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春交替,千萬提防這里出血

2024-04-19 03:29陳通恒
家庭生活指南 2024年3期
關鍵詞:蛛網膜下腔腦血管

陳通恒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腦動脈破裂后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而導致的一種疾病。腦蛛網膜下腔是一層位于腦表面和大腦皮質之間的空間,充滿腦脊液,當血液進入這個空間時,會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血管破裂,其中最常見的是腦動脈瘤的破裂。腦動脈瘤是一種腦血管的畸形,血管壁較薄且容易破裂,導致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因此,有相關癥狀的患者及早就醫至關重要。

預防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包括定期體檢、控制血壓、避免過度勞累等。

會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情況

(一)大腦內血管畸形

大腦內血管畸形主要分為動脈畸形和靜脈畸形,這種畸形的血管大多位于大腦中動脈分布區。

(二)顱內動脈瘤

因顱內動脈瘤導致發病的患者占總數的5 0 %~8 5 %,這種顱內動脈瘤的位置大多分布在腦底動脈環的大動脈分支處。

(三)腦底異常血管網病

該病患者較少,大約占發病總數的1 %左右。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臨床表現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典型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和腦膜刺激征等。

(一)伴有劇烈的頭痛

通常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或體育活動以后出現局限性或覆蓋整個頭部的劇痛,令人難以忍受,疼痛呈持續性,并且有時伴有上頸段疼痛,這種疼痛通常與動脈瘤破裂有關。

(二)腦膜刺激征

腦膜刺激征是一種病理性反應,通常是由于腦膜受到感染、炎癥或其他異常情況引起的。當機體受到外界刺激時,腦膜會產生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狀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身體上的不適,還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除嘔吐、短暫意識障礙、項背部或下肢疼痛和畏光等癥狀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皮疹和肌肉疼痛等不適感。這些癥狀可能會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三)眼底病變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眼底疾病,通常會導致視網膜出血和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是指血液滲出到視網膜上,形成出血點或出血斑,影響視網膜正常的血液供應和光線的傳輸,從而導致視力下降或模糊;視乳頭水腫是指視神經盤(也稱為視乳頭)周圍的組織出現水腫,這可能是由于血液在蛛網膜下腔的積聚引起的。

視乳頭是視神經和視網膜之間的重要連接部分,對于正常的視覺感知至關重要。眼底檢查是一種常用的診斷手段,通過觀察眼底的變化,包括視網膜和視乳頭的情況來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可能的病因。醫生進行眼底檢查時可直接觀察到視網膜出血的情況,出血點可能呈現不同的形狀和顏色,這可以作為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和實施進一步治療計劃的依據。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并發癥

(一)再次出血

再次出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嚴重并發癥,病死率占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半,再次出血后2 4小時內患者的危險指數劇增。但兩周內再次出血的概率就降下來了,大概在2 0 %左右。再次出血主要是動脈瘤破裂導致的,臨床表現為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又突然發生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加重、抽搐或原有癥狀及體征加重等情況,同時可以通過腦部C T檢查或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含血量的方式來確診。

(二)腦血管痙攣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神經外科急癥,它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是腦血管痙攣現象,腦血管痙攣是指由于血管收縮引起的腦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當腦血管發生痙攣時,血管狹窄會導致供氧和營養物質難以到達腦部,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癥狀和疾病的嚴重程度。血管痙攣的主要癥狀包括劇烈頭痛、頸項強直、嘔吐、意識障礙和神經系統缺血性癥狀等,當患者出現這些癥狀時,需要立即進行治療以避免出現進一步的損傷或并發癥。

(三)腦積水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常常發生在腦部的血管系統中。當血液從血管破裂處進入蛛網膜下腔時,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害,并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腦積水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腦積水指的是腦脊液在腦室中的過度積聚,導致腦脊液循環受阻。由于腦脊液不能正常排出,壓力逐漸增大,引起腦組織水腫和額外的壓力。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意識改變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癥狀。

(四)抽搐

抽搐是一種嚴重的癥狀,可能預示著蛛網膜下腔出血進一步惡化。抽搐通常是由于出血導致大腦神經元受到損害和壓迫引起的。當出血發生時,血液在腦部積聚,增加了顱內壓力,同時對神經組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在出血初期,血液未能迅速排出體外,腦部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壓迫,這種壓迫可能引起腦組織損傷,導致抽搐的發生。抽搐的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因個體差異而異,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抽搐持續的時間較短,通常在幾分鐘內結束。

突發癥狀的處理

如果出現突然的劇烈頭痛、嘔吐等現象,應懷疑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同時需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盡量讓患者保持頭高側臥位,避免患者因舌根后墜而阻礙通氣,并且需要及時清理患者口中的嘔吐物,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盡量避免長途轉送患者,應就近選擇有條件的醫療單位治療。在轉送患者時,應有醫務人員陪同護送并且時刻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以便隨時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在運送患者的過程中盡量避免震動,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

(一)臨床治療

被確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應盡早進行腦血管造影等檢查,以確認是否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出血。一旦確認診斷,需要及時準備開顱夾閉手術或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目標主要是預防再次出血、血管痙攣和腦積水等并發癥的發生,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提高治愈率。

(二)對癥處理

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頻率和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如血壓升高或心率過快,應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如調整體位、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等,以維持患者的循環穩定。

1降低患者的顱內壓

可采用蛛網膜下腔引流術治療,其原理是通過導管將腦脊液引流到腹腔或胸腔中,以降低患者的顱內壓。手術前,醫生會在患者的頭部進行手術準備,包括清潔和消毒。然后,醫生會切開患者的頭皮,找到蛛網膜下腔,并插入導管,導管通常與外部引流系統相連,以便將腦脊液引流到體外。

2防止患者再出血

患者需保持臥床4~6周,安心休息??刂苹颊哐獕旱耐瑫r使用抗纖溶藥物,以防止動脈瘤周圍血塊溶解再次引起出血。此外,外科手術是消除動脈瘤最有效的方法,可預防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再次發生。

3避免患者腦血管痙攣

需要維持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壓,必要時需進行膠體液擴容、多巴胺靜滴及3 H療法(高血容量、升高血壓、血液稀釋)。同時,可在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鈣通道阻滯劑或通過手術去除動脈瘤、血凝塊等,從而避免患者出現腦血管痙攣的現象。

4避免患者腦積水

基于患者的情況,必要時可用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當內科治療無效時,可進行腦脊液分流手術,以免加重腦損傷。

結語

總之,當感覺身體不舒服時,一定要重視,不要拖延,以免加重病情。出現相關癥狀需及時就醫,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保持好心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猜你喜歡
蛛網膜下腔腦血管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腦血管造影中實施改良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的臨床意義
改良序貫法測定蛛網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中的半數有效劑量
復合手術救治重癥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體會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觀察與護理
16排螺旋 CT 診斷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應用分析
納洛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尼麥角林注射液治療腦血管功能不全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