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職盡責獻良策?弘農愛國創一流

2024-04-19 10:43
農村農業農民·A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李成農業大學執業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開好今年的全國兩會,乘高質量發展之勢、集攻堅克難之智、匯團結奮斗之力,必將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信心和力量。

2024年的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成偉教授,全國政協委員、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張改平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院長范國強教授也參與其中,帶來了河南農業大學“金點子”,發出了河南農業大學“好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李成偉:

如何讓“大國糧倉”裝滿“創新密碼”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安全既是“國之大者”,也是“民生之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如何讓“大國糧倉”裝滿“創新密碼”?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成偉教授帶來了“加快在河南建設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等建議?!跋M芾^續為河南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鼓與呼?!彼钋楸硎?。

創新發展在河南蔚然成風 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李成偉先后到河南省多個地市調研。除了參與結對幫扶、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還參與了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建設工作,受聘中原農谷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在這一過程中,李成偉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錨定“兩個確?!?,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前瞻布局和戰略謀劃。

“看到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和平臺蓬勃發展,創新發展在河南蔚然成風,我的內心可以說是波濤洶涌?!崩畛蓚フJ為,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著眼未來,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改革發展動力和活力,實現優勢再造、換道領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走深走實的務實之舉。

“身處其中,我們也有很多收獲?!崩畛蓚ソ榻B,比如,在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雙一流”創建政策的激勵下,河南農業大學在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院士等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玉米小麥等糧食生產關鍵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新型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體系建設以及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等方面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學校爭創“雙一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河南省委、省政府政策導向,是中原大地迸發創新活力的生動實踐?!崩畛蓚フf。

讓“大國糧倉”裝滿“創新密碼” 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百米”

如何讓“大國糧倉”裝滿“創新密碼”,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李成偉提出了“加快在河南建設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

小麥是最重要的口糧作物。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小麥生產大國,常年麥播面積穩定在3.4億畝以上。河南是全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常年麥播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在保障國家“口糧絕對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李成偉認為,在河南建設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對于滿足小麥產業創新重大需求、加快實現小麥產業科技自立自強有著戰略價值,對于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有著強力支撐,對于推進我國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率先進入世界領先行列有著重大意義。

“目前,類似河南這樣的農業大省、糧食大省,還沒有國字號科研機構,難以承擔全國重大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任務?!睘榇?,李成偉還建議,國家支持基礎、關鍵領域國字號科研機構與中西部特色高校兩步走融合發展,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科教融匯綜合體,進而轉型升級為新型研究型大學,并在此基礎上布局更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平臺,提升其引領中西部基礎、前沿和交叉學科領域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要始終堅持農業科技創新優先發展戰略,大力強化政府支持力度?!崩畛蓚フJ為,在加快自主創新、全力打贏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前提下,還要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體系,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百米”,讓最新的農業成果第一時間轉化落地。

“樹立大食物觀”迫在眉睫 應架起節約減損“高壓線”

根據日前發布的《2023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報告》,我國食物總體損耗浪費率為22.7%,應予以關注和解決?!皹淞⒋笫澄镉^”迫在眉睫。如何推進全社會、全鏈條的節約減損?李成偉提出,踐行“大食物觀”,大力推進全社會、全鏈條節約減損,是高質量保障以糧食安全為基礎的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徑。

為此,李成偉建議,應強化法治建設,架起全方位節約減損的“高壓線”。應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每一位公民都深刻認識到節約糧食是法定義務,以法律手段促進全社會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

同時,要強化技術投入,構筑全鏈條節約減損的“聯動環”。比如,加大農業生產設備投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科學杜絕生產、收獲中的浪費,減少運輸、儲存中的損耗和生產環節的消耗,促進“產收運儲加”全產業鏈條節約減損。

此外,要強化大食物觀,打造科技改善供給的“平衡器”。利用多種渠道,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開發新的食物資源,既實現食物多元供給平衡,又提升我國糧食生產的整體質量。強化結構調整,倡導科學健康飲食的“新日?!?。強化宣傳教育,厚植全民節約減損的“潛意識”。

爭創世界一流大學進入快車道 河南農業大學將這樣發力

2023年4月,河南省教育廳印發《河南農業大學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農業大學方案》;2023年5月上旬,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支持河南農業大學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若干意見》……爭創世界一流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如何持續發力?

