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課標下教學模式的實踐

2024-04-18 07:40劉大霞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4年4期
關鍵詞:習題新課標課堂

劉大霞

沈丘縣思源實驗學校結合新課標要求,積極探索新的適合教育大環境、符合教育教學新形勢的教學模式。學校結合教學實踐,反思以往教學中的不足,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現階段本校學情的教學模式——“生命課堂四步六環節法”。該教學模式在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重視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幅度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我們還認真研究各地的課改模式,仔細甄別,領會其實質內涵,結合本校實際,整合出了“生命課堂四步六環節法”教學思路,“四步”即導、究、展、練,“六環節”即“導入新課,出示目標—設計問題,引導自學—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個人展示,點評質疑—巧設練習,當堂訓練—延伸拓展,歸納總結”,下面對該模式作具體闡述。

導入新課,出示目標

導入新課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生成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的橋梁。新課標中的潛在要求是設計情境化的導入。情境設置這一環節,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要看能否驅動學生深讀文本,發散思維深入閱讀,實現能力的拓展和遷移,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八季S的火花跨越時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這是本單元的人文主題??蓪τ谄吣昙墝W生來說,這個目標是極易流于形式的——有限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們很難理解“思維”一詞對于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

傳統教學由標題中的“思維”和“跨越”切入,促使學生到文本中尋找語句的做法,盡管能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有整體把握,卻無法使他們感同身受。為此,學科組在集體備課時,教師會設計多種情境的導入方式,為學生創設更有利的學習氛圍。如七年級上冊第21課是寓言故事,所以可以用3個游戲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分別是“開火車說寓言”“看圖猜寓言”“根據線索析寓言”。這樣的導入寓教于樂,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教師要在關注單元目標的同時設計課時目標,目標設計要明確、簡潔、可檢測。如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師可設計如下單元目標: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學習鑒賞詩歌作品,了解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意境,理解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2.朗讀詩歌,揣摩詩人情感的發展脈絡,能夠在朗誦時通過重音、停連、節奏等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3.學習這幾首詩借景或借物表達情志的寫法及詩歌的表達技巧和語言特色,嘗試小詩創作。然后,教師再根據課時不同的教學要點設計相應的課時目標和任務。

設計問題,引導自學

新課標告訴我們,學習任務也應該是有層次的、系統的。零星松散的課堂培養不出學生系統的語文思維習慣。所以,教師應該扮演好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學習的傾聽者、學習活動的推進者等角色。如教師以任務驅動展開《土地的誓言》教學,課堂教學共分成三個任務:走進這方土地——取景,讀懂這些畫面——特寫,點燃這種情懷——配音。最后以學生全體朗誦《少年中國說》收束全文。

在引導自學這個環節,教師組織學生針對設計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設計的問題。學則需疑,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的欲望,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才能為下一步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養成勤思善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分組討論作為新課標確定的學習方式之一,指的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主要活動是小組成員間的互相性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耐心引導,巧妙點撥學生的解題思路,與學生一起分析、思考。小組間的思維碰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良好的思考習慣,同時也鍛煉學生敢說敢做的氣度。如何向同伴發問、如何應答、如何傾聽、如何點評、如何總結等,都應該建立相應的規則,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習有禮、有序、有理地展開。

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標中實現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培養的著力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以任務帶動學習、驅動學生在探索中尋找快樂。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學生之間的互動始終是一個主線任務,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質疑,相互補充,實現思維、智慧上的再生成,從而產生新的思想和效果,并借此提高學習成績。

個人展示,點評質疑

學生在組內完成合作交流,并整理出問題的答案要點后,每個小組就安排組員進行班級板演,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同時再讓小組安排學科長或者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上黑板組織并陳述答案的要點,共同完成展示任務。一方面,給予學生均等參與展示的機會;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匯報的時候,教師讓每個小組的潛能生先匯報,然后再由小組內的組長、學科長進行補充,最后在班級內質疑評價,反復理解問題并解決問題。久而久之,潛能生的展示匯報能力得到了提高,組內的中等生和優等生也學會了怎樣與潛能生合作,“培優扶弱”的方法使班級展示匯報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巧設練習,當堂訓練

課堂訓練習題,要從基礎知識出發,緊扣本課中的重點,盡可能涉及課時的所有知識點,注意層次梯度。課堂訓練習題,是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設計的,是指導學生自我檢測的一個“檢驗棒”。

課堂訓練不僅能對學生的當堂學習成果進行反饋,還能幫助教師全面把握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從而使教師迅速了解學情,對教學中的遺漏點及時做出補充。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程度的不同,調整設計方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梯度練習。

課堂訓練在設計上要注意時效性。習題的設計只注重題量,忽略課堂時長,無形間就會使課堂過分飽和,喪失當堂檢測的意義。教師設計習題時關注時效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還可以使學生在有效時間內高效完成本節課任務。

習題的選擇應多樣化、個性化。教師可設計選擇、列舉、材料分析、閱讀等內容,從中招考試題型出發設計,多方面訓練學生,知識與能力并重,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延伸拓展,歸納總結

拓展延伸是立足課文基礎,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更加縱深的理解,抑或是對作者的情感、作者本人有一個全方位的把握。教師力求把單篇課文上出“大單元”的格局和氣象,讓學生讀一篇知一類文體的閱讀方法,欣賞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不斷拓展文本的解讀空間,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真正做到減負提質。以《陋室銘》為例,教師教學時首先用劉禹錫的朋友圈激趣導入;接著帶領學生先重點關注文學常識,有效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翻譯文言文片段的能力;然后在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明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最后通過與作者對話來體悟劉禹錫不慕名利、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美好品質。

歸納總結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無論是傳統的主題總結,還是對本節課重點知識的線性結構總結,都是將知識系統化的一個過程。所以,總結也可以以學生收獲了什么為切入點,讓學生自己談收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進行知識的再次梳理、鞏固。

以上就是對學?!吧n堂四步六環節法”模式的解讀。自從我校采用該模式以來,教師從課堂中解放了出來,學生從“聽講”的舒服模式切換到“互學群學”的燒腦模式。一堂好課絕不應該孤立于生活之外,與學生的成長無關,而應該是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學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廠”和“加油站”。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加大課改研究力度,揚長避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課標下,只有不斷創新,勤于思考,不遺余力地在探索中解決教學中生成的新問題,我們的語文教學方法才能有更大的進步,才能更符合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

猜你喜歡
習題新課標課堂
從一道課本習題說開去
甜蜜的烘焙課堂
一道課本習題及其拓展的應用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抓住習題深探索
美在課堂花開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