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

2024-04-22 12:27朱敏慧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優化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業量和作業難度,避免過重的作業負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對此,教師可以優化作業設計,適當減少作業量,提升作業質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作業的優化設計入手,探討“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探究式作業、分層式作業、趣味式作業、調研式作業和創作式作業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實踐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作者簡介:朱敏慧(1992—),女,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大同村小學。

優化作業設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響應政策要求,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教師設計一些趣味性強、應用性強的數學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提升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特點,設計不同難度和類型的題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作業,讓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挑戰自己,發展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一、探究式作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探究式作業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入理解數學概念。相較于傳統的作業形式,探究式作業更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探究式作業要求學生主動探索數學概念和規律,通過實踐深入理解相關知識。相較于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原理和邏輯,從而提高數學應用能力[1]。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認識方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周圍環境,并記錄自己所看到的方向指示。對此,學生可以觀察教室中的標志、道路上的指示牌等。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來學習有關方向的知識,并回答問題,比如“指南針上的N代表什么方向?”或“在學校里,東方是指哪個方向?”等等。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方向迷宮,要求學生根據迷宮中的指示找到正確的出口。學生需要根據迷宮中的方向指示,如“向左轉”“向右轉”等,來決定移動的方向。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方向的概念,并培養他們觀察和判斷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園或者教室中尋找方向標識,如指南針、地圖等,并記錄下它們所指示的方向。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來理解方向標識的作用,并思考為什么它們對人們的生活很重要。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方向游戲,如“盲人尋路”“方向尋寶”等。學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通過溝通和合作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游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這些探究式作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并從中獲得有益的數學經驗。這種自主學習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見,探究式作業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分層式作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分層式作業的設計強調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和自由發揮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創造力。分層式作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完成作業,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一課的作業布置為例,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例如,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混合運算題目,如加法和減法的組合;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提供更復雜的題目,如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組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使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不同難度的作業。這樣可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范圍內學習,避免學生因為題目難度過高或過低而感到挫敗或無聊。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如教學視頻等,供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參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并為其提供額外的練習機會。在批改作業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反饋和建議。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出他們的錯誤,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難的思考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挑戰自己。這種分層式作業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可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范圍內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

分層式作業要求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需要自己制訂學習計劃、查找資料、整理思路等,這些過程能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工作[2]。

三、趣味式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趣味式作業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有趣和愉快。相較于傳統的習題練習,趣味式作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更加輕松和有趣的學習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周圍的物體,并找出它們的異同。學生可以在家中或學校尋找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物體,并記錄下來,用文字、圖畫等形式呈現自己的觀察成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一個物體,然后制作一個包含該物體各個角度的圖譜。學生可以用紙、卡片或者其他材料來制作圖譜,同時標注物體的特征。這樣的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觀察物體,并加深對物體特性的理解。教師可以準備一些重量不同的物體,要求學生用手感受物體的重量,并按照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學生可以在家中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比如書、水杯等,并進行實際操作。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物體的重量,并學會比較物體的輕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容器和不同的物體,讓學生觀察并判斷哪種物體可以裝滿容器,哪種物體無法裝滿容器,并指導學生用水進行驗證。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容量的概念,并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使用紙板、紙杯等材料來構建迷宮,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這些趣味作業,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趣味式作業往往涉及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需要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去。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提高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趣味式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調研式作業,融合學生小組調研

教師布置調研式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師通過布置調研式作業,鼓勵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意義,使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來感受數學的作用[3]。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調研式作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教師可運用小組調研的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索、觀察和發現。教師可以布置“調研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記錄下來”的任務,并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主題,例如建筑、自然景觀、藝術品等,并在該主題下進行調研。之后,教師可先讓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并說出他們對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理解和已知的實例,然后讓小組成員在生活中尋找與選定主題相關的實際例子,記錄下來,并以照片、圖畫、文字描述等形式展現。最后,每個小組向全班展示他們的調研結果,并展示調研過程中拍攝的圖片,解釋他們觀察到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特征。這樣的調研式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將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師布置調研式作業,讓學生進行小組調研,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創作式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傳統的作業通常要求學生記住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和解題方法,而創作式作業則要求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創作式作業鼓勵學生超越既有的框架,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經歷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決策能力,讓他們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百分數”一課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有關百分數的數學游戲。學生需要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設計游戲規則、制作游戲板、準備游戲卡片等,并思考如何讓游戲更有趣、更有挑戰性。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運用百分數知識創作一個故事,并用圖表和文字來展示百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這樣的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幫助他們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情境。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有關百分數的調查問卷。學生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如“學校午餐的營養情況”或“同學們的閱讀喜好”。學生需要設計問題,并使用百分數來分析和展示調查結果。這個任務可以鍛煉學生設計問題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合作制作一張有關百分數的海報。學生可以選擇生活中的相關場景,如購物打折、銷售統計等,并據此設計海報的布局,使用圖表和文字來展示相關的百分數信息。通過這個任務,學生可以提高合作能力和視覺表達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百分數的理解。這些創作式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應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百分數的概念,促進他們學習和成長。

創作式作業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意義,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創作式作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提升學習效果。創作式作業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還能夠增強他們的數學學習動力。

結語

總之,優化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王潔.“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策略[J].學園,2023,16(21):17-19.

陳蘭.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作業優化設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21):83-85.

顧燕.小學數學實踐類作業的優化設計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13):101-103.

猜你喜歡
優化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基于simulation的醫用升降椅參數化設計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