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的時間感

2024-04-21 02:15彼得·渥雷本
視野 2024年7期
關鍵詞:羅伯茨牧場馬克

【德】彼得·渥雷本

在西方國家,人類的生命周期大約是80年。我們多數人都能活到這個歲數,再不濟也能活到40歲。因此,當我們聽說蝴蝶一類的小動物只能活幾周時,不免有些許傷感。生機勃勃的蝴蝶這么快就死掉了,它彩色的翅膀就這么腐爛了?蝴蝶之類的生命與我們人類的比起來,真的可以用彈指一揮間來形容了。

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家養的第一條狗——一只名叫馬克茜的小明斯特蘭犬。它可能會向我們證明,動物能極其敏銳地感覺到時間跨度。我家沒有固定的喂狗時間,它在走廊里的飯盆總是滿的,但它也沒有因此暴食或者變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馬克茜每天早上的表現。從周一到周五,每天六點半之前,它就會表現得很不安分,并且開始號叫。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六點半的鬧鐘一響,全家人就要起床了,畢竟在吃早飯之前還得去遛馬克茜。而到了周末,我們會睡懶覺,就沒有到點起床這一說了。馬克茜也相應地開始了周末時光,一到周末,它也開始睡懶覺,有時甚至比我們起得都晚。馬克茜肯定知道,每過五天就會有一個可以睡懶覺的周末。

從純學術角度來觀察的話,馬克茜只是個例,并不能代表全部,因此我們就必須看一下更深層次的研究。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西部大學,威廉·羅伯茨教授正在進行有關老鼠的時間感的研究。正如《科學》雜志報道的那樣,羅伯茨在迷宮的不同通路上都放置了飼料丸,但只有其中一條路上放了一塊極其美味的奶酪。他將老鼠分成了三組:第一組老鼠每天都能在同一時間得到奶酪;第二組老鼠每天在走出迷宮后的某一固定時間點得到奶酪;而第三組必須做完以上兩組的結合,也就是定點能吃到,走過迷宮后再過一小段時間也能吃到。結果是:只有第二組老鼠沒有在不必要的搜索中浪費時間,它們只有再一次進入迷宮時才會開始尋找奶酪。羅伯茨和他的研究小組由此得出結論:老鼠能記住過去一次活動的持續時間,但不能記住某個確切的時間點發生過什么。而且幾天以后,實驗鼠們的記憶就沒有那么清晰了。沒有極其準確的時間安排、衰退的記憶力——羅伯茨認為,這一切的跡象都表明,動物雖然有時間感,但是它們沒有過去和將來的概念。但在我看來,羅伯茨的結論也只是一種猜測,因為動物學家們總是將動物置于一種不利境地。

黑猩猩山提諾肯定是能感覺到未來的。它住在瑞典的耶夫勒動物園里,顯然厭倦了被人當成“奇珍”上下打量。每隔一段時間,它的脾氣就要爆發一次,最后發展成了向游客們丟石塊。清晨,動物園還沒有開門,山提諾就已經開始收集“武器”了。它把那些較大的石頭敲打成順手的大小,然后將它的“彈藥庫”放在容易得手的游客觀賞區的對面。有一次,石塊甚至越過了“護猩河”飛向游客。萬幸的是,游客們傷得不嚴重,但動物園領導還是呼吁游客離憤怒的山提諾遠一點。對于科學界來說,這只憤怒的猩猩就是個“幸運猩”。因為它的憤怒行為毫無疑問地向大家展示了,它有時間感。在游客進園前的幾個小時,它就已經知道自己等一下要開始抓狂,并給自己準備道具。研究人員稱,山提諾跟我們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它對自己昨天和明天的行動會有預想。至今,我們仍將類人猿會使用工具解釋為一種完全由本能驅使的行為,比如認為黑猩猩會用小樹枝去“釣”白蟻,僅僅是出于自身對食物的需要。而山提諾向游客丟石塊的準備工作是在開園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這告訴我們,這已經不是純粹由本能觸發的行為了。

