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減”的小學數學量感實踐作業設計研究

2024-04-22 12:27葛佳偉
求知導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量感雙減小學數學

摘 要:“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而實踐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發展思維和培養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雙減”的數學量感實踐作業設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趣味性、應用型和生活化三個維度,探討如何設計小學數學量感實踐作業。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量感;實踐作業

作者簡介:葛佳偉(1997—),男,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

數學量感是指學生對事物的數量和計量關系的敏感程度,它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量感,使其有效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需要設計一些趣味性、應用型和生活化的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提升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

一、設計趣味性數學量感實踐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引入數學游戲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量感概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趣味性數學量感實踐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例如,數獨是一種邏輯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判斷能力,學生需根據數字的排列規律和邏輯關系在數獨表格中填寫缺失的數字。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千米和噸”時,教師可以在數獨表格中隱藏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變化,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鍛煉數學思維,培養數學量感。

又如,拼圖是一種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游戲,一般是將若干個有聯系的拼圖零片組合成完整的圖案。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升和毫升”時,教師可以利用拼圖游戲,讓學生將不同容量的容器組合在一起,組成所需的升和毫升數。在拼圖游戲中,學生需要運用數學知識來判斷每個拼圖零片的容量,并通過不斷試錯與調整,使拼圖符合目標要求。這樣的游戲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升和毫升之間的換算關系,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計算能力。拼圖游戲的優勢在于它融合了游戲性與學習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制作數學教具

在設計趣味性數學量感實踐作業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制作數學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生自主設計長短測量工具,選擇一根棒子或繩子,在上面標上數字,用這個測量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并記錄下自己的測量結果。通過自制測量工具,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長短的概念,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1]。

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元、角、分”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用數學教具培養學生對金額的量感。如設計制作“貨幣計數工具”,它由一塊大的紙板制成,上面畫有不同面額貨幣的圖案,并附有相應的數字標識,用于學生學習和理解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學生可以在“貨幣計數工具”的圖案上擺放相應數量的“貨幣”,并通過計算求得總金額。在實際操作這個計數工具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直觀地理解不同面額之間的換算關系,還能加強對金額的量感和理解,提升計算能力和思維靈活性。同時,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貨幣計數工具”,學生還能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這樣的實踐方式既能凸顯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又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探索的激情。

(三)創編數學故事

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而言,故事相較于抽象的數學符號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在趣味性數學量感實踐作業中,教師可以通過創編數學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一個數學概念或問題,創作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這個故事可以包含多少、長短、重量等各種要素,關鍵是要將數學知識融入故事中。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千克和克”時,有學生創作了關于重量的數學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個國王要為公主挑選一顆最重的寶石,但是所有的寶石外觀上看起來都一樣。于是,國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命令每個學者都拿一顆寶石,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稱出寶石的重量,然后再將他們所得結果進行對比排序,找出最重的寶石。這個故事不僅讓學生理解了重量的概念,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比較和排序不同物品。創編數學故事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同時小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二、設計應用型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數學學科具有深邃的內涵和無窮的魅力,它不僅是公式和定理,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是將公式和理論應用于實際生活當中,而數學也會因此變得生動有趣。

(一)組織小組合作項目

設計小組合作項目式的應用型數學量感實踐作業旨在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量感,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小學數學小組合作項目的內容一般是要求學生共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測量一個游泳池的容積、一棟大樓的占地面積或是市中心的車流量等。在項目中,學生需要確定測量方法、收集數據、分析結果,并將結果以圖表和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2]。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認識圖形”時,可以設計以下小組合作項目。

①確定項目主題:學生自主確定主題,教師可以提供一定建議。如“探索我們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②分組:學生按照興趣和特長進行分組,小組人數根據班級人數靈活調整。

③制訂計劃:每個學習小組都需要制訂詳細的項目計劃,包括時間表、任務分配和預期結果等。

④實施:學生按照計劃執行項目,記錄所有活動和數據。

⑤匯報:每個小組需要在課堂上匯報他們的成果,包括數據、圖表、結論和建議等。

⑥評估: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匯報情況、數據準確性和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

小組合作項目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建立量感,提高實踐能力,還能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和項目管理,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開展探究性實驗

