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傳播的研究

2024-04-22 03:38錢文韜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中國文化文化傳播一帶一路

作者簡介: 錢文韜,男,漢族,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和企業經濟管理。

摘要:新時代,“一帶一路”開啟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征程?!耙粠б宦贰背h可以帶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文化的交融,實現共同發展。中國文化的傳播交流在新時代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一帶一路”建設已有十年,如何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值得我們思考。本文結合現有的資料文獻和 “一帶一路”的發展要求,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背景、意義和目的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國文化在 “一帶一路”倡議中促進各國之間溝通交流、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意義與方法,為 “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文化傳播做出貢獻。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文化;文化傳播

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初具雛形?!耙粠б宦贰背h把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目的是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 “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推動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如今,“一帶一路”戰略正在聚焦重點項目,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 “五通”方面成就卓著。這些方面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中國文化的傳播。

“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促進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共同發展。在 “一帶一路”建設初期,要求文化先行,不同文明之間需要互相交流借鑒,需要相互包容,才能讓世界文明大發展、大繁榮?!耙粠б宦贰苯ㄔO取得十分顯著的成就,文化傳播功不可沒?!耙粠б宦贰苯ㄔO的道路還很長,文化的傳播不應該就此止步或者有所松懈,這就要求我們結合新的形勢,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突破創新,讓中國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傳播的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種區域經濟帶不斷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由于各國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或者沖突,經濟全球化面臨許多挑戰?!耙粠б宦贰睉鹇允侵袊Y合自身和世界共同利益,符合當今世界發展潮流而提出的國際性戰略。[1]“一帶一路”促進各國政治溝通交流、經濟發展、文化包容,對于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文化蘊含一個民族的精神底蘊和價值追求。文化能夠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強大,才能說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是真正的強大。文化可以體現一個時代的特色,也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發展?!耙粠б宦贰背h建設十年來,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的成就。[2]

(一)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文化產業發展力度。文化部印發 《文化部 “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 (2016—2020年)》,為 “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確定了目標。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支持,中國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等方面的聯系日趨增多,文化產品及服務貿易增長顯著。

(二)多種途徑和多種參與者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多,支持 “一帶一路”的人也不斷增加,各種職業的人和組織用不同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語言和教育傳播中國文化。中國在海外進行漢語與文化國際傳播的機制越來越完善,創辦的孔子學院越來越多,通過語言和教育的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文化傳播的隊伍,中國文化的傳播也越來越廣泛。如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學生中文比賽等各種賽事活動的成功舉行,都很好地傳播了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正逐漸走向世界。

通過新聞媒體傳播中國文化。2019年中葡建交40年,兩國新聞工作者簽署了 “一帶一路”新聞交流合作協議,2019年4月23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網站和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臺正式上線,積極宣傳中國形象,這為中國文化的傳播減少了許多阻力。新聞媒體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利用好這個手段,中國文化的傳播會越來越成功。

(三)文化傳播的成果

國際教育能使各國間文化交流更加緊密,教育能讓文化更好地深入人心。在 “一帶一路”倡議中,人才至關重要,各國教育文化和教育資源共享,復合型留學生人才的培養對 “一帶一路”建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孔子學院建設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化的交融。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民間交流越來越緊密。近年來,舉行了多場電影節、藝術節、圖書展以及許多賽事活動,中國和沿線各國都積極參加、溝通交流,借此中國文化廣泛傳播。中國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在沿線各國翻拍,如 《西游記》 《還珠格格》等,國外優秀的影視作品也深受中國人民喜愛。沿線各國旅游業迅速發展,人們都愿意去不同國家感受不同的人文氣息,因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吸引了很多外來游客感受中國文化。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傳播存在的問題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底蘊深厚,然而當前中國文化的傳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 “一帶一路”戰略下,這些問題表現尤為明顯,我們要找出這些問題的成因,提出解決的措施,加強中國文化傳播,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一)文化傳播內容和模式存在局限性

目前,我國文化缺少創意和特色,許多產品習慣模仿國外的名牌、大牌,有些甚至造假,這樣會嚴重影響我國的文化聲譽和形象,使中國文化失去特色。還存在為了取得經濟利益而片面傳播的問題,違背了文化傳播的初衷。目前我國在文化傳播的模式上還有局限性,第一,我國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許多模式是按照給本國人民傳播文化的方式來傳播,忽略了外國人民的接受程度和外國媒體受眾,缺少針對外國人民的傳播模式;第二,我國在傳播中國價值觀的時候,容易按照國內的形式來傳播,對于新的價值觀會出現一些排斥,缺少交流溝通;第三,我國在文化傳播過程中,面對傳播模式存在的缺陷,會出現用各種手段來掩蓋修飾,這樣會讓外國人民感到虛假和欺騙,影響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

(二)文化傳播的力量不夠

目前,我國在文化傳播方面的水平還不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不斷引進優秀的技術和人才,在文化傳播方面也不斷突破,著力解決文化傳播斷層的問題。盡管改革開放使文化傳播重新步入正軌,中國文化傳播的力量卻依然還很薄弱,現在文化傳播大都是由國家政府牽頭,還有許多企業和人才并沒有加入其中,而這些力量卻是文化傳播所需要的強大力量,同時,我國人民對文化傳播的意識還很缺乏,這也導致中國文化傳播的力量薄弱。

