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管理創新路徑分析

2024-04-18 07:43蒲詩瑜
中國科技投資 2024年5期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管理

蒲詩瑜

摘要: 國有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領頭雁”, 是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尖兵連”, 其發揮著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帶動我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近年來, 國有企業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推動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為市場經濟發展率先垂范。新形勢下, 國有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 市場競爭壓力不斷加劇, 給營銷服務、 組織機構、 生產經營、 內部管理等帶來了巨大挑戰。提質增效的目標在于通過最小的資源投入獲取最大效益, 國有企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 通過管理模式的創新推動自身經濟發展的提質增效。在本文的研究中, 主要結合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 對實現提質增效與管理創新的方法展開分析, 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見解。

關鍵詞: 國有企業; 高質量發展; 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40528

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 標定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方位, 這也是時代賦予國有企業的政治使命和發展主題。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涉及發展系統、 價值對象范圍和價值實現層次三方面, 應協同各個要素, 實現管理的提質增效, 優化管理創新?;谛碌陌l展格局, 國有企業更需要創新管理, 如此才能做好中國企業的“排頭兵”, 并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一、 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挑戰

(一)競爭格局不同以往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也是國家穩定、 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 其建立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下, 以“引進來”和“走出去”協同配合, 促進國內國際要素的有序流動, 從而打造更高水平的對外經濟發展新格局。當下, 中國乃至世界都迎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未來, 經濟發展需要和世界對標, 融入世界經濟的發展格局中, 因此, 要夯實國有企業的發展基礎, 面對競爭格局的變化, 加速構建世界一流企業, 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加快, 發展動力改變

科技革命的發展讓技術成為一個企業發展乃至占領行業領先地位的關鍵, 只有牢牢把握技術發展和產業創新上的主導權, 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決好技術“卡脖子”問題, 構建協同的創新發展聯合體, 積極探索產業發展的方向, 為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

(三)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給國有企業轉型帶來挑戰, 發展方式轉變

我國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 正在積極轉變能源結構, 這既決定了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 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轉變發展模式, 構建環境友好型、 資源節約型企業, 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四)共同富裕成為國有企業發展的更高目標, 企業責任更突出

落實共同富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 以做大、 做優、 做強國有企業為核心, 發揮其主導作用。

二、 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提質增效的必要性

(一)深化管理提升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效益

國有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提質增效, 可統籌推進穩增長、 提質效、 防風險等各項工作, 不斷取得新成效, 深入實施企業效益提升專項行動, 嚴格落實精細化管理, 完善成本費用控制。同時, 確保提質增效的可持續性與穩定性, 可推動國有企業不斷做大、 做強、 做優, 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回避當前面臨的各類風險, 逐步構建全過程、 全鏈條風險防控體系。深化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身就是帶動企業提質增效的一個過程, 它能根據時代發展需求, 統籌解決各類問題, 并基于管理問題及時作出調整, 保障其始終處于良好的管理狀態下, 進而提升管理效能。

(二)創新管理提升科技創新水平

國有企業需要注重對管理模式的創新, 依托創新管理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管理創新是國有企業更有效的資源整合方式, 是其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 對人才、 資本、 時間、 信息、 科技等各項資源進行創新的過程, 其目的是讓國有企業更適應市場發展, 達到維護其切實利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的目標, 因此, 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創新水平。

(三)增效管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國有企業實現提質增效, 需要以其戰略目標為導向、 以市場化變革為牽引、 以能力提升為目標, 堅持質量第一、 效益優先的原則, 持續推動產業轉型, 逐步探索項目運營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 提高資本配置與運行效率, 加速拓展企業現有產業, 深挖內潛, 實現開拓創新, 增強企業的發展活力, 提高其抗風險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從而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管理需要建立在現代化企業制度、 市場化經營機制的構建上, 從而不斷更新技術, 保障其競爭力和發展成效。

三、 基于高質量發展帶動國有企業提質增效、 管理創新的策略

(一)做好加法, 優化企業的發展指標

1.突出主業

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 為進一步提質增效, 需要始終堅持走深化改革的道路, 聚焦發展中面臨的重點與難點, 嚴格落實改革方案, 推動重點難點、 補短板強弱項, 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實施。同時, 深入謀劃戰略布局, 突出主業、 做強實業, 注重企業間的深入交流與合作, 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提質增效,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2.拓展市場

提質增效有助于鞏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因此, 企業要重視“穩增長”, 強化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和調度, 注重對市場的拓展, 強化科技、 管理與商業模式的創新, 有效推動降本增效和開源節流。同時, 要圍繞各地的經濟發展戰略, 謀劃并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力的項目, 嚴格落實國資監管, 避免在市場拓展的過程中加劇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3.重點改革

