勺匀痪坝^畢竟和人工景觀不同,人們忙于發展忽略了生態保護,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諝釶M2.5的含量逐漸增多,讓原本湛藍的天空蒙上了陰霾,缺水問題也日益嚴峻?!艾F代的孩子們生活得無憂無慮,可以上各種興趣班,買各種好看的玩具,可他們卻再不會自己造出一把木劍和竹笛,無法在田野里自由地奔跑嬉戲?!边@段話并不是對城市發展的諷刺,而是對人們失去的那些自由、自然的生活的惋惜。自然生態環境由于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惡化,高樓大廈越多,人們的活動空間越少,人們自然放不開手腳。城市中基本沒有純天然景觀,而現在擁有純天然景觀的地方都在大力發展旅游業,并且都發展得很好,純天然景觀為什么如此受歡迎呢?這其實是人的本性使然。人們往往對自己認知以外的美好事物充滿向往,況且在現代社會,欣賞自然景觀已經成為奢望。如知名博主李子柒的農家生活明明很平淡,卻成了大家的心之所向。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大自然給人類敲響了警鐘。近幾年,人們一直在盡力補救,城市中的景觀設計也一直在向自然生態靠攏。

4 現代城市環境設計

4.1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

創造美麗和諧的城市環境離不開景觀設計,其能美化修飾單調的現代城市建筑。要關注城市的文化與地域特點,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環境,保護生態,在此基礎上,對城市環境進行規劃設計。只有真正了解城市,環境設計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構建更加優美的城市環境[2]。城市中原本是自然綠地的地方,為了人們的發展,建起了一棟棟高樓。人類不可能脫離自然獨立存在,自然總是生機勃勃的,一個地方如果只有人或建筑而沒有自然景觀,只會顯得死氣沉沉,甚至使人感到壓抑。因此,人們在城市中設計人工景觀,尋找與自然相近的東西,采用場景化環境設計。場景化環境設計是將某種藝術理念融入設計中,營造特殊的氣氛,使人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變單調有限的空間為別具一格的空間[3]。

4.2 城市景觀設計的作用

城市的環境建設需要依靠景觀設計,在無數高樓平地起的城市中,自然生態景觀已經不復存在,而良好的城市環境需要自然景觀來裝飾,既不能雜亂無章又不能程式化。因此,需要根據地理環境進行景觀設計,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在缺乏自然氣息的城市中,景觀設計的作用遠不止裝飾,還有以下幾點。

(1)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居住在城市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就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無法輕易消除的,所以需要引入大量綠植,借助自然的力量改善環境,通過城市景觀設計構建適宜人們居住的城市環境。

(2)促進居民身心健康。建筑內部和周邊的自然景觀需要后期進行設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周邊環境的建設[4],對環境空間的審美需求也越來越高,生活滿意度與居民身心健康程度呈顯著正相關[5]。

(3)塑造城市形象。在現代城市環境中,傳統意義上的自然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水系、植被等自然元素依然存在[6]。景觀設計可以有效協調自然環境與城市空間結構的關系,使其與城市空間相配合,共同構建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環境質量,人文、治安、便利程度等也是影響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4)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觀賞性。城市景觀設計可以有效塑造城市環境,是打造整體城市形象的重要環節之一。獨特的設計能讓人們難以忘懷,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優美的城市環境需要自然元素的裝飾,要設計出不同于原始自然、具有生活感的景觀。當前,宏偉的建筑幾乎占據了大半個城市,需要通過景觀環境設計,使建筑與周邊環境相適應,在美化建筑環境的同時,增強景觀的吸引力。

4.3 城市景觀設計的影響

外在形象往往影響第一印象,城市同樣如此。首先,只有改變城市形象,才能改變城市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從而增強城市影響力、號召力。在城市中,景觀設計不可或缺,它直接影響城市的形象。城市不同于鄉間,鄉間有獨特的風土人情,有些地方依然保留著自然原始的面貌,但在城市中,雜亂無章的綠植搭配高樓大廈會讓人產生不和諧的感覺?,F在鄉間反而成了人們無法觸及的地方,那種自然純樸的感覺已經漸漸消逝,環境的改變也使得人們的心境、需求不斷改變。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環境空間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環境設計向自然生態靠近。在城市中,人們的目光所及之處大多是經過設計改造的綠植景觀,它們形狀統一,排列有序。人工景觀逐漸取代自然景觀,人們在城市中鋪上統一的人造草坪,擺上了精致的景觀雕塑,卻忽略了不是所有景觀都需要特別設計,也許其本身就是特別的存在。景觀設計依附于自然生態,前提更是要保護好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宇佳,李穎.生態保護視角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創新模式[J].環境工程,2023,41(7):345-346.

[2] 李騰.關于城市環藝設計中的美學反思[J].戲劇之家,2018(25):141.

[3] 皮佳.“場景化”環境藝術設計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3):63-64.

[4] 沈山嶺.探討環境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中存在的問題[J].時代教育,2012(11):131-132.

[5] 許志敏,吳建平.居住區綠地環境與居民身心健康之間的關系:生活滿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6):7-13.

[6] 王若凡,周旭丹,薛超越,等.城市產業綜合體景觀適宜性設計研究[J].現代園藝,2018(21):105-109.

作者簡介:張圓(2001—),女,江蘇宿遷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張楠請(2002—),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景觀生態學景觀設計
作 品:景觀設計
——《勢能》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探討現代景觀設計中意境的體現
試論城市森林體系中城郊型森林公園的生態意義
旅游度假區的景觀規劃設計初探
景觀生態學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的若干思考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現代校園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