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信息技術優化作業設計

2024-04-20 08:19林紅香
小學科學 2024年1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優化信息技術

林紅香

〔摘? ? 要〕?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與方式,還能提升小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在“雙減”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設計小學數學作業,能使紙質的數學作業更加直觀,還能將數學作業進行精簡處理,進而實現小學數學作業的高效性,在減輕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壓力的同時,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诖?,本文分析了“雙減”視域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信息技術;作業設計;優化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1? ? 040-042

在“雙減”視域下,教師要將提質增效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并落實在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過程中。筆者嘗試應用信息技術使小學數學作業的形式更加多樣,同時借助信息技術獲取更豐富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資源,以改變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形式枯燥、內容重復的弊端,促進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技能,提升數學思維。

一、借助信息技術優化作業設計的意義

(一)減少重復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環節,教師往往用單一的試題作業形式對數學知識進行預習與鞏固。單一的試題作業形式使小學數學作業呈現重復性的特點,影響了小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與熱情。在“雙減”視域下小學數學作業要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因此,借助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能夠豐富小學數學作業的形式與內容,有效降低小學數學作業的重復性,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作業完成積極性,還能為學生帶來更加生動的數學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內化。

(二)豐富形式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已經成為主要趨勢。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能豐富小學數學的教育資源,還能為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提供便利。比如,運用信息技術將互聯網中的圖片元素與小學數學作業相融合,不僅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能使作業情境更加生動,提升小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運用信息技術,還能幫助教師利用教學軟件設計趣味性的小學數學作業,如小游戲或小故事的形式,降低小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畏難情緒,提高小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主動性與自覺性,進而有效發揮小學數學作業的教學價值。

(三)降低壓力

傳統的小學數學作業形式較為單一,不僅缺乏層次性的設計內容,無法推動各個層次學生共同發展,而且缺乏趣味性,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無法真正實現小學數學知識的內化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雙減”視域下借助信息技術對小學數學作業進行優化設計,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豐富的小學數學作業形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梳理數學邏輯,而且能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升數學學習成就感,大大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

二、借助信息技術優化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借助微課視頻,設計預習作業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預習環節是提升學習質量的關鍵。因此,優化課前預習作業設計,能夠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給予有效指導。然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設計的課前預習作業往往是簡單的課本閱讀任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并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在“雙減”視域下,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完成數學預習作業。比如,教師通過學習平臺向學生推送微課視頻,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能夠借助學習平臺及時提出問題。教師對學生的預習問題進行收集與整理后,在課堂上進行解答。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還能充分發揮課前預習作業的價值。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融入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案例,進行優化設計,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對平均數建立初步的了解。在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教師可以設計預習檢查作業,檢驗學生的微課視頻觀看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微課視頻具有靈活性及趣味性的優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開展預習活動的積極性與興趣,同時,借助微課視頻的預習作業也能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理解能力較差、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內容,直至能夠完全理解平均數的基礎知識;而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快速瀏覽微課視頻內容,掌握平均數相關知識。因此,借助微課視頻設計預習作業,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通過學生預習作業的完成結果,教師能夠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以有效設計“平均數”這一知識內容的教學環節。

(二)借助網絡資源,設計分層作業

在“雙減”視域下,為保證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在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質量。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整合網絡資源,設計分層次的小學數學作業任務,這不僅符合學生異步發展的數學學習特點,而且能提升小學數學作業的針對性。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小學數學習題資源,對小學數學習題進行分類梳理,設計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分層次作業。

例如,在教學“除法”這一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以及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運算思路。教師在教學本課后,可以通過對互聯網習題資源的分析與整合,整理高質量的除法習題,幫助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鞏固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運算方式。為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教師可以設計計算題、填空題、應用題等多種習題形式,并控制習題數量。如,教師可以設計共十道除法練習題,其中:五道除法計算題,為學生直接列出除法計算豎式即可完成的簡單習題;三道填空題,需要學生在題干中找出除法運算關系,進而列出除法計算式得出結果;兩道應用題,以平均分為背景,讓學生在除法應用的背景下,嘗試應用除法計算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在本課的習題設計環節,計算題較為簡單,重視考查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填空題難度中等,重點考查學生對除法概念的理解,應用題難度較高,重點考查學生的數感與知識應用能力。在課后作業完成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完成難度較低的計算題,若在完成計算題后仍有余力,則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填空題與應用題。分層次的數學作業,能夠推動學生自主選擇與嘗試,不僅能夠降低學生的作業負擔,還能保證小學數學作業的教學價值。

(三)借助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能力不足,很難直接掌握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對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加以解析,幫助小學生對數學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數學重難點知識,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

例如,在《分數的意義》一課教學時,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對小學生而言,分數的相關知識是全新的內容,學生在學習分數這一知識時,往往會覺得分數這一知識較為抽象,容易出現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這一課教學后,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設計簡單的游戲作業,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作業,加深對分數這一知識的了解,進而降低分數學習的難度。如,教師可以設計切水果的游戲作業,由學生按照作業要求對水果進行一分為二切分或一分為四切分,隨后由學生對切分過程進行描述。運用這一游戲作業的形式,學生能夠了解到其中的一塊水果就是整體的1/2或1/4。這樣的游戲作業,不僅突破了分數教學的重難點,而且強化了學生對分數這一知識的認知。

(四)轉變作業設計理念,豐富作業形式

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在“雙減”視域下,教師為提升小學數學質量,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小學數學作業類型與作業形式,發揮小學數學作業的教學價值,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積極性,也能為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第六單元的練習模塊中,教師可以設計文本閱讀類作業。借助信息技術將文本類閱讀作業以真實的情境或畫面加以呈現,并用趣味化的語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學習時,學生往往對計量單位的認知存在一定的難度,如在梨樹共有十棵,蘋果樹共有兩排,提問蘋果樹比梨樹少了幾棵?在該問題當中,學生往往將棵與排看成同一種計量單位,進而影響了答題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可以用一排有幾棵樹的問題作為補充,同時借助信息技術將題目所描述的情境加以生動展現。以該題目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梨樹、蘋果樹的數量用圖片進行展示,讓學生通過對該題目的閱讀,提升審題能力。

又如,在小學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設計口頭交流類作業,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提升數學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計計算24點的口頭交流類作業,讓學生在操作撲克牌中,用混合運算的形式計算24這一答案,并與家長或同學進行口頭交流或開展運算比賽,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混合運算方式。

再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實踐探索類作業,幫助學生認識多位數這一數學概念。在本節課中,多位數通常是五位數以上的大數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有哪些應用了多位數的場景,并借助圖片或視頻探索生活中多位數的應用過程或應用方法。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能力,而且能訓練學生的知識活用能力。

三、結語

在“雙減”視域下,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提質增效的主要措施。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小學數學作業資源,實現師生高效互動,能夠有效保障小學數學作業的效果與質量。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借助微課視頻設計數學預習作業,借助網絡資源設計數學分層作業,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作業完成過程中掌握數學的重難點知識,進而推動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珊珊.“雙減”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賦能[J].數字化用戶,2022(25):233-235.

[2]婁素瑤.“雙減”政策下的“智慧作業”提升數學質量策略研究[J].文淵(小學版),2021(12):2092-2093.

[3]何飛躍.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質量[J].新課程研究(上旬),2022(10):123-125.

[4]何景.落實生活化作業設計創新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思考[J].教育界,2020(17):42-43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優化信息技術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