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深度學習的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

2024-04-18 10:09梁珊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制茶經驗繪本

梁珊

繪本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教學資源,有著獨特的圖文關系、豐富的色彩以及精妙的構圖,且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啟示。繪本內容源于生活,幼兒通過深度學習能夠深入理解繪本中的知識和道理,進而用其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實現知識的有效轉化和應用。因此,在繪本教學中倡導深度學習,既是現實所需,亦是必然之舉。

一、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的價值

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有助于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幼兒的深度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進入”知識發現的過程。在繪本教學中,深度學習有利于把教學著力點從如何教會幼兒閱讀轉變為如何支持幼兒閱讀。例如:在繪本《等一等》的集體閱讀中,當小烏龜遲到時,教師沒有直接呈現小動物的做法,而是先請幼兒猜測小動物們會怎么做,再請幼兒通過自主閱讀繪本開展驗證。這種重視幼兒主動學習的做法,提升了幼兒閱讀繪本的熱情和效果。

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有助于幼兒養成深度思維的習慣,使幼兒從知識的“(再)形成”中習得高階思維,快速獲取前閱讀經驗,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在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閱讀和實踐活動中,幼兒發現裁剪過程中折疊裁剪可以獲得對稱的圖形,從而掌握了對稱圖形的裁剪方式,并把它應用到生活中,給娃娃做衣服、扇子等,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的要求

1.情感層面:激發興趣與動機

好奇心和興趣是幼兒深度學習的前提,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在認知領域提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由淺到深的學習層次。幼兒的認知水平停留在識記與理解層面,涉及具體知識的辨認或再現、知識的記憶等低層次思維活動;而認知水平較高的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則涉及理性思辨、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反思批判等相對復雜的高層次思維活動,屬于深度學習范疇。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高層次思維活動全部需要幼兒主觀上積極參與,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教師要將激發并維持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貫穿于整個繪本教學過程。

2.技能層面:促進與提升核心經驗

周兢教授提出“前閱讀學習”的核心經驗,包括三個范疇:一是良好閱讀習慣和行為的養成,二是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閱讀策略形成,三是閱讀內容的表達與評判。這三個核心經驗是幼兒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價值觀全面參與的活動,帶有深度學習的典型特征,是認知水平較高的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屬于深度學習范疇。在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教師要關注“前閱讀學習”的核心經驗,以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開展。

三、繪本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的策略

1.繪本精選:兼顧興趣與認知發展特點

只有深受幼兒喜愛的繪本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美國著名童書推廣人倫納德·馬庫斯提出:真正優秀的繪本能提供給我們人類文明、人生智慧、日常生活的體驗。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認識發展特點選取繪本,尋找繪本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滿足幼兒閱讀的需求。

小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可以選擇貼近其生活經驗的經典繪本,如《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我爸爸》《我媽媽》等。這些內容貼近小班幼兒的生活,方便理解,又能夠吸引小班幼兒的興趣。中班幼兒的智力處在迅速發展階段,對周圍事物十分好奇,總愛提問題,如“小鳥為什么會飛”“星星離我們有多遠”等。因此,教師可為中班幼兒提供認知類的繪本,如《小老鼠與大老虎》《蚯蚓日記》《母雞蘿絲去散步》等。大班幼兒處于發展個性品質的關鍵期,培養他們的優良品質是大班繪本教學的一項重要功能。教師可為大班幼兒選擇提升品質的經典繪本,如《大腳丫跳芭蕾》《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的幸運一天》等。

2.任務驅動+活動支持:激發內部動機

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內部動機。在深入研究繪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依據核心經驗制定繪本教學的驅動任務。在解決問題的內在驅動下,幼兒能在較長時間內主動圍繞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時,教師可根據繪本的核心經驗為幼兒設定一個核心任務,并將其劃分為多個階段性小任務。例如:繪本《阿詩的神奇樹葉》描述了爺爺和阿詩一起制茶、品茶的完整過程,教師A根據繪本的核心經驗以及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將核心任務設置為茶葉制作,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活動一:導入環節。任務:辨別茶葉,教師A利用采摘的新鮮茶葉和樹葉設置辨別茶葉的任務,幼兒在觀察、討論中掌握新鮮茶葉的特征。