(三)沿線各國的風俗習慣和中國不同,會產生沖突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文化傳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宗教問題。宗教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傳播延續了千年,“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宗教文化、民族主義、價值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各國的文化有很大不同。

三、中國文化的優勢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非常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國文化蘊含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諸子百家優秀的思想和內容,使中國文化有強大的思想基礎,這些思想經過長久的積累和發展也轉化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3]中華民族在傳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的同時,也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和先進的管理思想,在經過中華民族廣泛的學習和借鑒之后,在中國得到很好的應用。

(一)中國文化具有優秀的思想精神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其主張經世致用,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的 “仁義禮智信”更是優秀的精神道德,孔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儒家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積極作用,結合儒家思想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倫理觀是適合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意識,它不僅適應中國的社會主義并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可以指導全世界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可以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不僅指引個人,也指引著整個中華民族,中庸之道指引天人協調以及自身與他人的協調,這可以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二)具有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經5 000余年,孕育出豐富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體現在飲食、服飾、建筑、戲劇、中醫藥、民俗等多方面。飲食有中國八大菜系等,中國飲食追求味覺與視覺的享受,飲食中蘊含智慧與哲學,人們可以獲得情感價值觀的體驗;服飾有絲綢、刺繡、旗袍、唐裝、漢服等,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可以通過服飾文化看出時代的特色,服飾中反映不同時期的禮儀與社會價值觀;建筑有長城、蘇州園林、故宮等,中國的建筑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可以反映時代的歷史背景、哲學文化、審美情趣、文化修養等;戲劇有京劇、川劇等,中國的戲劇具有濃烈的東方審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戲劇的表現手法和藝術形象極具魅力,可以反映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體現中華精神;中醫藥有 “望聞問切”的方法,有經絡實質、陰陽五行的觀念等;民俗文化最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真實情況和社會形態,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中國民俗文化精彩絢爛,可以體現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傳播中國民俗文化有利于民心相通。

(三)中國文化是一種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

中國文化在5 000多年的歷史傳承中沒有出現斷代的現象。公元前5世紀前后,人類智慧大爆發,出現了釋迦牟尼、孔子、蘇格拉底、阿基米德、韓非子等智者。希臘智者思考人和物的關系,印度智者思考人和神的關系,而中國智者思考人和人的關系,這也就奠定了中國文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基礎。魯迅說過中國要 “生存兩間,角逐列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只有立人,才能讓中國 “屹然獨立于天下”。當代中國,為了立人,提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文化以人民為中心,使中國人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強烈激發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磅礴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中國文化以人民為中心,自然會關注全人類的命運,會從全人類的幸福出發,為全人類的未來打算,為全人類幸福生活做貢獻。

四、“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傳播的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國文化有利于讓更多的國家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進而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從古絲綢之路開始,中國便不斷把優秀的文化和物品傳向西方,但由于近代閉關鎖國和國力衰弱,中國文化傳向世界的力度減弱了很多,使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降低了很多。[4]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傳播力度逐漸恢復并且進一步加大,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提升,有利于國家的綜合實力增強,有利于中國與世界各國溝通交流。

(二)有利于提升國家軟實力

“軟實力”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它主要指國際關系中一國對他國的吸引力,即吸引他國認同和追隨本國的能力,這種吸引能力源于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等。[5]國家文化軟實力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文化在國家內部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是文化對外國形成的吸引力。國家軟實力因為表現為對外國的吸引力,所以會影響外國的精神意愿,使我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等更具吸引力,可以增強我國的國際信譽和國家魅力。社會文化的實踐需要通過不同事物的協調互補才能實現。中華文明與亞洲其他文明的豐富交流,體現了 “和而不同”的理念。文化傳播可以使東西方文化互補借鑒,世界上存在多種文明,這就需要我們溝通交流,使各種文明和諧發展。

(三)有利于世界文化繁榮發展

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化傳播對世界文化多樣性有積極作用。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凌駕于其他文化之上,全世界優秀文化應該共同繁榮發展。中國有一種 “和”文化,可以理解為儒家人與人之間的和,也可以理解為道家人與自然之間的和,這種 “和”文化可以讓自己舒服,也讓他人舒服、讓自然界舒服,也就是世界和諧相處。中華文化的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以及追求和諧、互相尊重的理念,有利于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

(四)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華文化追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這是每一個時代、每一種文明形態都渴望實現的理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球治理和人類文明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耙粠б宦贰睂⑹澜绺鲊o密聯系在一起,目的就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文化的傳播有利于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五、“一帶一路”倡議下對中國文化傳播的建議

