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美守恒龍田村

2024-04-22 09:52賀湘君
三角洲 2024年3期
關鍵詞:棉花

賀湘君

巍巍羅霄山脈中部,龍田古村蜿蜒盤踞在永新縣禾山腳下。龍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為狹長帶狀分布。西北部崇山峻嶺,北面石子坑為境內最高點,海拔862米。東南多丘陵,中部為田壟和主要居民區。

龍田村始于宋朝,是以賀姓聚族而居形成的古村落,也是永新目前最大的自然村。據村莊祖譜記載,開基祖憑公為賀知章嫡孫,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以著作郎出仕江西吉安府永新縣令?!叭耆螡M謝官,民眾懷其惠德,扣馬勒環,遮道挽留,由于當時潘鎮割據,世道坎坷,公遂棄官,樂於邑民相依附,以良坊山水之勝為家,卒葬永新秋山之陰,良坊黎巷口,邑人懷念,封樹共墓之孫繞墓而居,為良坊開基祖?!绷挤辉瓕儆佬驴h,清乾隆八年(1743),歸屬蓮花廳,今屬蓮花縣轄。每年春節,龍田賀姓會派代表去良坊拜祖。十世先祖牟公自良坊遷徙,擇龍田定居創立基業以來,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古時,永新賀氏為廬陵望族。龍田村內賀姓分為六房。其中二房、三房、六房人丁旺,長房、四房和五房人口較少。

龍田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西龍鳳山腳下。龍溪河把龍田分成河東、河西。古時沒有橋梁,交通不便,全靠兩條小船一來一往地運送貨客,兩只小船不斷往返不停,如兩條鯉魚在游泳,速度之快又像織布的小梭在串走,故得名鯉魚串梭。十五世翁公于公元1320年至1330年間私人捐款修建龍溪石橋和城隍廟,但橋合龍后倒塌。后來,一直以鯉魚串梭維持河運交通。清咸豐五年(1855),賀氏族人打造了21艘木船,用鐵鎖鏈連在一起,建成有名的龍田浮橋,一直沿用到1976年。遇到大水,怕沖走浮橋,要從橋中間解開鐵鎖鏈,把它們鎖在岸邊,這叫“開橋”,等洪水過了,再重新合攏,俗稱“攤橋”,把木船上面的木板一塊一塊固定好。1975年,在下放干部于泉和鄭化棠同志的有力支持下,在龍田公社黨委主要領導的牽頭聯系下,原龍田公社書記汪貴江和退休干部賀定堯主持日常工程施工,采用民辦公助的方式,于1976年修建了橫跨東西、水泥結構的龍田大橋,從而促進了龍田生產和生活的發展。

當地流傳一句古話:“不知龍田十八景,不算永新龍田人?!饼執锸司?,傳承和代表著先祖文化和古跡。龍田村的正面有五座山拔地而立,連接五馬洲。晨間云霧繚繞,五座山峰猶如駿馬騰飛。夕陽西照時,在五馬洲綠油油的莊稼映襯下,又像五匹馬在綠洲上悠閑地牧草,此為“五馬回槽”一大景觀。秋山是永新最高的名山,自古也是龍田的靠山。從龍田平原向上望,層層疊疊的山峰如同萬只籮筐,山丘從上至下連綿不斷,像倒出的米堆,“萬籮倒米”為又一景觀。另外還有東井西湖望明月、騾子鎮侖梨曬雪、雙獅抱球、蜘蛛菌蒲芳涉席、馬背彈琴奏凱歌、銅鼓滴漏音豪杰、一閣二水流千載、二水奔流朝一閣、西山溪水拜明月、隔河兩岸二觀音、一廟二尚書、金獅鯉魚串梭、二虎吟嘯隔一盆、兩盆溢秀離一虎、黃花晚香醉飲酒、碧玉金絲吊葫蘆等。

除了十八景外,龍田還有一個三龍古寺,其始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當時叫做鳳瑞庵,土木結構,由于年代久遠,墻面開裂,幾近頹圮。1997年,住持賀判珍和山主代表賀勝賓等人對寺廟加以修繕,新建廚房和餐廳,增雕菩薩廿七尊,經永新縣委統戰部批準,改名為三龍寺。如今的古寺香火繚繞,信徒絡繹不絕,成為龍田佛教圣地。

