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互包容恩愛長

2024-04-17 08:10馮學忠
金秋 2024年2期
關鍵詞:妻子孩子

◎文/馮學忠

71年風雨同舟,我和老伴攜手走過了銀婚、金婚、鉆石婚、白金婚……相互包容,恩愛依舊。

今年我94歲,老伴90歲,我倆是1953年元月結的婚,至今整整71年,實屬難得。我們的婚姻,值得靜下心來好好回顧一番。

我老家在韓城市板橋鎮距城區40里路的烽火村,父母早逝。1949年,因貧輟學的我參加了革命。1952年,我在韓城縣(今韓城市)政府財政科當文書。那年秋天,民政科一位程老兄告訴我,他在南蘇村下鄉時見到一位“大體適合”我的女青年,希望我能主動去認識。

按程老兄的指引,我見到了這位女青年。她18歲,是共青團員,小學畢業。我向她介紹了自己:22歲,共青團員,高中肄業,政府干部;家中二老雙亡,以機關為家。結識后,我們雙方多次聯系,對彼此相當滿意。

通過和家人商議,我們定好了婚期??斓饺兆訒r,二姐為我在機關附近租借了居室,給女方家贈送了幾身衣料。那時政府正在宣傳貫徹《婚姻法》,所以我未給分文彩禮。我出資在科里的大辦公室擺了兩桌樸素的酒席,結婚儀式由老科長主持,我的胞兄與她的舅父應邀參加。就這樣,我們簡單地辦了喜事。

婚后,我們相繼生育了四個子女,因為沒有長輩照拂,從沒給孩子們辦過“彌月宴”。更加難堪窘迫的是,我們差不多一年要搬一次家。昔時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見丈夫窮得家徒四壁,而我們連個“壁影兒”也沒有。1958年,國家下了動員令,動員閑散居民下鄉。因為我在縣城工作,與胞兄商議后,就告別了山上的老窩,在距縣城10里路的富村落了戶。

到富村后,我和妻子仍然多次搬家,她不禁對我訴苦:“孩子們在學校受伙伴們奚落,說‘他家沒房子,是住在某某家……’”經過申請,村大隊給我們劃了宅基地,我和妻子商議立即蓋房。1964年,前后半年時間里,我和妻子分工合作,在大伙的幫助下,一座大房拔地而起,我們總算有了自己的家。雖然因此欠下了債務,但是我倆贏得了親友鄰里的刮目相看。

妻子的社會角色曾幾經轉變,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她先是供銷社的營業員,后又去西安東郊金屬結構廠當工人,還在芝川郵電所當過話務員,但最后都被“精簡回家”??陀^上是按照政策精簡員工,但更是因為我們“生育密集”,家庭工作實在兩難顧全。沒有父母幫忙帶孩子,經濟條件也不允許我們請保姆,就這樣“雙職工家庭”的夢破滅了。此后,妻子甘愿當起家庭主婦,將全部精力奉獻給我和孩子。

我曾經上過師院兩年、財校一年,每年還下鄉社教,根本無暇顧及家庭。平日生活,妻子每天要去公用井挑水。若面粉吃完了,自己一人在公用石磨上磨面。芝川鎮召開全公社社員大會,妻子需背著四五歲的孩子去參會,來回20里路,苦累可知。在下鄉社教期間,我們每年都有半年時間見不到面,只能以通信互相安慰。參加生產隊勞動,妻子因家務重、出勤少,有時還會遲到,沒少遭受斥責。那段歷程相當艱苦,有時談起感受,妻子直言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境。

妻子的堅忍付出,獲得了鄰里的廣泛好評,特別是村里有三位“鐵桿”搭檔,與她互助相幫,情同姐妹。其中一位是軍嫂,軍官丈夫在甘肅部隊,每來家書,她必來找我妻,讓妻子先念信,再按其口述寫好回信。妻子雖只有一點小學文化,但寫信卻是輕車熟路,令軍嫂十分滿意。后來這位軍官轉業回韓城,與我也成為摯友。但凡鄰里有事尋求幫助,我與妻子都力所能及地給予力量,也因此積攢了不少人緣。

妻子常對人講:“我家老漢(丈夫)是干公事的,我不能讓他在家務上分心!”的確,孩子們的吃穿用度我從未操過心。每年臘月,為了讓孩子們趕春節穿上新衣,她總要熬上幾個夜。待孩子們睡熟后,大炕上放個小板凳,板凳上面再放盞小煤油燈,她把對生活的美好期許一點點縫進新衣里。

對四個子女的教育,妻子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1985年小女兒高考時,因為孩子患有習慣性皮膚過敏癥,妻子親自租房陪同女兒。女兒每堂考試下來,口服的藥、擦洗的藥都已準備妥帖。最后一堂考試前,女兒忍不住說:“媽,我皮膚瘙癢得厲害,實在不想考了……”妻子嚴肅地說:“寧教掙死牛,不能退了坡。千萬別干讓你后悔一輩子的事!”最終女兒完成了考試,被一所中專學校錄取。

如今,子女們都各得其所,工作上各有千秋,在崗位上發光發熱,沒辜負我和妻子的良苦用心。

那年,我調往縣政協工作,妻子得了嚴重感冒。因分居兩地,我無法親自照料,遂把她從富村接到我所在的機關醫院療養。二女兒趕來機關醫院看望她,問:“媽,住了幾天,好些了吧?”她回答:“沒事了!”女兒打趣地說:“我就知道,你到我爸這住幾天,病就沒了?!彼χ兀骸澳阏f的對著呢,誰能有你爸這么疼我呢!”

年輕時的聚少離多,讓離休后的我始終覺得妻子是心頭無法訴說的牽掛和思念。很多次,在老干局組織離休干部旅游時,我總會多交一份費用,攜妻子同我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心里明白,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是越來越少,讓她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比什么都重要。

妻子曾數次叮嚀我:“到了那個時候(人“長眠”后),不論是你我誰先走,將來都要合葬在一起……”從結婚那天起,妻子對我的依賴、忠貞、包容,對共同締造的這個家庭的責任感,于無形間化成一股向前的力量。她仿佛開著一輛大卡車,馬力十足地將我們這個“婚姻組合”送達至“與子偕老”的目的地!

猜你喜歡
妻子孩子
為何妻子總是憂心忡忡?
女兒要富養 妻子要暖養
道理重要,還是妻子重要?
最應該富養的,不是孩子是妻子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熊孩子爆笑來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