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海淀區突發地質災害時空分布規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

2024-04-20 04:52白江偉馮輝賀瑾瑞蔣永光王宇辰顧海波羅伊王天宇賈唯遠
城市地質 2024年1期
關鍵詞:第四系海淀區泥石流

白江偉 馮輝 賀瑾瑞 蔣永光 王宇辰 顧海波 羅伊 王天宇 賈唯遠

摘 要:海淀區是為數不多的經濟發達、人口眾多且發育地質災害的城市中心區。海淀區西北部山區地質條件復雜,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37處,災害類型為崩塌(19處)、泥石流(9處)、不穩定斜坡(8處)、地面塌陷(1處)。故在野外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海淀區地質災害劃分為3個風險區:分別為香山風險區、鳳凰嶺—陽臺山風險區與普安店風險區,并分析總結了海淀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空間分布、災害類型、規模、成因、威脅對象、工程治理狀況、人類工程活動、發展趨勢等。得出以下結論:1)海淀區70%的隱患點成因為人類工程活動。2)68%的隱患點已完成工程治理,未治理的隱患點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森林防火道路沿線,少部分威脅對象已搬遷避讓。3)不同的地層巖性發育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山區基巖出露區域主要發育巖質崩塌;山前沖洪積物堆積區域主要發育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及土質崩塌。

關鍵詞:海淀區;突發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成因;切坡建房;時空分布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BAI Jiangwei1, FENG Hui1, HE Jinrui2, JIANG Yongguang3, WANG Yuchen1, GU Haibo1, LUO Yi1, WANG Tianyu1, JIA Weiyuan1

(1.Beijing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Geology, Beijing 100011, China;

2.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Beijing 100011, China;

3.Haidian Branch of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Planning and Natu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097, China)

Abstract: Haidian District is one of the few urban centers with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population but many geological hazard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north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Haidian District are complex with 37 kinds of geological hazards developed, including collapse (19), debris flow (9), unstable slope (8) and ground collapse (1).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hazards in Haidian District are divided into three risk areas: Xiangshan risk area, Fenghuangling-Yangtaishan risk area and Puandian risk are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saster type, scale, causes, threat objects, project management status,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logical hazard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70% of the hidden dangers in Haidian District are caused by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2) Engineering control of 68% of the hidden danger points have been completed; most of the hidden danger points that have not been controlled are concentrated along the forest fire prevention road, and a small number of threat targets have been relocated. 3) Different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developed in different strata lithology, and rock collapse is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area of bedrock exposure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area of foremountain alluvium accumulation, mainly debris flow, unstable slope and soil collapse are developed.

Keywords: Haidian District;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 caus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cutting slope to build house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北京是突發地質災害較為發育的首都城市(賈三滿等,2017),海淀西北山區位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的交會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發育(南赟等,2020;華金玉,2022)。地質構造和地層巖性是地質災害發育的基礎條件(王瑞霞等,2015),人類工程活動和大氣降水會誘發地質災害(王海芝等,2022;羅守敬,2023),故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汛期降雨過程中及降雨后(程素珍等,2020;許鳳雯等,2020),北京絕大多數的崩塌是由降雨激發的(王海芝等,2020)。

海淀區為北京市城區,東部為平原,西北部為中—低山區,且山區地勢陡峭,區域節理裂隙發育,是地質災害易發區,涉及山區部分的居民及景區人口眾多,且經濟發達,地質災害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共計威脅的居民9戶49人。尤其是香山區域,由于該區域地形上三面環山,地貌上主要位于山間第四系殘坡積物堆積區,地勢平坦適合建造房屋的面積較少,且香山地區由于交通、旅游業發達,常住人口較多,人均居住面積較少,加劇了人地矛盾。故為了擴大建設用地面積,部分區域存在人工切坡建房的現象。切坡建房破壞了地質體原有的穩定性,直接威脅坡下人員生命和財產。普安店區域巖溶塌陷分布較廣,雖然村民已經搬遷避讓,但是仍然威脅地上及地下的相關設施,包括道路、立交橋、養老院等,且南水北調進京后北京地下水位變化顯著(雷坤超,2023),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巖溶塌陷,故尤為值得關注。本文基于2021年度海淀區地質災害巡排查工作,在查明全區災害隱患規模類型、分布特征、威脅對象、人類工程活動情況的基礎上,總結分析了區內地質災害隱患的成因、發展趨勢并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等,期待為海淀山區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參考。