(一)繼承好中國優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如今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缺失?,F在人們的追求大多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如許多城市地區為了自身經濟發展進行城區改造,很多國家級別的古建筑也被拆掉,這些古建筑蘊含中國文化,具有很高的價值,然而取代這些建筑的就是高樓大廈。西方的情人節、萬圣節比中國的重陽節、端午節更受年輕人追捧,造成了人們對中國優秀文化情感日益淡薄。[6]我們一邊想要傳播中國文化,而另一邊卻淡忘中國文化,這種情況必然導致中國文化傳播的失敗,因此我們先要傳承好中國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二)不僅要創新國際傳播路徑,還要創新國內傳播路徑

在國際上進行中國文化創新時,我們不能強行灌注文化,而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要注重傳播對象的情感,讓他們愿意接受。在進行文化傳播的時候,要注意傳播內容,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傳播新時代中華文化的內涵。[7]近代西方國家發展迅速,利用文化產品在中國傳播西方英雄主義,導致中國許多年輕人追捧外來文化,忽視本族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這就導致對國內人民傳播傳統文化困難重重,要求我們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明確傳統文化的傳播實質,對傳統文化進行正確的解讀。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傳播中國文化,既要注重國際傳播,又要注重國內傳播。

(三)增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的伙伴與渠道

如今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文化傳播力量還很薄弱,我們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進來,因此需要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開拓更多的傳播渠道?!耙粠б宦贰北揪褪嵌鄧嗟貐^合作發展的戰略,其具有包容性,中國愿意為沿線各國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技術,謀求沿線各國共同發展。中國文化傳播需要更多的創新,無論是內容、傳播技術還是媒介都需要多方面的創新?!耙粠б宦贰辈粦撝皇侵袊?“一帶一路”,而應該是沿線各國各地區的 “一帶一路”,因此中國和沿線各國各地區應該共同宣傳報道,同時向世界宣傳 “一帶一路”,應該擴寬宣傳渠道,吸引合作伙伴,創新傳播策略和方式?;ヂ摼W飛速發展,在進行中國文化傳播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新媒體技術。在中國文化傳播過程中我們需要吸引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加入。

(四)大力發展“一帶一路”沿線的旅游業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社會壓力變大,旅游成為人們放松身心的一大愛好。人們平時喜歡在空閑的時間和家人、朋友或者獨自外出旅游,這就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把旅游業和 “一帶一路”結合起來,不僅可以促進沿線各國的旅游業飛速發展,還能促進沿線各國各地區民間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播。無論怎么宣傳,都不及各國人民真切地自己去感受,旅游可以讓人們更直觀更真實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同時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沿線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民心相通。

(五)加強“一帶一路”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存在各種矛盾和沖突,宗教沖突、語言不同帶來的問題都阻礙著 “一帶一路”的建設以及中國文化的傳播。在 “一帶一路”沿線傳播中國文化,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目前,中國在多國建立了孔子學院,積極教授外國學生中國文化,同時國內也在積極進行外語的教學與培訓?!耙粠б宦贰笔菄H性的戰略,需要多國的參與,這就要求適應國際工作的高質量人才加入其中。目前,各國對于留學生的培養非常重視,因為 “一帶一路”戰略需要一批通曉東西方文化的學者和專家,這可以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交流,加快中國文化傳播的步伐。

六、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文化傳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指出了中國文化的優勢及其在 “一帶一路”傳播的價值,對中國文化傳播的內容進行了思考,為中國文化在 “一帶一路”中的更好傳播提出了建議。

目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關系更加緊密,合作發展是必要的手段。中國文化傳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問題。傳播的中國文化在內容方面極為重要,這會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及中國的綜合國力。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對于中國文化傳播進行研究可以促進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際形勢不斷變化,中國文化傳播需要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耙粠б宦贰苯ㄔO在不同階段會面臨不同問題,這就要求文化傳播需要不斷調整方式去適應實際情況。中國文化想要真正走向世界,需要積極提出世界愿意接受的文化主張和價值取向。

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全球化日益明顯,世界各國之間溝通交流更加緊密,各國之間需要從人類文明高度尋找彼此深入交往的方式?!耙粠б宦贰笔侵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對外開放的國際性戰略,旨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在 “一帶一路”建設中,文化可以提升經濟合作的質量,因此文化傳播至關重要?!耙粠б宦贰苯ㄔO已有顯著的效果,但隨著 “一帶一路”建設步伐的推進,中國文化傳播也將面臨新的形勢、新的問題、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王位.絲綢之路起點陜西的體育文化交流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6):199-201.

[2] 王志民,陳宗華.“一帶一路”建設的七年回顧與思考[J].東北亞論壇,2021,30(01):104-114+128.

[3] 陳之林.“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中華文化傳播[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3):65-66.

[4] 胡鍵.“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及其實踐研究[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5] 肖永明,張天杰.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視域中的對外文化傳播[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05):6-10.

[6] 金巍.梅花與牡丹:“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文化戰略[J].全國新書目,2016(02):13.

[7] 李力.“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文化對外傳播[J].對外傳播, 2017(09):23-25.

猜你喜歡
中國文化文化傳播一帶一路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后現代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動漫電影中的中國元素研究
淺析漢風壺與中國文化
淺析當代形式下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影響及滲透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讀《申報》女性廣告,享文化傳播之精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