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進社區”提高張家口市居民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2024-04-22 03:38蔡嘉鑫趙宏照楊萬臨宋鑒衡
國際公關 2024年4期
關鍵詞:中醫社區

蔡嘉鑫 趙宏照 楊萬臨 宋鑒衡

課題項目: 1.本文是張家口市2023年度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項目名稱 《提高張家口市居民健康知識與防病抗疫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大學生“中醫進社區”實踐探究為例》,項目編號:2023007;

2.本文是2023年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名稱 《“醫起沖鋒”空間站》,項目編號:S202310092007。

作者簡介: 蔡嘉鑫,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趙宏照 (通訊作者),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中醫經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楊萬臨,男,漢族,遼寧大連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醫學;

宋鑒衡,男,漢族,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西醫臨床醫學。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更加重視健康和安全。目前,我國慢性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弘揚中醫傳統文化、提高居民健康知識、增強群眾防病抗疫能力勢在必行。本文通過調研張家口 “中醫進社區”現狀以及市民對中醫的接受和認知程度,提高張家口市居民健康知識和防病抗疫能力,鼓勵中醫從業人員有機融入社區衛生服務過程,在傳播中醫藥文化的同時有效促進醫患和諧。

關鍵詞:中醫;社區;居民健康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巨大優勢。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振興中醫發展,本文以探尋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路徑為基點,在張家口市實地走訪調研,開展大學生 “中醫進社區”實踐,對培養新時代 “厚德、遠志、創新、篤學”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提供一定借鑒。

一、“中醫進社區”緊迫性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康復、公共衛生、健康宣教等領域的服務能力?!睘樯鐓^衛生服務特別是中醫進社區指明了方向。2022年10月,河北省中醫藥局、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等九部門聯合制定并下發的 《河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十四五”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健全基層中醫服務,弘揚中醫藥文化。

中醫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醫藥文化自信有抗擊疫情勝利的最新鮮的現實案例。關于 “中醫進社區”,學者紛紛指出,中醫市場存在的問題及中醫的優勢充分說明了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進社區的必要性,在社區發展中醫服務符合國情、民情,是緩解群眾看病貴和看病難的有效舉措。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背景下,開展張家口市居民健康知識與防病抗疫能力的策略研究,不僅創新性解決張家口民生實事急難愁盼,也切實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從思想上引領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更加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迸發更大激情。

二、“中醫進社區”存在問題

中醫進社區,有助于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有助于優化社區服務環境、改善社區衛生服務結構,也有利于方便基層社區群眾就醫,減少群眾醫療負擔,最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1]輔導員與優秀中醫學子成立調研小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開展 “中醫進社區”可行性調研。一是精準方向。調研小組提前選定張家口社區,對所在社區居民進行訪問,簡單了解基本情況。二是問卷調查。在張家口社區發放調查問卷,了解社區居民對 “中醫進社區”的看法及建議,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及分析。三是實地走訪。通過走訪張家口市社區,著重觀察社區周圍的診所或藥房,記錄暢銷藥品種類。在有中醫坐診的社區診所記錄咨詢中醫看診的人數,并與到診所的全部人數做出對比,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一)“中醫進社區”服務層面

在擁有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社區,大部分居民在日后繼續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意愿更高。而所在社區醫療配備不完善的居民,大部分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表示不信任,不愿意前往就診,大部分居民表示對三級甲等醫院更加信賴。在所有社區群體中,開展 “中醫進社區”活動的社區占比少,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存在無常駐中醫師坐診的情況,對中醫的宣傳與發展沒有起到推進作用。

(二)“中醫進社區”發展完善層面

1.資源短缺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資源建設不完善。調查發現,有22%的受訪居民所在社區沒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54%的受訪居民所在社區沒有提供過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技術的體驗項目。

2.設施簡陋

本次調查發現中醫發展水平不均衡,以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方面尤為明顯,張家口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資源建設較差,體現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常駐中醫師坐診、中醫治療技術使用單一、相關中醫技術體驗項目提供較少等方面。

3.人才缺乏

調查發現,有50%的受訪居民所在社區醫院無常駐中醫師坐診,未選擇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的受訪居民中有17%的人是因為不信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水平。同時,通過數據統計,我國雖然每年中醫畢業生較多,但是,實際上能夠最終從事中醫行業并為中醫發展做出持續努力的人員比例卻只有10%左右,缺少高素質人才,是推廣 “中醫進社區”、發展中醫事業的困難因素之一。

(三)“中醫進社區”治療服務層面

居民對中醫治療服務范圍認識水平不高。受訪居民中,47%的居民是為了預防保健選擇中醫,50%的居民是為了治療慢性病選擇中醫,26%的居民是為了治療常見病選擇中醫,7%的居民是為了治療急性病選擇中醫,55%的居民是為了治療西醫療效不佳的疾病選擇中醫;38%的居民認為中醫起效慢;58%的居民在患病后首選醫療機構是市級及以上醫院,只有39%的居民首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這說明仍有大部分居民認為中醫治療起效慢,效果不明顯,中醫服務能力和領域仍然很小,中醫服務特色不夠鮮明。

(四)“中醫進社區”宣傳普及層面

調查發現,有46%的居民所在社區沒有開展過中醫類的知識講座或社區義診等活動。在新冠疫情結束后,有22%的居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有72%的居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并增強了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大部分接受過中醫治療的居民對日后選擇中醫治療服務的意愿更高。中醫是長期經驗累積的醫學,具有獨特優勢,但西醫的快速發展與中醫的傳承斷檔,影響了人們對中醫的認識和選擇,“中醫進社區”宣傳普及的力度不足。

