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2024-04-18 03:53曹艷麗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美感科學幼兒

曹艷麗

陳鶴琴先生曾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在這個數字化時代,幼兒往往被電子產品吸引,一定程度上缺少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自然教育引導幼兒通過親近自然發現世界的奧秘,鼓勵他們觀察植物、動物并感受季節的變化,進而探索自然生態系統。通過與自然互動,幼兒不僅能夠培養出環保意識,還能發展創造力、想象力,豐富感知覺,萌生對自然科學探究的興趣。自然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培養下一代對自然的熱愛和關心的途徑。[1]通過觀察自然、體驗美感,幼兒不僅是知識的獲取者,更是生活的享受者、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參與者。

一、自然教育理念及其價值

(一)核心概念

自然教育的核心在于將自然界視為一個富有智慧和美感的教室,它能夠為幼兒提供獨特的學習機會,如關于生態系統、氣象、季節、動植物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內容,還可通過觀察自然,理解重力、光線、聲音等科學原理。此外,還注重幼兒美感的體驗,從欣賞美麗的風景、多彩的花朵、奇妙的動物到感受季節的色彩變化,這些都能喚起幼兒內在的情感共鳴和審美體驗。

自然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教室,每個季節都有獨特之處,季節性學習使幼兒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周期性和變化,例如春天的發芽、夏天的生長、秋天的葉落和冬天的休眠。自然教育倡導幼兒親近自然,激發對萬物的好奇心,讓他們能夠將自己與身邊的自然建立情感聯系,并在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中學會生活,有助于他們更自信和自主地探索世界。[2]

(二)關鍵作用

自然教育的關鍵作用在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3]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培養環保意識:通過自然教育,幼兒學會尊重自然、感受自然萬物的神奇與生命力,更加關注自然生態,萌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2.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自然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科學興趣的滋養:自然教育可以激發幼兒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通過觀察和實驗,他們開始理解科學的基本原理,萌生科學探究的樂趣。

4.發展情感共鳴和美感體驗:體驗自然美景、欣賞自然的奇妙之處,有助于幼兒培養美感,提高對美的敏感性。這種美感體驗能夠滋養他們,使他們更具同情心。

5.培養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自然教育鼓勵幼兒提出問題、觀察現象,并尋找答案,提高了幼兒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二、觀察自然 體驗美感

(一)親近自然的實踐

親近自然是自然教育的核心之一,它通過實際的互動和探索,幫助幼兒與自然建立更深入的聯系。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認識自然:教師可定期安排戶外活動,如自然散步、郊游或探索樹林、公園、附近的自然景點。這些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自然的機會,讓他們親自觀察植物、動物和自然景觀。

2.季節性主題學習:利用每個季節的特點來展開季節性學習,如在春季觀察植物發芽,在夏季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在秋季觀察葉子的顏色變化,在冬季了解不同動植物的休眠方式,這些都有助于幼兒更深入地了解季節的循環和自然的周期性變化。

3.自然觀察活動:提供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等工具,讓幼兒近距離觀察昆蟲、植物、鳥類和其他自然元素,并記錄觀察結果,繪制圖畫或寫下觀察筆記。

4.自然探索項目:組織小型自然探索項目,如捉蝴蝶、建立昆蟲酒店、觀察鳥巢或收集葉子。這些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和分享,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好奇心。

(二)體驗美感的實踐

體驗美感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實踐,幼兒可以深入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對美的欣賞和理解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戶外美術活動:安排戶外美術課程,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創作藝術品,如繪畫、雕刻、泥塑等,表達對大自然的感受。

2.自然音樂:帶領幼兒去戶外,聆聽自然界的聲音,如鳥鳴、風聲、流水聲等。也可使用簡單的樂器,如小提琴或風笛,模仿自然的聲音或創作自然主題的音樂。

3.觀賞自然景觀:鼓勵家長或幼兒園組織幼兒參觀公園、花園、湖泊或其他自然景點,讓幼兒欣賞風景、觀察植物和動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和美麗。