在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分、秒”為例,在這一課中可以設計以下探究性實驗[3]。

實驗題目:探究時鐘的運行原理

實驗目的:通過探究時鐘的運行原理,了解時針、分針和秒針之間的關系,培養對時間的量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驗工具:時鐘、計時器、筆和紙

實驗步驟:

①打開計時器,同時觀察時鐘的秒針和計時器的秒針的移動情況,記錄兩者的移動速度和方向。

②分別觀察時針和分針的移動情況,并記錄下它們的移動速度和方向。嘗試分析時針、分針和秒針之間的關系,提出探究問題,例如,時針、分針和秒針的移速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③將觀察結果和自己的思考以數學的形式表達出來,例如,畫出三個指針的移動軌跡,用數學公式來描述它們的關系。

④基于實驗,嘗試解答一些有關時鐘的問題。例如,在時鐘分針旋轉一圈的時間里,秒針會旋轉多少圈?

通過完成這個探究性實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時鐘的運行原理,建立對時間的量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實驗也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設計生活化數學量感實踐作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探索的年齡階段,面對未知總是躍躍欲試?;谶@一年齡特點,教師應該注重設計融合實際應用情境的數學作業,使他們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一)發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

生活化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可以幫助學生發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培養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家里的數學秘密”量感實踐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后仔細觀察家中事物,找出與數學相關的元素并記錄下來。具體而言,學生觀察家里的家具、電器、廚具等物品,利用手機或尺子等輔助工具,記錄物品的數量、形狀、大小等,嘗試用簡單的數學語言描述這些元素;或是記錄家中物品擺放的空間關系[4]。比如,某學生家里有3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照明燈具,于是這名學生可以比較這3個房間中臺燈、吊燈、燈帶等燈具的數量,再基于所學數學知識提出相關數學問題,探究得出答案。通過完成生活化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發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培養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記錄生活中的數據

生活化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內容還可以是讓學生記錄生活中的數據。例如,記錄一周內的購物花費、一個月內的天氣情況等。學生要使用適當的計量單位整理數據;繪制圖表,如條形圖、餅圖等,直觀展示數據;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結論;最后,總結自己在完成這項作業過程中的體會和收獲,形成學習閉環,培養量感意識。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時,可以設計以下實踐性作業。

主題:一周內的家庭購物花費

時間:2023年3月12日至3月18日

地點:超市、網上商店

購物類別:食品、日用品、衣物、電子產品

購物金額:總計1500元,其中食品類消費占比最高,共300元。

學生可以繪制條形圖和餅圖,直觀展示一周內的家庭購物花費情況,同時通過分析數據,總結家庭成員的購物習慣、消費偏好等。此外,學生還可以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差異,了解市場需求及其變化趨勢。在完成這項作業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能夠培養理財意識,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和技能。

(三)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連接科學與生活的重要橋梁。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生活化的數學量感實踐作業,以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5]。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購買文具、零食等各種物品,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一周內的購物清單,并計算每樣物品的價格。在統計的基礎上,學生需要分析哪些物品的價格較高,哪些較低,并解釋原因。通過這個作業,學生能夠理解價格的概念,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此外,時間管理是生活中重要的技能,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錄一天內所有的活動時間,包括起床、上學、吃飯、娛樂等。通過對時間的統計和分析,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在各個活動上花費的時間,并思考如何優化時間分配。通過這個作業,學生能夠加強對時間的感知和珍惜時間的意識。此外,為了讓學生了解距離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在戶外測量某段距離。學生需要使用測量工具,如卷尺或測距儀,記錄測量結果。通過這個作業,學生能夠理解距離的測量方法,并培養對空間的感知力。

結語

綜上所述,設計趣味性、應用型和生活化的數學量感實踐作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量感實踐作業旨在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未來,教師可以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年級、不同主題的數學量感實踐作業,以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促進數學教育的創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蘇永軍,姚瑤.多學科融合的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3(13):50-54.

汪佳偉.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3(17):75-78.

蔣文君.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多樣化分析[J].數理化學習,2023(6):55-56.

張海生.“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探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3(4):63-65.

趙亮.淺談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原則[J]. 教書育人,2023(13):26-28.

猜你喜歡
量感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兼收并蓄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