1 ?海淀區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征

海淀區位于北京市西北側,山區面積占海淀區總面積的15%,平原區有玉泉山、萬壽山、田村山等風化殘山。平原區的地層巖性以第四系沖洪積物為主,局部出露基巖;山區出露的基巖巖性為火成巖,平原基巖隱伏區地層巖性主要為可溶性碳酸鹽巖。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蘇家坨鎮、香山街道、四季青鎮、溫泉鎮及西北旺鎮。

根據海淀區地形地貌,結合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位置,將海淀區大致分為2個山區風險區和1個平原風險區。山區風險區為香山風險區、陽臺山—鳳凰嶺風險區,平原區為普安店風險區。出露的基巖區(鳳凰嶺—陽臺山)主要發育巖質崩塌;山前第四系沖洪積物堆積的區域發育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及土質崩塌;第四系隱伏基巖為可溶性碳酸鹽巖、富水性好,且第四系厚度較薄的平原區發育巖溶塌陷。

截至2021年12月,海淀區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37處,其中崩塌19處(51%),不穩定斜坡8處(22%),泥石流(含坡面型泥石流和泥石流溝)9處(24%),地面塌陷1處(3%)。隱患點致災體規模為中型的有6處(16%),規模為小型的有31處(84%)。威脅對象為道路的有12個(32%),為其他的有10個(27%),為居民點的有8個(22%),為景區的有7個(19%)。威脅的景區主要是位于蘇家坨鎮的鳳凰嶺景區、陽臺山景區、大覺寺景區,威脅的道路主要是四季青鎮、香山西山林場、溫泉鎮的森林防火道路。

已完成工程治理的隱患點有25處,占總隱患點數的68%,相對于其他地區,治理率較高。未治理的12處隱患點主要分布在四季青鎮、溫泉鎮的森林防火道路沿線,其余未治理的隱患點威脅對象已經搬遷避讓。誘發因素為人類工程活動的占比70%,為地質成因的占比30%。

1.1 ?歷史發災情況

歷史上海淀區四季青防火道路沿線發生過崩塌、香山老年休養所區域發生過泥石流、溫泉鎮森林防火道路沿線發生過坡面泥石流等,目前已全部完成工程治理。

海淀區2021年未發生大規模的地質災害,7月16—18日連續降雨,7月19日發生小規模的崩滑塌8起,全部在降雨后的48 h內,全部發生在防火道路沿線,均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堆積體類型主要為土質(小于0.5 m3),少數為塊石掉落(坡面上塊石失穩掉落,約1~20.5 m3)。周邊人類工程活動情況為山間森林防火道路,部分坡腳存在開挖現象,部分區域已經完成工程治理。具體情況見表1,各點排查現場情況見圖1。

1.2 ?時間分布特征

根據2021年海淀區小規模地質災害的發災時間及相關文獻成果,發現地質災害的發生時間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且集中發生于強降雨發生的過程中及之后的48 h內(2021年海淀區9處小規模崩(滑)塌均發生在降雨后的48 h內)。相關文獻表明(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等,2008),北京崩塌多發生在降雨過程或稍微滯后,前期過程降雨量達到200 mm且未來1 h預報超過40 mm,可以作為地質災害的判斷依據(劉傳正等,2022)。

1.3 ?空間分布特征

海淀區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蘇家坨鎮、香山街道、四季青鎮、溫泉鎮、西北旺鎮共計5個鄉鎮(街道)14個行政村(圖2),隱患點主要涉及大工村、寨口村、七王墳村、車耳營村以及鳳凰嶺景區、大覺寺、貝家花園、陽臺山、紫云臺香草園、龍泉寺、鳳凰嶺中線與北線等景區。崩塌、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含坡面型泥石流和泥石流溝)主要位于海淀區的西部山區,僅地面塌陷(巖溶塌陷)位于平原區。下面分別按3種不同的劃分方式闡述地質災害隱患的空間分布特征。