國有企業要發揮黨建工作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 始終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工作首位, 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 注重打造完善的干部隊伍。實現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就是統籌管理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各項工作, 切實肩負起管黨、 治黨的主體責任, 深化改革, 全力提升效率, 增加活力, 提升競爭力。同時, 要注重防范投資運營風險, 把握改革重點, 嚴令禁止高風險項目投資, 避免脫離主業, 嚴格防范脫實向虛的發展趨勢。

(二)做好減法, 為企業管理減負

1.優化產業存量

國有企業要全力做好提質增效的減法, 注重盤活存量資產, 深入梳理排查、 摸清資產底數。同時, 還要注重產業存量的優化, 縱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優化存量為出發點, 從生產端入手提高技術水平, 促進產業升級, 通過提高企業現有的能力及服務水平, 促進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 著力優化存量, 以便在更大范圍內集聚優質資源, 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

2.減少管理層次

國有企業經過長時間發展, 面臨著管理層級較多的問題, 這是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 國有企業要學會做減法, 適當采取壓減政策, 在堅持“突出主業、 瘦身健體、 分類推進、 強化考核”基本原則的基礎上, 通過重組調整、 破產清算和有序推出三種減壓手段, 針對不同情況采取壓減措施, 力求發揮最大的壓減效果。

3.優化成本支出

國有企業深入開展提質增效、 管理提示等活動為主要抓手, 通過壓減管理層級, 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通過完善內部宣傳, 逐步提高全體成員的成本意識, 同時健全成本考核機制, 加強責任成本管理。在此基礎上實現對成本支出結構的優化, 有效壓縮非生產性支出, 降低有息負債, 進一步促進國有企業降本增效。

(三)做好乘法, 以創新提升管理質量

1.完善科技創新

創新發展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能, 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需要將其作為“乘數”, 融入企業高質量發展進程, 放大科學技術創新的“乘法效應”。國有企業通過平臺思維做好“乘法”, 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水平, 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 通過平臺建設整合優質資源, 賦能企業發展, 發揮平臺對科技創新、 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的推動作用,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構建全方位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將科技創新作為實現提質增效的全新引擎。

2.做好資本運作

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 需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 在生產、 資本運作、 投資、 財務、 營銷等方面實施精細化管理, 主動找到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點, 堅持改革創新, 提高企業的發展活力, 通過完善資本運作, 迅速盤活存量資產, 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資本運作需要落實對外投資和企業融資雙向需求, 以《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為指引, 明確交易規則, 界定交易權限, 在對資本運作的合法性、 安全性做好審查后, 才能進行后續的交易, 以嚴格的管理保障國有資本的安全。

(四)做好除法, 消除企業的管理風險

1.抓好安全生產

近年來, 國有企業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 需要其進一步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工作, 強化安全生產的執行落實, 始終堅守安全工作底線。領導干部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 加強安全檢查力度, 有效防范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

2.防控經營風險

國有企業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 全面落實經營風險防控管理工作, 將風險防控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按時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 切實做好風險評估工作, 以此保證風險防控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時, 國有企業需要對風險類別進行分級把控, 以實現對不同的風險類別與整體風險狀況的評估, 并設定相應的監測指標, 通過嚴格落實監測、 定期匯報分析等方式, 巧妙化解生產經營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3.解決遺留問題

在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 需要做好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工作, 積極完善分離中社會職能的轉變, 做好業務的分離移交工作。首先, 要采取各種措施, 強化責任人的職責, 發揮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企業的監督管理體系中, 通過改制工作, 建立嚴格的監督制度, 發揮職能作用, 確保其監督制度的執行順利有效, 從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

四、 結語

總而言之, 當下, 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的階段轉型為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堅持國有企業的高質量、 可持續發展, 已經成為確保企業基業長青的重要內容。改革創新是新時期下國有企業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 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看待問題, 始終堅持走專業化、 市場化的道路。國有企業在持續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過程中, 需要不斷注重自我反思, 明確現階段面臨的發展目標, 認識到自身在提質增效與管理創新中面臨的阻礙性問題, 有針對性地彌補自身的不足, 從而切實提升發展質量, 優化改革創新, 不斷提升影響力, 提升國有企業“國家隊”的高質量發展能級。

參考文獻:

[1]邵衛星.高質量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路徑探索[J].國有資產管理,2022(10): 17-19.

[2]張宇峰.打造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紅色引擎”[J].黨的生活(黑龍江),2022(09): 40-41.

[3]牛赟平.關于國有企業工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J].發展,2022(09): 75-78.

[4]韓梅.煙草企業高質量黨建引領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中外企業文化,2022(07): 157-159.

[5]張小毛.充分發揮紀檢監督保障? 確保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J].活力,2022(07): 139-141.

猜你喜歡
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