(五)“中醫進社區”價格影響層面

中藥材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大。調查發現,有39%的受訪居民認為中醫價格偏高。由于近些年中草藥價格成本不斷上漲,中醫醫療機構治療價格上升,許多人更傾向于不再選擇價格較高的中醫治療方式。另外,社會上一些美容保健類行業的亂象降低了消費者對中醫的信任,損害了中醫行業形象。對于 “中醫建設建議”問題,大部分居民表示:希望加大中醫藥文化宣傳,加強中醫人才培養力度,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建設,盡早體驗到 “中醫進社區”服務??梢钥闯鼍用駥χ嗅t未來發展抱有殷切期望。

三、“中醫進社區”可行性建議

推動我國中醫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的獨特作用,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醫進社區在張家口的落實,有利于為張家口百姓提供更加便捷、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提高張家口市居民健康知識與防病抗疫能力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對于慢性病或疑難雜癥等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

(一)加強扶持

加大政策與財政扶持并嚴格落實。政府的資金投入、購買設備、組織培訓及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措施都涉及中醫的發展,設立中醫發展基金,專項資金??顚S?。同時,對社區專項經費的投入要有制度的保障,將中醫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納入法律法規當中,加強 《中醫法》的建設與完善。設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努力提高中醫服務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比例。如開設中醫科,將社區中醫工作特色和優勢發揮出來。加大對中醫進社區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配備中醫師并規定名額,同時要有配套的獎勵政策和優惠政策。

(二)加強社區硬件設施投入

先進的中醫科技設備是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需要加強硬件設施的投入,以提升社區的品質和服務水平。這些設備可以提供精確的中醫辨證論治和中藥配方服務,有效提高診療效果,并為居民提供更全面、個性化的中醫健康管理方案。建議多配備針灸治療儀、火罐等設備,并且多增加一些針灸、拔罐、刮痧等中醫技術的體驗活動。加強硬件設施的投入,有利于中醫診療效率的提高。建設舒適、安全的中醫診所和養生館是加強中醫藥文化社區硬件設施的重要方面。這些設施應該符合衛生、環保和人性化的標準,為居民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和舒適的休息環境。增加社區的文化氛圍,吸引更多中醫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來到社區交流學習,不僅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為社區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積極貢獻。

(三)加強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

人才是基礎,技術是保障,缺乏中醫高素質人才隊伍,社區中醫各項事業就無法開展。[2]因此,中醫人才的培養與隊伍建設是保障中醫藥文化傳播事業發展的關鍵。然而,中醫行業面臨著人才供給不足的挑戰。我們需要加大中醫人才培養的力度。一是優化中醫專業的教學體系。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思政教育融合中醫專業走進課堂,使學生不僅能夠熟練掌握中醫的理論知識,并具備實踐操作的技能,同時厚植國家情懷,立志為中醫事業傳承與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二是加強實踐合作。社會及學校應積極推動中醫人才的培養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與醫療機構、藥企合作,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更多的臨床經驗,并了解到中醫的現實應用情況。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精神。三是有針對性地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臨床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場拓展人才等。通過不同領域人才的結合,為中醫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中醫人才素質,加強社區中醫人才建設,要適當提高社區中醫人才待遇,增加中醫培訓次數,開展相應的考核巡查。

(四)加大中醫藥文化知識的宣傳力度

第一,通過舉辦中醫藥文化展覽和活動吸引居民廣泛參與。[3]通過展示中醫的歷史淵源、理論體系、治療案例等內容,引發公眾的興趣和好奇,進一步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第二,通過網絡媒體加大對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如通過建設專題網站、開設微信公眾號、發布短視頻等方式,向更多人推廣中醫藥文化的內涵和實踐。通過與大眾互動、解答疑問、分享案例等形式,增強居民的參與感和互動性。同時,深入社區走入群眾,建立中醫場館,設立中醫課堂;深入農村,宣傳中醫藥文化;推廣中醫藥知識,開展中醫科普講座;加強中外學術交流,推動中醫藥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鑒??傊?,要通過多種手段讓人們認識到中醫診治方法的療效是值得認可的,讓人們清楚中醫的優勢。

(五)做好中醫藥文化傳承工作,加強行業管理

中醫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的共同財富。[4]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廣中醫藥文化的知識與技術,如推動網上場館建設、實現 “云游基地”“云觀展”,開發中醫藥文化創意產品,鼓勵各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樹立學生健康觀念,加強中醫氛圍渲染,使中醫傳承緊跟時代步伐,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助于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促使現代科學技術和中醫藥文化相結合,規范行業管理,控制虛高的藥品價格;加強中醫相關各行業的市場準入與監管,強化中醫藥質量與安全監管。不僅要制定完善的政策,還應加強監督,確保政策的落地實行。

四、結束語

大學生 “中醫進社區”實踐,讓大學生對中醫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扎實專業基礎、增強社會實踐、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希望對于 “中醫進社區”的研究能夠促進中醫基礎醫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玉,盧穎.中醫藥文化進社區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和平街社區為例[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1):107-110.

[2] 付甜甜,邵文錦,李翠云,等.社區傳播中醫藥文化提高市民的健康文化素養[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21,33(04):76-79.

[3] 沈桂根.淺談中醫進社區[J].光明中醫,2012,27(02):379-380.

[4] 陳紹軍.中醫藥進社區緩解看病貴看病難[J].前進論壇, 2008(05):42-43.

猜你喜歡
中醫社區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
中醫英譯的誤譯現象探析
社區中醫干預初產婦產后焦慮及抑郁的效果
芻議中醫養生理念在瑜伽教學中的融入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如何積極應對社區老年抑郁癥
社區統戰與社區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