1)按地形地貌劃分

香山區域隱患點主要位于山體的西側和北側溝道內以及山前沖洪積扇,區域平均海拔約500 m,南接為香山街道,東北側為西北旺鎮,北側為溫泉鎮。由于該區域山體相連接,故將四季青鎮、西北旺鎮和溫泉鎮的隱患點歸入此區域分析,該區域合計共有19個隱患點。

鳳凰嶺—陽臺山區域隱患點主要位于山體的東側山前沖洪積扇及溝谷沖積的階地,區域包括蘇家坨鎮的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17個,其中位于山區出露基巖區域的有2個,位于第四系沖洪積物堆積區的有15 個。巖體以花崗巖為主,局部可見花崗巖的球形風化。高程1 000多米,區域主要發育泥石流溝和崩塌,目前大工村和寨口村涉及受泥石流威脅的村民已經搬遷避讓,剩余的泥石流溝多分布在景區內(陽臺山和鳳凰嶺)以及七王墳村和車耳營村。七王墳村和車耳營村的泥石流溝或已經完成工程治理,或威脅對象已經拆除。

普安店平原區位于海淀區香山村,緊鄰西北五環的香泉環島。該區域為平原區,有1個隱患點位于基巖區,為北京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發育區域目前威脅對象已經實現整體搬遷,且該處地表圍拉警戒線,設置防災警示牌。

2)按地層巖性劃分

按地層巖性可分為基巖出露風化和隱伏基巖溶蝕2個方面,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3個(表2),基巖出露風化區災害類型為崩塌,隱伏基巖溶蝕區災害類型為地面塌陷?;鶐r出露區域的崩塌,致災體巖性為花崗巖,受基巖風化影響,發育多組不同方向的節理裂隙,形成破碎狀,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穩定性;隱伏基巖溶蝕區巖性為奧陶系灰巖,易發育地面塌陷。

第四系區(主要為山前沖洪積物堆積區)堆積物結構松散,力學性質差,易成為泥石流物源,且由于此區域處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山前區域,受人類工程活動影響顯著(表2),人類活動易破壞原有地質體的穩定性,從而形成崩塌與不穩定斜坡。

3)按與人類工程活動的關系劃分

主要集中分布在人類活動強烈的山區切坡建房居民點,切坡開路的道路沿線,以及山區向平原區過渡的山前沖洪積扇、山間溝谷溝道。

區內泥石流隱患共有9處,已完成治理的有8處,治理率88.9%,全部位于第四系區域;崩塌有19處,已經完成治理的有10處,治理率52.63%,未治理的隱患點威脅對象均為道路,主要分布在森林防火道路沿線,威脅居民點的隱患點或已完成治理,或威脅對象已滅失;由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有18處,占比94.74%;不穩定斜坡有8處,已經完成治理的有7處,治理率87.5%,由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有6處,占比75%,位于第四系區域的有8處,占比100%;地面塌陷有1處,未治理,位于基巖區,由地質成因誘發。

總體來說,海淀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率68%,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隱患點占65%,位于第四系區的隱患點占92%。

2 ?成因分析

海淀區3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中,成因類型大致可以劃分為地質成因和人為成因2種,其中地質成因包括地形地貌、地層巖性以及由于地形導致的強降雨(高海拔地形阻擋暖濕氣流形成降雨);人為成因主要是人類工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天然坡體的原有穩定性,誘發地質災害(郭英,2023)。地質成因導致的隱患點占比30%,燕山期構造活動強烈,地形高差大(圖3-b),坡度陡;地層巖性為侵入巖與砂巖粉砂巖,巖體風化嚴重,節理裂隙發育(圖3-e,圖3-f),結構松散(圖3-a,圖3-c,圖3-d);山區高海拔造成汛期水汽聚集短時強降雨頻發等地球內外動力作用綜合導致。人類工程活動(涂寬等,2022)因素導致的有26 處,占比70%,主要為切坡建房、修路開挖坡腳,降低了坡體原有的穩定性;開采地下水降低了地下水對上部地質體的承載力等(李巖等,2023)。