證明時間感的關鍵在于記憶力的界限。舉個例子:冬天,我們的奶山羊不中意被風吹拂的無遮攔牧場,所以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它們都會住在房子旁邊一個帶有排水管的羊棚里。它們當然喜歡鮮嫩多汁的青草,而不是干巴巴的料草。但在霜凍以及大雪的天氣里,暖和才是第一要務。我們家人都覺得它們在牧場上過冬挺不錯的,畢竟可以省掉不少煩心事。但山羊可不想給我們省事,從十月中旬開始,它們就表現出對牧場的厭倦——減小在牧場上的活動范圍,只在牧場小屋的周圍游蕩。當這種暗示越來越明顯的時候,我們就把山羊們領進它們的溫暖羊棚。但等到開春,我們把這些山羊帶到離家300米外的草場上時,它們則明顯地開心起來。很顯然,它們記得這塊出產鮮草的沃土,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去吃個痛快。天氣轉暖,牧草鮮美,“花天酒地”的日子又開始了。但這些山羊又懂什么呢?是知道春天來了,還是知道已經過了半年了,又或者是知道放牧季要來了?或許它們不是按照時間來記憶,而是將門前通往牧場的小路與美味的鮮草聯系起來了?至少我家的狗馬克茜是知道有一個確切的時間點的,但山羊是不是知道有這么一個確切的時間點,我們就不清楚了。

這樣一來,有關時間感的其他理論很可能就說得通了。如果說新經驗的數量決定我們對時間的感知,那為什么這一點只適用于人類呢?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部分動物是有時間感的,在它們身上,新經驗率決定著時間的相對長度。那我們來看看這個說法:動物體型越小,壽命越短,而相應的活動速率越高。我們可以觀察那些飛蟲,它們的翅膀振動速率高達每秒4000下,轉向動作可以在30毫秒內完成,時速通常超過20公里?;蛟S你會認為這個速度聽起來并不是很震撼,可是當我們把這個速度與身體大小結合起來看時,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細扁食蚜蠅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5公里,憑借這一速度,它可是昆蟲界當之無愧的噴氣式戰斗機,但這位出色的駕駛員完全不需要任何防護措施或前期訓練,就能輕松承受住由加速所產生的相當于自身體重15倍的壓力。而在同樣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當加速度達到9G,也就是壓力大到我們自身重量的9倍時,我們人類就會被“壓死”(這也是為什么航天員要穿著厚重保護服和進行訓練的原因之一)。人類的平均身高在170厘米左右,但細扁食蚜蠅的身長只有1厘米左右,那么,細扁食蚜蠅25公里的時速相當于人類在一小時跑出4250公里。在這種高速飛行的條件下,細扁食蚜蠅選手的大腦還可以對周圍的景象進行再加工,必要時還可以進行衡量和做出決定,而人類在這樣的速度下就只能閉上眼睛自求多福了。

體型越小,神經傳導時間越短,因此在單位時間中能夠獲得的信息和體驗也就越多。單位時間內較多的經驗能讓我們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為什么這一點在蒼蠅身上就行不通呢?可能對于蒼蠅來說,如果這個假設正確的話,那么它們的一天相當于人類的一年。我們不需要為這些小東西感到惋惜,因為它們本身的壽命就很短。相反,它們的存在說明了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時間概念。

為什么人類很難理解其他生物?時間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證明了我們跟動物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我們為一些生物的短暫生命感到惋惜時,其實那些生物本身就已經活得夠久了。

(紫陌紅塵摘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動物的內心戲》)

猜你喜歡
羅伯茨牧場馬克
連通器及其應用
海上牧場
馬克·吐溫:辣你沒商量
艾瑪·羅伯茨:甜美的“星二代”
朱莉婭·羅伯茨
———“人民的選擇”
馬克明篆刻
叮當牧場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艾瑪·羅伯茨:“星二代”起航
Gift Hors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