活動二:欣賞繪本,梳理制茶過程。任務:掌握制茶環節,幼兒在對繪本畫面的觀察和文字的傾聽中主動掌握制茶四大環節:摘→晾→揉→炒。

活動三:視頻欣賞,理解制茶工序。任務:復述制茶環節,幼兒通過視頻欣賞和圖片排序,能夠理解并說出制茶的各環節和要點。

活動四:品茶體驗,合作創編。任務:表述茶葉味道,幼兒通過品嘗茶葉,匹配相應味道的食物“苦瓜-苦”“竹筍-澀”等,總結并表述出茶葉的味道,茶葉的味道像××等。

任務驅動以激發幼兒的思考與探究為導向。教師在任務驅動的同時還要注意為幼兒提供“活動支持”,讓幼兒在猜想、討論、操作中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師A提供實物、圖片、視頻、卡片等材料支持幼兒的探究學習,各環節模式如下:設置環節任務→組織幼兒討論→提供相應材料→組織幼兒活動→驗證幼兒答案→提升幼兒經驗。通過“任務驅動+活動支持”的方式,教師既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了動力,又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了方式和途徑。

3.問題支架:培養高階思維

由不同層次問題組合而成的具有遞進性的問題鏈是引發幼兒認知沖突并支持幼兒持續思考的有力支架。在使用問題支架時,教師要重視圍繞核心經驗設置高階思維問題,增強問題的啟發性。例如:在繪本《我的幸運一天》教學中,教師通過“小豬敲開了誰的門?狐貍是怎么說的?小豬很害怕,對嗎?”“小豬很害怕,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如果你是小豬,你會想什么辦法逃脫?你覺得今天是誰的幸運一天?”等高階思維問題,引導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分析、應用、評價、創造,并展開深度思考和討論,在回憶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經驗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對于問題的有效回應,構成了問題支架的核心要素。這種回應不僅能拓展幼兒的經驗,對他們的回答進行評價,還可以進一步展開追問,因此在功效上具有多重性。例如:在繪本《小老鼠與大老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回答予以及時肯定:“確實,回答得非常好,好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扶持、關愛?!本o接著,教師針對幼兒的回答進一步發問:“那么,你又會如何去幫助和關心你的朋友呢?”這一提問促使幼兒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關心和助力自己的伙伴,有效地引導幼兒進行深入思考并給出高質量的回答,從而實現問題的解決和思維的發展。

4.生活交融:解決實際問題

繪本與生活的交融性,既能吸引幼兒,增加幼兒閱讀與思考的動力,又可以用于指導生活,解決幼兒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繪本與生活的交融性。首先,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喚醒幼兒生活中的情感體驗。例如: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教學中,教師B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你的媽媽愛你嗎?她們做了什么?”將繪本情境與幼兒生活情境相融合,吸引幼兒全情投入,激發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其次,深度學習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幼兒的實踐技能并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需重視幼兒經驗的遷移,引導他們將繪本中所學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繪本《小老鼠與大老虎》的教學過程中,可邀請幼兒分享如何關心自己的好朋友;在繪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學中,可鼓勵小朋友改造自己的舊物;在繪本《菲菲生氣了》的教學中,可引導小朋友找出三種控制憤怒情緒的方法??偟膩碚f,繪本教學應促使幼兒充分聯系個人生活經驗,嘗試整合應用經驗來解決與繪本情境相關的新問題。

猜你喜歡
制茶經驗繪本
中國傳統制茶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繪本
繪本
陜西安康:小農制茶產業化 脫貧致富路漸寬
陜西安康:小農制茶產業化 脫貧致富路漸寬
繪本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PLC自動化技術在制茶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