圖3 海淀區典型地質災害隱患點

Fig. 3 Typical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in Haidian District

斜坡類(崩滑流)地質災害發育在地表,受地形地貌、風化剝蝕、巖體結構、切坡及降雨影響顯著,崩滑流相互間聯系密切,且受強降雨影響顯著,而地面類(地面塌陷)發育在地面以下的地下空間,主要受可溶性巖層的分布、地下水運動、采礦及抽水等人為活動影響,故按斜坡類、地面類2類災害類型進行成因分析。

2.1 ?斜坡類

斜坡類災害主要包括崩塌、不穩定斜坡、泥石流,此類地質災害主要與地形地貌(坡度、高差)、地層巖性,巖體結構、風化強度、降雨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有關。

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地質災害發育的基礎決定條件,不同的地貌造成了山高坡陡的地表形態,高差大,坡度陡,易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海淀區地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山區屬太行山余脈,為中山—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較高,海拔35~1 278 m。山區山勢險峻,地形坡度多大于35°,沉積類型復雜,山區發育沖洪積第四系沉積物,山前以殘坡積相和洪沖積相的砂、礫石及黏性土為主的沖洪積扇或臺地。

斜坡類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在香山區域(東西走向)和鳳凰嶺—陽臺山區域(南北走向)。香山區域山區行政上包含溫泉鎮、四季青鎮和西北旺鎮,位于山前沖洪積扇區域,地勢西高東低,南北西3側均為山體,地形地貌自西向東呈喇叭狀分布,溝道呈現東西向分布,由于地勢西高東低,故汛期溝道匯水后水體流向為自西向東;鳳凰嶺—陽臺山區域行政區上位于蘇家坨鎮,平均海拔約1 200 m,該區域山體發育,其中陽臺山海拔1 288 m,鳳凰嶺海拔1 276 m,溝道主要也呈現東西向展布,由于地勢西高東低,水流下切山體形成溝道。村莊及景區位于山間沖洪積扇及溝谷河流階地內。東南為第四系沖洪積平原,地勢較低。

2)地層巖性

不同地層巖性有不同的風化特征,形成不同地形、地貌、土壤,也決定地質災害類型。海淀區地表多被第四系覆蓋,出露基巖主要位于西北部鳳凰嶺山區,該處基巖巖性為侵入巖(花崗巖為主)。

香山風險區基巖東側為石炭二疊系砂巖及粉砂巖地層,西側為侏羅系—石炭系砂頁巖地層山前破碎帶,該破碎帶風化嚴重,局部發育粉砂巖夾層,破碎帶上部為山前沖洪積扇的第四系殘坡積物與沖洪積物,砂巖礫巖碎屑發育。溝谷中季節性流水的下切作用使第四系的土體在溝道兩側外露形成階地。溝道兩側的松散土體形成了土質崩塌與不穩定斜坡發育的孕災地質條件,同時形成了泥石流物源條件。

鳳凰嶺—陽臺山風險區基巖巖性主要為中生代巖漿侵入巖,自北向南依次為白堊系花崗巖、閃長巖,山體表面風化剝蝕強烈,節理裂隙發育,地質體結構破碎松散,是巖質崩塌發生的孕災地質條件;局部地區為第四系殘坡積物,由于地勢差異明顯,陡坡發育,第四系地層結構松散,汛期受水流沖刷,致災體吸水后自重增加,土壤黏聚力降低,是土質崩塌與不穩定斜坡發育的孕災地質條件之一。以上崩塌與不穩定斜坡的堆積物與山前松散殘坡積層堆積于溝道內,在暴雨時節,這三類崩塌堆積物成為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條件(賀瑾瑞等,2012)。該區域西部地形陡峭,東部較為平緩,地形差異明顯,東西部高差大,流域面積大,山體坡度大,由于該區域巖性為侵入巖,巖體的吸水性較差,形成了有利的匯水條件。泥石流溝道主要位于山區的殘坡積物堆積區,區域地層巖性為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常年風化作用導致溝道內泥石流物源堆積,泥石流流域形態大致為上游匯水面積大、中游溝道狹窄、下游成喇叭狀,是泥石流易發的流域形態。

