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胃炎,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2024-04-18 06:11鄭啟暉
家庭醫藥 2024年4期
關鍵詞:淺表性養胃患上

鄭啟暉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誘發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發病率在所有胃病中位居第一位。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相關醫學器械的更新及應用,尤其是纖維內鏡的廣泛應用,讓臨床醫師及患者對該病的認識顯著提高。但目前仍有很多人對慢性胃炎不夠了解,有人認為慢性胃炎一定是由幽門螺桿菌(Hp)感染引起,甚至有人認為得了慢性胃炎后不及時治療導致病情加重就一定會進展成胃癌。此類看似合理的言論是否完全正確?同時,慢性胃炎到底是種什么樣的疾病呢?本期專病門診,就來跟大家聊聊——

慢性胃炎分為多種病型,包括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及慢性糜爛性胃炎。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已較為明確,可分為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其中內因涉及遺傳、免疫等因素,有部分人得了慢性胃炎后治療多年仍未痊愈,這主要與其機體自身的原因有關,屬于遺傳因素所致;也有部分人受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影響,胃黏膜出現損傷,致使胃黏膜屏障被損壞,引起慢性胃炎,屬于免疫因素所致。

外因涉及飲食、生活、精神、天氣、幽門螺桿菌(Hp)感染等因素,飲食方面以食物不耐受為主,比如大家一起吃西瓜,別人吃后無任何不適感,而你吃過胃腸道就會不舒服,可能是胃黏膜損傷而引起了慢性胃炎,屬于食物不耐受范疇;同時,有些醫生認為一旦患上慢性胃炎就要忌食辛辣性食物、忌飲綠茶等,擔心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但其實不耐受才可稱之為刺激,刺激是一種存在個體差異的感受,辣椒、大蒜等本屬于好東西,若慢性胃炎者吃了這些東西后胃腸道無任何不適感,則提示可耐受,無需忌食??傊?,慢性胃炎的整體飲食原則是只要適合自己、可耐受的就無需忌食。當然,對于煙酒這些本身對機體就有害的東西最好戒掉。

眾多研究表明,慢性胃炎與個人情緒和心態存在一定關系,長期伴緊張、惱怒等情緒者的胃腸運動能力下降,食物會長時間滯留于胃內,造成胃酸分泌量增加,損害胃黏膜保護層,最終引起慢性胃炎。

天氣方面,秋冬季節氣溫相對較低,易造成胃部不適,天氣轉涼后一旦穿衣過少,可能會引起著涼,增加慢性胃炎的發生風險。

目前,幽門螺桿菌(Hp)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處于較高水平,據統計人群中有接近50%存在Hp感染現象,該病菌可經口傳播,即便治愈也存在復發的風險。Hp可持續產生毒素和一些有毒性作用的酶,從而對胃黏膜屏障進行持續性損害,引起胃黏膜炎癥,誘發慢性胃炎,所有Hp感染者均會進展成為慢性胃炎。

癥狀明顯不代表病情嚴重

俗話說,治病先治因,在治病前需先找到誘因后再對癥治療。有些患者經胃鏡檢查發現是淺表性胃炎,雖病情不重,但臨床癥狀十分明顯,出現上腹飽脹、噯氣以及后背酸痛等一系列癥狀,經了解其存在長期失眠的問題,故只需針對失眠進行用藥來緩解其失眠癥狀,不久后淺表性胃炎相關癥狀均逐漸緩解。由此可見,治療慢性胃炎不單單要考慮治胃,還要找出具體原因進行對癥下藥,否則可能會出現治標不治本的情況。