龍田人多房子也特別多,受山區地形限制,人口密聚性強,房屋一棟挨著一棟,地勢高低起伏,結構復雜,巷道轉彎打曲,外地人初進村容易迷路。龍田賀姓六房每房都有高大的石牌坊和祠堂。其中數二房的祠堂最大,后來成為公社大會堂,成為當時開會和演戲的主會堂。但如今這些石牌坊大多已毀,只保留了龍田小學內的一處古牌坊。據村里老人賀勝賓回憶,除如今龍田小學保存的賀氏總牌坊外,其他六房的牌坊都在井岡山鋼鐵廠修建時被拆毀。因為建廠房缺磚少瓦,附近村莊能夠利用的磚瓦都被收集過去。龍田賀姓曾經有一個大祠堂,位置在龍田小學后面。20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存在。當時龍田小學的學生要經過祠堂去后面的操場上體育課,后來也被拆除。據說,岳飛西征時,經過龍田六房,當地財主資助他,岳飛留下“劉氏墨莊”親筆刻碑。此刻碑保存數百年,近代才被毀。

龍田村除了禾水河外,龍田小學前池塘匯聚,有龍塘、長塘、沙九塘、對波塘、三角塘等。如今都被填平建樓房了。以前龍田還有一個有名的大湖,盛產各種魚,每年“干湖”時,全龍田鄉的人和外地的親戚都會趕過來捉魚。龍田耕地大多在橋西或秋山腳下,距離村莊較遠,以前都是爛泥路,行走很不方便。種田作土、送肥料、砍柴等,都靠肩挑,舊時形容龍田人去種田要“魚桶(便桶)掛飯”。農忙后,家家戶戶會帶著孩子們進山砍柴耙松毛,常常一家人肩膀挑得又紅又腫。近些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村外都修了水泥路,可以通車運輸東西了。龍田耕地多,分布廣,灌溉也成問題。新中國成立后,龍田修了一條龍山水渠,從龍山陂沿龍鳳山下一直修到文竹,灌溉龍田大量的水稻田,解決了稻田干旱嚴重的問題。

古村以種植水稻、蘿卜和棉花為主。大白蘿卜為祖傳農作物,比別處的又大又白又甜。五馬洲的沙質土適合種棉花和大白蘿卜。每年春天,村里人開始種棉花,龍田人把秋季摘收棉花叫做“撿棉花”。人民公社時,社員們成群結隊來沙洲上撿棉花,他們頭戴統一購置的草帽,脖圍白毛巾,在金色的秋陽照射下,分外耀眼。棉花收完后,由生產隊統一曬干,大部分上交到公社的供銷合作社,余下少量棉花按人頭分給各家各戶做棉衣棉被。舊時龍田村很多婦女會紡紗織布,多數人家有木制的紡紗機和織布機。棉花籽統一拿去榨油,也按人頭分到各戶。收完棉花的五馬洲開始種蘿卜。龍田的大蘿卜遠近聞名,龍田人因此被鄰近鄉村戲稱為“佬霧菜”(蘿卜菜的意思)。公社時,每年春節后到沙洲上收蘿卜,蘿卜大多數統一交給合作社,由合作社加工成蘿卜干,用車子裝到縣城去銷售。龍田的大蒜和蒜薹也很有名,縣城的商販都會來村里收購。舊時龍田流傳一句俗語:“佬霧菜佬霧菜蒜嘞,天光賣到暗呢?!毙稳菖f時龍田人賣菜的艱辛。龍田還有一種特色果樹——水黃李。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水黃李果熟時黃澄澄,水分足甜度大,遠近聞名。龍田人善于蒸冬酒,做法效仿祖先帶過來的紹興黃酒,口感相似。龍田狗肉和龍田血鴨是兩大特色美食。龍田古來沿河多茶館,茶文化古樸深厚。

龍田村人杰地靈,書香世家多,從古至今,人才輩出。古有抗元英雄賀云寬等人。近代有1920年出生于龍田二房的賀其治老先生,其1942年畢業于前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2年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學位,1950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律顧問,其父賀心鑒為遠近聞名的才子。南京農業大學博士賀淹才曾赴德國斯圖加特留學,回國后投身科研,擔任過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另有賀贊元先生曾在民國水利部任要職。

改革開放以來,古村煥發新的生機。龍田村所有路面實現了水泥硬化,貫穿龍田村的潞琴公路全程拓寬并鋪設柏油路面,交通十分便利。鄉賢捐資修建了環村道路和亮化,戶戶通自來水。小型企業、超市、餐館等如雨后春筍發展起來。農業經濟主推水稻、花生、西瓜、香瓜、油茶、葡萄和白蓮等,稻鱉共生、大棚果蔬等特色農業產業也逐步推進。2018年9月,科技部派工作組進駐龍田,拉開助力鄉村振興帷幕,村民生活環境得到迅速改善。閱讀室、書畫室、興趣娛樂室等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萍剂α恐凄l村振興,古村秉承厚重的文化農耕底蘊,邁步向前發展。

作者簡介:

賀湘君,中學英語高級老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部散文協會會員、吉安市作協會員。出版散文合集《時光書》《與己書》,出版個人散文集《草葉的低語》。

猜你喜歡
棉花
摘棉花
棉花是花嗎?
棉花的變身
棉花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快樂城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議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議的棉花糖小村(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