3)降雨

海淀區地形切割較強烈,山高坡陡,山體高大,在汛期阻礙了氣流云團移動,迫使云團沿地形強抬升,導致局部地區強暴雨形成。據北京市氣象臺1959—2022年資料,北京市年平均降水量591.4 mm,最大達1 000 mm以上,最小不足310 mm。全年降水量平均有80%以上集中在6—9月,其中7、8兩月平均占30.0%~43.0%,7月份降水量最多,多年平均達190 mm,12月份降水量最少。

降雨是突發地質災害主要誘因之一(于淼等,2022;陶雪文等,2022),降雨過程中雨水快速滲入裂縫形成的靜水壓力會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許強等,2023),2021年海淀區降水量比往年明顯偏多,據海淀區氣象局數據:2021年海淀區1—9月累計降水量為1 043.1 mm,是常年同期(1991—2020年)499.2 mm的2.09倍。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年,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為698.4 mm,分別較常年同期(373 mm)和近10年同期(395.4 mm)偏多九成和八成。7月的降水量為400.4 mm,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7月的降雨日達到了20 d,較常年同期(10.8 d)偏多1倍。且2021年北京市也發布了提前上汛通知,汛期降水前期偏少,中后期明顯偏多。短時強降雨使不良地質體吸水飽和,無法及時排出水源,從而降低了其內部摩擦力,增加了自重,易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提升了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

4)人類工程活動

海淀區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人類工程活動頻繁,37處隱患點中有26處周邊有人類工程活動,主要包括墊溝道(溝道邊緣)建房建路(圖4-a),切坡建房(圖4-b),坡肩上建房(圖4-c)及切坡修路(圖4-d)等,占比為65%。切坡建房開挖天然坡腳,破壞了坡體原有的穩定性,墊溝建房使用廢棄渣土在溝道兩側坡肩處堆積,擴大坡頂面積后用于建造工程設施,人工堆積的坡肩下部缺少原狀土的有力支撐,堆土也沒有經過夯實,結構松散,土體孔隙度大,承載力差,雨季受雨水沖刷侵蝕后土體易吸水飽和,易導致地質災害隱患。切坡建房、修路(戴夢蘭等,2022)等人類工程活動不僅破壞了地質體原有的穩定性,還增加了威脅對象(房屋、道路、人員),從而加劇了地質災害風險。人類工程活動是海淀區地質災害的主要成因。

2.2 ?地面類

地面類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含巖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地裂縫及地面沉降(緩變類),海淀區現有的災害為地面塌陷中的巖溶塌陷,主要與斷裂構造、地層巖性及人類活動有關。

普安店區域位于山前平原區,第四系厚度大都小于40 m,下伏基巖為奧陶系灰巖?;規r巖溶裂隙發育,巖溶地下水富水性好,年內地下水位變幅較大。區內地下水資源豐富,歷史上有人為開采地下水用于生產礦泉水的情況,目前人為開采地下水的情況已經基本停止。過度開采的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動力條件發生變化,極易引發巖溶塌陷。

3 ?防治對策與建議

3.1 ?工程治理效果及發展趨勢

針對海淀區泥石流溝隱患點,主要采取排導溝、攔擋壩、谷坊壩進行治理,攔擋壩(圖5-a)截取了粒徑大的塊石降低了物源量(謝伯明等,2022),排導溝排出水體,減少了泥石流的匯水量,谷坊防止了水流下切作用(圖5-b,圖5-c),排水的同時攔截了泥沙,減少了泥石流的物源,從而降低了泥石流危害程度;崩塌、不穩定斜坡多采取削方減載、坡面防護、格構錨桿護坡(圖5-d)、主被動防護網(圖5-e)以及擋土墻(圖5-f),一方面降低了致災體的規模與重力勢能,另一方面增加了坡體的整體性與穩定性,從而降低了危害程度。

