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認同視域下廣場舞健康發展路徑探索

2024-04-20 14:23于游洋額爾登蘇布達
鹿城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廣場舞健康發展文化認同

于游洋 額爾登蘇布達

摘 要:在文化認同的視域下,廣場舞作為一種貼近民眾生活、含有豐富民族特色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僅鍛煉了身體、豐富了社區文化,還在促進老年人社會交往和心理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探究其健康發展路徑有助于推動這一文化現象的持續正能量影響。建立健康的廣場舞發展機制,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進一步增強和拓展文化認同。通過規范、創新引導,廣場舞能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發展的脈絡,讓傳統與現代、健康與快樂、社區交流與文化傳播在廣場舞這一平臺上得以和諧統一發展,使其成為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文化認同;廣場舞;健康發展

Explo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Path of Square Danc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Yu Youyang1 Erden svbvvd2

(1.Kerqin You Yi Hou Qi Cultural Center,Tongliao,Inner Mongolia,028199;

2.Review and Screening Center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Inner MongoliaAutonomous Region Party Committee,Hohhot,010096)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square dancing,as a mass cultural and sports activity that is close to peoples lives and contains ric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has not only exercised the body and enriched community culture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the elderly.Exploring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path is conducive to sustaining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Establishing a healthy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square dancing can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enhance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and further strengthen and expand cultural identity.Through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ve guidance,square dancing can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context,harmoniously uniting tradition and modernity,health and happiness,an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with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n this platform.It becomes a vivid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ing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ultural Identity;Square Dancing;Healthy Development

廣場舞憑借其開放性、普及性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國及其他國家廣泛傳播,成為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其迅猛發展,一些問題也日漸顯現,如音量過大擾民、場地使用沖突、形式單一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場舞的社會形象與文化價值。在文化認同的視角下進行研究,旨在尋找維護和促進廣場舞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既保留和弘揚其積極的文化內涵,又解決實踐中產生的問題。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對廣場舞在傳統文化傳承、社區建設、老年人群體融合等方面的積極效用的理解,并為相關部門提供改善和規范廣場舞活動的對策建議,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增強民族文化認同。

一、制定廣場舞活動準則

(一)以合理共享為出發點

首先,活動準則中應明確規定音量標準與時間范圍,以不影響周圍居民日常生活為前提,合理劃定舞蹈活動的時間范圍和播放的音量標準。其次,應規范舞蹈內容,倡導積極健康的舞蹈主題,抵制低俗和不當的表演形式,引領廣場舞走向豐富而高雅的藝術境界。另外,準則需強調公共場所共享原則,明確不同用戶之間的權責關系,提倡禮讓精神,鼓勵廣場舞與其他公共空間活動協調共存,并通過合理分時分區的辦法保障所有市民的休閑娛樂需要。

(二)以維護民族文化認同為要點

為維護民族文化認同,在準則中加入推廣民族傳統舞蹈的條款,鼓勵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從而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結合,豐富廣場舞的文化內涵和表達形式。

(三)以建立健全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為保障

矛盾糾紛調解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準則應提倡廣場舞成員間互相尊重和學習的氛圍,鼓勵跨年齡、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積極預防和及時處理舞蹈活動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1]

二、優化公共舞蹈空間布局

首先,城市規劃部門應當充分考慮廣場舞作為一種群體性戶外活動,在設計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時,特別留有適合跳舞的場地。這些區域不僅需要平整的地面,還應配備燈光與音響設施,方便夜晚使用;并考慮適量設置圍欄或綠化帶,以區分不同功能區域,減少活動干擾。其次,城市應鼓勵多用途空間的開發,使得在非高峰時段,如商業廣場、停車場等空間也可臨時轉換為舞蹈區,從而更高效地利用城市空間資源。在規劃時應注重易達性,確保舞蹈區域交通便捷,方便不同年齡層和身體狀況的市民參與。此外,城市規劃應該提倡綠色環保概念,采用環保材質和節能設計,創建綠色舞蹈空間,為廣場舞愛好者提供更健康、更舒適的活動環境。同時還可設置休息區、更衣室等配套設施,為參與者帶來更全面的體驗。在公共空間的布局中,關注到對文化特色的保護和傳承也是非常重要的。設計時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元素,如地方特色的雕塑、裝飾等,讓廣場舞活動成為傳播和展現地方文化的平臺。

三、豐富多樣化的舞蹈內容提升

(一)組織開展培訓活動

首先,可以組織舞蹈培訓班或者工作坊,定期邀請專業舞蹈教師或民族舞蹈傳承人,教授各種風格的舞蹈,從古典到現代,從民間到街舞,不僅是教授舞步,也是傳播舞蹈背后的文化內涵。這不僅有助于增強舞者的技術水平,更有助于舞蹈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其次,城市和社區文化活動部門可以舉辦舞蹈節、比賽和展示活動,讓廣場舞愛好者有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同時這也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臺,讓不同的舞蹈風格和文化背景的舞者能夠互相啟發和學習。