4.自然寫作和詩歌:鼓勵幼兒寫自然日記、詩歌,表達對自然之美的情感,幫助他們用文字表達感受,培養文學和表達能力。

5.自然表演:安排自然主題的戲劇或舞蹈表演,讓幼兒扮演自然中的角色,模仿自然界中的情景,通過表演傳達對自然之美的理解。

6.自然攝影:給幼兒提供相機,鼓勵他們拍攝自然界中的美景和有趣的事物,從而更深刻地感受自然之美。

(三)科學探究的實踐

自然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和觀察力。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1.植物和昆蟲觀察:在幼兒園提供種植角,帶領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并了解不同種類的昆蟲如何與植物互動。

2.水的實驗:進行水的循環實驗,讓幼兒了解水是如何從地表上升至天空,然后降回地面的,可以通過模擬降雨和觀察云層來探索這一概念。

3.巖石和土壤研究:讓幼兒觀察和探索不同類型的巖石和土壤,通過收集樣本,研究它們的質地、顏色和特點,從而了解地球的地質。

4.天文觀察:條件允許的話,為幼兒安排夜間觀星活動,如觀察星座、行星和月相,了解宇宙的奧秘,也可以使用天文望遠鏡或星圖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5.動物觀察和分類:鼓勵幼兒觀察不同種類的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態位。學習如何對動物進行分類,如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

6.科學實驗和探究項目:提供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如研究聲音傳播等,鼓勵幼兒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并觀察結果。

三、自然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養環保意識

自然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顯著作用,其中之一是培養環保意識。通過接觸和親近自然,幼兒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重要性,并認識到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在自然教育的框架下,幼兒將學會珍惜大自然、尊重生命,并明白自己在維護環境健康方面的責任。促使幼兒逐漸養成保護環境、減少浪費、回收資源的習慣。這一過程不僅有益于個體的價值觀塑造,也有助于構建更健康的社會和可持續的未來。通過自然教育,幼兒將成為愛護環境的積極參與者,為保護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激發創造力

自然教育在幼兒教育中還有一個顯著作用,那就是激發創造力。通過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界的多樣性,幼兒得以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當幼兒與自然互動時,他們開始提出問題、尋找答案,這促使他們嘗試以另一種角度來理解世界。他們可能用繪畫、音樂、文學或手工藝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的感受,進而創造出獨特的作品。這個創造性過程發展了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創新性思維。

(三)培養科學興趣

在自然中,幼兒能近距離觀察生態系統的運作、物種的多樣性和各種自然現象。這些觀察促使他們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并開始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原理。自然教育可以通過引導他們探索季節變化、植物生長、動物行為等,培養他們對生命科學和生態學的興趣。教師還可引導幼兒通過嘗試簡單的物理實驗、觀察天文現象,激發幼兒對不同科學領域的興趣。這不僅能激發幼兒對生活現象及生命的好奇,還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并深入地了解某一領域,這將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

自然教育鼓勵幼兒提出各種問題,如“為什么太陽在白天出現,夜晚消失”或“為什么葉子在秋天會變色并掉落”等。這些問題會促使他們思考自然現象的原因。教師可鼓勵幼兒嘗試用已有的認識來解釋這些現象,同時也可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討論協商等方式進行假設、實驗、驗證并得出結論。這一過程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生活。

四、結語

自然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親近自然、感受美感和科學探究,幼兒不僅從中汲取知識,還建立了與自然界的深刻聯系,這將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自然教育的價值在于為幼兒提供探索和學習的機會,全面提高他們的素養,從而為幼兒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梁珊珊.“自然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幼兒種植活動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132-133.

[2] 周莉玲.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兒園戶外景觀設計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21.

[3] 劉薇.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幼兒園戶外環境設計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21.

猜你喜歡
美感科學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兼具力度與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關于書法美感問題的幾點思考
大橋下面:我喜歡被遺忘的美感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