對于致災體規模大的隱患點,采取搬遷避讓的方式來消除隱患(如七王墳泥石流溝與七王墳崩塌隱患點),對于隱患點集中且威脅對象多的區域采取工程治理(如香山紅葉俱樂部院內不穩定斜坡),但是由于工程治理后的致災體還沒有完全滅失,隨著時間的推移,致災體可能進一步發生變形破壞,對治理工程造成一定的破壞,故需要持續關注治理后的隱患點變化情況。

根據2021年海淀區地質災害排查情況,發災處多為沒有治理過的隱患點,已完成工程治理的隱患點治理工程均未受到明顯損壞,工程治理效果較為良好。

香山區域臺賬內外涉及道路沿線及房前屋后的隱患點,受人類活動影響破壞了其原有的穩定性,而且在汛期強降雨期間,部分溝道兩側坡面裂縫在雨季會成為溝道上部地表水匯聚向下流動的通道,在流水不斷沖刷的影響下,裂縫不斷擴張變寬,裂縫周圍的土體易吸水飽和,軟弱松散的地質體吸水后自重加大,土壤黏聚力降低,靜水壓力升高(李巖等,2022),容易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對溝道下部及溝道上部兩側的人工設施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普安店地面塌陷一定程度上還威脅周邊道路、環島及立交橋,在地下水過量開采、南水北調進京、地下水回灌以及異常年份超量降水量的影響下,易增大地下水位變幅,改變地下水補徑排條件,從而加劇巖溶作用,地下水水位的變化也會改變對上部地層浮托作用,從而導致地面塌陷現狀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造成潛在風險。

由2021年海淀區地質災害巡排查發生的小規模崩滑塌特征及分布情況可知,汛期強降雨后在山區道路沿線多發生小規模崩滑塌,對過往車輛及行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3.2 ?對策及建議

1)充分發揮群測群防作用,重點關注季節性流水變化對周邊地質體(溝道兩側坡面、山體坡面)的侵蝕、裂縫加劇、鼓脹、滲水等情況。如遇突發情況及時上報,實現對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動態監控。重點防范區在山前,大部分隱患點雖然已經治理,但是仍然有風險,威脅居民點需高度重視。海淀區作為特大城市北京的市區,人地矛盾突出,工程建設活動頻繁,65%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人類工程建設活動誘發造成,由于地質災害具有突發性強、隱蔽性強等特點,在人口密集區發生的地質災害危害性更大,需進一步關注由于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減少人類活動對地質體的破壞。

2)南水北調進京后,北京市地下水位回升顯著,需多關注致災體巖性涉及含水層的隱患點,如普安店巖溶區地面塌陷。進一步查清普安店地面塌陷地下空洞的空間分布形態、大小、層位、發展趨勢等。在此區域規劃上禁止建設高層建筑等增加地面荷載的工程活動。

3)目前發生的地質災害大部分發生在隱患點臺賬外,建議進一步發揮群測群防作用,加強巡查,除了關注臺賬內的隱患點,還需要關注臺賬外的隱患點。

4)本次研究對臺賬外的隱患點及人口居住區分析較少,建議后續結合臺賬外的隱患點分布情況及最新人口居住分布圖,進一步分析預測可能的地質災害潛在發生區,更加精準地劃分出風險區,支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4 ?結論

通過總結分析海淀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類型、誘因及分布狀況,得出以下結論:

1)不同巖性區發育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基巖區(鳳凰嶺—陽臺山)主要發育巖質崩塌;第四系沖洪積物堆積的山前區域發育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及土質崩塌;下伏基巖為可溶性碳酸鹽巖,富水性較好,且第四系厚度較薄的平原區發育巖溶塌陷。

2)第四系沖洪積物堆積的山前區域,地層結構松散,易發生泥石流、不穩定斜坡及土質崩塌。香山區域人口密度大,地勢陡峭,切坡建房現象普遍,汛期強降雨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匯水溝道兩側威脅居民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雖治理,但直接威脅居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致災體可能發生進一步變形,風險依舊較大,需要高度重視。

3)海淀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具有明顯的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征,誘因為人類工程活動的隱患點、已完成工程治理的隱患點、位于第四系區域的隱患點占比均高,分別為65%、68%、92%。且未治理的隱患點威脅對象主要為道路,分布在四季青防火道路及香山西山林場道路沿線,威脅對象為居民點的隱患點或已經完成治理,或威脅對象已滅失。

參考文獻

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北京市地質研究所,2008. 北京地質災害[M]. 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

程素珍,路璐,翟淑花,張長敏,郝春燕,任凱珍,2020. 2004—2018年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時空分布特點和監測預警狀況[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31(6):38-46.