那么患上慢性胃炎后,是否一定會出現相關癥狀?或是說癥狀越嚴重,是不是就代表患者病情越糟糕呢?其實,即便患上慢性胃炎也不一定會出現相關癥狀,而且即便相關癥狀較為嚴重,也不一定代表患者病情就非常嚴重。根據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所有人都伴不同程度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通常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癥狀而已。若患者病情不嚴重,胃部功能也無嚴重問題,但卻出現上腹痛、打嗝等相關癥狀,這可能是由于胃動力紊亂造成,并非是慢性胃炎所致。但如果胃鏡檢查發現慢性胃炎病情已較為嚴重,出現胃水腫及黏膜糜爛等表現,且出現一定程度的上腹飽脹、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癥狀,這才可以確定是慢性胃炎所致。

總之,對于疾病臨床癥狀,個人感受會存在一定差異,故當感覺到胃不舒服時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就診,無需胡亂猜疑。

慢性胃炎進展成胃癌概率并不高

一些被確診的慢性胃炎患者一直擔心其病情會進展成為胃癌,所以常伴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影響其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質量。那么,慢性胃炎一定會發生癌變嗎?其實,慢性胃炎發生癌變的概率并不高,即便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出現腸上皮化生或是出現輕微異型增生現象,最終進展成為胃癌的概率也較低,無需過于擔心。至于胃癌是如何進展而來的,目前為止臨床上缺乏相關定論,只認為淺表性胃炎會進展成為萎縮性胃炎,若不及時可能會進展至腸上皮化生甚至異型增生,最后才有進展成為胃癌的可能,而且這也只是其發病模式之一,其真實病因與發病模式較為復雜,涉及遺傳、干細胞等方面,因此對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只要確診后積極配合治療并定期到院復查即可。

目前為止,關于胃癌的具體發病原因還未完全查明,通常認為可能與年齡、病程、遺傳等因素有關。年齡越大者機體相關功能有所減退,無形中增加了胃癌的發生風險;胃部慢性病病程越長者因未能有效控制自身病情,更容易發生胃癌;遺傳屬于其病因中最關鍵的一大因素,存在胃癌家族史者患上胃癌的風險遠遠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年齡超過40歲、有胃部慢性病及有胃癌家族史者最好定期到院進行胃部檢查,借助胃鏡來了解其胃部細微改變。

患上慢性胃炎后應注重養胃

很多人都知道患上慢性胃炎后要及時到院診治,但對于患病后如何養胃了解的不多。首先在飲食方面,需進食自己可耐受的食物,盡量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肉、魚肉、豆腐、米飯等,也可適當進食一些有養胃作用的粥,如紅棗粥、枸杞粥及山藥粥等,平時還可以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低脂牛奶、瘦肉及魚肉等食物。有些人認為粥是一種養胃類食物,但其實粥并不適合所有人群,雖說喝粥是一種較為養胃的行為,但對于易出現反酸、燒心等癥狀的患者而言,喝粥便屬于雪上加霜,此類患者更適合進食一些質地偏硬的食物。

總體來說,患上慢性胃炎后,首先要戒除煙酒、清淡規律飲食、少食多餐,不飲用碳酸飲料、濃茶,避免過酸、過甜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進食時要做到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從而有利于消化及減輕對胃部的刺激。同時,可根據患者年齡選擇快走、慢跑、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方式,注意控制運動量,并保持心情舒暢,遇事不要過于著急上火,適當運動與良好心情進行搭配也屬于養胃的一大良方。另外,要對自己的作息做出調整,晚上睡覺按時按點,早上按時起床,每晚睡眠時間最好不要低于8小時,也不要超過10小時,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所以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人的就餐時間雖然可以前后推移,但是不可以變化太大,如此才有助于養胃。平時盡量不要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害的藥物,如果存在Hp感染,需要盡早進行Hp的根除性治療。

猜你喜歡
淺表性養胃患上
長時間看手機會患上“眼癌”?
養胃六法 缺一不可
早餐這么吃,健康又養胃
春季養生六個字 春捂 養胃 護肝
粗糧養生不養胃
蒙醫藥結合艾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83例療效觀察
蒙藥結合艾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
蒙藥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40例療效觀察
我患上了狂長頭發癥
爸爸總說孩子沒出息 陽光男孩最終患上強迫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