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克養生”要不得 祛濕還得這么做

2024-04-20 04:51姚梅梅尹君
健康博覽 2024年4期
關鍵詞:舌色濕氣油膩

姚梅梅 尹君

當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的壓力大,常常不是咖啡就是奶茶,不是聚餐就是演唱會,不是熬夜打游戲就是刷手機,抽煙喝酒樣樣沉醉。拖著無力的身體去看中醫,醫生看看舌頭又把把脈,給出了答案:“年輕人,你是濕氣太重了!”

面對醫生的診斷,不少人會采用網上非常流行的“朋克養生法”——“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川貝枇杷雞尾酒,無糖雪碧黃瓜汁”“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左手拿著保溫杯,右手舉著高腳杯”“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遠方的西洋參”,其實,這類“朋克養生法”未必真的養生,有時會加重身體負擔。想要真正養生祛濕,還得尋求更加科學的養生方法。

濕氣從何而來

濕氣重分內生濕氣和外感濕氣。外濕來源于外界氣候,比如下雨、暑濕等。濕氣容易傷脾,因此南方人多脾虛。濕邪侵襲人體,留滯不去,會造成體內濕氣過重的情況,會傷害本源,造成陽氣的虧損。而內濕,主要為脾虛。脾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運化水濕,把身體里的水汽運送到各個地方。比如運送到毛孔,就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去:運送到腎臟,就可以通過排尿排出去。

當濕氣重時,脾就需要不停地工作,久了就會累,累了就容易受傷,即中醫所說的脾虛。脾胃虛弱不能夠運化吃進去的食物,堆積在體內,生成了濕氣。脾虛生濕,內濕更容易招致外濕,濕氣又會加重脾虛,于是便形成惡性循環。

為什么濕氣那么重

●飲食不當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實現了飲食自由,什么好吃吃什么,毫不節制。過多食用油膩、甜膩食物,長時間大量飲酒,都會加重脾胃負擔;另外,在炎熱夏天貪圖涼快,喜歡吃涼的東西,比如冰鎮西瓜、冰凍水果、冰激凌等,或年輕女性喜歡進食雪梨、甲魚、螃蟹等寒涼性質的食物都會引起臟器功能下降,影響了水濕的運化,導致濕氣產生。

●體質因素

根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人分為九種體質。其中痰濕質舌色偏淡白,舌苔為9種體質中最厚,中醫理論認為厚苔是痰濕質的最典型特征表達之一,水濕泛濫留于舌部,則可見舌色淡白。濕熱質為內熱與濕同在,表現為舌色稍深,舌苔稍厚,熱則見舌色紅,濕則見厚苔。如果你是屬于這兩種體質的,那么會有很大的概率體內產生濕氣。

●不良生活習慣

不曬太陽。適當曬太陽可以提升陽氣,提高皮膚抵抗力,促進營養物質的合成,如果總是不曬太陽,對濕氣緩解不利。

缺乏運動。很多白領久坐不動,不能通過運動來產生熱量,脾臟運化能力就下降。

洗完頭發不吹干。頭發上面有很多的水分,可能會造成頭發潮濕加重濕氣。

不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暖,除了會降低免疫功能之外,還會引起器官功能的下降,不利于體內濕氣的排除。

另外,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長期過度的憂思憂慮,也容易導致腸胃的消化功能受阻,從而導致水分代謝失調,造成體內濕氣嚴重。

生活中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

頭昏體沉。早上起床常感覺頭腦昏沉,四肢沉軟。

肌肉松弛。身體肥胖的人,會感到肌肉松弛,容易疲勞,小肚子總是冰冰涼涼的。

皮膚爆痘。皮膚比較油膩,臉上容易起痘痘。

頭發油膩。頭發較油膩,掉頭發多,甚至出現脂溢性脫發。

大便黏滯。大便次數多,稀不成形,若有濕熱,可能出現大便黏的現象。

舌苔厚膩??诘ξ?、黏膩,舌苔較厚,吃東西容易胃脹,總覺得肚子堵得慌,女性可能伴有白帶增多,男性陰囊兩邊較潮濕。

小腿酸脹。午后小腿發沉,腫脹變粗。

如何預防濕氣和排濕

●藥膳食療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忌過饑過飽,忌油膩、辛辣。

介紹幾種日常簡單的食療:

薏米赤小豆粥。薏米有著治濕痹、利腸胃、健脾益胃等顯著功效,而赤小豆作為一種補心養血的食材,在祛濕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注意:要先將薏米炒至微微發黃后再與赤小豆熬煮,這樣不僅能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又不會增加寒氣,是祛濕健脾的佳品。

山藥排骨湯。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有效地祛除體內的濕氣。山藥排骨湯的做法簡單,買幾塊小排骨,放入鍋中開大火慢燉,再買一截山藥,切成小塊,二十分鐘后加入山藥和食用鹽,山藥熟后即可食用,經常食用可有效去除體內濕氣。

苦瓜炒瘦肉??喙夏軌蚯鍩崛ナ?,利尿益氣,體內濕氣重的人,夏天多吃點苦瓜可以有效調節身體濕氣??喙铣词萑馐且坏莱R姷募页2?,口感獨特,此菜能清熱降火、開胃祛濕、益脾補腎。

炒冬瓜。冬瓜有清熱利水的作用,多吃點冬瓜,可促進體內的濕氣和尿液排泄,從而達到排濕的效果。冬瓜做法簡單,炒冬瓜、冬瓜湯對排濕均有好處。

●有氧運動

春季陽氣升發,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生機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節。春天里人們常會出現精神不振,可以通過運動來消除,防止氣血循環不暢,筋骨僵硬、脂肪積聚,遂致體質虛弱,滋生濕氣。春季運動可有效促進代謝,像快步走、羽毛球、瑜伽、跑步、太極拳等這些運動,都可以有效排除濕氣。每周保證至少3天的運動時間,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后感覺微微出汗,從而將濕氣更好地通過汗液排除,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中醫泡腳

春天雨水逐漸增多,也是濕氣較重的季節,很多人偏愛冬天泡腳取暖,其實春天泡腳,對除濕養生也有很大功效。在泡腳時適當加入艾葉、花椒等中藥,并用39℃~40℃的溫水泡腳,每次2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帶出濕氣。艾草,作為一種性純陽的藥草,具有較好的去濕氣的作用,在使用艾草泡腳時,會刺激足部的穴位,從而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花椒性辛溫,用花椒水泡腳再結合按摩,可以使全身經絡疏通、血脈流暢,緩解風濕痹痛。春季泡腳既可以讓冬季身體聚集的虛寒排出體外,又達到通經活絡,祛寒除濕的效果。

●中醫拔罐

如果濕氣嚴重,可以適當運用拔罐祛濕。常用的穴位為足三里穴、涌泉穴與三陰交穴,通過負壓形成極強的吸拔能力,作用于人體表面,能幫助毛孔快速張開,并且使皮膚充血,將體內的濕氣通過毛孔吸出體外,每次拔罐盡量不要超過十分鐘。

●穴位按摩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可以按一按藏在身上的“祛濕穴”,采用拇指點按的手法,每次點按約5秒,放松2~3秒,每個穴位持續10分鐘,長期堅持可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濕氣。

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的穴位,為祛濕要穴。定位: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中脘穴。當出現濕困腹部,脾胃運化失司,有腹脹、消化不良等情況時,可按揉中脘穴。定位:在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上。

承山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具有運化水濕,固化脾土的作用。定位:在小腿后區,腓腸肌兩肌腹與肌腱交角處。

編輯/孫蓓紅

猜你喜歡
舌色濕氣油膩
防治“濕氣重”10方
健身是去濕氣的好辦法
濕氣不可怕,藥膳起居健康行
拒做中年油膩男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媽?
油膩也不錯
油膩
“舌色”源流考?
基于數字化技術對糖尿病兩虛證舌色的研究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的舌象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