戴夢蘭,陳志波,施國棟,2022.基于分形理論的浙江省地質災害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33(6):63-69.

郭英,2023.北京門頭溝區斜坡類突發地質災害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城市地質,18(3):1-8.

賀瑾瑞,陳國滸,張翊超,2012.密云司馬臺—霧靈山溝域經濟區泥石流分布及防治措施[J].城市地質,7(3):34-37.

華金玉,2022.北京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探析[J].城市地質,17(1):8-12.

賈三滿,翟淑花,姜媛,2017. 北京突發地質災害防控對策[J]. 城市地質,12(4):16-23.

雷坤超,2023.南水北調前后北京平原區地下水和地面沉降演變特征[J/OL].地質學報:1-20[2024-02-19].https://doi.org/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3013.

李巖,南赟,曹穎,2022.北京山區道路沿線崩塌災害特征分析與防治思路探討[J].城市地質,17(3):291-298.

李巖,張國華,王晟宇,2023.北京地區崩塌隱患特征分析與防治方案[J].城市地質,18(2):123-129.

劉傳正,黃帥,2022.鄭州西部山區“7·20”山洪地質災害成因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30(3):931-943.

羅守敬,2023.北京市房山區突發地質災害發生規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城市地質,18(4):1-7.

南赟,曹穎,李巖,2020. 新形勢下北京市突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思路探析[J].城市地質,15(3):233-238.

陶雪文,朱興華,孔靜雯,王夢奎,康永闖,2022.浙江省地質災害成災特點與防災減災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18(S1):11-17.

涂寬,鄭健,馬衛勝,文強,2022.基于衛星實景三維和InSAR技術的地質災害隱患識別監測[J].衛星應用,13(12):31-39.

王海芝,曾慶利,許冰,胡福根,于淼,2022. 北京“7·21”特大暴雨誘發的地質災害類型及其特征分析[J].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33(2):125-132.

王海芝,胡福根,于淼,張翊超,2020. 北京市崩塌地質災害激發因素淺析[J]. 城市地質,15(4):357-362.

王瑞霞,王惠芬,李巧剛,丁桂伶,2015.北京市房山區突發地質災害空間分布規律研究[J]. 城市地質,10(S1):68-72.

謝伯明,曾令強,2022.北京市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中的若干問題[J].城市地質,17(3):311-315.

許鳳雯,狄靖月,李宇梅,王志,包紅軍,劉海芝,2020. 北京“7·16”暴雨誘發地質災害成因分析[J]. 氣象,46(5):705-715.

許強,唐然,2023.紅層及其地質災害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42(1):28-50.

于淼,南赟,胡福根,王海芝,2022.北京市懷柔區范崎路K29+500 m處崩塌成因分析與成功預警處置啟示[J].城市地質,17(4):394-399.

收稿日期:2023-02-14;修回日期:2023-05-30

第一作者簡介:白江偉(1991- ),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耕地保護及地質災害調查。E-mail:1213702140@qq.com

引用格式:白江偉,馮輝,賀瑾瑞,蔣永光,王宇辰,顧海波,羅伊,王天宇,賈唯遠,2024.北京市海淀區突發地質災害時空分布規律、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城市地質,19(1):43-52

猜你喜歡
第四系海淀區泥石流
海淀區總工會召開第十六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
海淀區總工會召開“五一”節前警示教育大會
第四系膠結砂層水文地質鉆進技術研究初探
海淀區科技主題公園建設與思考
泥石流
北京市海淀區西頤小學
“民謠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河北平原區第四系(200m以淺)巖土體綜合熱導率特征綜述
北疆第四系覆蓋層上明渠結構優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