“得知這一消息時,師生們歡欣鼓舞,學校也出臺了專項行動計劃?!崩畛蓚ソ榻B,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河南省教育廳文件發布后,河南農業大學第一時間制訂了三年專項行動計劃。該專項行動計劃對創建的路徑、方法進行了分析,對具體任務進行了分解,壓實了工作責任,制定了“五大戰略”(特色引領戰略、人才強校戰略、創新驅動戰略、集群發展戰略、開放融合戰略)。

李成偉表示,在“五大戰略”的實施下,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利好政策支持下,短短一年時間,河南農業大學成績凸顯。例如,康相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增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3人。在學科方面,新增3個學科進入ESI前1%,使得學??偭窟_7個,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此外,河南農業大學獲批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3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7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科研經費超過4.2億元,實現了大幅度增長。

“在雙一流創建過程中,人才培養是重要一環。去年,河南農業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獲得2項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在社會服務和成果轉化方面,技術服務合同金額達1.7億元,這些成果都為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創建步入快車道奠定了堅實基礎?!崩畛蓚ケ硎?,他對河南農業大學創建“雙一流”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張改平:

建立獸醫人才培養與成長的長效機制

認真履職,建言獻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改平帶來了關于“建立獸醫人才培養與成長的長效機制”的提案,建議強化執業獸醫的繼續教育,加大校企聯合培養,充分發揮獸醫專業教育教學的優勢,促進獸醫學內部學科間的融合。

關注獸醫人才培養,夯實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基石

張改平表示,獸醫公共衛生安全是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礎,完善的獸醫人才培養體系是保證獸醫公共衛生安全的基石。近年來,隨著畜牧產業的發展和生物安全要求的提高,獸醫人才培養體系已不能滿足當下實際需求。

從執業獸醫總數來看,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官方獸醫有13.6萬人,執業獸醫有16.5萬人,鄉村獸醫有17.7萬人。據統計,根據發達國家每千人對獸醫服務的需求比例,我國執業獸醫缺口為30萬人。當前我國有145所獸醫相關高等院校、86所本科院校,每年大約有3萬名獸醫畢業生,新農科獸醫人才培養還有很大空間。

張改平指出了建立獸醫人才培養與成長長效機制的必要性。一是獸醫執業考核規則不完備。目前,各地獸醫執業的監督管理主要依靠《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盡管其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但由于缺少定量指標,各地難以直接參照落地執行。二是執業獸醫受教育程度不平衡。獸醫協會和相關單位未參與獸醫執業考核工作。各地農業農村局人員不足,經費有限,難以有效落實獸醫執業繼續教育工作。單位經濟效益較好、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執業獸醫接受培訓次數較多,反之則培訓次數少。培訓學習的成本較高,任務重、時間長,且無激勵措施。這些原因導致部分獸醫水平較低,無法應對養殖行業“新病不斷,老病新發”的嚴峻形勢與現狀。三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綜合國際競爭力不夠強。目前,國內獸醫教育現狀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且絕大部分高校獸醫學歷學位還沒有得到國際認可,主要原因是國內入學門檻低、學制短、考核指標不夠高,校企聯合培養時間短,多學科交叉培養程度低,學生臨床實踐能力不夠強、社會地位不夠高,師資力量薄弱等。

建立長效機制,細化激勵措施和考核標準

對此,張改平建議盡快制定《獸醫執業年度考核規則》。該考核規則應分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兩部分,并保障考核規則的配套?!澳壳?,《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只是鼓勵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接受繼續教育,沒有具體激勵措施,也沒有考核標準?!彼硎?。

加強繼續教育,實施獸醫行業人才“供給側改革”

張改平認為,應進一步強化執業獸醫的繼續教育,搭建執業獸醫繼續教育服務平臺,對課程內容、師資力量、培訓機構和學習過程等規范管理;遴選一批單位建設獸醫專業國家級或省級實訓培訓基地;探索繼續教育培訓模式,確保培訓質量。

在具體措施上,張改平建議實施獸醫行業人才的“供給側改革”。加大校企聯合培養,充分發揮獸醫專業教育教學的優勢,促進獸醫學內部學科間的融合,打破傳統學科界限,促進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加強“政、產、學、研”多維融合培養,注重獸醫學與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間相互倚重與交叉滲透。加大本碩博人才貫通培養力度,分類培養拔尖創新型、復合應用型獸醫專業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范國強:

深入調研靶向建言 做優做活“林文章”

立足專業、為民發聲。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院長范國強教授一直心系農林業發展。去年兩會,他提交了“建議加強森林食品開發和利用”的提案,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重視和反饋。今年兩會,他繼續圍繞主責主業建諍言、獻良策,為農林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深入基層 將民意民聲帶上兩會

