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可不必老來瘦

2024-04-17 08:10湖北朱輝
金秋 2024年2期
關鍵詞:元朗四喜丸子

◎文/湖北·朱輝

老顧是我的同學,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三十多年前。當時電視劇《圍城》熱播,老顧還是小顧,與劇中的詩人曹元朗長得有點像,也是胖乎乎的。劇中曹元朗被戲稱為“四喜丸子”,小顧體型小一圈,有個同學私下給他取外號“二喜”。

老顧有肥胖基因,家里人過了30歲,都吹氣球似的發福。老顧也不例外,剛到中年就由“二喜”變成了“四喜”。這幾年疫情原因,大家都沒見面,我只是看到他的微信步數每日始終在2萬步以上,大多數時候是我朋友圈里的冠軍。最近再見到他時,他已經從“四喜丸子”變成了“麻桿”,實現了減肥人士想瘦成一道閃電的夢想。

老顧說幸虧自己加強鍛煉,及時減肥,才使得“四高”(血糖、血壓、血脂、尿酸)基本控制住了。然而我覺得每天2萬步,實在有些多了,就問他膝蓋有什么感覺。老顧說最近一年膝蓋、腳踝經常隱隱作痛。我就勸他還是少走一點,他今年不過56歲,這樣下去恐怕再走幾年就得拄拐了。

近來看一些健康講座,專家說步行并非量越大越好。對于老年人,日行萬步都有些多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一般人每天步數保持在6000步以上就可以了。許多“四高”的人往往顧此失彼,只注意到多走路可以降糖、降脂,卻沒有想到以后如果過早地坐上輪椅,生活質量更沒有保障。

至于追求瘦身,總想將體脂比維持在正常值以下,其實也不可取。有研究機構曾針對超過六百萬人進行了一項長達4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0%到15%的稍胖者最長壽。體重超標35%以上,才容易發生多種疾病。一般情況下老年人的體脂率要保持在20%左右才是合適的,過胖過瘦都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這些數字讀起來比較抽象,我身邊發生的事是實實在在的。

近幾年我送走了兩位親人,他們都已年逾八旬,去世時都骨瘦如柴。尤其是我父親,遺容就像一具木乃伊,臉上身上幾乎無肉。他們人生的最后時刻,其實都是在打消耗戰。由于無法進食,除了打吊針輸入營養液,就是靠消耗身上的脂肪肌肉。由于平時“庫存”不足,自然扛不了多久,很快油盡燈枯。相對而言,略胖一些的老人,通常耐耗一些,因此也就多了幾分逆轉病情的機會。

俗話“ 千金難買老來瘦”,而如今的醫生又勸老人要微胖一點,難道是古人錯了幾千年?非也!一位專家釋疑說,古時候大多數時期,人均壽命不到50歲,那時的人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當時人們所說的老人,一般也就50歲出頭,按照現在的標準屬于壯年。如今所說的老人標準應該在65歲以上了。古今“老人”不是一個標準,五十多歲略瘦一點尚可,六七十歲偏瘦則會影響免疫力、骨骼質量,遇上大病不能進食,便有可能不經扛,治愈起來難度大。

許多俗話、理念與歷史背景息息相關,我們不能刻舟求劍,盲目追隨古人。如今的老人,大可不必追求“老來瘦”

猜你喜歡
元朗四喜丸子
四喜福袋
元朗區4名區議員因非法集結被捕
我和趙四喜的少女時代
【四喜賀壽】
我不做“丸子球”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口技高手
用大塊肉做丸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