(二)進行多渠道宣傳

協調媒體資源,特別是社交媒體平臺,對廣場舞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通過視頻分享,不僅可以展示多樣化的舞蹈內容,同時也可以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拓寬廣場舞的社會影響力。此外,鼓勵廣場舞團體與文化機構合作,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中心等,讓廣場舞成為推廣和傳播地方文化、歷史的一個活躍載體??梢酝ㄟ^舞蹈來講述地方的歷史故事,展現傳統習俗,使廣場舞成為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梁。[2]

四、搭建社區參與平臺與交流機制

首先,社區應該成立舞蹈協會或俱樂部,不僅可以成為舞蹈愛好者們的聚集地,更是文化交流的節點。協會可以定期舉辦舞蹈分享會、講座和互動研討活動,讓不同背景的人士有機會分享自己對舞蹈的理解,也可以邀請有經驗的舞者或舞蹈教師為大家提供技術和理論指導。其次,社區可以通過建立在線平臺,如社區網站、論壇或社交媒體群組,促進線上信息的快速流通。這樣的平臺便于廣場舞活動的組織與預告,同時也可作為居民之間交流舞蹈經驗和視頻教程的場所。在線平臺的高效互動性還可助力廣場舞愛好者建立更為緊密的社群關系。同時,可以利用社區中心或其他公共空間,如圖書館的公共閱覽區,組織定期的廣場舞展示和文化講座。這些活動不僅賦予廣場舞文化更多展現的機會,也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和學習的環境。

最后,著力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同時,還需關注外來人口與跨文化參與者的融入??梢酝ㄟ^組織多元文化背景的舞蹈活動、節日慶典和國際主題舞會等方式,提升廣場舞活動的多元性,讓不同的文化在廣場舞中相互碰撞、融合,促進更廣泛的文化認同和交流。

五、開展廣場舞指導員培訓計劃

在理論層面,應涵蓋基礎的舞蹈理論知識、音樂韻律分析、健康科學、以及如何根據不同年齡段設計合適的舞蹈動作等。重點強調舞蹈與文化的關聯,如何通過廣場舞弘揚本土文化,以及如何將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中。實踐部分則聚焦于舞步教學技巧、隊伍組織能力、活動策劃執行力。開展模擬教學活動,讓每位參訓者都有機會上臺教學,通過實操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配合心理學原則,指導員要學會如何調動舞蹈者的積極性,如何處理不同年齡層次舞者之間的交流。此外,重視安全課程在舞蹈指導中的重要性,保證指導員在設計舞蹈時兼顧參與者的安全。講解基本急救知識和意外應對技能,使每位指導員在出現意外情況時能夠保持冷靜,并給予適當的第一時間援助。配合培訓計劃,還可以建立一個廣場舞指導員的認證體系,通過考核確保指導員具備一定的教學和組織能力。獲得認證的指導員具備正式教學資格,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社會對其職業的認可感,也有助于提高指導質量和舞蹈整體水平。培訓結束后,還可以通過持續教育和定期研討會的方式保持指導員知識技能的更新。定期的研討會讓指導員有機會分享經驗,討論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并尋求解決方案。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不斷提升個人能力。[3]

六、結語

廣場舞的繁榮發展是中華文化多樣性與社會活力的生動見證,它不僅給參與者帶來健康與快樂,也成為了社區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平臺。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從制定活動準則到優化公共舞蹈空間布局,從豐富舞蹈內容提升到搭建社區參與平臺,再到進行指導員培訓計劃,我們可以有效地引導廣場舞沿著健康發展的軌道前進,同時也鞏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社會成員的文化認同。未來,期待廣場舞能更加蓬勃發展,持續為社會和諧貢獻力量,為文化傳承與創新提供新的機遇與可能,使其不僅是一個簡單的休閑活動,而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社會現象。

參考文獻:

[1]于進鳳.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城市廣場舞發展探討[J].明日風尚,2023,(11):182-184.

[2]于麗松.廣場舞的普及與創新[J].中國文藝家,2023,(5):175-177.

[3]陳璐.城市廣場舞全民健身文化活動探析[J].中國文藝家,2022,(4):178-180.

(責任編輯 吳烏英嘎)

猜你喜歡
廣場舞健康發展文化認同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廣場舞與群眾文化建設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分析廣場舞的社會影響
“兩學一做”對于煤礦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淺談廣場舞擾民現狀及對策
試論香港電影中的“九七情結”
文化認同對京津冀地區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影響分析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