作為從事林業科研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在過去一年中,范國強去過很多地方的農村考察林業生態情況,廣泛地了解了當地群眾的想法和需求,將基層的民意民聲帶上全國兩會。

今年,范國強提出了關于“進一步踐行大食物觀、讓更多森林食品從林間走上餐桌”的提案?!敖洕种胁簧僦参锏墓麑?、種子、根等,都可以為人們直接提供食物,不僅能豐富百姓的餐桌,也能充實當地村民的錢袋子。我們可以以此豐富食物來源、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狈秶鴱娬f。

農林兼顧 保護耕地與生態

如何改善農村地區林業生態建設?范國強認為,要真正理解政策,才能做好政策的解讀與宣傳。

比如,“退耕還林”政策實施以來,取得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巨大綜合效益。這項政策與近幾年國家大力推行的“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并不矛盾。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并不是將之前退耕還林(草)的土地再還耕,而是將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的苗木、草皮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進行清理。

范國強建議,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的同時,要嚴格落實和不斷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建立補充耕地立項、實施、驗收、管護全程監管機制,確保補充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實現補充耕地產能與所占耕地相當。

因地制宜 提升林業綜合效益

在關于“改善農村地區林業生態建設”的提案中,范國強建議,加強林業的種質資源培育和保護工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選育選用樹種,推動造林綠化,有效提高森林覆蓋率,促進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加強對重點區域的生態監測與保護,利用建立監測站點和使用遙感技術等手段,及時掌握農村林區的生態狀況。加大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采伐、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復,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開展林木育種工作,培育高產、低耗、高抗林木的優質新品種樹種。

“要提供多元化的農業轉型政策支持?!狈秶鴱娞岢?,相關部門可以采取提供技術培訓、資金支持等方式,幫助農民轉變原有的經營模式,拓寬收入來源。比如,引導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種植高附加值作物或發展鄉村旅游等新興產業,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兩會聲音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三農”問題建言獻策,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添柴加薪”。茲摘錄河南兩位代表建議與讀者共享。

全國人大代表郭桂義:

發揮茶產業優勢 助力老區振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信陽農林學院二級教授郭桂義自1983年進入當時的信陽農業學校(現在的信陽農林學院)任教至今,一直致力于茶學研究、茶文化傳播,曾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今年兩會,郭桂義提出“推動茶文化研究、保護、傳承與弘揚”“加大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投入”“推動將茶藝項目列入世界技能大賽和評茶員項目列入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項目”“組建茶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建議,希望為傳承弘揚茶文化、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他建議,加大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投入,培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動能,支持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加大大別山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投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綠色轉型發展。同時,加大國家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合力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他還建議,應加大對茶文化研究經費的投入,加強對茶文化的保護。同時,加大對茶文化宣傳的經費投入,共同促進茶文化傳承,助力茶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作為一名來自革命老區的人大代表,同時又是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郭桂義表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尤其是要根據茶產業和茶文化產業發展,不斷調整優化茶學專業課程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陳保超:

豐富農村養老載體,提高助老餐廳覆蓋率

近年來,農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農村老年人養老、就餐成為亟待破解的養老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帶來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陳保超在工作中發現,農村養老服務場所多是利用空心院落、老舊村舍進行改造,適老化設施不夠完善,后期維護運營費用不足。在實地調研中,他還發現,農村老年人大多無穩定收入,對入住機構養老還有一定經濟壓力。

在各類養老服務中,較為突出的是農村老年人就餐難問題。以白云山村為例,全村1 100人,其中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有193人,占全村人口的19.3%。由于年齡較大,行動不便,子女常年外出就業,留守老人長期無人陪伴,一日三餐成了他們的“老大難”。

為此,陳保超建議,一方面要豐富農村養老載體,加大對農村養老設施資金支持力度,倡導各地采取多種形式興建集體老年公寓,讓老年人在村內或就近互助式養老;另一方面,要提高助老餐廳覆蓋率和運營率,利用閑置的國有建筑資產,同時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與品牌餐飲企業、連鎖快餐企業合作,多渠道增加助老餐廳供給主體。

[責任編輯:丁 浩]

猜你喜歡
李成農業大學執業
懷念李成章教授
湖南農業大學通知教育中心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征稿簡則
??? ???? ??? ???????? ?? ?? ??―??? ????? ????
莊玉庭先負李成蹊
醫師多點執業松綁
說說護士多點執業
行吟黔境
醫師怎么看多點執業?
醫師多點執業:2014再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